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

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否则,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即不在饭桌上教育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如何丧失的

那就是父母因为对孩子的担心或不安而采取过分保护、包办代替以及控制孩子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式。

过度保护有三种表现方式

一、父母常常为孩子过分地担心与不安。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父母唯恐孩子学不会,考试考不好,老师会批评。二、时时处处包办代替。父母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业、健康、交友甚至前途有太多的担心和不安。这种不安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分地负责,给予过度的帮助和保护。三、对孩子严加控制。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忽视孩子的能力和倾向,希望孩子完全听从父母的要求和标准去做,以父母的意志为意志。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观点,如果父母对孩子时时过度保护,孩子没有了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有追求和目标。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使孩子丧失学习责任感。二、剥夺孩子能力增长的机会。三、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四、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学习责任感的丧失使孩子经常不能独立品尝成功的果实。“你看怎么样,我给你讲对了吧,让你背这个对了吧。”父母经常这样对孩子说。尽管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会有独立品尝成功果实的体会吗?如果是孩子独立完成考了好成绩,他会特别开心,也会形成他日后学习的一个推力。

面对孩子的学习,父母应该让孩子做学习全过程的主人

一、培养孩子学习责任感,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后果。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的作业、考试错得很多,在班里很没有面子,被老师批评,就情不自禁地包办代替。父母要丢开这个面子,让孩子学会自己负责任,他上课没注意听,写作业不认真,知识没掌握,测验没有好成绩,哪个地方错了,孩子下次就会警醒,而父母的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失去这种责任心,过后还会错。

二、要让孩子自己成为学习全过程的主人。学习全过程从预习开始,上课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并检查,有错误要及时改正,之后是复习,迎接考试,考试后要总结,改正错题。而很多父母除了上课不能跟着听,其他过程几乎都在参与。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主动学习,还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

三、如果孩子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父母不要立即上前告诉孩子答案,要启发孩子独立思考。要让孩子养成主动找错、改错,不懂不会的问题要及时问的习惯。这是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关键因素。现实情况是父母给孩子找错,错题本也是父母抄,然后再讲解,督促孩子改正。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可是学习却这么费劲,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以及父母在学习上过多地参与和关注。孩子抱怨没有时间玩儿,情绪不高,学习热情衰减,学习上肯定不能积极面对,只剩消极抵抗了。

你是现代合格父母吗

如何做一位称职合格的父母?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许多父母产生诸多不解和困惑。有的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竭尽所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虚幻的空间,把孩子与现实世界隔离开来,幻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温室里;有的父母时常摆出自己的权威,动辄就对孩子批评、责骂、冲着孩子大喊大叫。这些都不应是现代合格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一、溺爱型的父母

6岁的敏敏端坐在电视机旁看动画片。饮水机就在旁边。可他还是:“妈妈,我要喝水。”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赶紧出来给她倒水。“妈妈,这么烫的水怎么喝啊?” 敏敏显然是一种责怪的口气。妈妈赶忙有回来端起热水使劲吹以便让水迅速降温。“妈妈,我太热了!”孩子又叫,于是,妈妈马上放下手上的水杯,过来给孩子脱背心。

小提醒:过分溺爱孩子的父母,其结果只能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会懂得关心父母和别人,性格也比较暴戾焦躁,稍微不满意就会大发雷霆。溺爱孩子,凡事都替孩子包办,不仅不是帮助孩子,还会让孩子丧失了许多尝试的快乐。而动手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有利大脑的开发,而什么也不准孩子做,势必对孩子的智力的开发和身心健康没有一丁点好处。

二、专横型的父母

专横型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权威,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动辄就对孩子批评和责骂。当孩子做错事时“你必须……!”“不行!”等等变成这类父母的口头禅。专横型父母常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无视孩子的精神需求,不懂的宽容和民主也是教育。他们认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效,那首先要树立威信。

小提醒:同样,过分专横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种偏差。把孩子当作木偶一般命令来命令去,这样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遭受到很大的伤害。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只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胆小怕事,性格孤僻内向,做事优柔寡断。甚至还会让从没有感觉到爱的孩子养成憎恨父母憎恨社会的不健康心态。

而事实证明,溺爱型父母和专横型父母的教育后果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势的剥夺,都伤害了孩子的心,无视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算得上称职的父母呢?

