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学说,很多患者已经分享到了医学研究所带来的硕果。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多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免疫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一组代谢综合征。
然而,我们从传统糖尿病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并没有深刻地解释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糖尿病呈爆发式流行。过去有一句话说,糖尿病是文明病。如果有人告诉你说,糖尿病是人类文明速度太快后的一个副作用,是人类基因进化与文明发展在速度上的错位。你会如何看待这听起来有几分消极的结论,又该如何审视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
对今天面临的许多健康问题,如果把问题放在人类的自然进化背景下来认识,可能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被当作生态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果。有些疾病或症状的产生,甚至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存。比如,我们常见的发烧,它是机体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镰状细胞性贫血,它是非洲和美国黑人中常见的遗传疾病,你可知道,引起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因可以防治疟疾。还有,痛风病是人类为了获得长寿出现的一个意外结果,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有利于增加人的创造力,等等。尽管一些医学家不习惯于功能性假说,因为他们被灌输只相信培根倡导的实验科学结论。然而,从生物进化角度建立起来的一些疾病观念,虽然没有经过经典的科学实验,但是,它们已经解释或预见了像糖尿病等一些疾病的许多问题。
在石器时代,要想获得一个甜果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糖和盐在人类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一直是缺乏的东西。也许是甜而不得,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味觉上对甜东西的渴望。而今天糖和盐极大地丰富在我们的餐桌上和随手可及的零食中。这种后果不单单是造成了龋齿的流行(在工业化以前龋齿是很少的),还带来了许多健康方面的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社会文明病都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基础。
不仅仅是糖和盐,在人类早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生产力低下,长期贫困,为适应狩猎采集的生活模式,人类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获得了一种基因。这种基因的作用是把从食物摄取的能量贮存起来,以备挨饿,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它为“节约基因”。在今天的人类,节约基因的比例仍很高,因为,进化需要时间,而且是以千年为单位来计数的时间。然而,我们的生产力、文明发展似乎在一夜间变化了,发展速度之快,没有给基因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它。于是,在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面前,“节约基因”的功能与“优越”的生活发生了冲突,节约基因非但不能帮助转化能量,反而使其变成过剩的脂肪,引起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
人类始终生活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悖论之中。美国密执安大学遗传学家尼尔(james neel),在1962年提出“节约基因”理论之前,发生了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亚利桑那的皮迈印第安人,很长时期处在营养不良的境地中,为了改变他们的营养状况,人们采取了行动,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生活补给。但是,一个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大大增多了。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在世界上快速富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瑙鲁、新加坡、印度、中国等,要经历一个糖尿病高发阶段。这些事实不断地在提醒我们,营养问题不是由我们的味觉决定的。好吃的东西往往对身体并非有益。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蜂蜜水喝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一般是不会的。
很多人对蜂蜜具有一定的误区,认为属于高糖的食物,食用过量会得糖尿病,但其实蜂蜜中的糖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是比较容易被吸收消化的,不足以导致人体产生糖尿病,其次糖尿病与肥胖、遗传以及饮食生活等都具有很大的关系,而蜂蜜作为一种食物,适量食用具有一定止咳润肺以及美容养颜的作用,是不会导致人体得糖尿病的。
蜂蜜喝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不会。
糖尿病不是过多进食甜食而导致的,得糖尿病的本质原因是由于胰腺功能下降,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而导致的。所以胰腺功能正常的人吃再多蜂蜜也是不会得糖尿病的,但即使这样还是要控制蜂蜜的食用量,过多食用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甘蔗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甘蔗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甘蔗吃多了不一定会得糖尿病。
甘蔗中含有12%-17%的糖类物质,是一种含糖量非常丰富的食物,长期大量食用甘蔗虽然不会得糖尿病,但糖吃多了确实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另外患糖尿病不单单只是因为吃糖,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还与遗传,环境,感染,肥胖等多重因素有关,而且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当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或者血糖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迹象时,就应该要注意了。
不过甘蔗是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糖尿病人食用后,会加重病症,不符合食用低糖食物的饮食原则,所以,糖尿病人不宜食用甘蔗。
治疗糖尿病的三大误区
1. 条件好的人才会得糖尿病
一般人认为糖尿病是“富贵病”,只有生活富裕的人才会患病。其实糖尿病是一种与家族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多因素疾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曾分娩巨大儿的妇女及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暴饮暴食、不常活动的都有可能患糖尿病。
2. 消瘦者不会得糖尿病
虽然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为肥胖者,但1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老年人及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可为消瘦者。
3. 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伴胰岛素抵抗,与摄入糖类无必然关系。摄入糖类会使“血糖”升高,同样高热量的含脂食品也会引起血糖升高。
吃糖会不会得糖尿病 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健康人糖吃多了也不会得糖尿病,但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并且人本身的糖耐量减低,胰岛功能减退那么机体对过多的糖分就不能及时利用、分解,很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喝饮料会得糖尿病吗
糖尿病是不能进食甜食的,饮料中含糖分极高,更是糖尿病患者决不能碰的东西。加上不少有关糖尿病与糖的研究报告,所以不少人就有了这样的错觉:吃糖过多会得糖尿病,所以喝太多饮料会得糖尿病!
实际上确实有一些研究显示,高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饮食与糖尿病高发有关。但这并不是说喝饮料,这些高糖分的食物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即便是长期喝饮料的人也不会就得糖尿病。
只是说这些研究显示,长期高糖分饮食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关,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比较复杂的,跟遗传、饮食、肥胖等都有关,并不是一瓶小小的饮料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