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自我急救三个穴位
心绞痛自我急救三个穴位
如果心绞痛突然发作,身边又没有医生药物的情况下,采取“自我急救三穴法”,可起到即时缓解作用。 三穴包括中冲、极泉、至阳三个穴位。按穴位置及操作如下:
1、中冲穴位在中指指端末处,可用大拇指按压。
2、极泉穴位在腋窝动脉应手处,按穴时用大拇指往腋窝上直接按压。
3、至阳穴在背部两肩胛的下缘连线中点,按压时应在第七胸椎棘实下陷中。心绞痛有甚者可配经处奇穴“痛灵”(位于手背3、4掌指关节下一寸处)。急救时按压穴位应连续用力刺激,频率约为每分钟100次。按压穴位;力度准确时,一般在40秒后即可见效。平时还应注意多食一些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天然食物,如蒜、葱、菌菇类以及蔬果等。胆固醇量高的食物以及热量过高的食品应限制进食,如蛋黄、果糖等。
因此“自我急救三穴法”是何时何地都能实用,患者不妨一试。
心绞痛每天清晨发作该怎么办
一是让病人低头,颈后隆起的骨突即为第七颈椎,由此往下数到第七个骨突即第七胸椎,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至阳穴。
二是让病人两手自由下垂,用手摸病人的肩胛骨,在肩胛骨下角的下方即为第七肋间,第七肋间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处即为第七胸椎下方,也即至阳穴所在。后一种方法尤适宜于冬季不便脱衣的情况下取穴。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一般心绞痛病人在此穴都非常敏感,甚至于按压时非常舒服。既可以病人自己把此穴对着墙壁轻轻撞击,也可以他人帮助按压此穴,都有效果。或者常用手指按压,或者用笔头、短棒、硬币,甚至于一小块尖头石子都可以。
按压时候适当用力,以病人出现酸胀感为度。按压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按压数分钟即可。经按数秒钟后,心绞痛即开始缓解,按压1次可维持有效时间半小时许,这可为送去医院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如果找不到此穴,可以在上下数个椎骨缝间都刺激一下,也可以。至阳穴属督脉,又是心脏的反射点,刺激此穴即可以升阳益心,开胸止痛。
虽然心绞痛是十分常见的病症,但其发作往往十分突然,有时发作时恰好身边无药,家属、亲友及周围人常会手足无措,但如果有人能够熟练掌握按压至阳穴的方法,立即使用就会获得较好效果。况且,按压至阳穴不仅在心绞痛发作时可立即奏效,而且还可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可每天按压三五次,或在从事较重体力劳动前、情绪不佳时按压至阳穴,可以防止心绞痛发作。对于抗心绞痛药耐药的病人,按压至阳穴可起协同作用,增强抗心绞痛药物的效果。
再有一个穴位,叫内关,在小臂掌面,腕骨向上三厘米左右的位置,两个筋的中间。可以用拇指重重按压内关穴,能快速缓解心区的绞痛。还可以按压两个乳头正中间的膻中穴,可以顺风宽胸,缓急止痛。有心脏病的朋友,当要知晓这三个穴位,救急颇有殊功。当然,还可以用耳穴治疗心绞痛,取神门、心、交感,用火柴棒按压,效果亦极是迅速。这需要大家认真地学习一下耳穴才行。
心血管内科专家温馨提醒:心绞痛患者要限制脂肪摄入,控制肥胖,戒烟,避免酿酒和暴饮暴食,减少餐后因心血管活动不稳定引起的心绞痛发作,积极防治高血压和高脂血症,限制钠盐的摄入,减少冠心病的危险。
夏季老人出游需防病
急性肠胃炎
由于旅途中食物或饮水不洁,极易引起各种急性的肠道疾病。如出现吐、泻和剧烈腹痛等症状,同伴们应立即将病人送附近医院诊治,并将其吐、泻物按防疫要求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传播扩散。
心绞痛
多由劳累、饱食、激动、受寒等引起,因此,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秋游时应携带急救药品。如发生心绞痛后,首先应让其坐起,不可搬动,并迅速给予硝酸甘油含于舌下,同时服用麝香保心丸或苏冰滴丸等药物,以缓解病情。
胆绞痛
旅游途中若摄入过多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容易诱发急性胆绞痛疾病。发病时首先应让患者静卧于床,迅速用热水袋在患者的右上腹热敷,也可用拇指或是食指压迫刺激足三里穴位,以缓解疼痛。
心源性哮喘
奔波劳累,常会诱发或是加重心源性哮喘的急性发作。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病人首先应采取半卧位,并用布带轮流扎紧患者四肢中的三肢,每隔5分钟一次,可减轻心脏的负担。
胰腺炎
有些人在旅游时喜欢走到哪吃到哪,暴饮暴食而诱发胰腺炎。发病后,用拇指或是食指压迫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以缓解疼痛,减轻病情,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昏厥
多由劳累引起,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此时千万不可随意搬动,应首先观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异常。如发现心跳、呼吸正常,可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使其惊醒。如无反应则说明情况比较复杂,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速效救心丸这么吃效果才最好
速效救心丸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药,具有预防、治疗和急救三重功效。是许多心脏病患者必要的良药,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救速效救心丸怎么用,怎么吃。
用于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和中药速效救心丸,我们称为“救心药”。但是如果服用不当,“救心药”就难以发挥急救作用。由于害怕心绞痛发作,或认为中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冠心病患者在服用“救心药”会有上瘾的现象,甚至一些没有患冠心病的朋友也在滥用“救心药”。但是药物本身有副作用,特别是“救心药”会扩张血管,不恰当的服用会造成低血压,甚至危及生命。
有临床应用表明,很多不明原因的疼痛和突发性的疾病,使用速效救心丸虽然可以很快控制病情,但却可能掩盖了病情,影响医生对于疾病的进一步诊断。“救心药”服用的上瘾与滥用使很多人不会辨别,认为只要是心脏部位出现不适感都是心绞痛,其实这可能是焦虑、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反流性食道炎,甚至颈椎病而引起的胸前不适。