三、合格父母的教育

首先,父母应把对孩子的爱藏起一半,做到严爱结合。

每位家长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有的家长对孩子爱得过度,出现了骄纵、溺爱,或望子成龙心切出现打骂现象,这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严爱结合才能教育好孩子,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自我”。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关键期。随着幼儿与外部环境接触的机会的增多,他们活动的空间扩大了,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现在许多家长因过度关怀孩子,常常无意间磨灭了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因此,为了让孩子在将来竞争激励的社会中立足,父母们在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要适当地保持一些“懒惰”,尊重孩子的“自我”,无论遇到什么事,家长也不要急于给孩子作决定,要先让孩子自己想想应该怎么做,多给孩子自己作决定和承担责任的机会。比如,天气冷了,父母不应只给孩子添衣服,而要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今天变冷了,你觉得应该穿什么衣服呢?”或者当孩子做不好了一件事时,家长也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贝,没关系的。好好想一想我们哪一步没做好?”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我思考,从而增强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否则,孩子就会总是依赖成人,长大以后容易变得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性与信心。

再次,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

宝宝做错事家长怎么做

教育与批评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出 意见。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认识到错误,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订出改正错误的计划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强,他对于自己写下的计划是会认真对待的。

一是早上出门时。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

二是一起吃饭时。很多父母平时不抽时间陪孩子,只有吃饭时专心面对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三是父母脾气变坏时。父母脾气已经很坏,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爱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四是发生直接冲突时。孩子说好晚上8点回来,结果10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听孩子解释。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与合适地方采用合适的方法教育批评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评的效果自然好。接下来向大家介绍教育孩子的十大最佳动机。

父母类型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大致有10个方面的影响:支配型的父母——孩子多为服从、无自发性、消极、依赖、温和的性格。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大致有10个方面的影响:

支配型的父母——孩子多为服从、无自发性、消极、依赖、温和的性格。

过分照料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怯懦的性格。

保护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缺乏社会性、思虑深沉、亲切、情绪稳定的性格。

娇宠型的父母——孩子多为任性、反抗性、幼稚、神经质的性格。

服从型的父母——孩子多为无责任心、不顺从、攻击性强、蛮横的性格。

忽视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冷酷、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富有创造性的性格。

拒绝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神经质、蛮横、恶作剧、冷淡的性格。

残酷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固执、冷酷、神经质、逃避、独立的性格。

民主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独立、直率、乐于助人、善于社交的性格。

专制型的父母——孩子多为依赖性、反抗、情绪不稳、以自我为中心、胆大性格。

孩子见人羞怯责任在父母

社交是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有的孩子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脸红、羞怯,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有时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惧”。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孩子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些都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现。

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因为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这种家庭里,心里便产生惧怕心理,孩子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孩子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惧”呢?

作为父母,应重视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惧倾向。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给予更多爱护、表扬和鼓励。有必要时则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在医生帮助下查找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在交往中出现上述症状时,强迫自己做数次深而长的有节奏的呼吸。心里要想着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地位,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平时注意训练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也可教孩子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次,每日做3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有时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时要求孩子加强对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多看课外书籍、报刊,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常识,有了知识就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周云)

母亲请勿在孩子面前责骂父亲

相对而言,母亲在社会上是一个弱势群体,但因为母亲在家庭中地位的特殊性,这种社会上的弱势往往会转变成在家庭中的强势。但在很多情况下,很多母亲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如果这种家庭中的强势力量被滥用的话就会对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比如,母亲经常对孩子说父亲的不好,要求孩子不管什么原因都站在自己一边,都是强势力量的滥用。

