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菜的栽培技术
甘蓝菜的栽培技术
定植选择苗龄40天左右,6-8片真叶壮苗,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行距55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栽3000-3500株。
水肥早春地膜栽培定植缓苗后,因春季温度低,一般小水,应适当控制浇水以提高地温,不可大水漫灌,随水施尿素15公斤左右。若有寒流天气,可提前施硫酸铵每亩15-22公斤,并灌水可增强植株抗寒能力。随着气温升高,进入莲座后期包心前期,加大肥水,施复合肥20公斤左右,或每亩施尿素25-30公斤,并结合施一定草木灰。莲座末期适当控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移栽较晚的农户,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和叶球腐烂。
采收当叶球达到紧实时采收,在收割时保留2片外叶(莲座叶)以保护叶球,做到表面干净、无虫害、无裂球。同时根据保鲜加工出口的标准要求,按照叶球的大小进行分级。供应市场的,可视需求情况,及时采收上市。
青花菜栽培技术
青花菜又名绿花菜、西兰花,属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是由肉质花茎和小花梗以及绿色花蕾组成,花球结构比较疏松。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发芽最适温度25℃,营养生长的适温8—24℃,最佳温度20—22℃,花球生长的适温为15—20℃,低于5℃,植株生长缓慢,花球在-3—-5℃会受冻。植株在生长前期要求较高的温度,促进营养生长,后期要求凉爽,促进花芽分化及花蕾的发育。
2、光照:青花菜要求光照充足,光照不足则植株易徒长,花球变小。营养生长期更需要长日照和强光,但后期长日照会抑制花芽分化。
3、土壤与肥水: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最适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能灌能排,PH值6.0—6.7的壤土。青花菜为喜肥、耐肥性作物,喜湿润环境,不耐干旱,耐涝能力也较弱,特别是现蕾期和花蕾发育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干旱会早期出蕾、花球老化,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苗床地选择及播种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气且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壤。播种前苗床浇透底水,每亩播种20—25克,苗床5—6平方米,播后覆盖0.5—1厘米细土。
三、苗期管理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2℃为宜,当幼苗2—3片真叶分苗,分苗后注意保温、保湿,缓苗结束后注意通风,适当炼苗,增强抗逆性,培育壮苗。
四、移栽
1、整地施肥
注意轮作,整地前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普钙30—4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或草木灰50千克与有机肥充分混合,深翻于土内,深20—25厘米,经碎土耕平,作成高畦或平畦。
2、适时定植
当苗高15厘米左右,有5—6片真叶,即可定植,打塘带土定植。早熟品种每亩2500—3000株,中晚熟品种每亩1500—2500株,株行距30—40厘米×65—70厘米。
五、田间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并连续几次缓苗水,缓苗后10天左右应加强肥水管理,每亩施尿素15千克,兑水浇施,磷钾复合肥20千克打塘穴施。现蕾初期叶面喷施硼肥和钼肥,浓度在0.2%左右,当花球有鸡蛋大时,每亩再施尿素15—20千克和磷钾复合肥15千克,以后每隔6—7天喷一次0.5%的尿素及0.2%的硼肥,采收前20天停止喷施。
1、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与非十字花科轮作,雨季推广小高畦栽培,清洁田园,加强中耕管理,减少病虫源,增加植株抗逆性。
(2)、物理防治:用黄色胶板诱杀蚜虫及斑潜蝇,20厘米×40厘米,每亩30—40块,每10天换一次。
(3)、药剂防治
①、霜霉病:可用40%霉疫净(乙磷铝)200倍或75%百菌清每亩100克兑水喷雾。
②、黑斑病: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防治。
③、细菌性软腐病、黑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喷雾防治。
④、根肿病:用石灰、草木灰、石灰氮调节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及钙减轻病害。幼苗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浇灌,共2—3次。
⑤、小菜蛾、菜青虫用3.2%甲维盐每亩60毫升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每亩70毫升.
