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肥胖老人要警惕 易患上七种疾病

​肥胖老人要警惕 易患上七种疾病

糖尿病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我国14省、市3l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而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肥胖症者进食量超过机体需要,过多进食刺激胰岛分泌过量胰岛素,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由于肥胖症者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将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分泌,使胰岛负荷加重,胰岛细胞增生肥大,长期可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高血压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一项对中、老年的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高血压患病率为7.55%,体质指数24—26之间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0.26%,当体质指数大于28时,患病率达36.89%。肥胖症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必须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才能满足机体需要,长期心脏负荷过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其次,肥胖者多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可促进肾远端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使钠潴留并引起高血压。另外,肥胖症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活跃,皮质醇转换率增加,皮质酮和脱氧皮质酮羟化增强,可使血压升高。因此,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呼吸功能不全

临床称为肥胖一通气不足综合征,也称低换气综合征。极度肥胖者胸壁和腹壁脂肪过多,呼吸活动受到限制,呼吸浅表,补呼气量减低而致功能残气量降低,使肺处于接近呼气位置,由于潮气量减低,使肺泡通气量减少,换气受限,造成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病人可出现紫绀。由于长期缺氧,可继发红细胞增多症,同时血液粘度增加,加重了循环阻力,心脏负荷加重,发生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肝脏肿大

肥胖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肿大。肥胖病人由于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了将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引起极低密度脂蛋白运出甘油三酯发生障碍,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有调查资料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体质指数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体质指数大于28者,患病率高达16.51%。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体重超重、体表面积增大、脂肪组织过多、心脏负荷加重(包括心肌内外脂肪沉积引起的心肌负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肥胖症者体力活动减少,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以上诸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胆道疾病

肥胖症者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发病率随肥胖程度和年龄增加而增加,与肥胖症患者肝脏和其他组织合成内源性胆固醇增多有关。正常胆汁中胆盐加卵磷酯与胆固醇之比为11:1,若胆固醇比例增加,则胆固醇将析出结晶和沉淀,易融和成胆结石。胆结石对胆囊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形成胆囊炎。

老人减肥饮食习惯篇

1、少量多餐:少量多餐者的体重比一日三餐者减得快。

2、吃早餐:一旦不吃早餐,中餐或晚餐可能吃更多的东西,不利于减肥。

3、晚餐少吃:因晚上活动一般较少,需要消耗的热量也少。

4、多喝水:每天应喝水6~8杯。水能帮助刺激体内脂肪的代谢并抑制食欲,水还能阻止体液潴留,喝足够的水可使机体及时更换贮存的体液。

5、吃饭慢些:减慢吃饭的速度可健脑,有时间形成饱足信号,消除饥饿感。

教师应警惕患上下肢溃疡

上下肢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上下肢溃疡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教师是比较容易患上该疾病的群体,因此,教师一定要警惕该疾病的发生。

长期站立者易患下肢溃疡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长期站立者特别是教师、户外工作者,由于双下肢长期站立或终年在外行走,导致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容易破溃形成溃疡。专家介绍,这类患者由于职业原因,长期站立,在外奔波、行走,导致下肢浅静脉血液滞流,浅静脉逐渐延长、迂曲、局部隆起形成下肢静脉曲张。小腿下段内侧静脉网丰富,静脉压高,管壁薄,一旦破溃很容易感染形成溃疡,最终致溃疡经久不愈。

40岁以后需警惕下肢溃疡

专家在研究中发现,40岁以上患者的下肢溃疡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组患者的发病率高出两倍多,特别是长期站立者明显发病率高于其他行业。专家建议,长期站立或野外工作者,40岁以后要注意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应早期进行弹性压迫,穿弹力袜,注意休息,尽量抬高双下肢,平卧时,双下肢可垫个枕头,以改善下肢血液回流;如因种种因素已经形成下肢溃疡,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同时饮食上要“忌口”。

温馨提示:从上文我们知道,上下肢溃疡是一种疑难杂症。教师由于长期站立比较容易患上该种疾病。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应该要警惕患上上下肢溃疡。如果一旦发现该疾病,就应该要立刻到正规医院诊治。

爱找上肥胖老人的七种疾病

俗话说的好:“有钱难买老来瘦”,随着老年年龄的增加,身体抵抗力降低,再加上体重的飙升,就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说老年人肥胖并不是件好事,反而步入老年要抑制体重的增加。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爱找上肥胖老年人的七种疾病:

1、糖尿病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我国14省、市3l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而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肥胖症者进食量超过机体需要,过多进食刺激胰岛分泌过量胰岛素,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由于肥胖症者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将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分泌,使胰岛负荷加重,胰岛细胞增生肥大,长期可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2、高血压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一项对中、老年的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高血压患病率为7.55%,体质指数24—26之间者高血压患病率为 20.26%,当体质指数大于28时,患病率达36.89%。肥胖症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必须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才能满足机体需要,长期心脏负荷过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其次,肥胖者多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可促进肾远端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使钠潴留并引起高血压。另外,肥胖症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活跃,皮质醇转换率增加,皮质酮和脱氧皮质酮羟化增强,可使血压升高。因此,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3、呼吸功能不全