另外,低血压患者也应该慎服速效救心丸。因为速效救心丸有一定降压效果,低血压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眩晕加重低高血压病情。
速效救心丸的吃法
1、患者在使用前应掌握心绞痛发作的规律,当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左肩酸沉等先兆症状时,迅速含服,不宜等到心绞痛发作后再含服。
2、开始服用剂量宜小,一般为4粒,约5分钟后起效。若用药10分钟后,症状仍未缓解,可酌情再服一次。若连用两次仍不能奏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3、服药时,应取半卧位,这样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供氧相对满足自身需要,从而缓解病情。不要站着服药或躺着服药,因为站着含服时头部位置较高,常因周身血管扩张而致血压降低,引起晕厥。而躺着含服因心脏位置较低,大量血液回流心脏,致使心脏贮血量突然增多,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症状反而不易得到控制。
此外,心绞痛患者要将药丸放在舌下含服。
4、用药时要注意药的质量,一旦发现药品失去应有的苦辣味和凉麻感,说明药物已失效,应另换新药。
立夏如何养生 怎样护心
立夏后,养生重点在养心,为了更好的养心,我们要常按压着三大穴位。这三个穴位是大陵穴、劳宫穴、内关穴。
首先,我们要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不知道的可以咨询中医。常常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使我们安神宁心,还具体清热泻火的功能。
夏季,可以常吃百合莲子银耳汤,每天用百合、莲子、银耳、冰糖一起煮成浓汤,喝一碗可以滋阴养肺,缓解燥热。
麦冬,乍一看,以为是冬天的小麦,其实它是一味中药,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等功能。可以直接用麦冬泡水喝,能改善心绞痛症状。
冬季预防心绞痛 按摩穴位心安康
进入冬季后,由于寒冷的刺激,往往容易加重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中医认为,“心气失和”是心绞痛发作的内在原因。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张昶博士介绍按摩穴位能“养心顺气”,在心绞痛发作期按摩能迅速缓解症状,在缓解期按摩能减少发作频率。
按摩穴位能“养心顺气”
张昶博士介绍,经常按摩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能起到补益心气、镇静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不仅能用于心绞痛的急救,也能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5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去福建莆田出差。在火车上巧遇一老人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当即服用了速效救心丸,但症状不见缓解,且晕倒在地。经乘务员介绍,我为其进行治疗。当时选取了心包经的络穴——内关,经点按5分钟后,患者逐渐清醒,胸痛症状缓解。次日清晨,患者安全下车。” 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博士张昶介绍说,“在后来的临床工作中,但凡遇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我均为其介绍利用按摩内关穴来保健防治心脏病,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心绞痛的急救
(1)第一步: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消除引起发作的诱因。经休息不能缓解者,可选作用快的药物。
(2)第二步:硝酸甘油,首次给0.3mg舌下含化,必要时隔5分钟再含化0.3~0.6mg。
(3)第三步:二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舌下含服。
(4)第四步:对变异性心绞痛可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5~10mg,也可与硝酸甘油联用。
(5)第五步:中药制剂如活心丹、冠心苏合丸、苏合香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
(6)第六步:可同时给镇静剂及吸氧治疗。
(7)第七步:近期内发生心绞痛次数增加,间隔时间缩短,疼痛加重,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舌下含硝酸甘油用量增加或效果不好。上述现象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进一步进展,心绞痛呈不稳定型,很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驱症状,应及早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通过人中穴判断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患者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在中医诊断里,诊断患者疾病也可以从人中来了解是否出现了病情,那么到底怎么通过人中变化辨别是否为脾胃虚弱呢?
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鼻下、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人中穴位也是我们常用到和了解穴位。此穴位可有效救治急性疾病。
观人中诊断疾病方法:
1.健康人的人中是整齐的,位置正中,人中沟清晰匀称,颜色黄里透红。
2.如果人中狭长、沟道窄细;或中细下宽、人中短缩、颜色灰暗,一般心脏都不会太好,易发作心绞痛。
3.人中颜色发红,尤其靠近嘴唇处发红,显示热邪侵入,体内有瘀血。
4.人中颜色发黄,表明脾胃虚弱,如呈土黄,则脾胃虚寒,可能有慢性病。
治疗呕吐的穴位都有哪些呢
1、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2、止呕吐指压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3、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