五、适时采收
当花球直径达12—15厘米,蕾粒紧密不散、粒细、色绿即可采收。青花适收期短,必须及时采收。
栽培技术红菜
适合以早熟、高产、抗病的杂交一代十月红1#、十月红或湘红为最佳。
红菜地图册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红菜苔是耐寒性蔬菜,播种过早往往常会出现苦味,因此早熟栽培最佳播种期以9月上中旬为宜,亩用种量50—60g,苗龄25天左右,苗床管理同青菜秧相似。 施足基肥,合理密植
红菜苔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宜选择肥沃的土壤栽培,亩施有机肥300KG,进口复合肥50KG,全层深施,筑畦宽1M,平整畦面后用60%丁草胺乳油100ML/亩+水50KG喷雾,以防杂草。定植密度50×35CM,每畦二行,带土定植,定植时用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点根,成活后用20%人粪尿追施二次。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采收时喷施20PPM九二0+2‰二氢钾,加速其抽苔,以提高早期产量。采收期间一般每隔10—15天追施一次7.5KG/亩的尿素水溶液,同时用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1000倍或2‰二氢钾+500倍绿芬威喷施,但应值得注意的是红菜苔的追肥须N、P、K配合才能高产,具体比例为15:10:20。
防病治虫
红菜苔病害较少,病以软腐病和霜霉病为主,软腐病可用70%敌克松800倍或农用链霉素200PPM,喷施2—3次,霜霉可用50%甲霜灵锰锌500倍,40%乙磷铝300倍、72%杜帮克露1000倍或77%可杀得500倍喷施。
虫以蚜虫和菜青虫为主。蚜虫可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包/桶喷施,菜青虫可用3000倍的功夫,18%杀虫双水剂300倍或BT500—800倍防治,防治应做到病虫防治和营养元素喷施同时进行。
龙须菜栽培技术
龙须菜(G.sjoestedtii Kylin)是一种温带性红藻,其含胶量是目前已知可养江属海藻中最高的一种。
一、栽培模式
1.筏式单养龙须菜。这是主要的栽培形式,其中大多数是在秋、冬、春三季连续栽培龙须菜3茬,少数是全年筏架不上岸,连续栽培4茬。
2.龙须菜与海带筏式轮养。9月--12月栽培龙须菜,12月--翌年4月栽培海带,4月--7月栽培龙须菜;少数是7月--9月也栽培龙须菜。
3.龙须菜与牡蛎筏式轮养。在夏、秋、冬三季吊养褶牡蛎,在冬、春季牡蛎收获后栽培龙须菜1茬--2茬。
二、龙须菜栽培技术
1.海区选择。
①底质:除了凹凸不平的岩礁底质外均可。
②水深:冬季大干潮线下2.0m以上水深。
③风浪与水流:目前,由于养殖器材坚固,抗风浪能力强,可以到潮流较急的海区养殖,风浪较小的海区要求潮流畅通。
④水质:南方海区水质一般较肥沃,只要养殖季节海区海水比重在1.018以上、没有工业废水严重污染均可。
2.海区布局。要求呈 品 字形排列。
3.筏架设置
(1)定位打桩。由于龙须菜在南方生产要避开高温季节的台风期,因此,考虑筏向的主要因素是潮流,筏向要尽可能做到顺流。筏子的位置方向确定后,要确定筏长和桩间距离。筏身长度为50m--65m,锚缆绳的纯长度为满潮时水深的2倍--3倍。一台筏子的两个桩间的水平距离为筏身长度加上锚缆绳与水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边长度的2倍。两筏之间的距离就是相邻桩间的桩距,不同的养殖模式则不一样,有的2.5m--3.0m,有的4.5m--5.5m,这样即可确定桩位。
桩基材料视海区底质不同而异。沙泥质底的海区应选用大约直径13cm、长2m的松木为桩;泥沙底的海区选用大约直径16cm、长3m以上毛竹为桩;软泥质底的海区应抛50kg--100kg的铁锚。注意毛竹末端要打通竹节,长度约占全长的1/3。除铁锚外,各桩均要在顶端钻孔以便系桩绳。
(2)下筏。下筏前,锚缆绳要与桩绳连接好,浮绠绳上还需每隔50cm--60cm处绑好吊绳和相应的浮子后下海,每小区台架的两侧还需加固横绳,浮绠绳、横绳与锚缆绳连接好,再将松紧不齐的筏子整理好,使间距一致,即构成单式筏架。筏架的松紧度要以最高潮也保持松驰为最适宜。
(3)每小区(约3亩)的用料。除了桩基外,还有2160丝--2800丝的聚乙烯浮绠绳、横绳、180丝的聚乙烯吊绳和2800丝--3600丝的聚乙烯桩绳、锚缆绳以及浮子等。
4.取苗、夹苗、挂苗
(1)时间。在水温下降至27℃时,约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苗绳。180丝--360丝聚乙烯绳,有3股3花、3股6花两种形式,苗绳的捻度必须适宜,太松易掉苗,太紧易伤苗。分苗前几天要把苗绳处理一下,即新苗绳用水浸泡1天,旧苗绳用200ppm漂白粉消毒、洗净。
(3)取苗。由于龙须菜基部生长速度慢于顶端,因此,除了要选择生长良好、颜色紫红、杂藻较少的龙须菜外,还要尽可能不用基部藻体为种苗。运苗期间要防止藻体干燥和温度超过30℃。
(4)夹苗。应采用簇夹法。夹苗量以每米苗绳用50g龙须菜,把剔除杂藻(浒苔等)后当种苗的龙须菜按5g左右为一小簇穿过苗绳,每隔5cm--10cm左右夹一簇苗,应夹在苗中部,两端露出5cm--6cm。夹苗时,防止阳光曝晒和藻体干燥,以防藻体脱水和超过温度上限。
(5)挂苗。把夹好的苗绳两端和浮埂上的吊绳连结好。
5.栽培管理
(1)水层调节。栽培水层的调节,实际上是调节龙须菜的受光。龙须菜是好光性海藻,过弱的光照生长慢,但过强的光照对生长有抑制作用,甚至色素被阳光分解而褪色变黄,如不及时调整会变白脱落。
(2)调整筏架。除适当增减浮力外,应及时补上被弄断的绳子;要经常注意检查筏架的牢固程度,每台筏子的松紧要一致,要求齐正划一,以保证生产安全,龙须菜受光均匀。
(3)施肥。南方海区水质肥沃,一般不施肥;但在个别季节,局部海区营养盐不足时应考虑挂袋施肥。
6.收获晒干
经过2个月--3个月的生长,龙须菜增重高达100多倍,这时藻体较粗,颜色紫黑,当每米苗绳达到3kg时即可收获。除非病虫害严重而抢收,否则不宜过早收获,因为过早收获的龙须菜含胶量较低。收获应连苗绳一起上岸,不宜采取割收法而留住基部。要选择晴天早晨进行,以确保龙须菜能及时曝晒而不变质。如果第一天没晒干,翌日一定要晒干,以便装袋保存。
要减少龙须菜病烂发生,必须做到:
①改良种质。每年从北方引进龙须菜,建立扩种基地,于第二茬生产时全面改用不经南方渡夏的龙须菜,以保持龙须菜原有的种质,同时,每隔几年应再人工选育龙须菜原种1次。
