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发热的常用退烧方法

发热的常用退烧方法

1.宝宝发烧不需要太惊慌(刚开始偶可是慌得不得了)

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物理降温的方法

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给小儿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3.发烧的吃药方面

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时最好不要滥用消炎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若是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小儿发热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病除的效果;

4.发烧的饮食

多喝开水,在不肯喝水的情况下可以改喝果汁之类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诚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主;

6、家庭需常备的发烧的药品

小儿泰诺林、美林——都是强生的,这2种诚宝都用过,退烧效果好,吃完后出很多汗从而退烧,但是吃的次数不能多,吃多了副作用大,一定要按照说明进行服用;

退热帖——帖子额头或者后颈上,退热效果也很好;

退热栓——塞在屁股上,退热效果也很好,个人感觉很麻烦,塞进去后宝宝用力哭就出来了,诚宝发烧时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

新稀宝片——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抵抗病毒的入侵,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发烧发热,这产品在目前市场反馈还是挺不错的。

发烧退烧药能不吃就不吃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吃就尽量不吃。家庭用药有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

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热药,尤其在发热初期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规律而引起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

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服药期间多饮水

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

对一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跟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孩子发烧退烧药能不吃就不吃

据专家介绍,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退烧药有毒副作用。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吃就尽量不吃。家庭用药有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

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热药,尤其在发热初期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规律而引起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

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服药期间多饮水

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

对一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跟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儿童发烧不退怎么办

①当大儿童发热表现出头晕、头痛、四肢酸痛等各种不舒适,或因发热引发烦躁、易疲倦乏力、情绪低落时,可考虑使用退烧药。确定儿童有发热,有以上症状下37.8℃至38℃即可应用,目的缓解不适感。

②当我们对儿童发热的问题感到很紧张或很恐惧时,且儿童腋窝温度≥38.2 ℃,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烧药。

③当儿童腋温≥38.2℃,家长又不能有效评估儿童有无不适时,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烧药。

④曾有过热性惊厥的儿童,体温37.8℃以上,个人建议尽早酌情应用退热药。

小孩儿发烧怎么办

01体温测量

发热时,当孩子的腋温低于38.5℃时,采取物理降温;腋温在38.5℃以上时,物理降温加用药物降温,如果有其他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就医。

02解开衣服散热(避免冷风的情况下)

如果孩子发烧了,应该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解开衣服,帮助孩子进行散热,小儿身体各项机能发育都并不完全,体温调节功能,特别是散热的能力不如成年人,如果发烧时用厚衣物捂着,是很危险的处理方式,可能导致体温继续上升。

03物理降温

用37℃左右的温湿毛巾擦澡,擦拭部位为全身包括孩子的额头和面部。

04注意补水

小孩发烧时,会比平时更缺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采用胶头滴管滴喂的方式。

05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1、发热40℃以上持续24小时;

2、低热持续4天以上;

3、出现抽搐、呕吐、吞咽困难、精神状况差的现象;

4、退烧后24小时体温又再次升高;

5、呼吸急促嘴唇发紫;

06常用儿童退烧药

1、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儿科临床常用退烧药物之一,又名扑热息痛,是一种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常备家中,如泰诺林等;

2、布洛芬:也是目前儿科临床常用退烧药物之一,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适合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用于解热镇痛;

在儿童感冒发热的对症治疗中,特别提示不要同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

吃退烧药4个关键时刻

体温到38.5℃以上时再用退烧药。38.5℃以下的发热,一般属于身体免疫功能可应对的安全范畴,不必吃退烧药。此时可通过喝适量的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让身体出汗或排尿以助降温。还可以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如用低于体温的温水擦拭头颈和四肢,或用低浓度酒精擦拭腋下、手脚心等。如果过早用退烧药,不仅会影响身体免疫功能,延长病程,还可能因退热掩盖了症状,加大原发病的诊断难度。此外,药物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患儿有高热惊厥的病史,还是建议及早用退烧药。

服药半小时后开始起效。退烧药的起效需要一个过程,一般在半小时到两小时之间。服药后要注意观察体温和患儿表现,不要急着加药或换药,以免引起药物过量。常用的退烧药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一般建议间隔6~8小时以上再用下一次药。很多人为了快速降温,不到间隔时间马上又服同种药,或者同时服用其他的退烧药。这样做容易造成退烧药蓄积,损伤肝肾。

体温降到38.5℃以下时就停药。体温降到38.5℃以下时,机体的自身免疫保护机制得到恢复,可通过物理降温措施调节。此时停药还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