因为孩子天然就是家庭的保护者,孩子的内心是很希望家庭能够和睦的。(在母亲的长期抱怨下),孩子的感情很容易分裂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想保护母亲对抗父亲,另一方面则想要亲近父亲。这两种感情分别存在于孩子的意识和潜意识中。

再极端点,如果母亲在孩子童年时一直反复说父亲不好,为了逃避内心痛苦,孩子就会干脆认同母亲,压抑想要亲近父亲的情感,也忘记了父亲给予自己的爱。

孩子不诚实 父母有责任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说谎

根据临床儿童心理学家塔尼亚解释,说谎的能力的信号,是孩子大脑发展的一项里程碑。孩子会说谎,必须建立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对真相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想象另一个现实,同时通过信息令别人信服。事实上,有专家认为这是孩子处于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过程当中出现的行为。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说出“善意的谎言”。

孩子知道自己在说谎吗

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了解谎话的后果,通常多为随机谎言。比如学龄前幼儿常说自己已经吃完水果,可是他们面前的盘子仍然装满水果,小朋友也不善于隐藏起揭穿谎话的证据。

而一旦孩子到了上学阶段,主要会为了避免惩罚,或更复杂的原因而编造谎话。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孩子的权力和控制感。在孩子6岁左右,他们会意识到父母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最关键的是,父母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中国孩子成长的10件烦心事

1、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孩子晚上睡不好觉是什么原因 睡前责备

明知道睡前责备孩子不好。好多时候父母还是压不住心中的怒火。特别是睡前把孩子打骂一顿,孩子哭泣着带着委屈入睡。父母睡前的责备对孩子心灵的冲击,堪比看恐怖片的杀伤力还大。古有睡前不责,此时责备孩子,孩子往往心里恐惧,容易做噩梦。孩子心里处于紧张状态入睡,影响身体发育。

有没有必要树立父母的权威

父母的权威并不是靠单方面的力量就能形成的,它是父母在和孩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你最好还是不要单方面地、有意识地把所谓父母的“权威”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

有一点必须明确,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界限(Boundary)一定要非常清楚。比如说,和孩子相比,父母一定是居上的,并在这个位置上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保护,成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可是,母亲的权威经常会因为他人(比如自己的丈夫和婆婆)的妨碍而不能建立起来。在这种时候,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界限就会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孩子就会瞧不起自己的母亲,不听她的话。

在有的情况下,做为一家之长的父亲不能或者不愿意履行对自己家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时,孩子就不会把自己的父亲当做家长来看待,无论自己的父亲说什么,他都不会听从。

如果父母的权威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江河日下,当孩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引发很多问题。最近,子女殴打自己父母的现象日渐增多,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经过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发生在父母没有权威的家庭中的比例相当高。

父母的权威不是天赋的,也不是在育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的,它是在父母正确地行使并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孩子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父母的权威不能靠你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或灌输就能获得,而要靠你做出模范性的行动。

请父母们还是不要过于着急地建立自己的所谓“权威”吧,你首先应该做的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正确地履行自己对孩子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果你已经尽到了自己做父母的责任,向孩子们奉献出了你无私的爱,那么,你作为父母的权威自然而然就会建立起来了。

怎么养育孙子孙女

有几种情况下,可能是祖父母养育孙子孙女。首先,就是在孩子父母都是全职工作人员。然后就是孩子父母都已经离世,孩子称了孤儿。第三,父母由于自己的原因失去去孩子的监护权。那么作为祖父母该怎么养育好孙子孙女呢?