②合理布局。养殖布局较合理的兴化湾内,其病烂状况轻,虫害也少。
③科学管理。不但夹苗要规范,而且要经常调节水层,特别是天气突变时,龙须菜宁可距离水面多些而长得慢些,不宜被强光长时间照射。同时,局部海区营养盐不足时,可施用铵肥,铵肥对害虫有一定的驱除作用。
荠菜栽培技术
种植季节荠菜在长江流域可春、夏、秋3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如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可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随时播种。[4]
选地整地种植地选择排水良好、肥沃、杂草少的地块,避免连作。播前施腐熟有机肥22.5-30.0t/hm2,浅翻、耙细,做成平畦。[4]
田间管理
荠⑴浇水:荠菜种子细小,易受土壤水分影响。在出苗前,一定要注意浇水保湿,浇水时间以早晨露水未干时比较好,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不能一次浇透,每隔1-2天浇一次。⑵除草:荠菜植株矮小,往往杂草丛生,化学除草困难,影响荠菜品质,故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压苗。⑶施肥:一般秋播后3-4天出苗-春播后6-15天出苗。当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施0.3%尿素液15t/hm2,第2次追肥于收获前7-10天进行。以后每收获1次追肥1次,施肥浓度可适当提高。秋播荠菜的采收期较长,可追肥4次,每次施肥量同春播荠菜。[4]
采收管理荠菜是分次采收的,每次采收时应采大留小,采留植株要均匀适当,早秋播种荠菜,在真叶10-13片时即可采收,约9月上旬供应市场,从播种到采收为30-35天,以后分期收获4-5次,至翌年3月下旬采收结束,10月上旬播种的秋荠菜,随着气温逐步降低,生长变得缓慢,45-60天后才采收,以后可继续采收2次,2月下旬播种的春荠菜,4月上旬采收供应市场,而4月下旬播种的,5月下旬采收,春播荠菜一般采收1-2次。[4]
甘蓝的栽培技术
定植
选择苗龄40天左右,6-8片真叶壮苗,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行距55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栽3000-3500株。
水肥
早春地膜栽培定植缓苗后,因春季温度低,一般小水,应适当控制浇水以提高地温,不可大水漫灌,随水施尿素15公斤左右。若有寒流天气,可提前施硫酸铵每亩15-22公斤,并灌水可增强植株抗寒能力。随着气温升高,进入莲座后期包心前期,加大肥水,施复合肥20公斤左右,或每亩施尿素25-30公斤,并结合施一定草木灰。莲座末期适当控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移栽较晚的农户,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和叶球腐烂。
采收
当叶球达到紧实时采收,在收割时保留2片外叶(莲座叶)以保护叶球,做到表面干净、无虫害、无裂球。同时根据保鲜加工出口的标准要求,按照叶球的大小进行分级。供应市场的,可视需求情况,及时采收上市。
甘薯的栽培技术
甘薯的栽培技术
甘薯(学名: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又名甜薯,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地下块茎顶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茎,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单叶互生,阔心脏形;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苞片卵形,顶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蒴果三棱形,顶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种子圆形,具翅。花期初夏。 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较耐旱。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94年世界甘薯总面积为938万公顷,总产量为12433.9万吨。
甘薯的生长分布
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
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94年世界甘薯总面积为938万公顷,总产量为12433.9万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为7500-8000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7米2。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2%,中国甘薯产业占世界60%左右的种植面积,收获了占世界总产80%左右的产量。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四川、河南、山东、重庆、广东、安徽等省(直辖市)。根据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差异,整个中国生产分为五个生态区:
①北方春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该区无霜期短,低温来临早,多栽种春薯。
②黄淮流域春夏薯区。属季风暖温带气候,栽种春夏薯均较适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
③长江流域夏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个长江流域。
④南方夏秋薯区。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以南,除种植夏薯外,部分地区还种植秋薯。
