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能治淋巴瘤吗

中医能治淋巴瘤吗

根据中医“寒者热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虚者补之”的治疗法则,结合临床类型予以辨证施治。古代医家对阴疽(类似恶性淋巴瘤)的治法曾主张温阳开结,反对妄行清解,同时要保护胃气。

1.寒痰凝滞型

主证:此证初起,颈项耳上肿核,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形寒怕冷,神倦乏力,面苍少华。脉沉细,苔白。

辨证:寒痰凝滞,毒结肿核。

治则: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汤药:阳和汤加减:熟地20g,麻黄10g,白芥子10g,肉桂4g,炮姜5g,生甘草10g,鹿角胶10g,皂角刺9g,天南星9g,夏枯草12g,另加小金丹内服。

按语:阴疽之寒痰凝滞,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论及“患之不通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故以麻黄温开腠理;肉桂、炮姜温化寒凝;熟地、鹿角胶温养精血;白芥子、皂角刺、天南星温化寒痰;夏枯草佐以散结消肿。

2.气郁痰结型

主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结核累累,皮下硬结,神疲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

辨证:气郁痰结,石疽恶核。

治则: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汤药:舒肝溃坚汤加减:夏枯草12g,僵蚕12g,香附9g,石决明9g,当归6g,白芍6g,青皮6g,柴胡6 g,川芎6g,红花3g,姜黄3g,穿山甲6g,生甘草3g。灯心为引,水煎服。可加海藻、贝母、黄药子、猫爪草。

按语:香附、青皮、柴胡、姜黄舒肝解郁;夏枯草、石决明平肝软坚;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僵蚕、穿山甲软坚散结;生甘草调和诸药。

3.血燥风热型

主证:口干烦躁,发热,恶热,皮肤瘙痒,血虚内燥,毒热内盛,大便燥结,尿黄量少,皮肤红斑、硬结。脉沉细而数或细弦,舌质红,苔白黄。

辨证:血虚内燥,风热瘀毒。

治则:养血润燥,疏风解毒。

汤药:清肝芦荟丸加减:生地15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10g,黄连5g,青皮6g,蛤粉15g,昆布10g,牙皂6g,芦荟10g,天花粉15g,沙参20g,女贞子15g,丹皮10g,牛蒡子10g,干蟾皮10g。

按语: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补血;天花粉、沙参、女贞子生津润燥;蛤粉、昆布、牙皂、干蟾皮化痰散结;青皮、芦荟、丹皮清肝凉血;黄连、牛蒡子清热解毒。

4.肝肾阴虚,气血双亏型

主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纳少胃呆、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

辨证:气血耗伤,肝肾阴虚。

治则:补气养血,滋补肝肾。

汤药:和荣散加减: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香附、桔梗、陈皮各6g,人参、炙甘草、海蛤粉、昆布、贝母各30g,升麻、红花各9g。以夏枯草500g煎汤,加蜜200g收膏,合上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9g,白汤送下。滋补肝肾的药。可加黄精、枸杞子、鳖甲。

按语: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物补血;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益气;香附、陈皮理气;红花活血;蛤粉、昆布、贝母、夏枯草化痰散结;桔梗、升麻升阳。

随证加减:发热:低热加白薇、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高热:用寒水石及紫雪散、牛黄清热散等。盗汗:煅龙骨、牡蛎、浮小麦、山茱萸、五倍子、六味地黄丸等。皮痒:秦艽、白藓皮、地肤子、苦参、丹参、赤芍、乌梢蛇、干蟾皮、全蝎等。肝脾肿大:用鳖甲煎丸、大黄蟅虫丸、三棱、莪术等。贫血:加何首乌、生黄芪、阿胶、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大枣等。

(以上为本人治疗淋巴瘤经验,在治疗中还需配以处方药品。但病因人而异,中医讲求辨证论治,因此,上述药方仅供参考与讨论,服用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淋巴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