用药3次无效时,最好就诊。一般来说,如果能初步判断发烧是由感冒引起的,症状不重,发热不超过39.5℃,患儿精神状态较好时,可以先在家里多喝水、服退烧药并观察。但如果吃两三次药还不退烧,或者发烧时伴随有呕吐、腹泻,或者持续的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很差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总之,在出现发烧等症状时不要心急,以免用错药。建议此时先采取物理降温,用口服药能解决问题的最好不打针输液。如果不能明确发热原因,最好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11岁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呢

日常居家护理

如发热度数不高,无明显症状时,应该让他多休息;保持清淡饮食,多喝水;保持居室环境通风;孩子出汗勤换衣服,适当减少衣服。

发热吃药有讲究

37.5-38.5度的低热一般不用退烧药,建议多喝水。超38.5可吃退烧药,高烧时建议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使用。

服用退烧药物降温

使用药物降温对于婴幼儿来说还是相对较安全的,目前主要是使用的药物美林或者泰诺宁或是退热酸这些成分,基本上现在退热针淘汰了。

打针服药后反复发烧不用愁

退烧药作用是不要烧的太高或持续太长,所以如暂时退烧后又发烧,是因为病还没好。打抗生素后,发热并非病情加重,而是杀菌释放热能。

退烧药最好不要混着吃

退烧药其实也没必要,因为其成分是差不多。只需要服用一种,间隔6到8小时即可。剂量要根据公斤体重,不能完全根据原理或者推荐表使用。

非感染性发烧不需用抗生素

非感染性发烧绝对不需用抗生素,感染性发热中的病毒感染也不主张用抗生素。宝宝发热一般都会要求做CRP判断是否需要用抗生素。

当孩子发烧的时候,如果体温没有超过三十八度五,一般不建议服用退烧药,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办法来退烧;如果体温超过了三十八度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同时还要根据病情,进行抗生素治疗药物的使用来抗病毒,治标又治本,就会让孩子的烧退下去的。

一发烧就吃退烧药不可取

用退烧药退烧是市民普遍知晓的医疗常识,但什么时候服用退烧药,一天能用几次,很多市民对此缺乏正确认识。本市第四中心医院药剂科专家高秀清告诉市民,服用退烧药一定要明确病因,且一天中服用的次数不能超过4次。

发烧是机体对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病因很多。因此发热时不要急于用退烧药,首要的是寻找原因,如病毒感冒等,诊断明确的情况下,体温超过38.5℃时才可服用退烧药,以缓解不适症状,利于休养及恢复。

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是解热镇痛药类药物,通过使人体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大量出汗促使散热,还可以抑制寒战哆嗦,使人体产热减少进而降温。这类药物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治疗作用,药效过后,体温会再度升高。正因如此,超剂量使用,会使人体因大量出汗导致脱水、虚脱;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心脏疾病的高龄患者甚至可诱发休克和心衰。此外,退热和发热交替重复,还可使患者体力疲乏,精神倦怠。故而退热药一般限定6小时服用一次,一天最多只能使用4次,发病3天后若还持续高热,要及时就医。

对持续高热的患者,除服用退烧药外,还可用温水擦浴腋窝、腹股沟区、肘部等血管丰富的区域进行物理降温,辅助退热。另外要多饮水以补充体液。必要时还可用开塞露通便,也可起到降温作用。

宝宝发烧时用药的注意事项

急性发热是儿科病人常见的症状和就医原因, 目前儿科临床上常用退烧药有五类剂型:滴剂、片剂、水剂(口服溶液剂)、栓剂和针剂,选用时家长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选择适合的一种,且在用药期间多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温38.5℃以上才用退烧药

使用退烧药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当体温低于38.5℃,可以不用退烧药;体温38.5℃以上才开始服用退烧药,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6小时以上,不能在短时间内频繁使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烧过度。体温下降,即停药。

二、退烧药应交替使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小儿退烧药主要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临床处理一些高热病症时,如果无法通过某个单一的药物达到退热的效果,建议在严重的持续高温的情况下,考虑交替联合用药。

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当孩子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三、服药期间多饮水

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要想达到理想退烧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

小儿发烧怎么办 什么时候要用退烧药

1、体温低于38.5℃,宝宝精力旺盛、精神状态好,不需要使用退烧药。

2、体温超过38.5℃,脸热、烦躁、精神状态不好,必须考虑使用退烧药。

3、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热高引起的惊厥,这个时候应该马上用退烧药。另外,应及时就医。

注意:使用退烧药不能过量使用,一般4到6小时,甚至是6到8小时再升高才去按照药物说明再使用一次,剂量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不能完全根据原理或者推荐表使用。

