养生健康

结直肠癌常见的临床症状和检查方法有哪些

结直肠癌常见的临床症状和检查方法有哪些

由于肿瘤出血,所以失血及贫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尤其是发生在左半结肠的肿物,可阻挡粪便而发生便秘。患者可出现腹胀、肠梗阻或者穿孔。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的肿物可出现里急后重、直肠出血等症状。其他非特异表现包括发热、不适、体重减轻及腹痛。也有一些患者并无临床症状,而是通过筛查而发现的。诊断结直肠癌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直肠指检、粪便隐血试验、内镜检查、腹部平片、CT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直肠癌的常见病因介绍

专家指出:虽然直肠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根据饮食方面来说,酸性食物容易致癌,在直肠癌中得到了基本的明确,另外一方面就是脂肪摄取量过高的与直肠癌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与其他癌症类似的是,直肠癌也具有一定的遗传几率。下面,就直肠癌的常见病因进行总结:

直肠慢性炎症

直肠慢性炎症是直肠癌的一大病因,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其病程愈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为20-40%。

直肠腺瘤癌变

直肠腺瘤癌变是引发直肠癌的直接原因。

饮食与致癌物质

饮食与致癌物质在直肠癌变中也占有一定比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经济发达地区、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所占比例高、纤维素含量低的地域和群体发病率明显高。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确切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动物脂肪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产物以及由于低纤维素饮食状态下,肠蠕动减慢,肠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引起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在其他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5-10%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肿瘤史,统称为遗传性非家族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又称Lynch综合征。具体表现为:

1 家庭成员中有三人以上患有结直肠癌,其中两人以上为同一代

2 至少相近的两代人均有发病

3 其中至少有一人是在50岁以前诊断为结直肠癌。

针对遗传因素,最好的处理措施就是在45岁左右时,做好定期检查工作,项目检查是预防任何一种疾病最好的方式,尤其是针对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的疾病,能够起到及时发现的作用。当然,如果对其症状表现有足够的了解,并且注意定期自检,那么做到发现异常还是能做到的。

直肠癌的诊断检查

直肠癌症状以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多见,因此,临床上出现以上症状,或近期出现持续腹部不适、隐痛、胀气,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腹部包块等,均需作进一步检查。

一、腹部视诊和初诊

检查有无肿块。

二、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采取左侧卧位可以扪及更高位的癌瘤,检查时要了解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占肠周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肠腔有无狭窄、病灶有无侵犯邻近组织脏器,观察指套有无血染。

三、直肠镜检

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作病检。

四、大便隐血试验

早期直肠癌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但肿瘤组织的坏死和表面粘膜充血,可以使粪便中混有肉眼难以察觉的血液。因此,大便隐血试验可作为直肠癌筛查手段。

五、病理学检查

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

六、肿瘤标志物测定

糖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不是大肠癌的特异性抗原,不能用作早期诊断,但对于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术后转移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A19-9、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A19-9、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A19-9、CEA常维持在高水平。如手术后CA19-9、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七、气钡灌肠对比造影

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大肠的多发癌灶,直肠癌的影像表现为:①结节状充盈缺损,多在直肠的内侧壁,圆形光滑或轻度分叶,局部肠壁僵硬,凹入。②菜花状肿块,较大,表面不平,分叶明显,其底宽,肠壁僵硬。③不规则的环状狭窄,管壁僵硬,黏膜中断,分界截然。④不规则的腔内龛影,三角形、长条形等,较浅,周围环堤宽窄不均。⑤完全性肠梗阻,或肠套叠征象,阻塞近段有时难以显示。应该注意的是,钡灌肠的X线检查有时无法显示直肠病变,易让人们产生无病变的错觉。

八、B超检查

肝脏B超可发现肝转移。腔内超声能清楚显示肠壁结构及周围组织器官,对直肠癌浸润深度、范围、扩散方向及毗邻脏器受累程度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九、端粒酶活性检测

端粒酶的活性可作为结直肠肿瘤的发展程度的检测。结直肠肿瘤细胞分裂较快,端粒酶的活性就高;而细胞分裂较慢的肿瘤组织,端粒酶的活性就低。正常人体内存在着抑制细胞无限增殖的复杂机制:一是细胞周期性控制;二是随着每次细胞分裂而发生端粒进行性缩短所引起的细胞凋亡或程序性死亡。端粒酶活性的强弱与结直肠肿瘤细胞在积液中的生存时间呈正相关。端粒酶的活性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从大便脱落细胞中检测端粒酶活性可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种无创的早期诊断方法。