验方偏方

验方:①处方:郁金、枳壳、白术、紫胡、灵脂、红花、鸡内金、茯苓、杭芍各3钱,丹参、生牡蛎各1两,鳖甲5钱,木香、砂仁壳各2钱,甘草1.5钱。水煎服。

疗效:1例服40剂时,肝脾明显缩小;服100剂时,胸片淋巴结缩小。方自天津市中医院。

②小金丹,早晚各服1丸;犀黄丸,每日2次,每次3克。

偏方:①明雄黄30g,研细末,分三次服用。②大癞蛤蟆皮焙干分15份,小者分10份,每次1包内服,每日3次,脾区用癞蛤蟆皮贴敷。

药物治疗:

1)寒痰凝滞证

主证:颈项耳下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面色苍自,神疲乏力,脉沉细,苔薄白。

治法: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中医治疗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寒痰凝滞证。

主证:颈项耳下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面色苍自,神疲乏力,脉沉细,苔薄白。

治法: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方药: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熟地,麻黄,白芥子,肉桂,炮姜,生甘草,鹿角胶。

乏力,神疲加黄芪,淋巴结肿坚硬者加莪术、皂刺、天南星、夏枯草。

分析:方中以熟地补肾养精血,鹿角温补肾阳,益精髓,壮筋骨为主要组成部分。姜炭温中,助阳散寒;肉桂入营,温通血脉;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以宣通气血,且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白芥子温化寒痰,消肿止痛;甘草解毒,协和诸药。全方使人体精血得到补充,阳气得到温煦,一切阴寒痰湿凝结之症,得到温补托里通滞之功而能消散。

2)气郁痰结证。

主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作核累累,皮下硬结,消瘦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

治法: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舒肝溃坚汤(《中医肿瘤学》)。夏枯草,僵蚕,香附,石决明,当归,白芍,青皮,柴胡,川芎,红花,姜黄,穿山甲,生甘草。

肿核坚硬加海藻、贝母、黄药子、猫爪草。

分析:香附、青皮、柴胡、姜黄舒肝解郁;夏枯草、石决明平肝软坚;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僵蚕、穿山甲软坚散结;生甘草调和诸药。

3)肝肾阴虚证。

主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疲乏无力,纳少胃呆,面苍乏华,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

治法:滋补肝肾,补养气血。

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八珍汤(《六科准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党参,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

低热加白薇、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高热用寒水石、紫雪散、牛黄清心散等;盗汗加煅龙骨、牡蛎、浮小麦、山茱萸、五倍子、六味地黄丸等;皮痒加秦艽、白藓皮、地肤子、苦参、丹参、赤芍、乌梢蛇、干蟾、全蝎,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鳖甲煎丸或大黄瘙虫丸,贫血加何首乌、生黄芪、阿皎、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大枣等。

分析:六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肝肾。方中用熟地滋阴补肾,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止遗。另以三泻配合以上三补。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又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益脾。八珍汤为气血双补。血亦属阴,补血即所以补阴。四物汤川芎、白芍、当归补血。气为血帅,补气有益于补血。以四君子汤党参、自术益气。诸药配合,共奏益气补血,补益肝肾之功。

4)血热瘀毒型。

主证:发烧不解,时有盗汗,肿物不断增大,有时皮肤搔痒,出现硬结或红斑,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大便干或燥结,舌质红或暗紫,苔黄腻或光绛无苔,脉细而数或细弦。

治法:凉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千金方》)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水牛角,生地黄,赤芍,丹皮,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

肿物增大加夏枯草、玄参、浙贝母,发热高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蚤休,胁痛腹痛加郁金、薏苡仁、枳壳。

分析:热毒之邪深入血分,应凉解毒散瘀。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凉血解毒,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清热为主,配以芍药、丹皮凉血散瘀,能直清营血之热。五味消毒饮中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五味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两方配合,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淋巴肿瘤微创治疗措施

