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寿命的养生之道
延长寿命的养生之道
晚餐少且偏素:+2分
俗话说,“常吃八分饱,延年又益寿”,晚餐更要以七八分饱为宜。因为晚上人的心跳和血液循环都会比白天慢,胃肠运动也会减慢,如果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容易使血脂升高、血液循环更缓慢,不但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孩子则可能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积食。
晚餐的荤素搭配要视家人的身体状况来定。一般老人的晚餐应以素为主;小孩可以荤素搭配,稍微偏素;有些年轻人晚上还要学习、工作,也可以适当增加荤菜。总原则是,晚餐要避免大鱼大肉、辛辣食物;可以适当多吃杂粮、谷类食物和新鲜蔬菜。
建议上班族最好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借着这个机会,与家人分享工作学习的成果和乐事,能让人心情愉悦。家里做的饭菜通常营养也更全面,不会太高油高盐,更利于健康。
晚餐8点前吃完:+1分
晚饭应安排在8点之前,也就是睡觉前3~4小时吃完。如果晚餐太晚,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会促进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抵抗力减弱,出现胃溃疡;如果刚吃完饭就睡觉会增加肠胃负担,时间长了易导致胃癌风险升高。
年轻人要尽量改掉吃宵夜的习惯。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这个再生过程一般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
因此,为了让大家的生命能够得到一定的延长,大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晚餐。要尽量的做到清淡,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大家的胃部造成太多的负担,同时也不会导致的产生消化不良这样的一种症状。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大家还一定要多多进行锻炼,因为在锻炼的过程之中可以让大家的细胞得到一定的再生,同时也可以促进大家的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
老年夫妻多牵手有什么好处
老年夫妻牵手,无需什么成本,但老年夫妻多牵手的好处有很多。牵手虽然是极为平常的事,但却能带来老年夫妻的和睦和健康。这些都是老年夫妻多牵手的好处!
到了老年,夫妻间亲昵的动作少了,但老年专家认为,两个人牵手走路,不只是一种浪漫的象征,更是一剂长寿“良药”。
科研人员对世界长寿老人的调查报告表明,老寿星多为恩爱的夫妻,而大多数老年夫妻生活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牵手。日本厚生省人口调查结果更进一步对此予以佐证,离婚、丧偶者与和睦美满、经常牵手的夫妻相比,女性寿命平均少5岁,男性寿命平均少12岁。
老年人牵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是一种肌肤相亲、关心的传递。外出过马路时牵手可以给彼此安全感,情绪激动时牵手可以避免恶性情绪刺激,失落时牵手可以互相打气。夏日黄昏,老两口牵手在草坪花丛间,注意力一下子从锅碗瓢勺的家务中解脱出来,对于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人,无疑是种很好的养生之道。
中医长寿养生之道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善心仁厚、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的德行,做一个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寿延年。
修德,志为首,培养自己具有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修德,业为贵,要有言行一致的敬业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为本,不做坏事恶事。
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实践证明。资料显示,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让你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
1、避免致癌物
至少做到两点:一是戒烟,二是涂抹防晒霜。每天太阳直晒别超过15分钟,外出务必涂抹防晒霜,以防止皮肤癌发生。
2、改变饮食模式
良好的饮食模式包括:多喝水、避免暴饮暴食、毒品或药物、酒精、咖啡因等;限制热量摄入,饭吃七分饱;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
3、蹲姿排便
蹲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势,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因而会减少肠癌和痔疮的发病几率。
4、摄入抗氧化剂
摄入方式任选其一:每天5杯绿茶;每天1块黑巧克力;每天1杯红葡萄酒,吃红葡萄也有相同作用;确保每日5种果蔬。
5、减少压力
掌握8种减压秘诀:拥有亲朋好友或终生伴侣;感觉压力大时做深呼吸;尽可能地消除恐惧感;保持“我至少还有半杯水”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工作,参与志愿者及公益活动;笑口常开增寿7年;大笑拥抱增寿7年;生活有目标。
6、居安思危
其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过马路前一定要左顾右盼;进入建筑工地务必戴安全帽。其二,避免有潜在伤亡危险的任何活动。其三,参加年度体检,有病及早治疗。
7、常规锻炼
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最简单的运动是散步,每天步行3公里,死亡危险减一半。
8、活到老,学到老。
良好的教育与长寿之间关系密切。要长寿,除了经常锻炼、健康饮食和不吸烟之外,还应该不断地看书,学习新知识。
9、制定睡眠时间表
上床与起床时间雷打不动,与保持一定的睡眠时间同样重要。固定的睡眠习惯有助身体张弛有度,自我修复。
10、常用脑
常动脑筋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选择,有益长寿。经常用脑也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长寿男人的养生之道
1、生活要有规律
这个年龄段的男性,肩上的担子重,压力大、应酬多,很多情况下会病来如山倒!那怎么才能调节好生活规律呢?首先做事情要学会分流、统筹,充分利用时间,而不是急急忙忙一团糟。
不要加班加点的干,现在新闻很多报道过劳死的消息,工作固然要紧,但是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断送在工作台上实在可惜。平常也要早睡早起,经常锻炼身体。
2、不要暴食暴饮
很多中年男性比较胖,大腹便便,普遍发福。很多人喜欢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肝甚至硬化,后果相当严重。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堆积、不消化,给身体增加负担。
平时要饮食规律,少吃含脂肪量大的食物。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炸食品。可以少食多餐。
3、心平气和
平常我们要保持心平气和,要学会控制情绪。过度的生气暴怒会伤及脾脏。遇到事情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无需动怒、无需堪忧。
有时候我们总是说:我是个急性子,很多人都是急性子,遇到事情毛毛躁躁的,慌慌张张的,为何不放松自己,缓解一下急骤的氛围!