急性肠胃炎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吃退烧药

1.在没有明确是急性肠胃炎引起的发烧的情况下,如果盲目退烧可能会掩盖病情,干扰对真实病情的诊断。

2.发热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高于41℃为超高热。退烧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患者体温不超过38.5°C时,不适合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38.5°C以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尤其是儿童更不应随意服用退烧药物。

退烧药对人体的副作用

据专家介绍,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

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退烧药有毒副作用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吃就尽量不吃。家庭用药有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热药,尤其在发热初期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规律而引起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如何退烧 药物退烧

有孩子的家庭要备用一些常用的退烧药,小儿可以有退烧贴,退烧栓等外用退烧药品,如果发烧可以及时的用上。

吃药后发烧不要慌

药物热是种不良反应

由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的发热称为药源性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如果是首次用药,发热可经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多为持续高热,常达39℃,甚至40℃以上。发热虽高,精神状态、食欲等却尚好;用退烧药效果不好。

药物热还会有过敏症状

药物热除发热表现外,还可能有其他过敏症状。判断药物热可考虑以下几项依据:原本不发热的病,用药后出现发热;原先是发热的疾病,用药后该病的其他症状都消失,唯独发热症状依然顽固地存在或加剧;用药后除发热外,有时还伴有皮疹、黄疸、胃肠道症状等过敏反应;停药后,发热会在1—2日内消退。

相关推荐

低烧如何治疗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细菌感染早期的症状也是低烧

冬天小儿发烧怎么办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发热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 家用药物降温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 ▲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

夏季婴儿发烧如何用药

●体温在38.5℃以上才用退烧药。 ●阿司匹林有兴奋作用,故3岁以下的幼儿不主张用这种药。 ●退热药不要重复服用,几种退烧药同时服用时,要注意药物成分是否相同,否则可能药物过量。 在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小儿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快,体温也很高。婴幼儿发烧很容易一下子冲到40℃高烧,也常常因高烧而发生惊厥,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在高烧到40℃以上时,的确容易引起脑部损伤,所以,当小儿高烧到38.5℃以上时,如果物理降温不能解决问题,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但值得家长

避免三类儿童药的用药误区

专家提醒,6个月内婴儿发热时不宜使用退烧药来降温,而应该进行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洗温水澡、贴退热贴等,能很快让孩子降温。 退烧药:6个月内孩子不宜用 退烧药是每个家庭小药箱中必备的药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主任任立红介绍,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体温高于38.5℃才有必要使用退烧药,低于这个温度时,建议家长进行物理降温。 目前儿童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有两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一般来说,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重复使用退烧药,最好间隔4个小时以上。如果孩子连

退烧药的合理使用

体温38.5摄氏度需服药 专家说,用退烧药前、使用后要注意监测体温,该用才用、见好就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体温高于38.5摄氏度才有必要使用退烧药,因为发烧是人体的一种有利防御反应,可以杀灭入侵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贸然降温会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体温高于38.5摄氏度时,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引发各种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肝肾功能损伤,儿童还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了。当体温降至38.5摄氏度以下,即可停用退烧药。 常规意义上的退烧

宝宝发烧怎么办 腋温38.2℃以上

需使用药物并及时就医。 当孩子的腋温超过38.2℃,家长可以选择给宝宝服用退烧药。退烧药品类繁多,但是妈妈要记住,儿童可选的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布洛芬则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 服用药物后,就可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因为布洛芬有很好的缓解发热效果,所以家长可以放心使用,服用退烧药是不影响化验结果的。

宝宝低烧可以吃什么药

你好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孩子发烧是正常现象,妈妈不用过于紧张。发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疾病。有些宝宝积食、长牙、打疫苗后也会发烧!发烧不超过38度在家物理降温,超过了就要吃退烧药,美林的不错!持续不退或升高就要去医院!祝早日康复

发烧多少度吃退烧

儿童成长过程,发烧是频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小儿发热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医生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38.5°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低烧头晕是怎么回事呢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导致持续低烧。关键是需要查明病因,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扁桃体炎;也可能是肺炎、麻疹和脑膜炎等严重疾病。退热药物只能改善症状,无抗菌、抗病毒能力。因此,在使用退热药物之前

7个月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1、物理降温。宝宝发烧没有超过38.5℃,没有伴随其它症状,精神较好的情况下,可考虑先使用物理降温后再持续观察;一般物理降温有温水洗浴、温毛巾擦拭、退热贴等。 2、服用退烧药。宝宝发热,腋温38.5℃,物理降温不退时应给予退烧药。宝宝常用的退烧药一般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以前用的阿司匹林现在是不推荐给儿童使用的。 3、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如果宝宝长时间发烧或者精神状态不好,或伴有呕吐、腹泻、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要注意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