1、手术医治,在结内淋巴癌患者,手术首要用于活检行病理或用于分期性部腹探查术。关于原发于脑、脊髓、眼眶、唾液腺、甲状腺、肺、肝、脾等处的结外淋巴癌常先作手术切除,再辅以放疗和/或化疗。原发于肾脏、膀胱、睾丸、卵巢、子宫、肌肤、乳腺等处的淋巴癌宜前期手术切除,术后再辅以化疗或放疗。

2、放射医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肉瘤及网状细胞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癌对放疗也灵敏,但复发率高。非霍奇金淋巴癌的原发病灶如在扁桃体、鼻咽部或原发于骨骼的安排细胞型,部分放疗后能够获得较为满足的长时刻减轻。霍奇金淋巴瘤,放疗效果较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为佳,医治时重要器官给予维护,肌肤反响轻,可呈现骨髓按捺。

3、中医药医治,淋巴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这点对比契合中医医治肿瘤的思维。中医医治肿瘤的办法归于全体医治,其医治思维为“抑扶平衡”疗法,解释为:运用中医扶正类药物进步本身免疫力,辅以抗击肿瘤的药物到达带瘤生计的意图。推迟生计时刻进步日子质量。

中医治疗淋巴瘤

1.寒痰凝滞型

主证:此证初起,颈项耳上肿核,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形寒怕冷,神倦乏力,面苍少华。脉沉细,苔白。

辨证:寒痰凝滞,毒结肿核。

治则: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汤药:阳和汤加减:熟地20g,麻黄10g,白芥子10g,肉桂4g,炮姜5g,生甘草10g,鹿角胶10g,皂角刺9g,天南星9g,夏枯草12g,另加小金丹内服。

按语:阴疽之寒痰凝滞,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论及“患之不通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故以麻黄温开腠理;肉桂、炮姜温化寒凝;熟地、鹿角胶温养精血;白芥子、皂角刺、天南星温化寒痰;夏枯草佐以散结消肿。

2.气郁痰结型

主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结核累累,皮下硬结,神疲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

辨证:气郁痰结,石疽恶核。

治则: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汤药:舒肝溃坚汤加减:夏枯草12g,僵蚕12g,香附9g,石决明9g,当归6g,白芍6g,青皮6g,柴胡6 g,川芎6g,红花3g,姜黄3g,穿山甲6g,生甘草3g。灯心为引,水煎服。可加海藻、贝母、黄药子、猫爪草。

按语:香附、青皮、柴胡、姜黄舒肝解郁;夏枯草、石决明平肝软坚;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僵蚕、穿山甲软坚散结;生甘草调和诸药。

3.血燥风热型

主证:口干烦躁,发热,恶热,皮肤瘙痒,血虚内燥,毒热内盛,大便燥结,尿黄量少,皮肤红斑、硬结。脉沉细而数或细弦,舌质红,苔白黄。

辨证:血虚内燥,风热瘀毒。

治则:养血润燥,疏风解毒。

汤药:清肝芦荟丸加减:生地15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10g,黄连5g,青皮6g,蛤粉15g,昆布10g,牙皂6g,芦荟10g,天花粉15g,沙参20g,女贞子15g,丹皮10g,牛蒡子10g,干蟾皮10g。

按语: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补血;天花粉、沙参、女贞子生津润燥;蛤粉、昆布、牙皂、干蟾皮化痰散结;青皮、芦荟、丹皮清肝凉血;黄连、牛蒡子清热解毒。

4.肝肾阴虚,气血双亏型

主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纳少胃呆、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

辨证:气血耗伤,肝肾阴虚。

治则:补气养血,滋补肝肾。

汤药:和荣散加减: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香附、桔梗、陈皮各6g,人参、炙甘草、海蛤粉、昆布、贝母各30g,升麻、红花各9g。以夏枯草500g煎汤,加蜜200g收膏,合上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9g,白汤送下。滋补肝肾的药。可加黄精、枸杞子、鳖甲。