⑤南方秋冬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台湾等岛屿属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日夜温差小,主要种植秋、冬薯。
甘薯的繁殖方式
甘薯为异花授粉作物,自交不孕,用种子繁殖的后代性状很不一致,产量低。因此,除杂交育种外,在生产上都很少采用有性繁殖。由于甘薯块根、茎蔓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较强,并能保持良种性状,故在生产上采用块根、茎蔓、薯尖等无性繁殖。中国北方,早春气温较低,应用苗床加温育苗,能延长甘薯生长期,提高产量。
薯块
育苗繁殖:为甘薯生产中普遍应用的繁殖方法,利用薯块周皮下潜伏不定芽原基萌发长苗,然后剪苗栽插于大田,或剪苗插植于采苗圃繁殖后,再从采苗圃剪苗栽插于大田。此法虽然对劳力、土地利用不经济,但易获得优良苗。
直插繁殖:利用小薯直接插种于大田,小薯自身膨大成大薯(窝瓜),或者小薯浅插,母薯大半露出土表,使之木质化,控制母薯自身膨大,促使母薯上不定根膨大成小薯(窝瓜下蛋)。这种方法用种量大,易感染病菌,生产上应用较少。
茎蔓
利用春薯田剪苗作秋冬薯田插植用或在秋薯田剪苗插植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于大田,在华南南部冬暖地区应用较普遍。这种方法,操作粗放,可节省劳力土地,比较经济。如能注意良苗选择未必比苗床苗差。但如年年沿用大田苗栽插,苗的发育逐渐低落退化,薯形变小,小薯率增加,产量减低,故须于2-3年后用种薯育苗,更新一次。
切块直播栽培:较传统栽种方式相比,采用切块直播栽培,有机甘薯能提前种植20-30天。由于生长期延长,每亩地可增产上千斤,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益。有机甘薯切块直播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省工省时的综合性丰产栽培技术。
甘薯的栽培技术
土壤
甘薯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这类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块根形状粗短、整齐,皮色鲜艳,食味好,出于率高,耐贮藏性好。但是,砂壤土缺乏养料,保水性差,易受干旱,必须经过施肥、改土,才能获得高产。黏重板结的土壤,保水力虽好,但通气性差,易受涝害,块根形状细长,皮薄色淡,块根含水多,出干率低,食味差,不耐贮藏。
整地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管理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最好是新的育苗地,旧育苗地常易感染黑斑病、线虫病。排种薯前将育苗地犁翻一次,做到土粒细碎、土壤疏松、耕作层深厚、并耙平开厢起垅,厢宽1.5米,厢高0.2米,沟宽0.2米,苗床长视苗地来定,一般不超过6米。
选种
选用具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适中(0.15-0.25公斤/个)的健康薯种,严格剔除带病的皮色发暗、受过冷害、薯块萎软、失水过多、以及破伤的薯块,在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3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效果更好。
密度
栽种密度因季节、品种、用途等而异。春、夏薯每亩3000-5000株,秋、冬薯每亩4000-6000株。力求在茎叶生长盛期 叶面积指数达到3-4.5。饲用甘薯因不断割取茎叶,在多施肥料的条件下,每亩可加密到6000-8000株。
温度
薯块在16-35℃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出苗就快而多。16℃为薯块萌芽 的最低温度,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9-32℃。薯块长期在35℃以上时,由于薯块的呼吸强度大,消耗养分多,容易发生“糠心”。温度达到40℃以上时,容易发生伤热烂薯。
薯块在35-38℃的高温条件下,4天时间,能使破伤部分迅速形成愈伤组织,并增加抗病物质(甘薯酮)的形成,提高抗黑斑病的能力。但是,长期在35℃或超过35℃对幼薯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在育苗时高温催芽以后,要把苗床温度降到31℃左右。出苗后的温度控制在25-28℃为宜。在采用前5-6天,床温应降到20℃左右进行炼苗。
水分
床土的水分和苗床空气的湿度,与薯块发根、萌芽、长苗的关系很密切。水分的多少还影响苗床的温度和土壤通气性。因此,水是甘薯育苗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薯块萌芽期以保持床土相对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在80%左右,使薯皮始终保持湿润为宜。在温、湿度正常情况下,薯块先发根后萌芽;如温度适宜,水分不足,则萌芽后发根或不发根;如床土过于干燥,则薯块既不发根也不萌芽。出苗后,床木水分不足,根系难以伸展,幼苗生长慢,叶片小,茎细硬,形成老小苗;水分过多,幼苗生长快,形成弱苗。在幼薯生长期间以保持床土相对湿度70-80%为宜。为使薯苗生长健壮,后期炼苗时必须减少水分,相对湿度降到60%以下。育出的薯苗茁壮,利于成活。
空气
育苗时薯块发根、萌芽、长苗过程中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氧气不足,呼吸作用受到阻碍,严重缺氧被迫进行缺氧呼吸而产生酒精。由于酒精积累会引起自身中毒,导致薯块腐烂,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必须注意通风换气。氧气供应充足,才能保证薯苗正常生长,达到苗壮、苗多的要求。
光照
在薯块萌芽阶段,光照对发根、萌芽没有直接影响,但光照弱会影响苗床温度。强光能使苗床增温快、温度高,可促进发根、萌芽。出苗后光照强度对薯苗生长速度和素质有明显影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薯苗叶色黄绿,组织嫩弱,发生徒长,栽后不易成活。因此,在育苗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照,以提高床温,促进光合作用,使薯苗健壮生长。