十、直肠癌CT检测

CT 扫描并不是直肠癌诊断的必须检查,直肠癌的确诊并不需要CT检查,尽管它很昂贵。但在有些时候,大肠癌的CT检查却是有它独特的作用,尤其CT扫描诊断病变侵犯肠壁的情况,向外蔓延的范围,周围脏器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情况,对大肠癌分期有重要意义。CT术前分期准确率D期为85.7%,B-2期为20%, 术后局部复发准确率为60%,远处转移准确率为75%。CT术前主要适用于晚期病人的分期,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术后对监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起重要作用。

痔疮容易误诊为肠癌

痔包括内痔和外痔,分别指肛门齿状线(肛门处的解剖结构)上下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曲张的静脉因排便等摩擦可破裂出血,或形成团块脱出,病人很痛苦。痔一般不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痔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

最近,接二连三地出现了直肠癌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生长壮大”,直至发生明显梗阻症状才确诊的病人。所以医务工作者、痔疮病人及家属都应该要提高防癌保健意识,千万别让症状相似的痔疮掩盖了直肠癌。

痔疮与直肠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状就是血便,而且往往便的都是新鲜血。特别是直肠息肉和直肠癌早期(晚期肿瘤出血坏死可能有脓血便),除血便外无其他不适,很容易误以为是痔。另外直肠息肉或直肠癌容易压迫直肠静脉,使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继发痔疮。

“筛查技术很简单,难在转变观念。”便潜血检查和肠镜检查就能发现一些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患者,有家庭史的高危人群尤其应定期检查。他建议,如果出现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泻常规治疗无效等症状,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因为这些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

目前,结直肠癌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专家表示,对于患者个体来说,应该是在对病情的分期基础上,再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痔疮容易误诊为肠癌

美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10年前就已达到67%,而我国目前为31%。2000年以前,欧美一些国家就已在全国推广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2006年,美国50岁至75岁的人群中,60%的人至少参加过一次结直肠癌的筛查。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列第三,高达31/10万,直追欧美国家。然而,患者的早诊率远落后于国外,确诊时约60%的患者是中晚期。

痔疮容易误诊为肠癌

痔包括内痔和外痔,分别指肛门齿状线(肛门处的解剖结构)上下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曲张的静脉因排便等摩擦可破裂出血,或形成团块脱出,病人很痛苦。痔一般不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痔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

最近,接二连三地出现了直肠癌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生长壮大”,直至发生明显梗阻症状才确诊的病人。所以医务工作者、痔疮病人及家属都应该要提高防癌保健意识,千万别让症状相似的痔疮掩盖了直肠癌。

痔疮与直肠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状就是血便,而且往往便的都是新鲜血。特别是直肠息肉和直肠癌早期(晚期肿瘤出血坏死可能有脓血便),除血便外无其他不适,很容易误以为是痔。另外直肠息肉或直肠癌容易压迫直肠静脉,使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继发痔疮。

“筛查技术很简单,难在转变观念。”便潜血检查和肠镜检查就能发现一些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患者,有家庭史的高危人群尤其应定期检查。他建议,如果出现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泻常规治疗无效等症状,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因为这些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

目前,结直肠癌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专家表示,对于患者个体来说,应该是在对病情的分期基础上,再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直肠癌日常的饮食应主要哪些?”直肠癌是发生于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直肠癌的饮食平时很重要,为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需注意增加病人的食欲,日常饮食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建议患者多食种子类的植物:如绿豆、豌豆、扁豆、赤小豆、豆芽、谷类、马铃薯等,认为这些种子类的植物均含有能阻止肿瘤启动因子活动的化合物。

2、直肠癌并有明显贫血者:可用黑木耳、红枣,做成食品为1日量,逐日食之。

3、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及其它一些有助于抗癌的食物,如海带、洋葱、蘑菇,以及适当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

4、摄入膳食纤维素:注意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其原因,可能是食用膳食纤维素后利于排便,降低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大肠癌的危险。

5、避免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油、牛油、鸡油、羊油、肥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鸡蛋黄。以及棕榈油和椰子油等。通过以上饮食注意之外,生活上要有规律,日常可以适当锻炼、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感冒、劳累,同时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结直肠癌常见症状

1、右半结肠癌

假如患者结肠癌处于右半部结肠,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一般为呈现液状,而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少数情况会形成环状狭窄,因此不常发生梗阻。假如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且伴有毒素吸收,有可能会出现腹痛、大便改变、便血、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等症状。

