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支气管炎中药怎么调理 燥邪犯肺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中药怎么调理 燥邪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干咳或呛咳,甚至胸痛,无痰或痰少不利,甚至痰中带血丝,头痛鼻塞,喉痒咽痛,身热微寒,舌干少苔,脉浮或浮数,治当疏风清热,润肺止咳,方用杏苏散或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杏仁,紫苏叶,橘皮,半夏,桔梗,茯苓,甘草,大枣配杏苏散;桑叶,杏仁,南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梨皮配桑杏汤。

方中以紫苏叶,桑叶,生姜疏风解表;前胡,浙贝母,橘皮,半夏化痰;杏仁,南沙参,梨皮润肺止咳。

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中医认为,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大多为寒痰犯肺,或称痰湿壅肺,或称寒饮伏肺。所以,支气管炎患者在食疗方面,宜食温热暖性食物以及健脾益肺、理气化痰食物;而要忌食性寒生冷及海腥油腻黏糯、助湿生痰之物,并忌烟酒。 中药有助于支气管炎的治疗,下面介绍几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第一,羊耳菊(菊科)全草500g (鲜品尤佳)。将上药切碎,加水2000ml 、煎至1000ml ,过滤浓缩至500ml,加适量甜味剂矫味和苯甲酸3g 防腐,装瓶备用。每天服2 次,每次10ml,10 天为1 疗程,共服3 个疗程。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鲜大飞扬草120g ,桔梗9g 。将上药洗净、切碎,加水没药面,煮沸2 小时,滤出药液,如法再煮一次,将两次药液混合,过滤,浓缩至60ml ,加适量的红糖和防腐剂即成。每次服20ml ,每天3 次,10 天为1 疗程,连服2 个疗程。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灵芝:适宜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者食用。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信息》中介绍,灵芝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喘、痰3种症状均有效果,一般在服食后2周左右感觉胸部舒畅,咳喘减轻,并能减少复发,其远期效果也较好。

上面是关于支气管炎中药治疗的介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支气管炎的治疗。

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面几种。

施保利通片用于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适应症为粘液溶解性祛痰药。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

细菌溶解产物可预防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支气管炎疾病应该如何进行用药

1、中医针灸治疗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常用消喘膏,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各12g共研末。于夏季三伏天开始使用。每次以三分之一药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分摊末6块直径5cm的油纸或塑料布上, 贴于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均双侧)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贴4~6小时。每隔 10天贴1次,于初伏、中伏、晚伏各1次,共3次,连贴3~5年。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预防作用。

2、辩证治疗支气管炎:

风热咳嗽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不爽,痰多是以黄色的粘稠状为主,咽干口燥、鼻塞、流黄涕,或者是伴有盗汗发热以及舌苔微微发黄白色等各种不适症状。在中医疗法治疗支气管炎中,针对该症状主要是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风寒咳嗽型支气管炎:

这一类型的疾病症状多是以突然咳嗽以及声咳急频为主要表现症状,其痰液比较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畏寒以及发热、脉浮等不适症状。对该类型中医疗法治疗支气管炎主要是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为主。

支气管炎治疗方法哪种效果比较好

1、燥热伤肺型支气管炎:桑杏汤加减。桑叶10克、杏仁10克、淡豆鼓10克、南沙参12克、象贝10克、杏仁10克、瓜篓皮12克、桅子9克、黄芩10克、梨皮10克。随症加减治疗支气管炎:热重者,酌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以清肺泄热;津伤较重者,加麦冬12克、王竹12克,以滋养肺阴;痰中夹血者,可配白茅根30克,以清热止血。

2、痰湿蕴肺型支气管炎: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9克、茯苓12克、陈皮6克、厚朴6克、甘草6克、苍术6克、苏子9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2克。随症加减治疗支气管炎:寒痰较重,痰白腻如沫,怕冷者,加干姜6克、细辛6克,以温肺化痰;久病脾虚,神倦者,酌加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以益气健脾。