  祖父母应该明白自己的地位

  祖父母首先要明白的就是自己的法律地位。他们应该明白他们对自己的孙子孙女也是有责任的。如果祖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那么他们在经济上以及重大决策上都是有责任帮助孩子的。比如,他们的孙子孙女还是未成年人,那么孩子在选择学校,或者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决定都要由祖父母决定。当然,如果祖父母只是仅仅帮助自己的孩子照顾孙子孙女,那么他们的权利就没有那么大了,他们只要确保孩子的安全或者其它一些基本问题就可以了。

  责任问题

  孩子的父母和祖父母都一致同意某种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很多问题上,祖父母和孩子的父母可能都会持不同的意见。而这可能导致父母和孩子祖父母之间造成冲突。在这个时候,祖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父母才是最有责任照顾孩子的,而自己的育儿方式并不是主导的育儿方式。这样,在祖父母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职责后,就不会让孩子产生茫然之感。孩子们就知道最后自己应该听谁的了。让孩子做那些祖父母认可但是父母不认可的事情是不对的。

  祖父母应该跟上时代的节奏

  社会发展非常快,育儿方式也不同,祖父母的育儿方式可能和现代大有不同,这个时候,祖父母应该充实自己。祖父母可以多看一些现代的育儿书籍,杂志。从这些工具中学习很多的育儿技巧。

  祖父母如果是监护人

  祖父母如果是监护人,那么孩子的父母也有探视孩子的权利。祖父母应该让孩子们明白这一个道理。另外祖父母也应该要了解国家对这方面的支持。以及自己所具有的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资格,祖父母都要了解。

  祖父母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祖父母的年龄大了,自然会出现身体的健康问题。如果孙子孙女可以帮着做一些家务,那么可以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事情。比如让孩子洗车库,整理花园,擦洗地板等。

  和孩子一起的高质量时间

  和孩子们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在睡前你可以给孩子们读故事书或者诗歌。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你们可以一起看电视。

育儿之时这些“不要”要谨记

一、父母教育孩子须知

1.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

父母教育孩子,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应该多给自己一点自由,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否则很容易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那么以后孩子就会比较难适应新的环境。

2.不要过于严厉批评指责

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过于严厉地进行批评指责。被适当表扬着长大的孩子,身心健康比经常被批评指责长大的孩子要好得多 ,所以作为家长的,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那么平时就不要经常对孩子过度严厉批评指责。

3.不要为了孩子失去自我

父母教育孩子也不要为了孩子就完全失去自我,不可以让自己没有爱好、没有时间、没有自由,这样反而会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一份埋怨。

4.不要让孩子经常看电视

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经常看电视。现在好多的孩子都喜欢整天看电视或者玩电子产品,但是这样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一方面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另一方面孩子就会渐渐失去活力,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5.不要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

父母教育孩子,就不要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孩子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帮忙做家务是应该的,而且多让孩子做家务,不仅可以使亲子感情变得很好,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他从小就养成了自理自立的好习惯。

二、父母教育孩子禁忌

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过度溺爱,也不能对他要求过高,平时要注意多关心孩子,特别是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在家里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搞定,多鼓励自己动手动脑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承担责任要从小教育

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因为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所崇尚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而要发展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让他们从很小甚至从出生的时候就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那么,孩子的责任感的培养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我国家庭里很多父母把孩子的责任感更多地限于针对孩子自我的责任,比如听话、完成作业和其它学习任务,而忽略了针对他人、社会的责任,事实上后者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更有意义。成熟的责任感应该是对自己、对家庭、对自己所属团体以及对社会的负责的意识和行为,我们培育孩子的责任感也必须从这四个层面入手。

首先,教育孩子对他们自己负责,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强自立的习惯。例如让孩子尽可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自觉完成家庭作业,信守自己的承诺,到一定年龄时打工挣自己的零花钱等等,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