2、左半结肠癌

假如患者结肠癌处于左半结肠,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一般比较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因此会出现急、慢性肠梗阻。而包块体积小,既无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症状。但是左半结肠癌会出现便血且十分常见,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便血,场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的血。

3、直肠癌

这种情况最主要的症状是会出现便血,排便习惯会有所改变。便血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不过少见大量出血者,部分患者便血中会含有血块和脱落的坏死组织。排便习惯改变,也是直肠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排便数次到十数次不等,甚至每日数十次,但每次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多伴持续性的肛门坠胀感以及排便不尽感。患者的大便常变细、变形,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排便困难及便闭的症状。

不明原因贫血结直肠癌先兆

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其中贫血及消瘦、乏力等症状被列为结直肠癌的诊断依据之一。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往往出现症状后数周甚至数月后才到医院就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结直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些症状,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塞等。其中,贫血及消瘦等全身症状也是早期结直肠癌的表现之一。

预防结直肠癌应从生活细节做起。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长期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戒烟限酒,适当从事体力活动,保持身心健康;控制能量摄入,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肥胖等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确定为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时,应检测相关基因状态。

预防大肠癌的方法有哪些

一、大肠癌可以预防,筛查可降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

通过建立规范化结直肠癌宣教体系,树立并强化结直肠癌防治意识和结直肠癌可以预防的理念。WHO的观点是: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通过科学的治疗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存质量。

大肠癌的发生经历了由正常黏膜、非典型增生、腺瘤到癌变的过程,即在成为癌瘤前有长达5~10年良性发展过程,这为结直肠癌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多数病人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通过筛查可以发现从非典型增生、腺瘤到癌变过程的病灶。

二、加强宣教,提高筛查对象的依从性

目前大肠癌筛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费用以及筛查对象的依从性,如内镜检查,由于存在一定的不适及痛苦,往往被患者拒绝。因此,要提高筛查对象的依从性,必须重视宣教策略及沟通技巧,特别是对易感和高危人群,让筛查对象认识到各项检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及延误诊治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争取多途径支持,推进区域结直肠癌筛查

对于大癌筛查是否纳入地方政府健康服务体系规划、是否纳入项目基金筛查范围、筛查前宣教策略及力度,以及筛查对象的依从性等若干因素影响,我国绝大多数的地区和人群尚未纳入筛查,这与我国的国情有关,要改善这一状况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所以,有效的策略是:国家层面应重视,从政策上对结直肠癌予以高度关注,加大大肠癌防治的投入。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争取各种基金或项目支持,对本地区易感或高危人群实施大肠癌筛查,在为区域民众健康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掌握了本地域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的第一手重要数据,为地域结直肠癌防治策略提供借鉴。把大肠癌筛查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内镜检查手段纳入40~50岁以上易感或高危人群健康体检内容。通过多方努力,使易感或高危人群主动制定结直肠癌预防方案,定期有针对性主动体检或积极参与结直肠癌项目筛查。

四、多形式与多组合常规检查,推进结直肠癌早期诊治

健康宣教是让早期大肠癌或者癌前病变的患者及时发现疾病,早期治疗改善预后的必要手段。在加大结直肠癌预防宣教的同时,倡导结直肠癌高危易患人群积极主动的多形式预防和早诊实践。结直肠癌筛查的诊断手段大都简便易行,包括大便隐血试验、直肠指诊、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纤维全结肠镜检查和气钡双重造影,这些检查在大多数基层医院均完成,其中金标准是纤维结肠镜检查。检查可以是预防性的,也可以是对可疑症状进行排除。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直肠癌疾病的的早期症状是非常的不明显的,对于直肠癌疾病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方面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那么直肠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下面针对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有:

(1)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排便不尽感,大便进行性变细,晚期有里急后重。

(2)便血为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开始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为脓血便。

(3)慢性肠梗阻时,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和阵发性绞痛。

(4)全身恶液质及肿瘤晚期,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黄疸、腹水等。

(5)直肠指诊可触及包块,手套粘血性黏液。

(6)晚期肝大、腹水,导致患者腹胀。

(7)随病情发展,可有消瘦、乏力、食欲减低、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温馨提示:直肠癌疾病在临床上面的症状是相当的不明显的,对于直肠癌疾病的发生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直肠癌疾病的发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对于直肠癌疾病大家一定要放在心上,不要让直肠癌疾病影响了大家安静的生活!