按语: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物补血;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益气;香附、陈皮理气;红花活血;蛤粉、昆布、贝母、夏枯草化痰散结;桔梗、升麻升阳。

随证加减:发热:低热加白薇、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高热:用寒水石及紫雪散、牛黄清热散等。盗汗:煅龙骨、牡蛎、浮小麦、山茱萸、五倍子、六味地黄丸等。皮痒:秦艽、白藓皮、地肤子、苦参、丹参、赤芍、乌梢蛇、干蟾皮、全蝎等。肝脾肿大:用鳖甲煎丸、大黄蟅虫丸、三棱、莪术等。贫血:加何首乌、生黄芪、阿胶、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大枣等。

(以上为本人治疗淋巴瘤经验,在治疗中还需配以处方药品。但病因人而异,中医讲求辨证论治,因此,上述药方仅供参考与讨论,服用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医治疗淋巴管瘤

中医能治疗淋巴管瘤吗?淋巴管瘤中医治疗可以吗?很多患者朋友在问同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血管瘤的基本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绵状淋巴管瘤则在皮下组织中含有大而薄壁的淋巴管,不规则的管腔,有丰富的结缔组织间质。

囊性则含有大的囊腔。壁厚,内含胶原,有时还有平滑肌。往往位于真皮深部,并可延伸至下方的肌组织或其它结构,以上各型均可合并有血管瘤成分。

中医能治疗淋巴管瘤吗?淋巴管瘤具体病因不明,从中医来讲,本病是先天性肾阳不足,内伤肾元,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溢于肌肤而形成水瘤(淋巴管瘤又称水瘤)。 因此淋巴管瘤中医治疗疗效极佳,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医治疗是讲究辨证论治的一种方法。

淋巴管瘤儿童发病多见,据临床观察作者发现成人发病也常见,肿瘤生长缓慢,自行消退极罕见。因组织结构不同临床上又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棉状淋巴管瘤和囊性淋巴管瘤三种类型。

1、毛细淋巴管瘤名曰单纯性淋巴管瘤,皮肤多发,口腔粘膜发病也多见。常如黄豆大小,色淡黄透明,破损时有粘液样液流出,有时混有小血管而呈淡红或紫红色,多为成群聚集。未破损淋巴管瘤表面光滑柔软具有压缩性。

2、海绵状淋巴管瘤最常见,主要由扩张屈曲的淋巴管组成。发生在皮肤、皮下组织及肌间结缔组织间隙中。表皮颜色多无变化,有压缩性,很柔软,多房性囊肿彼此相通,结构如海棉。发病以头颈最多,其次为下肢、臂、腋及躯干,唇舌发病的可形成巨唇(舌)症。

3、囊性淋巴管瘤又名水瘤,是一种充满淋巴液的先天囊肿。与周围正常淋巴管不相连,主要来源于胚胎的迷走淋巴组织。好发于颈部后三角区,但可延伸至锁骨后、腋下及纵隔等多部位,向上可延及颌下、口底等,腹股沟及腘窝也可发生。常似拳头般大,缓慢生长,由于与皮肤无粘连,肿物表面皮肤无变化。性质柔软,囊性,分叶状结构,能透光,轻微压缩性。用针穿刺可抽出草黄色胆固醇结晶液性、透明,很快凝固,与淋巴液性质相似。无肿大压迫时没有临床上任何自觉症状,体积过大时视囊性淋巴瘤生长部位而产生相关的症状。继发感染,弥漫性肿可加剧压迫症状。

根据上述是对淋巴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的详细解说,患儿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从而有效的治疗疾病。

中医如何治疗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因此对于淋巴瘤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早发现尽快治疗,这样才能避免淋巴瘤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危害。专家指出,淋巴瘤时在在儿童和青少年之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的疾病,因此为了降低淋巴瘤的危害性,大部分的患者都使用中医治疗,认为中医是从病根着手的,因此副作用较小,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淋巴瘤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治疗淋巴瘤方法:

1.痰热蕴结

证候: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见脘腹痞块,发热较甚,常有盗汗,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心烦失眠,或见皮肤瘙痒,或身目发黄,大便干结或见便血,小便短少,舌质红,苔黄燥或红绛无苔,脉细数或细滑。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方:连翘消毒饮加减

中医治疗淋巴瘤药物:玄参、连翘、葛根、天花粉、夏枯草、猫爪草、蚤休、黄芩、赤芍、栀子、山豆根、甘草等。

2.气郁痰结(含气滞痰结)

证候: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痞块,颈项,腋下或腹股间等处作核累累,皮色不变,或局部肿胀,或伴低热盗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细弦。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主方:柴胡疏肝散合消瘰丸加减

中医治疗淋巴瘤药物:生牡蛎、玄参、夏枯草、猫爪草、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郁金、浙贝母、炙甘草。腹部痞块坚硬或巨大者,可加三棱、莪术;颈项等处作核累累可加露蜂房,土鳖虫;痰郁化热者,可加天花粉,蚤休;低热,盗汗可加地骨皮,银柴胡;兼脾虚加党参,茯苓。

3.脾虚痰湿

证候:全身乏力,面色晄白或微黄,唇色淡白,颈部或腹股间或腹腔内淋巴肿大,纳差,大便细或烂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白,脉细弱。此型常见于化疗后。治法:健脾补气化湿祛痰

主方:六君子汤加减

中医治疗淋巴瘤药物: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猫爪草、露蜂房。舌苔白腻者加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肿大淋巴坚硬加三棱、莪术、络石藤等。

4.气血两虚

证候:多见于晚期或多程放、化疗后,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大或小,或见脘腹痞块,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软坚散结

主方:八珍汤加减

中医治疗淋巴瘤药物:党参、熟地、鸡血藤,猫爪草、夏枯草,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炙甘草。气虚明显可以加黄芪;纳呆便溏可加神曲、扁豆;兼阳虚可加熟附子,肉桂。肿块较大可加三棱、莪术。

中医是如何治疗淋巴瘤的?专家表示,治疗淋巴瘤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患者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那么在治疗淋巴瘤的过程中,可以会多走很多弯路,所以淋巴瘤患者应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淋巴瘤进行治疗,我们不要在早期就放弃对淋巴瘤的治疗,这样淋巴瘤永远也不能治好

中药治淋巴瘤

4.中药治疗:①化毒丸:处方:轻粉30g,桃仁、川连、槐角、槐花、杏仁、连翘、川大黄各10g,大蜂房3个,共碾细末,炼蜜为丸,分为10付。

治法:每日2付,早晚各1付。每日再服汤药1付(肉桂15g、干姜15g、附子15g、山豆根10g、马勃6g、午蒡子10g、党参15g桃仁15g、红花10g、三棱15g、莪术15g、川大黄15g、元明粉“冲”12g、厚朴15g、枳实15g、熟地30g)。

疗效:用本方治疗软腭淋巴瘤例,服药10天,软腭肿瘤脱落从口中吐出,服药2—3个月后,软腭疡面愈合,至今20余年仍健在。

方源:孙秉炎:恶性淋巴瘤治验4例。《中医药学报》(4):27,1985。

②麝香独脚莲散:麝香、独脚莲,按1:100的比例合成散剂。

治法:用时取散加适量水后,滴入少许食醋,调匀敷在肿块上,覆盖面以超出肿块边缘为度,然后用敷料、绷带或胶布固定,每周1~2次。若肿块大于2×2cm以上者,宜先行放疗,待肿块回收至基底部再敷上药。

疗效:作者报道一淋巴肉瘤,术后又发现一淋巴转移瘤,遂又加服太子参、玄参、茯苓、天葵子、夏枯草、莪术各15g;黄芪、丹参各30g,麦冬、昆布各12g,僵蚕、浙见母、黄药子各10g,山慈菇、天花粉各12g,甘草6g,生牡蛎20g(先煎),随症加减服药半年,每日同服犀黄丸6g(分2次服),消瘤丸9g(分3次服),同时用麝香独脚莲散外敷,一周2次,7个月后,肿块完全消失。

