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高烧的病因
发高烧的病因
发烧是比较常见到的疾病,很多的情况都会引起发烧,比如说感冒,发炎等等,人体的体温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总是发烧或者有低热的状态的,尤其是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它能够很明显的让人体的消耗增加,并且对人体心,脑等器官都会有影响,所以如果经常发烧就需要注意了,一定要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如果经常发烧的患者需要多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在发烧的同时有没有出现其它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拉肚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等,在就医时应该把自己的症状清楚的告知医生,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正确诊断,尤其是小孩子不能自己表述身体的不适,只能靠家长的细心观察了,下面就介绍一下经常发烧是怎么回事吧。
(一) 发高烧的病因
1?感染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引起,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疟疾等。
2?非感染性疾病 中暑、肿瘤、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
(二) 高烧的诊断
(1) 高烧伴有全身发冷、寒战者,多为细菌或原虫感染,如败血症、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等。
(2) 高热伴4-6天出现,依次为水痘、猩红热、麻疹、伤寒等。
(3) 高烧伴剧烈头痛、呕吐者,多见于脑膜炎、脑炎。
(4) 高烧伴胸痛、咳嗽、气促者,见于呼吸系统病变,如肺炎、气管炎、胸膜炎。
(5) 高烧伴腹痛,右上腹痛可能为肝炎、肝脓肿、胆囊炎;满腹痛可能为腹膜炎。
(6) 高烧三周以上,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
高烧病人必须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高烧才能好转,则单纯用退烧药只能临时起作用,药效过后依然高烧不退。
(三) 高热的表现
高烧时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饮食不佳,呼吸和脉搏加快(从37℃开始计算,每升高1℃,脉搏加快10次)。病人开始嗜睡,重者出现昏迷、抽搐(惊厥)。
(四) 救护措施
(1) 在高热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皮肤血管强烈地收缩,病人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应急于采取退烧措施,而是注意保暖。寒战后体温迅速上升,再及时采取以下退烧措施。
(2) 卧床休息,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左右,气温较高时更应多饮水。最好不用含糖多的饮料。
(3) 物理降温方法: 冰袋:能减轻脑的充血水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具体方法是,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再装入热水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即可,排出空气盖紧盖口,查无漏水,放置病人前额,或枕部、颈部、双侧腋窝等处,每放置20分钟交换一下位置,以免发生冻伤。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目的。用于物理降温的酒精浓度为30%左右。用70%~95%酒精加水1∶1~1∶2,也可用白酒配制。擦浴的部位为颈部、后枕部、双腋下、肘窝、大腿根部、踝窝等等,但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脚心等处,以免产生不良后果。酒精擦浴动作应轻柔,以皮肤微红为度,薄薄擦一层即可。如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应立即停止擦浴,盖上被子保暖,饮一点糖水。
(4) 在体温过高时使用药物降温。要避免用药过量和在短期内反复用药。退热药有大量出汗加强散热的作用,易发生虚脱,常用的退烧药有复方阿司匹林(APC)、扑热息痛、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有胃肠疾病的病人还可选用消炎痛栓剂,每次1/2枚塞入肛门,退烧效果也很好。长期高热不退者还可以给予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口服和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等等。
(5) 加强护理,保证营养。高热病人常常食欲不振,出汗多,消耗大,应设法让病人多进富含高维生素等营养的易消化的消淡流质饮食,包括新鲜的菜汁、果汁等等,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另外,高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加上缺乏维生素,常有口舌干燥,舌炎及口腔溃烂,故需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淡盐水漱口2~3次,并配合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_2$等药物,口腔溃破可用冰硼散外涂,口唇裂口涂以凡士林软膏,效果均很好。
(6) 为防止惊厥,保证休息,以尽快退烧,尤其对小儿高烧病人,可适当使用镇静药,如安定和苯巴比妥、冬眠灵等药。但对老年人,神志不清的病人慎用或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7)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在服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分别测体温一次,其他时间4~8小时一次,并记录下来,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如体温持续不下降,应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诊治,采取其他进一步的措施。测体温的正确方法:家庭一般以测量腋下温度较为方便,测得数加0.5℃即为口腔温度(实际人体温度)。测腋下温度前应将腋汗擦干,测量时间5~10分钟。如手边无体温表,可通过测病人的呼吸、脉搏来判断是否发烧。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每分钟12~16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按体温每升高1℃,呼吸每分钟增加3~4次,脉搏增加10次左右,那么,体温在39℃以上的高烧病人,呼吸可加快到每分钟24次,脉搏每分钟可达100次左右,借此来初步判断病人的发烧程度。