结肠癌的早期明显症状必知

1.肿瘤出血引起的症状

(1)便血:肿瘤表面与正常黏膜不同,在与大便摩擦后甚易出血。低位大肠中大便干硬,故便血最常见。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据相关报道,如直肠癌病人中88.5%有便血,左半结肠癌病人中74.8%有便血。但右半结肠中大便尚处于半流体状,故右半结肠癌出血量相对较少,又加血混于大便中后色泽改变,因此不易为病人察觉,大多为隐血阳性,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

(2)贫血: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一般来说,病期越晚,出现贫血的频率越高,贫血程度越严重。贫血并非一定属于晚期表现,如该院治疗的I、Ⅱ期结肠癌病人中分别有34.9%及50.9%血红蛋白低于100g/L。尤其是右半结肠癌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故临床医师绝不能因为单纯贫血而放弃积极的手术治疗。

2.肿瘤阻塞引起的症状

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此时可出现肠鸣、腹痛、腹胀、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病灶位于直肠时,可出现大便变形、变细,大便费力,不易一次排净,大便次数增加或里急后重的感觉,进一步发展即可出现部分性甚至完全性肠梗阻。左半结肠中肠内容物比右半结肠中干稠,故阻塞症状往往较常见,发生肠梗阻的机会比右半结肠癌多1倍左右。有2%~16%的结肠癌病人在发生完全性肠梗阻时始发现为本病。有时,印戒细胞癌等高度恶性结肠癌浸润肠管整周的肠壁肌层,肌层破坏失去蠕动能力,此时虽肠腔尚未被肿瘤堵塞,但由于肿瘤段肠管失去蠕动功能而“麻痹”,临床也可出现梗阻症状。

结肠癌引起肠梗阻时预后将明显受影响。如有作者报道,有梗阻者5年生存率为31%,而无梗阻者可达72%。完全性肠梗阻时,肿瘤近侧扩张的结肠或盲肠处可发生穿孔。在急诊手术的结肠癌病人中约3/4为肠梗阻,1/4为穿孔(其中约75%穿孔于肿瘤所在的肠壁,约25%发生于肿瘤近侧的结肠或盲肠)。

3.其他原发灶引起的症状

(1)黏液便:绒毛状腺瘤常分泌较多的黏液,由其演变而来的结肠癌,常有大便黏液的症状。

(2)腹块:20%~30%的结肠癌病人在确定诊断时可触及腹块。腹块是右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报道占就诊时症状的79.1%。值得注意的是右半结肠癌出现的腹块并不完全是肿瘤本身,常常是肿瘤合并感染,甚至穿孔引起的粘连团块,有时是由于肿瘤引起的肠套叠,后一种情况常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腹部包块。

由于结肠癌的生物学恶性行为一般比胃癌、胰腺癌等为低,因此往往肿瘤可长至相当体积而尚未出现远处转移。

(3)穿孔:当癌灶呈深溃疡穿透肠壁时可发生穿孔。其中一半穿孔进入腹膜腔可造成腹膜炎,其余的则局部形成脓肿或蜂窝组织炎。有穿孔的病人预后差,癌细胞播散种植,日后局部复发多见,死于癌的危险性为无穿孔者的3.4倍。

4.肿瘤外侵、转移引起的临床表现

(1)局部浸润引起的症状:直肠癌扩散出肠壁在盆腔内有较广泛浸润时(或手术后盆腔内复发时),可引起腰、骶部酸痛、胀坠感;当肿瘤浸润或压迫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根(腰骶丛)时还可出现坐骨神经痛或闭孔神经痛;肿瘤向前侵及阴道及膀胱黏膜时可出现阴道流血或血尿等;结肠癌如侵及与之接触、粘连的小肠形成内瘘时可出现餐后腹泻,排出尚未完全消化食物的症状;肿瘤累及输尿管时可出现肾盂积水,如双侧输尿管受累时则可引起尿闭、尿毒症,为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而致死亡的常见原因。

(2)血道播散引起的症状:结肠癌发生血道转移的情况常见,根据血道转移的部位不同而可以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肝脏为最常见的血道转移部位,文献报道有8%~25%的病人在确定诊断时已有肝转移,而结肠癌手术切除后的病人在随访中又有20%~30%发生肝转移。除此之外,肺、骨、卵巢、脑等也是容易出现转移的部位。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直肠癌病人术后5年内有14.4%发生血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肝、肺、骨,分别占36.5%、34.6%、19.2%。女性病人中4%~8%可发生卵巢转移。偶尔结肠癌病人原发灶症状不明显,却以血道转移如肝转移、骨转移、卵巢转移等为首见临床症状。

