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积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食积是怎么引起的
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过食油腻厚味的食品,聚积不化,气滞不行所致。本病因主要是乳食内积,损伤脾胃。病机为乳食不化,停积胃肠,脾运失常,气滞不行。食积可分为伤乳和伤食。伤于乳者,多因乳哺不节,食乳过量或乳液变质,冷热不调,皆能停积脾胃,壅而不化,成为乳积。伤于食者,多因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饱食无度,杂食乱投,生冷不节;食物不化;或过食肥甘厚腻、柿子、大枣等不易捎化之物,停聚中焦而发病。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小儿食积如何预防
专业指导
一、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宜定时定量,不应过饥过饱。食品宜新鲜清洁,不应过食生冷、肥腻之物。
2、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添加相适应的辅助食品,不应偏食、杂食,合理喂养。
3、平时应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二、护理
1、饮食、起居有时,不吃零食,纠正偏食,少吃甜食,更不要乱服滋补品。症状轻者可以鸡内金炒焦研成粉结合糖一起混合,加温水送服。
2、呕吐者可暂禁食3-6小时,或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者揉摩腹部。可用粟米饭焦锅巴,研细粉。每次5—log,每日2次,用糖开水冲调服,有助运消食之功。
小儿食积什么不能吃
小儿食积应避免吃米饭肉类等硬质食物,并且苹果、桃子等水果也应避免吃。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喂给,不宜过饥过饱。随年龄增长,根据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添加辅食,使乳婴儿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节戒饮食,暂时控制饮食的种类和数量,使脾胃得到缓解和休息,对已经形成的积食进行消化。可以给患儿喂些萝卜水,加快食积的消化。禁止乱投滋补之品,以防进一步加重积滞的程度。
小儿食积的饮食
1、糖炒山楂
功效: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2、三鲜消滞饮
功效:健脾行气,开胃消滞。适用于小儿积滞。
做法:鲜山楂20克,鲜萝卜30克,鲜青橘皮6克,冰糖适量。将山楂、萝卜、青橘皮洗净切丝,加水适量,用旺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煮30分钟,弃渣取汁,加入冰糖煮沸即成。1日3次,每次20~30毫升,连饮3日。
3、山楂汤
功效:消食、化积、和胃,适用于肉积伤食。
做法:山楂洗净取适量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小火煮3-4小时,煮出汤色后,用干净纱布过滤果块和杂质,根据宝宝的口味,稀释或者加糖,让宝宝当成水喝。有时如果没有买到新鲜山楂,就买些未加工过山楂干代替,用高压锅大火滚烧后转小火淬制汁水,让宝宝服用。
小贴士: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食用山楂能增加胃酸分泌,增加酶的活性。山楂所含脂肪酶有助于脂类食物的消化,故长于消肉积。但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
4、山药米粥
功效: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小贴士:如果去药店买干山药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购入新鲜山药。除了熬粥,山药还可以炒着吃,味道粘滑,但效果也是不错的。
5、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小贴士:白萝卜是清凉败火的食物,放了红糖,味道更让宝宝喜欢。
小儿食积调治方法
专家介绍,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在喂养幼儿时,过食肥甘厚味,生冷煎炸之品,或暴饮暴食,小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经常吃的过饱,增加小儿脾胃负担,脾运失司,导致乳食停滞不消,中医学称之为“食积”或“积滞”。
那么,患了“积滞”怎么办?调整饮食是关键,应适当减少食物的总量,节制零食,避免吃巧克力,花生米等脂肪过多的食品,选择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豆腐,新鲜蔬菜,鱼,蛋,小米粥等。
专家说,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辨证施治。凡病程比较短,腹胀拒揉按,哭闹不安,或伴有低热者,多属实证,治疗以消食导滞为主,食积较重,大便秘结者,可选用枳实导滞丸。
小儿食积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在治疗用药上不可滥用“补品”或“攻伐”之法。专家提醒,年轻的父母在喂养宝宝时应做到“乳贵有时,时贵有节”,若乳 食无度,酿成食积,积久不消,损伤脾胃,日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质、智能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所以年轻的父母应细心观察孩子的饮食,二便及睡 眠情况,及早发现问题,用中药调治,把一些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调理好宝宝,让宝宝健康成长。
小儿食积偏方 有哪些偏方可以治小儿食积
小儿食积偏方
1、鹿角刺果3g。研末,吞服。
2、葛蘽果15g,葛蘽叶15g。煨水服。
3、丝毛榕干根30~60g。水煎服。
4、白鼓钉30g,咸橄榄10枚。水煎服。此方用于食积、腹泻。
5、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次服。对于食肉过多而致食积则很有效果。
6、独脚金15g,神曲15g,麦芽15g,谷芽15g,山楂10g。水煎眼。
7、猕猴桃干果60g。水煎服。此方用于食欲不振。
8、野山楂根12g,野山楂果12g,车前草9g。水煎服。此方也可用于小儿食积。
9、独脚金15g,谷芽15g,麦芽15g,白术9g,茯苓10g,莲子肉10g,白扁豆10g。陈皮3g。水煎服。此方用于食欲不振。
10、野荞麦9~15g。水煎,1日3次分服。
11、木姜子适量。焙干,研末,每次吞服0。9~1。5g。
12、九牛造3g,红石耳12g,老龙皮9g,鱼腥草9g,枳实9g,茱苓草6g,木通3g,甘草1。5g。水煎服。
13、鸡内金30克,烤黄,研细末。每次1克,每天2~3次,开水冲服。
14、地椒9g。水煎服。此方也可用于胃寒痛。
15、红香树皮适量。研粉,每次服1~1。5g。此方也可用于肠炎。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手法 小儿食积呕吐主证
吐出物多为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饮食,口气臭秽,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或泄下酸臭,舌苔多厚腻,脉滑实,指纹淡红。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手法 小儿食积呕吐特效推拿
膈俞伤食摩方。
方由膈俞,三焦俞,巨阙组成,功能健脾和胃,宽胸利膈,化湿导滞,降逆止呕,而为治疗食积呕吐之良方。
小儿食积怎么办
科普:什么是积食?为什么宝宝容易患此病呢?