方源:孟继民:易菊清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4):53,1990。

5.验方:①处方:郁金、枳壳、白术、紫胡、灵脂、红花、鸡内金、茯苓、杭芍各3钱,丹参、生牡蛎各1两,鳖甲5钱,木香、砂仁壳各2钱,甘草1.5钱。水煎服。

疗效:1例服40剂时,肝脾明显缩小;服100剂时,胸片淋巴结缩小。方自天津市中医院。

②小金丹,早晚各服1丸;犀黄丸,每日2次,每次3克。

6偏方:①明雄黄30g,研细末,分三次服用。②大癞蛤蟆皮焙干分15份,小者分10份,每次1包内服,每日3次,脾区用癞蛤蟆皮贴敷。

7.食方:①核桃枝30g,鸡蛋2个,一同煮沸半小时,吃蛋,每日1~2个。

②土茯苓30克,杏仁10克,核桃仁20克,猪蹄3个,焖40分钟,吃肉喝汤

怎么治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可以根治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个手段,由于很多肿瘤细胞,经过常规剂量和常规方案治疗之后,大部分肿瘤细胞被杀灭,但还有一部分残留的肿瘤细胞不被杀灭,主要是因为我们给予的药物达不到一定浓度和水平,所以如果我们采取大剂量的化疗,或者全身放疗,杀灭残余的癌细胞,人体承受不了,最主要就是骨髓组织,所以我们先把骨髓提取出来,在人体之外保护好,进行毁灭性大剂量的放化疗之后再把骨髓回输回去。就像一个田地里面,粮田里有很多杂草,你找不到这个杂草在哪里,就把所有推平,烧光,我手里有种子,我再种上种子,这就是干细胞移植这么一个手段来达到根治的目的。

造血干细胞这种方法安全性如何?

1991年开始造血干细胞联合大剂量放化疗,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例病人因为这个技术导致病人死亡。一个病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底能不能医疗导致死亡,其实涉及方面很多,包括病人的选择,体质的好坏,治疗效果是否敏感,另外护理非常重要。所以一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牵扯到这个人适合不适合做干细胞移植,药物对他是否敏感,药物对他身体损伤是什么样,怎么样做到无菌房间,怎么样做到科学规范的护理,这些环节都非常重要。

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案

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

验方偏方

验方:①处方:郁金、枳壳、白术、紫胡、灵脂、红花、鸡内金、茯苓、杭芍各3钱,丹参、生牡蛎各1两,鳖甲5钱,木香、砂仁壳各2钱,甘草1.5钱。水煎服。

疗效:1例服40剂时,肝脾明显缩小;服100剂时,胸片淋巴结缩小。方自天津市中医院。

②小金丹,早晚各服1丸;犀黄丸,每日2次,每次3克。

偏方:①明雄黄30g,研细末,分三次服用。②大癞蛤蟆皮焙干分15份,小者分10份,每次1包内服,每日3次,脾区用癞蛤蟆皮贴敷。

中医能治淋巴癌吗

淋巴癌,这种疾病是一种恶性的肿瘤。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气机淤滞,还有外邪入侵和一些情绪伤害,这些都可能是患者淋巴瘤恶化的一些原因。那么, 对于淋巴癌,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会有哪些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1寒瘀凝结型

主证:颈项、耳下或腋下、鼠溪部多个肿核,不痛不痒,皮色如常,坚硬如石,不伴发热,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倦怠自汗,舌淡苔薄,脉沉细弱。

治法,温化寒痰,补养气血。

方药: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加减。

2气郁痰结型

主证:颈项、耳下,或腋下鼠溪有多个肿核,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四肢疲乏,口渴咽干,潮热盗汗,烦躁易怒,胸腹闷胀,或有胸胁疼痛,大便千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象弦数。

