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小叶增生的症状
乳腺小叶增生的症状
乳腺小叶增生的症状:
一、乳房疼肿块
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块状,结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边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CM。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
二、乳房疼痛
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块状,结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边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CM。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保健知识
三、伴随情绪症状
病人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可兼见痛经,月经前后不定期等,少数患者乳头溢出棕色或淡黄色液体。
乳腺小叶增生会癌变吗
门诊工作中时常见到的乳腺小叶增生是中青年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乳腺疾病的75%。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小叶增生的发病原因与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具有周期性,常发性或者在月经前期症状加重,月经期过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乳腺小叶增生症发病年龄以25-45岁居多,但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肿快常为多发性,可见于一侧,也可见于两侧,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快为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有囊性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无粘连可以移动。腋窝、肩部偶有酸胀感,但是淋巴结不肿大。主要是以周期性乳房胀痛、乳房肿快为临床特点。乳房疼痛与情绪和劳累有关,个别偶有乳头溢液,为黄色,黄绿色或无色浆液性。
乳腺小叶增生症的发病率极高,可达90%之多,究竟会不会引起癌变,这是许多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所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她们感到十分烦恼和担心受怕,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大多数乳腺小叶增生都不会恶变,只要注意属于那一类型。
国内资料认为,单纯性小叶增生并不会发生癌变,但在导管上皮高度增生的基础上则有可能发生癌变。国外报道认为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癌前期病变,患癌症的几率是一般妇女的2-4倍。有上皮增生明显异常是普通患者患癌的危险性的5倍。国内外专家认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患癌要高于正常妇女的6倍。这说明乳腺增生病在某些情况下仍有可能发生癌变。对于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症的妇女,必须注意定期检查,密切观察,能得到及时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生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卵巢功能失调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或者活性增强,孕激素水平降低,孕激素和雌激素比例失调有关,调节女性患者的内分泌和体内微循环,调血理气,散淤化结,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消除乳腺小叶增生,就具有早期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小叶增生是怎么引起的
乳腺小叶增生与性生活的关系对于许多女性来说,并不了解。其实乳房作为姓器官之一,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乳腺小叶增生占女性乳房疾病患者的三分之二以上,从青年到中年均可发生。发病初期有乳房痛,以后出现肿块,或者乳头淡黄溢液,使病人紧张。另据统计约有1%~3%a的本病患者可能会转变为乳腺癌,所以,妇女都应重视预防乳腺小叶增生症的发生。
乳腺小叶增生的原因除了缺乏和谐的性生活,长期性的压抑,得不到性快感有关以外,还与出产年龄超过30岁、从未生育、高龄未婚、产后不哺乳、流产次数多、性功能低下及夫妻关系不和睦等等有关。
中医认为,乳腺小叶增生系肝气郁结,痰凝气滞所致,与情绪不快,郁情志抑等因素有关。假如夫妻之间有美满的两性关系,包括有协调和谐的性生活,则可保持心情舒畅,肝气畅达,络脉中的气血调和顺畅,则乳腺小叶就不容易增生,因此,可以说和谐的性生活是预防乳腺小叶增生发生的重要积极措施。
乳腺小叶增生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乳腺小叶增生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前5—7天,乳房胀满疼痛,月经来潮乳房胀痛缓解,乃至消失,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又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乳腺小叶增生(简称乳腺增生)是25~40岁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发生率约占5%。每20个人就有1个人可能在绝经前发现。它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而是女性内分泌紊乱使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发生变化所致。如果女性到了一定年龄不结婚、不生育、不哺乳就容易因为内分泌失调,使双乳腺腺管末端增生。大量临床资料分析表明,乳腺小叶增生应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双侧乳腺小叶增生严重吗
