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发病的具体原因
抑郁症发病的具体原因
1.应激反应
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被称为应激.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除此之外,抑郁症的发病还有许多诱导因素,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抑郁症的常见诱因:
2.某些身体疾病
很多抑郁症患者是因为突然遭受某种严重的疾病而导致发病的,患者因不能接受疾病的困扰或大笔医药费的压力等原因而出现负面情绪,进而导致抑郁的倾向.另外,某些特定的药物也会影响机体的神经调节,进而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致使抑郁症的发病或病情加重.
3.环境因素的刺激
某些突发的环境应激刺激也是导致抑郁症高发的主要原因,如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亲人的突然离世、失恋、经济压力过重等,都会诱发抑郁症的发病.
4、神经发育异常
在神经发育异常中儿茶酚胺假说较被认可.它主要是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才有了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增高出现超敏现象的假说.
抑郁症的发展
注:1.大多数报道将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确定在3%~5%的区间,但有报道称达到了6.1%。
2.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
3.30年间,报告的抑郁症发病率暴增10~20倍,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不排除有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的字眼作了错误(虚假)报道,故本数据可能不准确。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而且,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2]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的科普、防范、治疗工作亟待重视,抑郁症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
抑郁症会不会遗传
抑郁症要治疗多久才能好?
抑郁症的治愈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并不是根治。急性期一般吃药2-3个月即可好转,急性治疗期以后需要4~6月或者半年的巩固期治疗,慢性期则至少要吃药2-3年。为了防止病情的复发,还需要1-5年的维护期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应该争取首发治疗彻底,如果复发3次及3次以上的,就需要终身服药。
抑郁症能否根治?
很难。抑郁症是一种复发风险很高的疾病,据统计,首次抑郁发作缓解的患者,50-75%会有第二次发作,75-70%会有多次复发。如果抑郁症发作三次以上,就需要进行终生抗抑郁治疗。预防抑郁症复发,首先要了解导致抑郁症复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据原因来采取对应的措施。此外,加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辅助,可帮助减少复发。
抑郁症遗传吗?
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是概率不高。抑郁的发病年龄越大,其遗传因子在发病中的作用越小。临床上发现,与患抑郁症的血缘关系愈近,患抑郁症概率越高,这是患者聚集现象,不仅跟遗传有关,主要还是受环境和父母性格的影响,儿女的性格也有一定的改变,导致抑郁症患病率高。并不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
产后抑郁的原因
只有知道疾病的病因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每个出现产后抑郁症的原因都是有所不同的,下面小编具体为大家介绍几种导致产妇出现抑郁症的因素,女性朋友可以具体了解情况,只有了解了具体原因才对今后的防范有很大帮助作用。
1、生理变化因素。
女性在怀孕期间,雌性激素和孕激素都是翻倍的长,接近是以前的十倍,而在产后的三天内又会迅速降低没有怀孕前,而孕激素大幅度的变化,容易让产妇出现不能适应,而出现抑郁症。
2、心理因素。
还不适应当妈妈的角色,对于宝宝的哭泣、喂养、生病等问题,都容易造成产妇出现心理压力,让情绪抑郁焦虑。
3、家庭环境。
如:经济条件不好,住房坏境、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都是有可能导致产妇出现抑郁症,还有突然的变故给产妇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等。
4、以前有抑郁症史。
如:以前遭受过流产或者是自身条件不好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产妇出现抑郁症的情况。
抑郁症的十个前兆
1、胃口变化
抑郁增会导致胃口增大或者没有食欲。所以抑郁症患者会体重增加或者减轻。
2、没来由的心慌、胸闷
常常感到心慌、胸闷,但是去医院也查不出具体原因。
3、几乎每一天都很不开心
情绪抑郁和泣不成声都是抑郁症的症状。但是也有很多抑郁症患者精神麻木,没有什么伤心的感觉。
4、生活中感到没动力,对什么都没兴趣
5、睡眠质量下降
6、想自杀
很多抑郁症患者想到以死来解脱痛苦。患者经常为了结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产生死亡的念头和行为。
7、坐立不安、焦虑
8、没办法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维
9、没有安全感、负罪感、无用感
抑郁症复发的表现有哪些
抑郁症会复发吗
抑郁症是会复发的。
抑郁症不是一次性疾病。约l/3的患者一生中只患过一次抑郁症,但是其余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的2—5年间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抑郁症发作。在老年人中,抑郁症的复发频率更高,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抑郁症复发的频率
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抑郁症复发的频率可以参考下面的结论:
1.若首次抑郁发作仅获得部分缓解,复发的可能性增加四倍;
2.第二次复发,病程可能将延长3—5年;
3.第三次复发,可能成为终生疾患,而且90%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
抑郁症复发的原因
抑郁症复发的原因很多,主要与患者患者自身、外界缓解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相关。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患者受到不良事件的刺激,心理没及时调节过来;
2.患者自行停药或者减少药量的使用,影响了药物控制病情的效果;
3.一些季节因素也会影响抑郁症复发,一般来说秋末冬初,万物萧条,人比较容易伤感,同时自身代谢与其他季节相比缓慢一些,患者情绪不稳定的话,容易被放大而复发疾病。
抑郁症的发病率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的白领们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迅速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令人遗憾的是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而在发达国家接近6%左右,2002年全球重症抑郁病患者已有8900多万人,而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达3.4亿。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口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预计到2005年,抑郁症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将上升到8~10%;到2020年重性易于所致功能残基将升至疾病总类的第2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抑郁症在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4%。
据应用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所进行的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0‰~15‰左右,已与发达国家统计结果相近。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有资料显示,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与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患者约占人群的5%~10%,身心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2002年我国重点城市典型医院神经系统用药金额已达14.20亿元左右,京沪穗三大城市的比重占63.28%,抗抑郁药约占1/5。
青少年为何患上抑郁症
一、家族遗传背景
家族遗传性也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之一。大量的临床实践统计结果表明,家庭精神疾病史,特别是父母罹患抑郁症与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关。这也提示了有抑郁症史的父母,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
二、神经质因素
许多研究证实,神经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高神经质的人倾向于体验更多的负性的情感体验。所以神经质是儿童和青少年罹患抑郁症和体验更多应激的易感因素。神经质和青少年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是比较明确的。这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一种。
三、应激事件的刺激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点,就是青少年受应激事件的不良影响。心理专家表示,负性的生活事件在从童年到成年的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青春期是一个过度期,而过度期总是伴随着痛苦情绪和应激的增加。青少年在13岁以后所经历的难以控制的负性生活事件明显增加,而应激的增加曲线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增加是相平行的。
四、自我价值感、存在感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往往具有更为明显的负性认知方式,比如自我批评、低自尊、认为自己无法应对负性的生活事件,无端将过错归为自己等,这些都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他们相互作用可以使原来没有症状的个体抑郁症状增加。
五、与亲人的依恋关系
人出生后很容易与照顾者发展出情感依恋关系,若需求能够被照顾者敏锐的感受到,并及时、适当的得到满足,那个体就会觉得照顾者可以依赖,感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也就能够自信的适应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