4、有病需从医
很多中年男性,身体会出现小问题,他们都会选择拖着、挨着、扛着,等到实在不行了,去医院一检查,完了,癌症!人到中年,各个器官有明显的退化,此时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如果有任何异常,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切勿耽搁!有些疾病,等到觉得不舒服了再去检查已经到了晚期了,因此,中年人的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如何延长寿命
平均值只是反映出一些共性,但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不同的地区长寿的年龄也不同,比如我们知道的巴马地区,普遍的人都很长寿,百岁以上的老人比例也很大,因此,长寿除了和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有一定的关系之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那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才能延长寿命?
1、乐观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就是灵丹妙药,人能够保持快乐的情绪,要学会面对压力,释放压力。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乐观的心态占到健康4要素的50%。
2、坚持持续的运动。这种运动不仅包括体育运动,还包括一些简单的劳作,只要持续不断的坚持,身体一定会健康。
3、充足的睡眠。想长寿就不要熬夜,熬夜非常的伤害身体,而充足的睡眠才能将五脏六腑养护的非常好,少生病,就长寿。
4、好的饮食习惯。想长寿就不要暴饮暴食,就不要贪杯,要远离烟草,在饮食中也要合理的进行搭配,保证营养的均衡。
5、拒绝肥胖。一些长寿的人大都是身材均称不肥胖的人,因为肥胖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的疾病,一旦发生意外就可致命,而且,肥胖还是癌症的温床,而一旦患上癌症寿命就会减少。
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
极为规律的饮食起居
孙思邈的晚年生活依然很有规律。
由大门而入,众多茅草屋中一排3间瓦房必是正屋,是孙思邈的寝室。雄鸡刚刚报晓,他就穿好衣服,坐在床上修炼气功,吸纳天地之灵气。
做功结束后,就是洗漱早饭了。
早饭后,孙先生还要坚持热手抚摸腹部帮助消化,继而在院子里徐徐行走50~60步。
散步后,回到正屋后面20多米有座小屋,开始静静的烧香念经,借以消除心中杂念,然后,再在院子里或者山上慢慢散步。
午饭后,依然用热手抚摸腹部帮助消化,并慢走100~200步。
回到屋子中,展开手足躺在床上,但不入睡,而是等到呼吸平缓后,便起来静坐。
晚饭后,依然如此做法。临睡前,还要修炼气功。
千年之前,130多岁的孙思邈每天在此散步
正屋东面不到十米远处的3间屋子,就是厨房。孙思邈的饮食比较简单。
早点主要是粥。午饭和晚饭,都是家常便饭。蔬菜中,孙思邈喜欢用蔓菁做齑(捣碎的菜末)吃。他还爱吃暮春以前的商陆苗,常叫人采来,或煮或炒或制成齑。
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孙思邈将杀生视为一种“罪孽”。想吃肉是叫人用钱去买,认为这样做比亲手宰杀要仁慈一些。而且肉只吃新鲜的,变质变味的不吃,不吃生冷食物。
唯独饮用品比较讲究,孙思邈喜欢喝用人参、茯苓、甘草等泡制的饮料。
他对穿戴不讲究,只是粗布衣服,但求夏季宽松绵软,吸汗,冬季能够御寒即可。
此外,孙思邈坚持每天洗澡,每次都要把浑身洗得干干净净。
3清心寡欲的修身养性之道
孙思邈对家中的大小事务一概不过问,统统交给儿子处理。对家庭所有成员的所作所为,也一律不打听,只要知道对方平安就行了。
弟子和家人们的住处,皆安排在离自己寝室较远的厨房东面的两间屋子。正屋背后是两座小屋,一座是药房,另一座是药器房。西北面还有两间屋子,是料理和曝晒药物的场所,为防闲人出入,用篱笆隔开。
自己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儿子从家里送来,而且要求次数不能过多,否则他就觉得喧闹。
但是,孙思邈又很珍惜亲情和友谊,每逢亲友来看望自己,便引入正屋西面的会客室,总是又说又笑,但只是适可而止,以免疲劳。客人告辞时,他还要携手送出门口百步之远,再坐下目送一阵,然后才回屋。
如何延长寿命
1、遗传基因与寿命
长寿家族的遗传因素非常明显。在我国广西巴马县53名长寿老人中,有31人的亲属是长寿者。现代科学通过遗传工程学和分子生物学控制遗传基因,可以培育人体多种抗衰老物质。相信随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人类的寿命到达120~150岁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营养与寿命
合理的营养是不偏食、不素食、不挑食、不忌口,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合理搭配,比例适宜,供给热量与人体的需要之间保持平衡。我国营养学家制订的平衡饮食是减肥长寿的基本保障,其规定如下:每人每天应吃谷类食物300~500克,蔬菜与水果400~500克,鱼、禽、肉、蛋类等动物性食品150~200克(其中鱼虾类50克,畜禽肉类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100克,豆类50克;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另外要戒烟限酒,在较好的环境中生活。
3、体力活动与寿命
美国研究人员对17000人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参加体力锻炼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死亡率高2倍,寿命短4~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对老鼠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老鼠不但大脑供血比不经常运动的老鼠多,而且记忆力也增强了。对志愿人员研究发现,在进行3个月有氧运动锻炼后,他们的大脑供血量比没有锻炼身体的人多,说明有氧运动锻炼对长寿非常有益。事实证明,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力及脑力劳动对减肥长寿有好处。
4、情绪与寿命