乳腺小叶增生以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乳房肿块是诊断乳腺增生的重要依据,一般为多发肿块,大小不等。多数患者有疼痛的症状,疼痛在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行经后减轻或消失,具有周期性。乳腺小叶增生根据增生的病理改变不同可分为囊性增生、纤维增生、腺性增生等。乳腺小叶增生如果不加治疗是非常严重的,后期可能会转化为乳腺癌。那么乳腺小叶增生的症状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肿块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可见于一侧或双侧,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腺。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并无粘连而可移动,但与周围乳腺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肿块在经期后可能有所缩小或变软。一般淋巴结不大。乳腺小叶增生症状往往病程较长,发展缓慢,有时可有乳头溢液,溢液多呈黄绿色,偶为无色浆液。
乳腺小叶增生症状多表现为乳腺胀痛和乳腺肿块,胀痛程度不一,乳腺小叶增生轻者不为病人介意,乳腺小叶增生重者影响学习和工作。乳腺小叶增生胀痛的特点是多具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胀痛的周期性虽是本病的典型症状,但亦可表现为非周期性,不规则性胀痛。
乳腺小叶增生与性生活
乳腺小叶增生与性生活的关系对于许多女性来说,并不了解。其实乳房作为性器官之一,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乳腺小叶增生占女性乳房疾病患者的三分之二以上,从青年到中年均可发生。发病初期有乳房痛,以后出现肿块,或有乳头淡黄溢液,使病人很紧张。
另据统计约有1%-3%的本病患者可能会转变为乳腺癌,所以,妇女都应重视预防乳腺小叶增生症的发生。
乳腺小叶增生的原因除了缺乏和谐的性生活,长期性压抑,得不到性快感有关以外,还与初产年龄超过30岁、从未生育、高龄未婚、产后不哺乳、流产次数多、低下及夫妻关系不和睦等等有关。
乳腺小叶增生症状
乳房内脂肪的含量增加了,乳房才能得到正常发育。有些女青年,一味地追求苗条,不顾一切地节食,甚至天天都以素菜为主,结果使得乳房发育不健全,干瘪无形,那么其他养护措施也就于事无补了。
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症状表现:
首先临床上,越是没有疼痛感觉的乳房肿块,就越是应该予以重视。由于无痛性的乳房肿块恰巧是乳腺癌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来说,炎症性的乳房肿块,经常伴随有比较剧烈乳房疼痛,肿块的局部还伴随有明显的红、肿、热以及痛等炎症性的反应,肿块常可化脓而破溃,经过抗炎的治疗加上局部的引流后,炎症会消退,肿块也可消失。
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伴随有月经前期的乳房疼痛,月经以后,疼痛可以减轻,肿块也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也常常为多发性的,质地柔软或韧实,局部也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来对症治疗后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乳腺小叶增生要紧吗 乳腺小叶增生需治疗吗
乳腺增生可分为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囊性小叶增生症,发现小叶增生后需要定期检查,必要时需要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属于生理范畴,通常疼痛症状只出现在经期前后,经期一过症状便会消失,如果疼痛厉害,可以口服治疗内分泌失调的药物缓解。
如果B超显示是乳腺囊性小叶增生,则可对囊肿进行穿刺抽液检查,根据具体的病情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症的特点和治疗要点
(1)临床特点
①乳腺小叶增生症在门诊就诊人数较多,可占门诊乳腺疾病的70%~80%。
②乳腺小叶增生症的年龄跨度大,可从20岁左右开始到绝经后若干年。
③乳腺小叶增生症病程长,可从数月到十余年之久。
④乳腺小叶增生症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可出现多次发作,经过治疗或自我调节缓解。
针对上述乳腺小叶增生症的临床特点,给专科医生确实带来十分棘手的问题。根据文献报道,有2%~4%的乳腺小叶增生症发生恶变。
(2)治疗要点
①三苯氧胺。三苯氧胺1980年用于临床治疗乳腺病,1988年我国开始用于治疗乳腺病。
三苯氧胺是一种非甾体药物,在人体内主要通过拮抗雌激素发挥作用。三苯氧胺很可能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抑制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另外,三苯氧胺对人体几个系统还表现出雌激素作用,如子宫内膜、骨骼和血脂。
三苯氧胺的用药剂量和用法:每次10毫克,每日2次。有两种给药法:
持续给药法:每次10毫克,每日2次,连续给药1~2个月。
周期给药法:月经后2~5天开始用药,每次10毫克,每日2次,连续用药15~20日后停药,第二个月经期后再如上述用药。一般累积100片为1个疗程。
②丹那唑。丹那唑是从17炔睾酮衍生的合成激素,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促性腺激素。可以抑制垂体一卵巢轴,由于抑制了垂体的促性腺激素,抑制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释放减少,从而使雌激素和黄体酮均分泌减少,也减少了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刺激,可以达到治疗乳腺疾病的目的。
采取间断用药或与其他药物交叉用药,效果令人满意,而不良反应出现得较少。