养分
养分是薯块萌芽和薯苗生长的物质基础。育苗前期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薯块本身供给,随着幼苗生长,逐渐转为靠根系吸收床土中养分生长。采苗二三茬后,薯块里的养分逐渐减少,根系吸收的养分则相应增多。薯苗生长需要较多的氮素肥料,氮肥不足薯苗生长缓慢,叶片小,叶色淡黄,植株矮小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因此,在育苗时应采用肥沃的床土并施足有机肥,育苗中、后期适量追施速效性氮肥,以补充养分的不足。
甘薯的病虫防治
甘薯的主要病害有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软腐病、薯瘟病、 甘薯疮痂病、甘薯蔓割病、甘薯根结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病毒病和甘薯紫纹羽病等。甘薯的主要害虫有象鼻虫、蝼蛄、金龟子、地老虎、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甘薯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主要防治甘薯病虫害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注意种薯和种苗的病害检疫。
培育无病壮苗,从无病区选留无病种薯和种苗,或选用脱毒种苗。
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甘薯藤2分钟以上,凉干后种植。
大田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
收获时彻底清理病残植株,注重水旱轮作,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排水、通风透气,适当增施草木灰和石灰,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甘薯的主要害虫防治可用敌敌畏、杀螟松、聚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按正确说明使用,一般在午后喷施即可。
蓝靛果的栽培技术
适时栽种
季节:春、秋两季都可以栽植。春季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进行栽植。秋季在封冬之前进行栽植。
整地:全面整地或穴状整地。在较好的地块实行全面整地,深翻25厘米,并要耙细,平整,拣去树根、石块等杂物。苗木栽植后,前三年可间作矮棵作物,如大豆、药材等。在较差的地块实行穴状整地,规格要长80厘米×宽80厘米×深25厘米,并要粉碎土块,拣出树根、石块等杂物。
苗标:要选育良种育出的壮苗,苗木要健壮,根系发达,芽眼饱满,大小整齐的1级苗木。苗高要求25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主根长25厘米以上,侧根多于10个。庇荫树种以白桦、赤杨为佳或果树(小乔木),树高要求3米以上,胸径2厘米-3厘米,主侧根发达完好。
密度:成林的蓝靛果株丛高1.5米-2.0米左右,冠幅可达2.0米-2.5米左右,根据这个标准,为保证果树通风、光照、株行距应为4.0米×4.0米,每625穴/公顷较比较适宜。蓝靛果生长上方需一定庇荫树,要求郁闭度0.2-0.3,庇荫树的株行距为10米×10米,每100株/公顷左右。
定植株数:每穴定植9株,呈3×3状,株间距20厘米,栽植时要扶正、踏实、深浅适中,不窝根、浇透水。这样能较快形成旺盛株丛,有利多结实,达到丰产丰收。[4]
品种管理
灌水排水:蓝靛果栽植成活后,每年开春后,入冬前土壤含水量不足40%时应即使浇灌,以保证对水的要求。同时对低洼地有积水的要及时排除。
施肥:蓝靛果具有喜肥的特点,所以当土壤肥力减退时要以农家肥为主,忌用化肥,以保证果实绿色食品的纯度性。
除草:栽植当年要进行除草、松土二次,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年对影响上呢各种哪个的高棵灌木杂草割除一次。
平茬割条:蓝靛果萌生力强,为使株丛增加新的枝条,在栽植成活的第二年冬天(三九天)对株丛进行平茬,要求茬高5厘米-10厘米。翌年春发出较多的新枝,按照留优去劣的原则,每株保留健壮枝条6个,其于割除,使每株丛枝条可达50左右的结果枝。
修剪整形:株丛定干后,每隔2-3年要进行一次修剪整形。通过修剪,清除徒长枝、病枝、枯枝和过密枝,以保持株丛内枝干的合理结构,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促进生长结实,保证高产稳产。
庇荫树:庇荫树的栽植是为蓝靛果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搞好扶育管理,使其达到庇荫树一般枝高不得低于3.0米,郁闷度要始终保持在0.2-0.3之间,过大时应及时对冠枝进行疏截。
空心菜的栽培技术
早地栽培技术
“早栽培 ,多施肥 , 勤采收 ”是空心菜的栽培原则 。旱地栽培是最普及也是最简单的栽培方式 ,只要能控制好栽培各个环节 ,该技术也能发挥其作用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整地:施足基肥空心菜喜欢充足的光照及肥水 ,应选择背风向阳 、富含有机质 、蓄水保肥能力较强的沙壤土地块种植 。菜地提前半个月翻耕晒白 , 以减少病虫害 、疏松土壤 。 晒白后整地筑畦 ,畦宽1m 、高0.3m, 畦长可根据地块特点合理安排 ,但不宜超过 ,以利搭拱棚和覆盖薄膜 ,畦间挖沟宽0.35m。667m2施腐熟土杂肥1500kg加6-9kg农科系列控释肥作基肥 ,与土壤混匀整平 , 后即可播种。
播种间苗:播前用绿亨2号1000倍液浸种24h,捞出沥干后按畦称种 ,均匀撒播 。播后拍平 ,盖细土防露籽 ,同时浇水 、覆盖地膜保湿出苗 。播后5-6d待齐苗后揭膜间苗 ,去弱留强 ,移密补稀 ,苗与苗之间保持拳头大小空间 。
田间管理:光照管理 , 在阳光不充足时要及时揭膜盖膜 , 以保证充足的阳光和保温 。
养分管理 ,视苗情及时供给养分 ,同时也要合理排灌 ,确保水分供应充足及防止渍水 。施药防病 ,防止叶斑病、炭疽病等侵染危害 。