临床称为肥胖一通气不足综合征,也称低换气综合征。极度肥胖者胸壁和腹壁脂肪过多,呼吸活动受到限制,呼吸浅表,补呼气量减低而致功能残气量降低,使肺处于接近呼气位置,由于潮气量减低,使肺泡通气量减少,换气受限,造成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病人可出现紫绀。由于长期缺氧,可继发红细胞增多症,同时血液粘度增加,加重了循环阻力,心脏负荷加重,发生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4、肝脏肿大

肥胖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肿大。肥胖病人由于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了将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引起极低密度脂蛋白运出甘油三酯发生障碍,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5、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有调查资料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体质指数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体质指数大于28者,患病率高达 16.51%。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体重超重、体表面积增大、脂肪组织过多、心脏负荷加重(包括心肌内外脂肪沉积引起的心肌负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肥胖症者体力活动减少,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以上诸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6、胆道疾病

肥胖症者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发病率随肥胖程度和年龄增加而增加,与肥胖症患者肝脏和其他组织合成内源性胆固醇增多有关。正常胆汁中胆盐加卵磷酯与胆固醇之比为11:1,若胆固醇比例增加,则胆固醇将析出结晶和沉淀,易融和成胆结石。胆结石对胆囊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形成胆囊炎。

7、其他

皮肤可有细的淡红色纹,分布在臀外侧、大腿上内侧、上腹部等处。皮肤折皱处易磨损发生皮炎和癣。长期负重可有腰背痛及关节病变。

温馨提示,以上即是对老年人肥胖易患上疾病的介绍,另外,肥胖常同时伴有高血脂症,常发生脂肪代谢亢进,使游离脂肪酸升高,加重糖代谢紊乱,更易诱发糖尿病。

七种人易患胆结石要多警惕

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肝硬化者

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肥胖者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饮食偏荤、偏甜或不吃早餐者

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日晒过多者

过多受日光照射者,如农民和喜日光浴的人,易发生胆结石。经常晒日光浴者胆结石患病率较高,而曾受过暴晒被灼伤的人,胆结石的患病率最高。

运动过少者

运动过少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易滞留淤积,难以排泄;同时也会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从而导致胆固醇容易沉积成石。

体内有蛔虫者

饮食不洁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

老人突然消瘦要警惕六种疾病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可是如果老人突然有明显的消瘦,并且有嗳气、反酸、烧心等不适,那可得留意了,这常常是老年人多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恶性肿瘤

大多数恶性肿瘤都会先有消瘦的特征。因此,原来不瘦而近期内明显消瘦者应提高警惕。如以隐约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胰腺癌,常被误认为是胃病。这种病的突出症状就是体重明显减轻,甚至能在一个月内体重减轻10公斤以上。

甲状腺机能亢进

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不如年轻人的甲亢容易识别,这种病大约有1/3的病人无甲状腺肿大,1/2以上的病人无明显症状,其主要表现就是越来越瘦。

慢性传染病老年结核病、慢性肝病等

许多慢性传染病也是造成老年人消瘦的常见原因。由于机体分解代谢加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及继发感染,致使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造成体重明显减轻。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有些患此病的老人早期只有瘦的表现,以后才逐渐出现皮肤粘膜色素沉着等典型症状和体征。

胃肠道系统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均可造成老人不能正常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较差,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而消瘦。

药源性消瘦

这种消瘦往往是由于服用一些增强人体代谢的药物所引起的,如二硝基酚、甲状腺素等。由此可见,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性的减轻现象,应该提高警惕并及时找医生咨询。

老人嗜睡是病吗

1、老人嗜睡要警惕脑梗塞

进入老年后,由于血管壁受到损伤,因此非常容易患有脑梗塞的情况。虽然说平时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但在发作前会表现为睡眠量明显增加或出现嗜睡的现象,因此家人在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2、老人嗜睡要警惕痴呆症

在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前期,老年人也多半都会出现嗜睡的情况,所以家人在平时要多关注老年人,出现这一情况时就应该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了。

3、老人嗜睡要警惕脑动脉硬化

如果老年人患有脑动脉硬化或者血管脂质沉积等脑血管疾病时,大脑中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就会降低,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嗜睡。