(8) 病因治疗。高烧只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单纯退烧有时效果不好,药效一过体温又复升高。所以,高烧时应重视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经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自然就会退烧了。
经常发烧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平时要多吃些有营养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烟酒,适当的增加些体育锻炼,这样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会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和反复。
孩子发烧退烧药能不吃就不吃
据专家介绍,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退烧药有毒副作用。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吃就尽量不吃。家庭用药有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
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热药,尤其在发热初期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规律而引起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
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服药期间多饮水
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
对一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跟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发高烧的救治
体温在40摄氏度以上称为高烧。
一般处理:患者应躺卧休息,食用流质或半流质清淡饮食,鼓励多饮汤水或多吃水果,可补充维生素B、C。
物理降温:可用冷敷,将冷水毛巾或冰袋置于前额及大血管处(如腋窝、腹股沟及胭窝等),也可用温水或50%酒精擦浴,0.9%冷盐水灌肠。
药物降温:可口服阿司匹林、安乃近等;或安乃近滴鼻;亦用选择下列草药2~3味,如鸭路草、乌蔹莓、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白毛藤、自英等各15克至30克,煎服。
按摩:可按摩合谷、曲池、太冲、间使或大椎等穴。
要尽快找出病因,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要注意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应随便给予退热药,避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治,应用退热药时要警惕有些患者可因骤然退热、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
发烧退烧药能不吃就不吃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吃就尽量不吃。家庭用药有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
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热药,尤其在发热初期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规律而引起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
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服药期间多饮水
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
对一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跟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心肌梗塞怎么预防 全身的症状
当患有心肌梗塞的时候会出现全身的不适、发高烧,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痛等,甚至会出现脸色苍白、皮肤湿冷。
小儿发烧肚脐眼疼怎么办
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口腔(舌下)温度保持在37℃左右,肛门内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人的体温早上稍低,下午稍高,相差不超过1℃。一般体温(以口腔温度为准)超过39℃以上为高热。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明显增加身体的消耗,损害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甚至意识不清、惊厥等一系列症状。这对于危重病人,无异于雪上加霜,需要小心给予治疗和护理。
(一)发高烧的病因1 感染性疾病由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引起,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疟疾等。2 非感染性疾病中暑、肿瘤、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