积食又称“食积”、“积滞”,是中医一个病名,它是因饮食不当,影响到小儿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胃肠所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患。在生活中积食症主要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比较高,多因吃东西不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瓜果及难以消化食物,造成食物停滞于肠胃,损伤了脾胃进而导致了积食症。
如何发现宝宝积食
对于宝宝来说积食可不是小问题哦!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它会增加宝宝各个功能器官的负担,更有可能会让这些器官患病,所以,各位妈妈们可一定要注意了。那么如何判断宝1、宝是否积食了呢?小编自有妙招。
2、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3、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4、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5、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您的宝宝出现了上述的几种状况,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作为父母的您可一定要尽快的采取治疗措施。
妙招在手,小儿积食还不快走
既然小儿积食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宝宝远离积食,健康成长呢?不要怕,小编这就为您推荐几种实用、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1、小儿积食重在预防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2)、七分饱,益健康: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小儿的身体。
(3)、三餐定量: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4)、晚上不要吃得太饱:孩子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5)、睡醒一小时不进食:早上或中午孩子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6)、哺乳的妈妈进食也要注意:对于处在吃奶期的婴幼儿的妈妈来说,也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
2、推拿消食
(1)、捏脊:患儿面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涌泉穴,用拇指压按,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以下三种方法,前两种消食退积,最后一法清热、安神,对于发热的积食患儿可三法联用,每天每种分别推拿10分钟。
(4)、退六俯:沿患儿左上肢下方,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5)、泻大肠:沿患儿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6)、清天河水:沿患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除此以外,还可取白萝卜2斤、生姜2两、大葱4棵,剁碎后炒热,放在患儿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发汗即可,也能消、退热。
3、运动消食
(1)、户外运动:坚持户外活动,天气冷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2)、饭后慢走:饭后温和慢走半小时到一小时。
4、积食的药物治疗
(1)、小儿化食丸
当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包装:每丸1.5g。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2)、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二岁以上的宝宝可直接饮服。
5、什么?饮食也能治疗小儿积食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妈咪亲身体验(天意妈,济南)
用糖炒总觉得麻烦,我发现给宝宝煎服山楂汤也很有效果。我从超市买了些新鲜山楂,洗净取适量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小火煮3-4小时,煮出汤色后,用干净纱布过滤果块和杂质,根据宝宝的口味,稀释或者加糖,让宝宝当成水喝。有时如果没有买到新鲜山楂,就买些未加工过山楂干代替,用高压锅大火滚烧后转小火淬制汁水,让宝宝服用。另外,我发现山楂有清肺功效。
2、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妈咪亲身体验(陈女士,北京)
如果去药店买干山药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购入新鲜山药,那种褐色长长,像是根茎类作物就是山药。除了熬粥,山药还可以炒着吃,味道粘滑,但效果也是不错的。
3、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妈咪亲身体验(都都妈,上海)
白萝卜本就是清凉败火的食物,我平时就经常单独做汤给宝宝喝,但可能是因为味道的缘故,孩子并不爱吃,现在放在粥中,又加了红糖,孩子爱吃多了。
结束语:好了,相信大家看了文章以后对小儿积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爱宝宝就要给宝宝全部的爱,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把自己的爱变成了毒害宝宝的元凶哦。
小儿食积的调治方法
调整饮食是关键,应适当减少食物的总量,节制零食,避免吃巧克力,花生米等脂肪过多的食品,选择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豆腐,新鲜蔬菜,鱼,蛋,小米粥等。
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辨证施治。凡病程比较短,腹胀拒揉按,哭闹不安,或伴有低热者,多属实证,治疗以消食导滞为主,食积较重,大便秘结者,可选用枳实导滞丸。
小儿食积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在治疗用药上不可滥用“补品”或“攻伐”之法。专家提醒,年轻的父母在喂养宝宝时应做到“乳贵有时,时贵有节”,若乳 食无度,酿成食积,积久不消,损伤脾胃,日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质、智能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所以年轻的父母应细心观察孩子的饮食,二便及睡 眠情况,及早发现问题,用中药调治,把一些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调理好宝宝,让宝宝健康成长。
牡蒿的营养价值 消食化积
牡蒿有消食化积的功效,治疗因小儿饮食不节引起的小儿食积痞块发热,手足心热,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症。《江西民间草药》: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山楂泡水小孩可以喝吗