(3)种植播散引起的临床表现:当癌侵及浆膜层时癌细胞可脱落进入游离腹膜腔,种植于腹膜面。膀胱-直肠凹(或子宫-直肠凹)为腹膜腔最低的部位,癌细胞易集积种植于此。直肠指检(或阴道-直肠指检)可触及该处有种植结节。当腹膜面广泛种植播散时可出现腹水或种植灶浸润压迫肠管而致的肠梗阻。有时癌细胞可随肠腔中的大便下行而种植于肛瘘或误将直肠癌诊断为“痔出血”而作痔切除的手术创面上,并形成一种植性转移灶。

(4)淋巴道转移的临床症状: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为结肠癌的晚期表现。结、直肠癌发生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时,淋巴可逆流至腹股沟而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亦属晚期表现。但肛管癌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时,如病变局限则仍可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而有根治的可能。当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肿大的淋巴结团块压迫下腔静脉、髂静脉时可出现两侧或一侧下肢水肿、阴囊或阴唇水肿等。

结直肠癌怎么办

近年来基础研究的进步,使得大肠癌的发病基因改变得到进一步的阐明,癌基因、抗癌基因与错配修复基因二条癌变途径是大肠癌发生的主要途径,在临床上,遗传性大肠癌症、hnpcc;多原发大肠癌症、大肠腺瘤癌变已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为进一步改善诊断和治疗方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早期发现及诊断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是纤维内镜检查。大便潜血、直肠指检与直肠镜结合,可以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虽然有一些进展,(如结肠癌根治规范化、直肠癌的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技术、无瘤操作技术),但仅靠进一步改进外科技术来提高治疗结果已非常困难。而且,结直肠癌病人确诊时约30%一40%已发生远处转移,即使早期病变也有约50%病人术后复发转移。因此,全身化疗既是早中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晚期结直肠癌姑息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肠癌不能切除的肝转移,行新辅助化疗后改善了切除率和疗效、中低位直肠癌的术前放化疗亦明确地改善了切除率和生存率。

5-fu是结直肠癌的基础化疗药物

目前,结直肠癌的化疗已从5-fu单药治疗时代进人了新药联合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新时期。卡培他滨(xeloda)、依立替康、奥沙利铂等药物是用于结直肠癌的新一代抗癌药。folfox及ifl方案等新联合化疗方案已较广泛用于临床。卡培他滨具有瘤内激活、口服方便、高效低毒等优点,有望取代5-fu/lv静脉用药方案。卡培他滨与放疗同步治疗,可明显提高直肠癌的疗效。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新药或靶向治疗新药,例如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联合依立替康(xeliri方案),联合cox2抑制剂,联合cetuximab或bevacizumab,可望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直肠癌的病因

1.饮食因素

(1)脂肪、纤维素与热卡:饮食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它占第2位,而在一些不发达国家中它仅占第8位。

(2)维生素和矿物质:结肠癌的发生率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因素中,流行病学研究集中在饮食习惯和食物选择上,除了脂肪、纤维素和热卡外,还开始研究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营养素以及矿物质。抗氧化物具有清除或中和某些氧代谢产物称为氧自由基和单线氧的伤害作用。

2.遗传因素 遗传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中是一重要因素,临床上有两类病人遗传因素表现较为突出,一类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另一类则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etal cancer,HNPCC),又包括部位特异的结直肠癌和癌家族综合征。除这两类病员外,就都称为散发性病例。

3.结肠炎性疾病 在结肠炎性疾病中有3个疾病与结直肠癌关系最密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公认癌变危险性较大的疾病,但其癌变危险性与病期长短以及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病期达10年者,危险性开始增加,病变局限于左侧结肠者危险性增加,溃疡性直肠炎和溃疡性直乙结肠炎的患者癌变危险性增高。

4.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腺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息肉样病变,约有2/3结直肠息肉系腺瘤。组织形态学上腺瘤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和管状绒毛状3种,其中以管状腺瘤最为常见,纯绒毛状腺瘤较为少见,仅占所有腺瘤的5%。

5.个人高危因素 以往曾患结直肠癌的病员再次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显然比正常人高,据St Marks医院报道在3381例结直肠癌进行切除手术的病员中,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1.5%,在随访25年的病例中,其发生率为5%。

不明原因贫血是结直肠癌先兆

一些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其中贫血及消瘦、乏力等症状被列为结直肠癌的诊断依据之一。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往往出现症状后数周甚至数月后才到医院就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结直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些症状,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塞等。其中,贫血及消瘦等全身症状也是早期结直肠癌的表现之一。