人活在世界上,好心情和坏心情常相伴随着我们。这就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及时纠正不良心态,从容面对现实,追求名利。权利是一时的,财产是后代的,减肥是自己的。学者们对800多名中老年人进行了3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情绪乐观的人比情绪悲观的人寿命长。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学者调查了2700名居民的减肥情况,发现能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寿命显着长于他人;脾气暴躁与人不能和睦相处者寿命短。中老年人要想减肥活到百岁,必须心胸开阔,宽容豁达,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这种境界是活到百岁的重要前提。
5、疾病因素与寿命
目前多数老年人的死亡并不是自然衰老引起的,而是死于疾病。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90%以上患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关节炎等,35%的人患有3种以上的疾病。健康长寿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生活。可以相信,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减肥的生活方式,活到120~150岁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顺其自然: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形神兼养:
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动静结合:
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审因施养:
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而“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其内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
神养:
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行为养:
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气养:
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形养:
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食养:
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药养:
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术养:
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延缓衰老的饮食方法
合理饮食可延缓人体衰老
科学家认为,人的正常寿命应为120岁。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人均达不到此年龄。近年来,国内外对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营养与延缓衰老的密切关系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与肯定。抗衰老食物中微量元素、维生素、核酸与衰老的关系密切。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维生素E能延缓人体细胞的老化过程。动物实验表明,用掺有维生素E的食物喂养动物,能使动物寿命延长30%。核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具有使细胞再生和恢复健康活力的功能。因此,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选用含以上物质丰富的食物,如蜂王浆、蜂乳、海带、核桃、豆类、鱼类、瘦肉、香菇、黑芝麻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身体各部位器官和细胞组织的老化。
适当节食有利于长寿
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食不过饱”。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也曾挥毫写下“多寿只缘餐饭少”的诗句。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更是直言日:“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意思是说,吃饭,不能等到肚子饿极了才进食,每次吃饭不可产生饱满的感觉。饮汤水,也不能到口渴十分严重时才喝,每次汤饮也不能多。如果不注意这个限度,那么多食则会消化不良而使食物停积在胃肠;渴饮过多,则大多变成痰湿,停留在胃肠之中。这种节食理论,与现代科学家所主张的观点非常一致。
科学家们认为,衰老是一种机体固有的发展过程,而限食则可减缓整个生长过程,限食可以避免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减少疾病,推迟衰老,延长寿命。限食还可以阻止人体免疫功能降低。限食可减少体内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动物实验发现,限食可使体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修复作用加强。脱氧核糖核酸是体内含有遗传密码的染色体的物质基础,决定着遗传信息和蛋白质的合成。随着机体的衰老,脱氧核糖核酸的损坏逐渐大于其修复。由于限食可增加脱氧核糖核酸的修复,也就增加了寿命。
我国民谚说得好:“饮食日带三分饥,全身轻松不觉疲。”但现在仍有不少人根本未将“饥饱”当作健身之大事。有美食就狼吞虎咽饱餐一顿,这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长寿之道,在于养生;养生之道,在于饮食;而饮食之道的精粹之一,就是食不过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