山楂泡水小孩可以喝。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有健胃消食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山楂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产后腹痛和恶露不尽。山楂主要是消肉食之积,但是山楂也可以治疗小儿食积,可以搭配炒麦芽一起泡水喝,麦芽善消面食之积,两者搭配对于治疗小儿食积腹胀有一定效果。
小儿食积的症状 食积小儿推拿
位置:脾经、胃经都位于拇指的桡侧面。
手法:清补脾胃就是在这个桡侧面上,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来回推,这就叫清补,一般可以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胃、补气血、清热利湿、和胃降逆、化痰止呕的功效。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呕吐、四肢无力等。
位置: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的中央。
手法:顺时针按揉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清热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揉板门没有什么副作用,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不适,日常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脾胃的保健作用。
位置:四缝穴位于第一、二、三、四、五手指掌面近端指尖关节中央。
手法: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缝穴。两只手都要掐,掐10次左右即可。
功效:具有消积导滞、祛痰化积的功效。传统上我们四缝穴都是拿针刺了放血,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手掐四缝穴,来给孩子起到消积的作用。
注意:四缝穴和四横纹的位置区别。
位置:整个腹部。
手法:用掌根按住腹部下沉1~2厘米,顺时针揉腹100~200次。
功效: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胃肠消化的作用。经常摩腹可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并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
注意: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食积、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虚寒泻等。
位置: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
手法:让孩子安静地趴在床上,家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后背的皮肤,由下向上沿着脊柱两侧,一边把皮肤捏起,一边向上推。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一般要捏3~5遍。捏脊推荐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
功效:捏脊具有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功能,针对食积的孩子也非常适合,还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脊背是非常软的,皮一拎就能拎起来很高很高。但如果孩子有病症的情况下,脊背的皮肤表现会不同:
1、食积时,孩子脊背中间部分的皮发紧,捏起来没那么容易,这个就是有食积的表现。
2、感冒时,孩子脊背上部分的皮发紧,皮没有那么容易捏起来,也说明这个地方阳气已经不通透了,我们捏的时候手下也会有明显的皮紧感。
3、发烧时,捏孩子脊背上半段的时候会疼,一疼孩子就会哭,往往一哭一闹汗就出来了,热就退了。
过年了提防小儿食积
每逢过年都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有许多好吃的可供他们享受。由于小儿饮食不能自我节制,常常吃多了而造成饮食停滞,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食积。
食积多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还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食积的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对于食积的治疗,首先是控制饮食,特别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暂时禁食8~12小时,待呕吐停止后,给予清淡的流质口服,如藕粉、蔬菜汤等。轻症食积患儿经过控制饮食,很快可以痊愈,重症食积的患儿须去医院治疗。
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辨证施治。凡病程比较短,腹胀且拒绝抚按,或者伴有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而病程较长,虽然腹胀,但喜欢抚按,精神疲惫,形体消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食积的实证治以消食导滞为主,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常用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陈皮、香附、砂仁、茯苓、半夏、连翘等中药。伴有腹胀疼痛者加厚朴、枳实;大便秘结者加木香、槟榔消积导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如果孩子有低热、舌红、苔腻微黄,可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虚中夹实证治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健脾丸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山楂、神曲、麦芽、枳实、陈皮。如果孩子舌苔腻、不想吃饭,可加藿香、砂仁;舌质淡、腹胀、大便不成形,可加炮姜、厚朴、苍术。
许多中成药对食积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如可给孩子服王氏保赤丸,每次1/3~1支,1天2~3次。还可以服化积口服液,每次5~10毫升,1天2~3次。如果孩子食积较重,而且伴低热,大便秘结,可以用枳实导滞丸,每次服2~3克,1天2~3次。孩子食积时间已经很长,腹胀喜按,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选用小儿香橘丹则比较合适,每次服2~3克,1天2~3次。这些中成药药店里都有出售。
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不妨试一试,如将鸡内金30克烤黄,研细末。每次1克,每天2~3次,开水冲服。或者用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次服。对于食肉过多而致食积则很有效果。
除了内服药外,下面药物外治的几个法子,家长自己就可以治疗:
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共研细末。填入脐中,外盖油布或油纸,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于食积较重之实证。
炒大黄30克,芒硝20克,研粗末。混和装入布袋,外敷患儿脐腹部。用于食积腹胀、腹痛、便秘者。
酒糟100克,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置于腹部热熨,每天1次,每次2~3小时。用于虚中夹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