时采收:一般主茎高度达25-30cm时采收 , 每次采收留基部芽节1-2节 , 隔8-10d采收第2批 。6月中旬揭膜 ,揭膜后露地生长 , 8月中旬采收结束 。采收的空心菜摘去下部老叶 ,净菜上市 。
水田栽培技术
选择排灌方便、肥沃、背风向阳、烂泥层较浅的田块种植 ,施足基肥 。耕翻平整土地 ,然后将秧苗按株距24-26cm斜插于土中 ,要求人土深 2-3节 , 叶和梢尖露出水面 。水层大约3cm高 ,在大雨时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 以防植株被淹 ,导致减产 。
浮水栽培技术
秧苗头尾相间或呈羽状排列 , 按一定的宽度编织在草绳上 。 选择水深肥沃的烂泥塘 ,然后将各条草绳按大小行固定在泥塘两边的木桩上 。其它的田间管理比较简单 , 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大风吹倒空心菜导致产量及品质下降甚至无收获 。可以在空心菜栽培地附近种植菱白 、蒲草等植物 。 如果发现有缺肥的死水处应追肥。 水培过程一般病虫害较少, 因而很少使用农药 。
深液流浮板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水生蔬菜栽培总面积约50万hm2, 虽然 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不到百分之十 ,但其优 良的品质和风味 , 尤其是水生蔬菜在生产和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很少 , 因而很少使用农药 ,种植出的空心菜更接近无公害蔬菜标准 。 空心菜的深液流浮板栽培技术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 , 只要使用该技术的栽培地的空气及水源不受污染及在育苗时土壤肥料也不受污染 ,整个生产过程就能接近无公害生产 ,即可生产出无公害的空心菜 。
栽培红菜头的方法
紫菜头也叫红菜头、红根甜菜等等,主要是以肥大的根茎头作为食用部位,不仅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加工成罐头等等,紫菜头的味道有点带甜,含有糖分和多物矿物质,并具有治泻驱寄生虫的功效,紫菜头现在发展前途很广阔,经济效益也不错,农村致富网的编辑现将紫菜头种植技术提供如下。
一、紫菜头播种育苗
1、播种时期:我省一年四季均可育苗移植,一般高产栽培可在9月至翌年3月份分批播种。
2、苗床;选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做苗床。热季苗床要有防雨避曝晒设施;冷季需选暖日播种,最好采用横拱薄膜或将苗床设在保护地内。深翻土后做成畦宽1—1.2米,沟宽40—50厘米,沟深约25厘米。畦内每平方米撒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6千克,同时加过磷酸钙60—70克和草木灰100—200克。刨细掺匀,起出盖土后耙平。
3、播种:干播法在畦内按8—10厘米距离划约2厘米深的浅沟,然后撒播种子,耙平,镇压,浇播种水。湿播先浇足底水,水渗后均匀撒播种子,然后盖约1.5厘米厚的潮湿细土。一般播干种子,也可浸种约2小时再播种。
4、苗床管理:苗期温度最好保持15—20℃。床土保持见干见湿,一般在床土面偏干时浇一次小水。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留苗距离5—6厘米。当苗有4—5片真叶时,浇施一次稀薄有机液肥及进行秧苗锻炼,有6片真叶左右时进行移栽定植。
二、紫菜头栽培管理
1、整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PH值6.5—7,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深翻土25—30厘米让其风化晒垄2周以上,然后每亩撒施农家肥约5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作基肥,耕耙后作高垄或畦面宽100—130厘米的高畦。
2、栽植:苗龄40—45天即可移植。垄栽株距约15厘米,每垄栽2行;畦栽株距约20厘米,行距25—30厘米。也可采用种子直播,出苗后于1—2片真叶时间苗,留苗距5—7厘米,第二次间苗在4—5片真叶时,苗距保持10—14厘米,并进行一次浅中耕和除草,然后浇一次稀薄有机液肥。
3、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1次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再浇1次水。当肉质根长到1厘米左右粗时,应及时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定植后(直播栽培定苗后)15—20天追施一次肥,每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及时拔除杂草。缓苗(直播栽培定苗)后7—10天叶面喷施1—2次浓度为0.1—0.2%的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喷施量为50—75公斤。紫菜头可在我省露地越冬裁培,若冬季采用地膜覆盖或横拱薄膜栽培,可提早收获上市。夏季及初秋栽培紫菜头,要有防雨避曝晒设施。
4、病虫害防治:紫菜头的抗性很强,极少发生严重病虫危害,偶有蚜虫,要及时防治。
5、采收:一般定植后5—7周(直播栽培在播种后80—90天),肉质根粗(横径)3.5厘米以上时开始收获,陆续供应市场。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
紫菜头不仅营养高,而且栽培的方法也很简单,并且在有些地区可以一年四季都进行栽培,因为紫菜头现在开发出来的副产品比较多,因此销路都不是问题,因此只要栽培出优质高产的紫菜头,就是一条致富发家的路子。
紫菜头种植技术,栽培红菜头的方法
紫菜头也叫红菜头、红根甜菜等等,主要是以肥大的根茎头作为食用部位,不仅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加工成罐头等等,紫菜头的味道
芜菁甘蓝栽培技术要点、如何种植芜菁甘蓝?
芜菁甘蓝也称为洋蔓菁、洋疙瘩、洋大头菜,可以炒食或者盐渍及充作饲料等用途,芜菁甘蓝虽然栽培历史很短,但是芜菁甘蓝具有很好
有机芜菁栽培的技术、芜菁有机种植方法
芜菁也叫圆根、盘菜、大头菜,不仅可以鲜食,也可以淹渍加工,非常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种植中,想栽培好芜菁也需要一定的技术,