其次,教育孩子对自己的家庭负责,让孩子把自己当作家庭所需要的、且应该对家庭做出贡献的一名成员看待。过去的家庭里几乎所有的成员都要为家庭的生存做出贡献,现在,随着家庭规模的变化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大多父母都希望自己对孩子奉献而并不要求孩子对家庭会有所奉献。其实,父母应该让孩子认为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自己和父母一样有责任和义务分担家庭的所有事务和困难,除了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如整理好自己的房间、衣物、书籍等,同时还要帮助父母打扫房间、在厨房当帮手、看护弟妹、照管宠物等等。子从小培养孩子对家庭、对亲人的爱和责任感。

第三,教育孩子对自己所属的团体负责,让孩子从小学习各类社会角色的扮演,培养团队精神。比如让孩子与幼儿园小伙伴友好相处,尊敬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帮助老人等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等等,鼓励孩子的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促进孩子的社会化。

第四,教育孩子对社会负责,从小树立公民意识。让孩子懂得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并为之做出贡献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鼓励孩子参加各类有益的志愿工作、义务募捐活动等,为更广泛的社会团体做出贡献,开拓和提升孩子的思想境界。

责任训练应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抓起,父母必须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孩子,父母通过帮助孩子担当起真正责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尽早学会道德推理,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发展相应的道德行为,在道德成熟的漫长道路上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孩子经常说谎家长怎么办

1、做榜样: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自己肯定不要说谎,小编也说过,孩子是白纸,全靠大人在教他怎么做,所以父母要言行一致,不要说好要做的事情或者答应的事情,一旦到兑现的时候就不兑现了。

2、禁责骂:一旦父母发现了孩子在说谎,请不要立即责骂,孩子还小,也许他编造的谎言在你看来不堪一击,很可笑,但是孩子觉得自己已经编的很圆满了,所以不要太过责骂,规矩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

3、明原因:不要责骂的下一步,就是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说谎,他说谎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听孩子说完他的原因,听完之后也不要立即评价或者教育,你要做的是引导,引导他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4、重沟通:只要父母和孩子加强沟通,就算孩子犯了什么错,他也会向父母勇敢的承认错误。怕的就是孩子和父母不沟通,或者少沟通,这样的话孩子一旦犯错,肯定会想到说谎来避免责骂的。

通过小编的简单介绍,关于孩子经常说谎的负面影响你应该知道了吧。孩子说谎家长们不用过分焦虑,正确引导就好。

相关推荐

资优生培养的方法

1、父母要勤于学习,孩子自然爱读书。父母勤于思考,孩子自然爱动脑。模仿是人的天性,许多天才大都是在父母影响下成为伟人。 2、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整天看电视、搓麻将、聊天、逛街,反过来埋怨孩子不用功,不努力,不是成材的料。孩子不成才,父母也应付一半的任。只有要求、苛,不付出、不以身示范,永远不可能教育好孩子。 3、家庭教育是一项艰鉅、复杂的任务,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耗费大量的心血。家庭教育成功,不仅不比其他领域的成功容易,而且难度更大。因此父母仅有期望是不

教育孩子要避免的7个禁语

禁语1 “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说话分析:很多父母以为这样说,就可以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回想自己的童年,好象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以为做哥哥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就算大的一方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 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原则。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深远影响:若父母长期以这种口吻教育孩子,只会让大的一方对弟妹怀恨在心,渐渐成为手足间的芥蒂;而弟妹则会仗着自己年纪小

孩子被错怪了怎么办

1、不当回事。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会记仇,大人犯了错不必当回事儿,没什么了不起的。持这种想法的家长为数不少。 2、转移视线。有两种具体表现:第一种发现错怪孩子后故意岔开话题,文过饰非。如发现错怪孩子打翻油瓶后,转而问“你今天的画画完了吗?”第二种是当错怪孩子的事实被澄清后,认为自己丢了面子,反而故意挑出孩子别的错处来掩饰自己的窘迫。如妈妈孩子弄乱了抽屉,事后才得知是爸爸干的,一时下不了台,于是转而指孩子乱放玩具等,以此来推卸自己的任。 3、以其他许诺来代替道歉。这类家长在发现错怪孩子后,心中存在