治法:理气解郁,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3阴虚痰瘀型

主证:形体消瘦,烷腹胀痛,纳呆食少,口渴咽干,失眠多梦,潮热盗汗,恶核累累,激痕积聚,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有痰斑,脉象细数。

治法:补肾养肝,化痰桂疲。

方药:壮骨丸《丹溪心法》加减。

4阴阳俱虚型

主证:形体消瘦,口渴咽干,潮热盗汗,大汗淋漓,畏寒肢冷,恶核累累,症瘕积聚,大便干结,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法:滋阴温阳,补益肝肾。

方药:肾气丸《金匿要略》加减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淋巴癌疾病的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我们也对于患者的不同分型病因做出了详细的解释。患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注意睡眠习惯还有平时的饮食习惯,多吃蔬果。

淋巴瘤中医疗法

FL (3级)的治疗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FL(1、2级)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就诊时疾病累及的范围.

(一)无腹部巨大肿块的I/II期(Ann Arbor) FL的治疗

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RT,30-40Gy)为主。扩大部位RT或R丁加化疗是二种备选方法,它们可以改善无失败生存期(FFS),但并不能改善总的生存期(OS)。如果考虑到病灶部位RT的副作用大于临床益处,可不治疗而观察。持续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病人可继续观察直至复发,也可鼓励病人加入临床试验。

(二)I/II期FL复发后、伴腹部巨大肿块的II期FL及Ⅲ、Ⅳ期FL病人的治疗

这些病人的治疗指征如下:①有症状;②危及脏器功能;③继发于淋巴瘤的血细胞减少;④有巨大肿块;⑤在6个月期间病情稳定进展;⑥病人偏爱。

无治疗指征者,每3个月体检1次,直至1年,以后每3-6个月体检1次。

相关推荐

食疗药膳巧淋巴瘤

热痰内蕴型阴虚证 [临床表现] 恶性淋巴结肿瘤(网状细胞型肉瘤、淋巴母细胞型肉瘤、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淋巴结转移癌),伴潮热盗汗、形瘦乏力、纳少口干、尿黄便干,舌光红,脉细数。 [食疗药膳] 1、海带紫草牡蛎肉汤:海带50克,紫草10克,牡蛎肉250克。将海带用水发胀、洗净切细丝,放水中煮至熟软后,再放入紫草牡蛎肉同煮,食盐、油适量调味即可食用。 2、山药杞子炖牡蛎肉:淮山药30克,枸杞20克,牡蛎肉10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枸杞洗净拣去杂质,牡蛎肉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放水适量,放入姜丝、油、食盐适量

淋巴肿瘤中医疗方法有哪些

淋巴肿瘤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本病按其细胞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其恶性程度不一,由淋巴一组织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所引起,多发生在淋巴结内。恶性淋巴肿瘤是具有相当异质性的一大类肿瘤,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因此,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受侵部位和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地龙1把(炭火上烧为末),乳香1.5g,没药1.5g,轻粉1.5g,穿山甲

淋巴瘤的危害表现是什么

淋巴瘤为周身性病疾,可在人的任何位置产生,因此其危害较大,对该病建议早发现早诊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又分为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粘连融合,但无痛。 可伴有发热,发热可为周期性或持续性,同时可伴有疲乏、消瘦、贫血、皮肤痰痒等表现。发热的原因也主要是由于淋巴瘤本身及化疗后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功低下,继发感染造成的。常见的感染有肺炎、带状疤疹、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感染。对于年长儿出现持续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等表现,要想到是否有这种病

中医疗淋巴肿瘤怎么样

1.痰热蕴结 证候: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见脘腹痞块,发热较甚,常有盗汗,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心烦失眠,或见皮肤瘙痒,或身目发黄,大便干结或见便血,小便短少,舌质红,苔黄燥或红绛无苔,脉细数或细滑。 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方:连翘消毒饮加减 中医淋巴瘤药物:玄参、连翘、葛根、天花粉、夏枯草、猫爪草、蚤休、黄芩、赤芍、栀子、山豆根、甘草等。 2.气郁痰结(含气滞痰结) 证候: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痞块,颈项,腋下或腹股间等处作核累累,皮色不变,或局部肿胀,或伴低热盗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淋巴瘤活多久呢