夏季香菇栽培管理要点、夏季种植香菇的技术
在夏季,因为气温较高,而夏季香菇刚好处于长菇阶段,这样的高温对子实体生长的发育非常不利,如果管理不当的话甚至会出现萎蕾烂返回农村致富网首页
蕹菜的栽培技术
蕹菜是一类既可生活于旱地又可生活于水田的水陆两栖性植物,但还是水分较多时生长旺盛,最适宜在肥水田或畜舍附近的经常排粪水的田中种植。较肥的旱地也能种植,在旱地种植能促进其多结种子,所以留种时可在旱地栽培。
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既耐肥,又耐渍,也有一定的耐瘠性,但在人工栽培条件下,为了达到高产,以富含有机质的粘壤或壤土栽培为最适。蕹菜不耐旱。
蕹菜种子在15℃左右开始发芽,生长适温为20~35℃,种蔓腋芽萌发初期温度达30℃以上时,萌芽快。光照要充足,但对密植的适应性较强,属短日照型,特别是藤蕹比子蕹对短日照要求更严,日照稍长就难于开花、结实,故常用无性繁殖。
蕹菜分旱栽和水植两种栽培方式。北方以旱栽为主;南方旱栽、水植并存。早熟栽培以旱栽为主,中晚熟栽培多数水植。
旱蕹菜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与定植:旱蕹菜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华北地区圳地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陆续进行,可一直延续到8月份。若利用保护设施,播种期可提前。露地直播采用条播或点播,行距30厘米~35厘米。点播穴距15厘米~20厘米,每穴点种子2、3粒。直播亩用种量10千克左右,当苗高3厘米左右便可分批进行间苗,最后按15厘米~20厘米距离定植。
育苗移栽多采用平畦育苗,撒播。每亩苗床用种量18千克左右,可定植10~15亩。
蕹菜种子种皮厚而坚硬,吸水慢。早春气温低,出苗缓慢。如遇低温多雨天气,容易造成烂种,所以应于播种前浸种(约浸24小时)催芽,播后盖细土1厘米厚,以利种子出芽和扎根,并覆塑料薄膜提温保温,待苗出土后撤摸。5~7天后出苗。当苗高15厘米~20厘米时分批取大苗移栽定植。定植株行距为15厘米~20厘米左右,每穴1~2株。
(2)无性扦插:凡是不能开花结实的品种,只能进行无性扦插繁殖。蕹菜易发不定根,故无性繁殖易成活。具体方法不一。有些地方是将前一年留好的种蔸直接栽植于大田,幼苗长出35厘米以上时进行压蔓,以便再发新根,促发新苗。以后经常压蔓,直到布满全田,再分期分批采收上市或移栽。也可将前一年留下的藤茎置于20℃~25℃的温暖苗床催芽,苗高10厘米~20厘米时扦插在背风向阳、温暖肥沃的土壤之中,以扩大繁殖系数,然后扦插于本田。
(3)肥水管理:旱栽宜选择地势低,土壤湿润而肥沃的地块栽培。定植活棵后,除要中耕除草,以利提高地温外,还要施追肥。定植1个月后,进入夏季,气温升高,植株生长迅速,需肥需水量大,要勤追肥、勤奋浇水。
肥料以追施衡薄人粪尿和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浓度不能过高,以免烧苗,应掌握称轻后重的原则。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尤其是高温干旱季节,要勤浇水、浇足水。为促使茎叶迅速生长,提早采梢上市,可用20ppm赤霉素对幼苗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共进行2~3次。
水蕹菜的栽培技术
蕹菜有浅水栽植和深水浮植两种。
浅水栽植是利用浅水田或浅水塘栽培。栽前先将水放掉,进行整地、去除杂草,然后扦插。插条长约20厘米,按26厘米左右间隔距离斜插入2~3节,深度3厘米左右,种秧叶露出水面即可。扦插后,为提高土温、利于发根成活,水层不宜过深,一般以保持6厘米~9厘米为宜。
深水浮植的方法是将蕹菜秧按15厘米左右的距离,编在发辫的藤蔑或稻草绳上。为使绳子两面的重量相等,要将种秧的头尾相间旋转。
藤蔑或草绳长10米分3米,两头做成圆圈,套在塘边的木桩上。这样,种秧便可随水面升降而上下浮动。为了便于管理,藤蔑或草绳在水中的排列方式可采取大、小行。大行两绳之间相距1米,小行两绳之间相距30厘米。
水蕹菜的管理简单,在水质比较肥沃流水处,植株生长良好,一般多不施肥。而在缺肥的死水处,则应施肥。下水时温度高,每10~15天采收1次,天凉后,隔20多天采收1次。采收方法同旱蕹。浮水栽植的蕹菜植梢肥嫩,但因不便施肥,一般产量不高。到生长后期茎叶衰老,而秋季叶菜种类已多,可放任生长,作青饲料用。至霜降以前采收完毕。
甘草的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强阳性,喜钙,怕涝,生命力很强。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条件
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米,内无板结层,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
2、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良种是夺取甘草高产的内在因素。采用种子做播种材料者,播前种子用电动碾米机进行碾磨,或将种子称重置于陶瓷罐内,按1千克种子加80%的浓硫酸30毫升进行拌种,用光滑木棒反复搅拌,在20℃温度下经过7小时的闷种,然后用清水多次冲洗后晾干备用,发芽率可达90%以上。
3、播种
甘草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播种,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种为最好,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每亩4000千克、磷二铵每亩35千克做基肥,若用种子播种,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较好,播种量每亩2-2.50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深2.50-3厘米,每穴3-5粒,播后复土耙耱保墒。
4、田间管理
(1)施肥: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发前追施磷二铵每亩25千克。并开沟施于行侧10厘米深处,沟深15厘米,施肥后复土。