预防结直肠癌应从生活细节做起。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长期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戒烟限酒,适当从事体力活动,保持身心健康;控制能量摄入,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肥胖等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确定为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时,应检测相关基因状态。

相关推荐

直肠癌发病原因

1、高脂肪:高脂肪和低纤维两者都是致癌物质或辅癌物质,因此增加直肠癌的病因的发生。 2、结直肠慢性炎症是导致直肠癌的病因之一。酸性体质造成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直接的关系。直肠癌的病因包括其病程愈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20-40%。 3、直肠癌的病因与遗传因素也是联系的。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引起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在其他结直肠癌患者中,约5-10%的患者明显的家族肿瘤史,统称为遗传性非家

肝癌的症状

1.原发性肝癌(1)症状 早期肝癌常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 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 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

一天排便几次是恶癌先兆

息肉其实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息肉多指腺瘤,特别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家族中一个人确诊,其他成员应进行相关检查并尽早治疗,以防癌变。但即便是腺瘤发展到癌一般需要5~20年,而且癌变几率与腺瘤大小、数目、病理类型、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相关。非肿瘤性息肉则指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基本不会发生癌变,但也要尽早切除。结直肠癌的病因:结直肠癌的发病与很多因素,如饮食习惯、遗传,结肠炎症等关。 1、饮食因素: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动物蛋白、食物中亚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摄入酒精;油炸食品;维生素A、C、

身体这特征的人必是大肠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单位组织体检包括许多中老年人都会定期做包括血液检查、腹部B超、胸透等常规体检,可很少人会主动做肠道健康检查。而早期的大肠癌没特异性症状,应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呢? 直肠指诊: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癌(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消

腹泻和便秘交替警惕结肠癌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针对结直肠癌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早治疗。结肠是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的部分大肠,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而50%左右的人会发生肝转移。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

直肠癌和内痔的具体区别

■痔疮与直肠癌无论从病因、病理、治疗及预后上都相当大的不同,为什么要将这二者放在一起讨论呢?原因是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痔疮的临床表现是大便时鲜血,或肿块从肛门脱出。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痔疮外痔和内痔之分,大多数痔疮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多大影响。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如不及早诊治,可危及生命。直肠癌初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痔疮,这种误诊的是病人的自我误诊,的是医务人

如何区别结肠癌与直肠癌

在许多国家,结肠癌、直肠癌仅次于肺癌,占男、女总的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肠癌是中国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患肠癌。年龄超过50岁的人更是肠癌的多发人群。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如上海市大肠癌的发病率已由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以往大肠癌中直肠癌占70%,结肠癌占30%,90年代以来结肠癌与直肠癌的发病比例已各占一半。 临床表现: 直肠癌首先表现的是直肠的刺激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形状改变,便条变细,排便费力。后期

直肠癌诊断标准&直肠癌做哪些检查

直肠癌根据病史、体检、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难做出临床诊断,准确率亦可达95%以上。但是在临床上延误诊断者时发生,主要是医师对直肠癌重视程度不足,没进行常规检查,便草率地诊断为痔、肠炎、痢疾等;患者对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未加重视也是延误诊断的原因。 一、诊断要点 1.病史 便秘和结肠炎病史的中年患者,无明显诱因的大便形状的改变,家属中结肠息肉的病人。 2.直肠指诊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约80%的直肠癌可经直肠指诊发现。指诊时要认真细致,要注意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硬度、累及之范围和活动度、距肛

直肠癌临床症状哪些

(1)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排便不尽感,大便进行性变细,晚期里急后重。 (2)便血为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初期50%的病例便血,开始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为脓血便。 (3)慢性肠梗阻时,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和阵发性绞痛。 (4)全身恶液质及肿瘤晚期,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黄疸、腹水等。 (5)直肠指诊可触及包块,手套粘血性黏液。 (6)晚期肝大、腹水,导致患者腹胀。 (7)随病情发展,可消瘦、乏力、食欲减低、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为什么会得直肠癌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 最近十多年来,从各方面的研究,证明酸性食品的摄入是癌症的元凶,癌症是酸性体质的代表。在食物方面,随着肉类、蛋白质、脂肪的摄取量越来越多,直肠癌的发病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直肠癌的致病因素一:直肠慢性炎症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直接的关系。其病程愈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 直肠癌的致病因素二:饮食与致癌物质 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可能与动物脂肪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