每个患者生存期限是不一样的,这个要看患者对疗药物的反应,以及是否是适当的疗。对于早期淋巴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疗手段。通常来说,早期淋巴癌的疗以放疗为主,可辅以中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疗淋巴肿瘤的办法: 1、手术医,在结内淋巴癌患者,手术首要用于活检行病理或用于分期性部腹探查术。关于原发于脑、脊髓、眼眶、唾液腺、甲状腺、肺、肝、脾等处的结外淋巴癌常先作手术切除,再辅以放疗和/或化疗。原发于肾脏、膀胱、睾丸、卵巢、子宫、肌肤、乳腺等处的淋巴癌宜前期手术切除,术后再

中西医结合淋巴瘤效果不错

淋巴瘤的放射疗已取得显著成就。较为有效,但最好应用直线加速器。用高射线大面积照射HDⅠA至ⅡB的方法有扩大及全身淋巴结照射两种。扩大照射除被累计的淋巴结及肿瘤组织外,尚须包括附近可侵及的淋巴结区,例如病变在隔上采用斗篷式。隔下倒“Y”字式。斗篷式照射部位包括两侧从乳突端之锁骨上下,腋下、肺门、纵隔以至隔的淋巴结;要保护肱骨头、喉部及肺部免收照射。倒“Y”式照射包括从膈下淋巴结至腹主动脉旁、盆腔及腹股沟的淋巴结,同时照射脾区。剂量为30~40GY,3~4周为一疗程。全身淋巴结照射即膈上为斗篷式并加照膈

中医癌症

中医疗法则 中医将人身视为一个小宇宙,所有五脏六腑,肝、肾、脾、胃、心、小肠、肺、与大肠,不仅互为表里,互为阴阳,彼此之间更有功的关系,而使“气血循环”够达成。中医癌症采取“阴阳五行”的直观法则,整个阴阳太极,则是从丹田(小腹)开始分阴阳气血走脊椎绕一圈,其内有五脏六腑。 而其中有两个主要系统:肝肾系统――此为先天之气,由父母遗传而来,不宜补,需靠休养生息。脾胃系统――此为后天的养份,可由注意饮食来保养。 中医对癌症的诊断 中医师可由面诊,舌诊,脉诊查出生病的迹象,只要还有生机,中医师一定设法

淋巴炎中医

淋巴炎中医疗 1、风热痰结(颈痈) 【症状】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经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牛蒡于、荆芥、白芷、贝母、赤芍、瓜蒌、黄连。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黄芩。肿块坚硬者,加丹参、皂刺、蒲公英。 2、热毒蕴结肝脉(腋痈) 【症状】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

淋巴瘤中医辅助疗方法

恶性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本病按其细胞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恶性程度不一,由淋巴一组织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所引起,多发生在淋巴结内。 中医中药可贯穿于恶性淋巴瘤疗全过程,既可与放、化疗配合应用而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又可在放、化疗或疗程间隙单独使用,在抑制淋巴瘤发展,保护正常生理功,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明确疗效。 法:化痰散结,清热,养血。 鹅不食草、白花蛇舌草、天麻、天

患了颈部淋巴瘤好吗

颈部淋巴瘤好吗?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中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那么颈部淋巴瘤愈率是多少?这个病愈吗?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简称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NHL)两大类。颈部淋巴瘤分为早期、中期、转移期、晚期四个阶段,而对于这四个时期颈部淋巴瘤疗,有不同的方案: 早期颈部淋巴瘤:早期颈部淋巴瘤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个别Ⅱa十Ⅱc型侵及粘膜下层,淋巴结出现转移者,应配合一定化疗。 颈部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