(二)高烧的诊断(1)高烧伴有全身发冷、寒战者,多为细菌或原虫感染,如败血症、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等。(2)高热伴全身皮疹者,常见于发疹性传染病。皮疹在发热后1∼6天出现,依次为水痘、猩红热、麻疹、伤寒等。(3)高烧伴剧烈头痛、呕吐者,多见于脑膜炎、脑炎。(4)高烧伴胸痛、咳嗽、气促者,见于呼吸系统病变,如肺炎、气管炎、胸膜炎。(5)高烧伴腹痛,右上腹痛可能为肝炎、肝脓肿、胆囊炎;满腹痛可能为腹膜炎。(6)高烧三周以上,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高烧病人必须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高烧才能好转,则单纯用退烧药只能临时起作用,药效过后依然高烧不退。
发低烧是多少度
一般发低烧是指38℃以下超过正常体温的患者。而高于38.5度属于高烧病人。低烧一般是37.2℃~37.5℃(腋下体温)。总之,不管是低烧还是高烧,一旦有发烧的情况,整个人都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低烧有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之分。
经常发烧是怎么回事
(一) 发高烧的病因
1?感染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引起,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疟疾等。
2?非感染性疾病 中暑、肿瘤、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
(二) 高烧的诊断
(1) 高烧伴有全身发冷、寒战者,多为细菌或原虫感染,如败血症、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等。
(2) 高热伴4-6天出现,依次为水痘、猩红热、麻疹、伤寒等。
(3) 高烧伴剧烈头痛、呕吐者,多见于脑膜炎、脑炎。
(4) 高烧伴胸痛、咳嗽、气促者,见于呼吸系统病变,如肺炎、气管炎、胸膜炎。
(5) 高烧伴腹痛,右上腹痛可能为肝炎、肝脓肿、胆囊炎;满腹痛可能为腹膜炎。
(6) 高烧三周以上,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
高烧病人必须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高烧才能好转,则单纯用退烧药只能临时起作用,药效过后依然高烧不退。
(三) 高热的表现
高烧时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饮食不佳,呼吸和脉搏加快(从37℃开始计算,每升高1℃,脉搏加快10次)。病人开始嗜睡,重者出现昏迷、抽搐(惊厥)。
小儿经常感冒发烧怎么回事
(一) 发高烧的病因
1、感染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引起,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疟疾等。
2、非感染性疾病 中暑、肿瘤、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
(二) 高烧的诊断
(1) 高烧伴有全身发冷、寒战者,多为细菌或原虫感染,如败血症、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等。
(2) 高热伴4-6天出现,依次为水痘、猩红热、麻疹、伤寒等。
(3) 高烧伴剧烈头痛、呕吐者,多见于脑膜炎、脑炎。
(4) 高烧伴胸痛、咳嗽、气促者,见于呼吸系统病变,如肺炎、气管炎、胸膜炎。
(5) 高烧伴腹痛,右上腹痛可能为肝炎、肝脓肿、胆囊炎;满腹痛可能为腹膜炎。
(6) 高烧三周以上,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
高烧病人必须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高烧才能好转,则单纯用退烧药只能临时起作用,药效过后依然高烧不退。
(三) 高热的表现
高烧时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饮食不佳,呼吸和脉搏加快(从37℃开始计算,每升高1℃,脉搏加快10次)。病人开始嗜睡,重者出现昏迷、抽搐(惊厥)。
发高烧吃什么食物 发高烧怎么办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发烧39度以上可以说是高烧了,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酒精拭擦小孩的四肢、腋下以及背部等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热效果。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发热时使用退热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病情并不是十分严重的患者来说,使用退热贴可以让发热得到有效的控制。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高烧不退怎么办 及时就医
由于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如果长期高烧不退,体温持续超过40度(小儿超过39度)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状。因此当出现高烧的情况下首先应当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尽可能查出高烧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几种导致宝宝发高烧的病因
1.中耳炎。不管哪边的耳朵,只要看到耳孔发湿,就有鼓膜破了的可能,宝宝的鼓膜就是破了,也会很快长好,不用担心。
2.颌下淋巴结化脓。颌下淋巴结化脓是继中耳炎之后最容易引起高烧的疾病。患颌下淋巴结化脓时,宝宝颌下肿得很硬,头部难以转动,一般都高烧到38℃左右。应及早给予抗生素。
3.宝宝肛门周围长出“疖子”。当“疖子”变硬、红肿时也会发烧,一般烧到38℃左右。可从宝宝大便时的哭闹就可知道。
4.急性出疹子。疹子一般多发于7个月以后的宝宝,偶尔也有发病于3-4个月的。但是,在这个月龄中,发烧一般不超过3天,一天左右就退了。而疹子却是在烧退之后出现,并扩展到全身。疹子从外观上看很像麻疹,如果是炎热季节,也会以为是痱子。出了疹子也不要紧,是比较容易治愈的。
5.热病。热病一般发生于夏季,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发病率较高。4个月以后的宝宝,患夏季热病较多。其症状只是发烧,从半夜开始到第二天上午,可高烧到 38℃-39℃,但一到下午就退烧了。根据这种“烧型”,大致可以知道是夏季热病。不过,在头2-3天中,由于看不出是什么病,爸爸妈妈会有些惊慌。
此外,还有一种是结核,但这么大的宝宝患结核是非常少见的。如果家族中如有结核病人,宝宝发高烧又查不出什么病时,必须到医院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进一步确诊是否患有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