丹那唑用药方法:病人月经期第二天开始服药,最初每次50毫克,每日2次,半个月后改为100毫克,每日2次,到1个月时可增至200毫克,每日2次,再维持1个月后,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随时调整剂量,直至停药。
③溴隐亭。溴隐亭是多巴胺受体激活剂,作用于垂体催乳细胞上的多巴胺受体,抑制催乳素的合成与释放,同时减少催乳素对卵泡刺激素的拮抗,促进排卵恢复,调整激素平衡,从而达到乳腺小叶增生症的症状缓解,乳腺疼痛可得以缓解,而增生的团块也可以缩小。据有关文献报道改善临床症状可达70%~90%。
用法和用量:每次2.5毫克(1片),每日2次,可连续服3个月。在开始用药时,先以半片开始服用,每日2次,连服1周后,再逐渐加大剂量,至每日2片。
④黄体酮。黄体酮有直接拮抗雌激素的作用。黄体酮不足可促使性激素增加,导致卵巢合成雌激素增加,造成钠、水潴留,催乳素分泌增加,反过来可抑制黄体酮分泌,使乳腺增生加重而复旧不全。如果给予外源性黄体酮,可制约雌激素,使乳腺增生得以控制。黄体酮用在雌激素增高黄体酮下降的病人时,效果十分明显,尤其对于月经量少的病人,其效果更为明显。
用法和用量:每日1次,每次可用到5~10毫克,连续10日为1个疗程。
⑤甲睾酮。甲睾酮对于拮抗雌激素有一定疗效。为了避免甲睾酮的不良反应可小剂量间断运用,效果较好。尤其乳腺小叶增生症双乳剧烈疼痛的病人,用药后乳房疼痛能很快得以缓解。
用法和用量:每次5毫克,每日2次,连续用15日为1个疗程(或每次5毫克,每日1次)。
⑥维生素B6。维生素B6用于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辅助用药,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据有关文献报道,维生素B。缺乏可致经前期紧张者的雌激素过剩,如果加用大剂量维生素B。可以缓解雌激素过剩。从临床实践观察,乳腺小叶增生症患者在用其他药物治疗同时加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B6,病人紧张情绪可以减轻,乳痛亦可明显缓解,乳房张力也会减少。
用法和用量:每次50~80毫克,每日3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经后第五天开始服用至下次经前止,连续用药3个月。
⑦维生素A。近来国内有报告称,乳腺小叶增生症患者血液中维生素A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还发现维生素A能促进无活性的过氧雄烯酮及孕烯酮激素转变为有活性的雄烯酮和孕酮,而后两者被激活的激素同时可以抑制乳腺对雌激素的反应。因而加用维生素A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用法和用量:维生素A胶丸(含2.5万单位),每日2次,每次2.5万单位,连续半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间断服用或连续服用。
⑧中药。中医认为,妇女多肝郁,肝郁则气滞,同时妇女多忧思,忧思而伤脾,脾失去正常运化水湿功能导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于是形成了“有形”之块,谓之“乳癖”。中医治疗的主导思想应以疏肝理气,散郁化结,由此应运生出诸多的中药方剂,在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些年来,在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中成药,如逍遥丸、乳癖消、小金丹、乳康片、平消片、天冬素片等,治疗效果均令人满意。
乳腺增生是否影响性生活
其实乳房作为性器官之一,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乳腺小叶增生占女性乳房疾病患者的三分之二以上,从青年到中年均可发生。发病初期有乳房痛,以后出现肿块,或有乳头淡黄溢液,使病人很紧张。另据统计约有1%-3%的本病患者可能会转变为乳腺癌,所以,妇女都应重视预防乳腺小叶增生症的发生。
乳腺小叶增生的原因除了缺乏和谐的性生活,长期性压抑,得不到性快感有关以外,还与初产年龄超过30岁、从未生育、高龄未婚、产后不哺乳、流产次数多、性功能低下及夫妻关系不和睦等等有关。
中医认为:乳腺小叶增生系肝气郁结,痰凝气滞所致,与情绪不快,情志抑郁等因素有关。假如夫妻之间有美满的两性关系,包括有协调和谐的性生活,则可保持心情舒畅,肝气畅达,络脉中的气血调和顺畅,则乳腺小叶就不容易增生。因此,可以说和谐的性生活是预防乳腺小叶增生发生的重要积极措施。
为了预防乳腺小叶增生,除了提倡适时结婚(不超过28岁),生育不宜过晚(不超过30岁);产后如无特殊情况,一定要自己哺乳;做好避孕工作,消除因多次流产,增生乳腺不易萎缩而促发乳腺增生的诱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妇女应重视过好性生活。正常、和谐、均衡、有规律的性生活,不仅可给自己带来身心的乐趣和娱悦,增进夫妻感情,而且,有助于减少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的发生。
常见的乳腺小叶增生的病因
1、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小叶增生的病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2、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这种乳腺小叶增生的病因包括女性高龄不yun、x生活失调、人工liu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
3、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常见的乳腺小叶增生的病因,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病。此外,现在人们的饮食好了,有高血压、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小叶增生。
4、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小叶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小叶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小叶增生症状。这是乳腺小叶增生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