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者心理护理
手足口病患者心理护理
1、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3、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疱疹,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
以上就是避免或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而需要采取的一系列的方法。最主要的是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在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变化,以及身边人的卫生状况。只有自己开始注意身体的变化,才能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能吃鱼吗
手足口病可以吃鱼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发烧,手足口出现疱疹,有的家长会觉得给孩子摄入高蛋白,荤食会导致宝宝出现过敏等不适的情况,其实不能想得太绝对,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手足口病患儿期间给孩子喝牛奶可以提供高蛋白,提供营养,单一的给宝宝吃流食食物,不会有什么营养价值,对恢复身体没有好处
小孩手足口病不要吃辣鱼
辛辣的食物手足口病患者是不宜多吃的,因为辛辣食物属热性,吃了很容易上火,手足口病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吃辛辣的食物会加重病情,所以辛辣食物不能吃。
小孩手足口病不要吃生冷的鱼
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会选择冰冷的食物,比如鱼生,但吃生冷食物是会影响手足口病患者的肠胃健康,导致本来就没有什么食欲的患者更加吃不下东西,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小孩手足口病不要吃海鱼,或者海产品
孩子手足口病期间建议清淡饮食,因为体内炎症肠胃能力也是受到影响 ,就鱼来说淡水鱼是可以吃些的,而海鱼等海鲜类食物,就不建议吃了
手足口病患儿吃鱼后,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手足口病患儿吃鱼后,要温水漱口,以免影响口腔炎症的恢复
手足口病第几天最危险 注意:7天后没有好转需就医
根据临床上的护理手足口病患者的经验来看,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后的7天左右就会自愈,若患者在7天后还有发烧等不适症状明显的,建议及时就医诊治,可能是病期患者不慎感染了其他疾病引起的病症,家长们需警惕!
手足口病为什么要隔离
因为手足口病是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凡是传染病都能通过传染源传染给别人,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即是患者本身,可通过与手足口病的患者接触或共用手足口病患者曾经用过的东西,都可能会被感染手足口病,因此手足口病患者需要进行隔离。
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凶是肠病毒。可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
孩子感染肠病毒后,症状轻重不一,有很多没有症状,有些宝宝则有发热或类似一般感冒的症状。当然有时候会引起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包括手足口部位的疱疹、疱疹性咽喉炎。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不重,但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主要是因为有些患儿发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肢体麻痹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心肌炎等,这些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关键。
手足口病的危害是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他是一种慢性肠胃疾病,慢慢的危害着手足口病的身体,所以手足口病患者一定要慎重对待自身疾病,针对自身手足口病病因做好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最后祝广大患者早日康复。
手足口病好转标志
手足口病患者首先会经历较长时间的发烧,发烧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避免因发烧而出现并发症,在退烧之后,手足口病的危险性就会减弱很多,标志着逐渐开始好转了。
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等,令患者非常痛苦,而如果这些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则说明手足口病快要好了。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之后,由于发烧、口腔中长水疱等原因,食欲下降很明显,而宝宝的食欲慢慢增加了,则说明疾病快好了。
手足口病打针好的快吗
打针不能使手足口病快点好,理由有3点:
1、手足口病无特效药
因为临床上90%以上的手足口病病例都是普通轻症得手足口病患者,目前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并没有什么抗病毒特效药。
2、手足口病病程要一周左右
到目前为止所有医生开具的,说明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都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达到提前康复缩短病程,所以,即使让孩子打针吃药,手足口病病程也是在一周左右,建议家长们一般病情轻微的情况下不要自行主张用药或输液打针治疗。
3、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
另一个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若病情轻微的话,家长只需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患儿无需打针吃药住院,即能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在一周左右自愈。
备注:自限性疾病定义
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且接下来在自身免疫机制的作用下就完全恢复了,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如:水痘、普通感冒等。
手足口病的饮食误区会有哪些呢
患得了疾病之后,很多大大咧咧不注重细节的人,会在饮食上进入病症误区,从而耽误疾病的好转,手足口病患者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专家表示,对于手足口病的饮食误区我们应该了解,以便让自己注意。那么,手足口病的饮食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一,急性期口味重
手足口病小儿生病时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粗糙、难消化、刺激性大的食物会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担,造成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不适。所以手足口病小儿急性期家长需准备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避免食物对手足口病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刺激及损伤,促使营养较好的吸收,家长也可以给小儿准备一根吸管,缓解小儿对进食时口腔疼痛的抗拒情绪。让手足口病患儿少食多餐,维持其基本营养需要,待患儿进入疾病恢复期时,食物就可以逐渐改为泥糊状和正常饮食,选用一些患儿感兴趣的食物以提高食欲,摄入高热量、高营养素供给患儿每日活动所需。另外一岁以内的宝宝在生病期应减少辅食量或暂停辅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误区二,让小儿喝冷牛奶去暑热
未加热的鲜牛奶,会因蛋白过敏而导致铁的丢失,造成患儿营养失衡,而冷凉的食物同时也会刺激手足口病患儿的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
误区三,鲜榨豆浆放久点没关系
鲜榨的豆浆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会使细菌繁殖,食物变质,加重手足口病小儿胃肠道的不适。所以鲜榨的豆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四个小时,最好是两个小时内喝完,保证患儿食物的新鲜。
误区四,患病期间吃素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患儿在患病期间饮食要全素,不动荤腥。这是错误的。因为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饮食就是在我们身边天天进行的,而其若护理不能周全,其对病症的康复影响将十分严重,因此,哪怕是手足口病这种微不足道的疾病,我们也应该十分重视饮食护理,切不可有搪塞的心理状态。最后,我们祝你早日康复。
手足口病需要隔离几天
一般隔离2周,即14天即可。
我们知道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病毒感染其他健康人群,因此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隔离工作。通过根据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来看,90%的手足口病都是轻微病症表现,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的7天左右即可痊愈,之后通过1周左右的观察护理即可外出上学。因此隔离期通常规定是14天。
手足口病起的疙瘩痒吗
大多数患儿手足口病起的疙瘩、疱疹是不会痒的,若个别患儿表示有痒感,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导致的: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因为好奇或是心理感觉这疹子会痒而不小心抓破了疱疹,导致疱疹破溃的,那么可能会因为破溃现象引发的皮肤感染病症觉得患处瘙痒。
身上有疹子的手足口病患者要是穿了比较粗糙的衣物,衣物表面会摩擦疹子引发瘙痒,另外某些含有化纤成分的衣物,也可能会刺激疹子发痒。
据某些手足口病的患儿反应,若是自己睡的床被不整洁的话,也可能会因为床被上的细菌或真菌或螨虫而引发瘙痒。
另外有些患者出于心理原因,觉得身上起疹子就不舒服,先要去挠挠,结果越挠越痒,越痒越挠,注意千万不要抓破。
有的手足口病患者清洗身体时,使用的水温比较烫,这种热的刺激会使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可能会让痒痛感敏感的人群觉得痒。
还有一种情况是手足口病疱疹快好了,在结痂时也可能会觉得痒,这时皮肤表面在愈合,组织在生长,引发的痒感多半比较轻微。
手足口病的病发期基本在夏天,此时天气炎热,蚊虫较多,若宝宝被蚊子咬了便会出现瘙痒感,家长要做好防蚊虫叮咬的措施,如:儿童专用电蚊液、幼儿防蚊手环、防蚊药膏等等。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正是春末夏初季节交替的时候,此时也是多种病菌、螨虫繁殖的时候,若患者感染了手足口病的同时还感染了其他瘙痒病症,那么最终引起瘙痒的因素可能是其他病因导致的概率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