(2)灌水:播种当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亩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3)间苗:当甘草秧苗长到15厘米高时可进行间苗,株距15厘米,每亩保苗约2万株左右。
(4)中耕除草:播种当年一般中耕3-4次,以后可适当减少中耕次数,结合中耕主要消灭菟丝子等田间杂草。
(5)病虫害防治:我县的甘草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对于锈病,可用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对于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对于红蜘蛛,可用乐果进行防治。
(6)采种:若采用人工种植栽培时必须年年采种,在开花结荚期摘除靠近分枝梢部的花与果,即可获得大而饱满的种子。采种应在荚果内种子由青变褐时,即进行定浆中期最好,此时种子硬实率低,处理简单,出苗率高。采种时间不宜过早,否则播种后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造成缺苗断垄,导致产量低下,经济效益欠佳。
5、收获
甘草一般生长4-6年收获经济效益比较好。收获前可先割去茎叶,沿行两侧进行深挖,待根茎露出地面40余厘米后,用力拔出,拔出的根茎要切去芦头、根尾、侧根,直立根茎称为“棒草”,横生根茎称为“条草”,侧生根茎称为“毛草”。“棒草”再分级、分等,长短理顺后。捆成小捆,晾至半干再捆成大捆,待风干后上市销售。
山野菜栽培技术
山野菜栽培技术泩活狆随著亾 們对山野菜嘚重视,自然界狆自然泩长嘚山野菜已炪现孒供芣应求嘚局面
,于湜许多哋区开始亾 工栽培山野菜,山野菜虽然对泩长环境婹求芣高,但湜茬亾 工栽培時还湜洧壹些技术因素存茬嘚,下面僦带汏家壹起孒解1下山野菜栽培技术
泩活狆随著亾 們对山野菜嘚重视
,自然界狆自然泩长嘚山野菜已经炪现孒供芣应求嘚局面,于湜许多哋区开始亾 工栽培山野菜,山野菜虽然对泩长环境婹求芣高,但湜茬亾 工栽培時还湜洧壹些技术因素存茬嘚,下面僦带汏家壹起孒解壹下山野菜栽培技术洧哪些
。
山野菜栽培技术
1、蒲公英湜亾 們喜欢食用嘚山野菜之壹,這种野菜嘚嫩叶啝幼茎可供亾 类食用,茬亾 种栽培時可以茬每平方米嘚土哋仩播种三克左右,炪苗後,每平方米保苗七百菿壹千株,茬它长炪细苗以後僦让土质保持湿润,茬冬季菿來之前婹浇水进行封冻,播种嘚当姩芣采收,茬來姩嘚春天当狆可以汏量收取。
2、马齿苋湜茬亾 工栽培時可以去野外嘚马齿苋仩面收取种ふ,自己进行育苗,也可以茬野外挖取植株直接种植,茬种植以後婹把花蕾部分去掉
,僦可让它长炪更多嘚新枝,婹湜想多姩栽培嘚话,可以秋季時预留壹部分花蕾菿第二姩它們僦自然泩长,长炪嘚小叶鲜嫩肉厚,质量特别炪色。
3、蒌蒿也湜壹种常见野菜這类植物嘚根茎啝嫩茎可食用,具洧预防仩火啝医治便秘嘚作用,亾 們茬栽培它嘚時候,可以用扦插式进行各植
,保持行距十厘米,株与株之间婹间隔五厘米,每平方米嘚种植数量茬两千株左右,茬泩长旺季時婹爲其提供足够嘚水分,对其泩长啝收取特别洧利。
白花菜栽培技术
保护地育苗
白花菜 早熟花菜6月下旬播种,苗龄不能超过35天。这阶段,上海地区气温高,雨水多,因此要采取保护地育苗。即塑料大棚顶膜覆盖,裙边揭除,有条件的裙边用防虫网,既通风避雨又可减轻虫害。
苗床要求:四周开好排水沟,前茬未种植甘蓝类作物,播种前7-10天,深翻晒白,使土壤充分熟化。
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厮肥100担,商品有机肥20担作面肥。
稀播:每亩播种量0.5公斤,作到稀而匀,不间苗。播种后用无纺布加遮阳网双层覆盖,保湿降温,每天傍晚浇点水,保持土壤湿润,保证3-4天齐苗。齐苗后应尽快揭除无纺布和遮阳网。
小搭秧:出苗后17-18天即可搭秧,密度4寸见方。搭秧的苗床也应做好备耕工作。畦面要平整,肥料要充足,沟系要畅通。搭秧应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拔苗前应先浇透水,尽量少伤根,搭秧后立即再浇上搭根水,遮阳网覆盖,晚上揭除,第二天早上再浇水,盖上遮阳网,傍晚再浇水,揭除遮阳网,三天之内同样操作,浇水要均匀,保证活棵,活棵后可揭除遮阳网。
适时定植
1、大田备耕: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担,加蔬菜专用肥100斤,或15﹡15﹡15复混肥150斤,畦宽二米,深沟高畦25—30米一条横沟,种植花菜沟系一定要畅通,雨停沟干。
2、定植:搭秧后16—17天即可定植,苗龄不能超过35天,最好掌握在30—33天。早花菜超秧龄严重影响花球质量和产量。2米畦面种四棵,株距45—1250px,移栽时应带土块,起苗前上午苗床浇透水,下午定植,定植后三天内,早上和傍晚都得浇一次水,促活棵。
管理养护
肥水管理
白花菜 根据越冬白花菜的生育特点,定植后采用前促、中稳、后攻的肥水管理方法。活棵后每亩施腐熟人畜粪肥500—-750公斤加尿素5-8公斤提苗,并松土中耕1-2次。10 月下旬逐行中耕壅土,控制肥料的使用,确保植株稳健生长,增强越冬阶段抗寒能力。当30%的植株出现直径1-2厘米大小的嫩花球,应重施结球肥,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人畜粪肥1000-1250公斤,以后看苗补施肥1-2次,以满足结球期的肥水需求。白花菜对硼、钼等微量元素十分敏感,可每亩用硼砂 50克或钼酸铵10克配成水溶液施于定植穴内作基肥。
大田管理
中耕除草:定植后,因多次浇水,畦面板结,应及时松土,使畦面疏松,有利发棵。以后在封行前再进行1-2次松土。
追肥:花菜需肥量大,定植活棵后应追肥一次,促发棵。现蕾初期,即花球分化新叶交心时应施一次重肥,每亩施15复混肥20公斤,以后视花菜长势可在小蕾期再施一次复合肥。
病虫防治
花菜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为主要病害,高温高湿发病严重,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和甘蓝夜蛾等多种虫害,菜农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特别是苗期虫害,一定要消灭。
及时采收:早花菜成熟期短,气温高,应及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