孩子被错怪了怎么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迁怒孩子,或是因不了解事情经过而错怪孩子,甚至是错罚孩子,事后才发现错不在他。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往往有如下几种行为反应: 1、不当回事。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会记仇,大人犯了错不必当回事儿,没什么了不起的。持这种想法的家长为数不少。 2、转移视线。有两种具体表现:第一种发现错怪孩子后故意岔开话题,文过饰非。如发现错怪孩子打翻油瓶后,转而问“你今天的画画完了吗?”第二种是当错怪孩子的事实被澄清后,认为自己丢了面子,反而故意挑出孩子别的

五大育儿错误你中枪了吗

谈判 这是一种无效的教养方式。如果父母允许孩子参与讨论事件的结果、行为的界线、规则的制定,其后果也许将有利于孩子自身。正如育儿专家解释的那样:孩子会成为推动边界的专家,因为他们知道凡事都可以变化、都有商量的余地。如果父母执行这种无效的育儿策略,可能会出现孩子对规则的公平性进行辩护的情况。 解决方案:对于选择谈判的父母,需要对孩子的规则、后果有明确的认知和预期。不要让孩子改变既定的规章制度,或者因为他们的表现、观点而转变对行为后果的态度。所以,父母的明确与坚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帮助孩子对自己言行负的必经之

宝宝如何长高,长高的科学方法 愉快情绪

当宝宝不高兴或哭闹时,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受虐待的孩子以及常常受到父母骂或在父母争吵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容易个子矮小。所以父母应该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宝宝健康成长。

二胎父母6句话最伤宝宝

“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很多父母以为这样说,就可以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回想自己的童年,好象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以为做哥哥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就算大的一方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 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原则。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若父母长期以这种口吻教育孩子,只会让大的一方对弟妹怀恨在心,渐渐成为手足间的芥蒂;而弟妹则会仗着自己年纪小,认为别人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

孩子犯错误怎么教育

父母可以简单示范和说明该怎么做,这样孩子就会一遍遍模仿,直到学会正确的行为。父母能做的就是这些,剩下的就要靠孩子自己了,他会按时完成。在孩子学会交流之前,父母会包容孩子所犯的错误。而当孩子学会交流之后,父母会错误地认为孩子能够听懂他们所提出的要求。 希望孩子不要在墙上画画,因为擦不干净,这对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要求太高,他很难做到;希望孩子马上上床睡觉,这样第二天他才会感觉更舒服,这也有些太过复杂。孩子不断犯错或者总是忘了你交代的事情,经常是因为他们缺少活动安排、生活规律或者监督。 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总是

父母不要经常对子女冷嘲热讽

在中国家庭中,很多人感觉从小到大基本上没听过父母对自己有什么夸奖,且有的父母遇到小事一般不太会维护你,比如跟别的孩子吵架不论谁错都是你不好,劈头盖脸的骂是经常。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我国传统家庭结构中人与人之间非常紧密的共生在一起,缺少了家庭成员对于每一个独立个体权力的尊重。父母孩子有绝对的处置权,就像是对待他自己的一条胳膊一条腿,孩子成为父母身体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在这种关系模式下,父母会认为自己有权力这样做,而不会感受到这实际上是在侵犯另一个独立个体的空间。但这样的关系模式是非常有害的,会造成

不要只用语言教育来教育孩子

1.以身作则 很多时候,语言的教育是空洞无力的,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是很烦这种语言教育,所以这时候父母就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当父母教育还做人一定要善良,那么就应该在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手去帮助他们。如果教育孩子要具有任感,那么父母在自己犯错时,要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总之父母想要孩子具有的好的品质,那么就必须让你跟孩子看到父母好的一面。 2.借助他人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定要父母亲自去做,有些情况可以用他人进行教育。父母可以在孩子身边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