六种疾病找上肥胖老人

1、糖尿病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我国14省、市3l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而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肥胖症者进食量超过机体需要,过多进食刺激胰岛分泌过量胰岛素,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由于肥胖症者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将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分泌,使胰岛负荷加重,胰岛细胞增生肥大,长期可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2、高血压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一项对中、老年的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高血压患病率为7.55%,体质指数24—26之间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0.26%,当体质指数大于28时,患病率达36.89%。肥胖症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必须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才能满足机体需要,长期心脏负荷过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其次,肥胖者多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可促进肾远端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使钠潴留并引起高血压。另外,肥胖症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活跃,皮质醇转换率增加,皮质酮和脱氧皮质酮羟化增强,可使血压升高。因此,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3、呼吸功能不全

临床称为肥胖一通气不足综合征,也称低换气综合征。极度肥胖者胸壁和腹壁脂肪过多,呼吸活动受到限制,呼吸浅表,补呼气量减低而致功能残气量降低,使肺处于接近呼气位置,由于潮气量减低,使肺泡通气量减少,换气受限,造成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病人可出现紫绀。由于长期缺氧,可继发红细胞增多症,同时血液粘度增加,加重了循环阻力,心脏负荷加重,发生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4、肝脏肿大

肥胖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肿大。肥胖病人由于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了将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引起极低密度脂蛋白运出甘油三酯发生障碍,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5、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有调查资料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体质指数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体质指数大于28者,患病率高达16.51%。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体重超重、体表面积增大、脂肪组织过多、心脏负荷加重(包括心肌内外脂肪沉积引起的心肌负荷加重)等因素可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肥胖症者体力活动减少,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以上诸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6、胆道疾病

肥胖症者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发病率随肥胖程度和年龄增加而增加,与肥胖症患者肝脏和其他组织合成内源性胆固醇增多有关。正常胆汁中胆盐加卵磷酯与胆固醇之比为11:1,若胆固醇比例增加,则胆固醇将析出结晶和沉淀,易融和成胆结石。胆结石对胆囊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形成胆囊炎。

七种人易患胆结石要多警惕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在15%左右。医学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发病与体质、饮食、疾病等许多因素有关,那么哪些人易患胆结石呢?

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肝硬化者

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肥胖者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饮食偏荤、偏甜或不吃早餐者

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日晒过多者

过多受日光照射者,如农民和喜日光浴的人,易发生胆结石。经常晒日光浴者胆结石患病率较高,而曾受过暴晒被灼伤的人,胆结石的患病率最高。

运动过少者

运动过少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易滞留淤积,难以排泄;同时也会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从而导致胆固醇容易沉积成石。

体内有蛔虫者

饮食不洁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

此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遗传因素影响胆结石的发生。故家里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患有胆结石者,自己便是该病的高危发生者。

女人的子宫癌是怎么来的

警惕肥胖!子宫内膜癌七成是胖女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好发年龄为58~61岁。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肥胖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故与之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升高。因此,女性朋友们,尤其是肥胖的女性更应引起警惕。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育、晚育、绝经延迟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有相关文献报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国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前者7倍左右。

另外,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史,10%在绝经后阴道有出血。因此,建议所有绝经后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的女性,应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B超等,以尽早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年轻女性如患子宫内膜癌多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或月经淋漓不尽,需要和月经紊乱进行鉴别。

无痛刮诊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

绝经后出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到底是良性病变还是子宫内膜癌,还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做出诊断。

在临床上,对于绝经后出血的患者,一般推荐做B超和刮诊的检查。B超主要是看子宫内膜的厚度,如果厚度增加且回声异常,说明内膜有过度增生的可能,而内膜的厚度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此时,还应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是简单的增生还是复杂的增生,后者常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需要切除子宫。

目前,对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做刮诊。医生指出,在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厚度增生时,如果子宫内膜的厚度5mm,则可以暂时不做诊断性刮宫,而进行密切随访,3-6个月B超检查一次;如果宫内膜的厚度超过了5mm,则应该及时进行诊断性刮宫,以明确诊断。

不过,因为刮诊有一定的创伤,很多患者对此有一定的顾忌。专家说,在无痛(静脉麻醉)的状态下,在宫腔镜下取少许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一诊断方法能早期发现内膜癌,因此,还是建议有必要的话最好进行刮诊。

当心“补出”子宫内膜癌

据医生介绍,目前不少45—55岁卵巢功能减退的妇女选择补充雌激素延缓衰老,“不规则补充雌激素极易造成雌激素水平过高,刺激子宫内膜或乳腺细胞增生,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恶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恶性肿瘤。”医生表示,妇科常见的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都和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及卵巢持续排卵有关,因此要警惕人生第二春的返老还童现象。其中滥用雌激素大大增加了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占到了发病总数的近3成。

相关推荐

经常流鼻血警惕七种疾病

1.鼻窦炎 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影响者生活质量。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2种。急性鼻窦炎多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 2.鼾症 者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5%的鼾症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现严重打鼾、憋气、夜间呼吸暂停、梦游、遗尿和白昼嗜睡,还可伴有心血管和

警惕白领最易惹的九种疾病

1、颈、肩部酸痛 症状:颈部僵直、两肩酸麻、精神萎靡不振。 原因:运动少、压力沉重令肌肉紧张,血气运行差,肌肉毛细血管形成淤血所致。 解决方法:当你感到肌肉酸痛、紧张时,最好在每天睡觉前洗个澡,令处温热。避免长时间采用同一姿势,不让肩膀受凉,适当地舒缓压力,做适当的运动及肩部按摩。 2、腰痛 症状:除了疼痛外,腰部变沉、发胀、变硬,严重者起不了床。 原因:女性较男性易腰痛病,是因为女性骨盆内器官比男性复杂、脊椎承受的负担过重,较易腰痛。 解决方法:若是轻微的腰痛,只按摩或是伸展筋骨即可,并好好休

老人脾气变怪警惕8种疾病

8种疾病可导致怪脾气 老年病科主任王东旭介绍说,面的研究有一定道理,一些老年朋友的确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一些古怪的脾气。但是,有的怪脾气背后是某些疾在作祟。以下8种疾都可能导致老年人脾气改变,值得大家注意。 糖尿病 老年病科主治中医师朱莹介绍说,血糖升高会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影响B族维生素的吸收,甚至导致人体内B族维生素的缺乏。缺乏B族维生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出现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现象。因此,脾气突然变坏的老人及时检测血糖水平。 高血压 老年病科主治中医师沈波介绍,中医认为,高血压多是由

老人太瘦的六大常见危害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认为老年人如果胖了才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其实如果老人的身材过于偏瘦,对于身体健康也很不利,下面为大家介绍老人太瘦的六种常见危害,供大家了解。 易导致体质虚弱 老年人太瘦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 警惕营养不良 瘦老人的新陈代谢和各种 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此外,有些老年人并非天生

​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太瘦常见危害

易导致体质虚弱 老年人太瘦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 警惕营养不良 瘦老人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此外,有些老年人并非天生就瘦,而是盲目推崇素食,只吃米面、蔬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拒绝肉鱼禽类等动物性食物,这些老年人可能存在营养不足、能量缺乏,进而发生贫血、免疫力低下、骨质疏松等。

女人警惕12种子宫疾病

1、子宫颈糜烂:为常见良性症状,多因生产时子宫颈裂伤,受到感染所致。人工流产、细菌或是病毒感染、血中动情素较高,或者服用避孕药,都可能出现此症状。 2、子宫发炎:又称子宫内膜炎,为子宫腔表面受感染,或因避孕器等异物刺激,而引起的发炎反应。者会出现白带增加、下腹痛,甚至发冷发热、白血球升,严重者会引发卵巢和输卵管脓疡、骨盆腔积脓,不治疗可能引发败血症死亡。 3、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应只存于子宫内膜的腺体和基质存在於子宫外,常见的部位是骨盆腔内的器官和腹膜面,常引起月经痛、经期腹泻、性交痛等。 4、子宫

老人太瘦的常见危害

易导致体质虚弱 老年人太瘦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 警惕营养不良 瘦老人的新陈代谢和各种 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此外,有些老年人并非天生就瘦, 而是盲目推崇素食,只吃米面、蔬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拒绝肉鱼禽类等动物性食物,这些老年人可能存在营养不足、能量缺乏,进而发生贫血、免疫力低下、骨 质疏

肥胖有哪些类型

肥胖=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多属于前者,所占比例高达99%。继发性肥胖仅占1%。所谓“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肥胖,医学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关。 所谓“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根据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将继发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导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等,分别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腺和性腺疾病而致。其中,成人以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功

如何早期诊断胰腺癌

胰腺癌是所有肿瘤中预后最差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却不断升。资料显示近30年来发病率已升了7倍,在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男女均为第七位,死亡率男女均为第六位。 如果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全身皮肤黄染、持续性腰背部痛、腹饱胀、胀气、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消瘦等症时应警惕胰腺癌。这主是因为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以这些症状容易让人觉得是胃肠道疾病或肝胆疾病。 如果进行了胃镜等相关检查排除了胃肠道及肝胆的疾病,就应该想到胰腺癌的可能,特别对于一些高危人群(中老年人、长期吸烟者、肥胖者、糖尿病者、慢性胰腺炎

千金难买老来瘦是误区

瘦也可能脂肪超标。人们总把高血脂和肥胖联系在一些,事实,很多体重轻甚至消瘦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同样可能超标,并因而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由于没有“胖子们”警惕性高,体重轻的老人往往犯经验主义错误,体检时甚至自动忽略血糖血脂检测项目,不能及时发现疾病苗头。建议很瘦的老人,也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并少吃油腻,每周坚持三次以的半小时运动。 警惕营养不良。瘦老人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