3、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菊花6克、杏仁10克、薄荷3克、连翘10克、桔梗6克、鲜芦根30克、牛蒡子10克、前胡1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治疗支气管炎:肺热内盛者,加黄芩12克、知母9克,以清肺泄热;咽痛声嘎者,配射干9克、赤芍10克、挂金灯12克,以清热利咽;热伤肺津,咽燥口干者,酌加南沙参12克、天花粉12克,以清热生津。

中医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偏方

现代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大气中的化学烟雾、大气污染物、粉尘等都会危害到支气管健康,导致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可以风味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治疗支气管炎的方法。

正常人的气管、支气管就像一棵大树,气管是主干,左、右支气管呈树枝状分布于左、右两肺,再往下越分越细,最后的分支是终末细支气管。其急、慢性炎症分别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属“咳嗽”、“痰饮”、“咳喘”等病范畴,多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疗。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起病时一般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发热、头身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而出现咳嗽、咳痰,少数伴有喘息,病程约1~2周,最多不超过3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4种类型:

1、燥邪伤肺型

以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不易咯出或带血丝、口鼻干燥为特点,多发于秋季,常伴有咽喉干燥、呛咳、胸痛、发热等症状。舌红、苔薄黄或干。治疗以清肺润燥、止咳祛痰为主。药方包括:瓜蒌、贝母、天花粉、桔红、桔梗、桑叶、杏仁、栀子、梨皮、明党参(粉沙参)、青黛、侧柏叶、百合、黄精。

中成药可选用二冬膏、贝母二冬膏、复方甘草合剂(片)、川贝清肺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膏等。

2、风寒束肺型

以咳嗽、痰稀薄、色白或呈泡沫状为特点,常伴有畏寒、无汗、头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发热等症状。治疗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嗽为主。药方包括:紫苏叶、生姜、前胡、茯苓、杏仁、陈皮、半夏、枳壳、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

中成药可酌情选用通宣理肺丸、参苏理肺丸、止嗽青果丸、复方川贝精片、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等。

3、风热袭肺型

以咳嗽频繁、痰粘稠、色黄或咳出不爽为特点,常伴有发热、怕风、汗出不畅、口干渴、嗓子痛、鼻流黄涕、气粗、音哑等症状。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为主。药方包括: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薄荷、芦根、知母、生石膏、射干、浙贝母、前胡、甘草。

中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复方穿心连片、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止咳枇杷露、急支糖浆等。

4、痰热壅肺型

以起病急、咳嗽气促、粘稠或黄脓痰、量较多为特点,常伴有身热烦渴、咽喉肿痛、喘息或胸闷不舒、咳痰不爽或难咳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为主。药方包括:胆南星、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茯苓、生石膏、竹沥、桑白皮、枇杷叶、穿心莲、金荞麦、鱼腥草、浙贝母、海浮石。小儿酌情选用天竹黄、金沸草、前胡、百部等品。

中成药可选用清热解毒口服液、穿心莲、鱼腥草片、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二母宁嗽丸、射麻口服液、祛痰灵、鲜竹沥水、竹沥化痰丸、蛇胆川贝液、蛇胆陈皮末、急支糖浆、枇杷露、清肺化痰口服液等。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分为单纯、喘息两型。平时咳稀白、灰白粘液或泡沫状痰,急性感染时痰液由白变黄,呈粘稠状。常在寒冷季节发病,如多年不愈,易咳嗽不止,痰量增多,秋冬尤甚。此症可出现喘息或哮喘样发作,不断进展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弥漫性细支气管炎,预后一般较差。故主张及时就诊,早期彻底治疗,控制感染,祛痰排痰、镇咳平喘。缓解期适当选用固本咳喘片、西洋参、人参、转移因子、核酪、胸腺肽、丙种球蛋白、胎盘组织液、酯多糖、气管炎菌苗等药品1~2种。另外不断加强体育锻炼,可增进抗寒能力,防止或减少急性发作。根据临床表现,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以下类型:

1、肺气虚型

以久嗽不止,咳声低弱,痰白稀或粘稠为特点,气短喘促,动则加重,可伴有面色胱白,言语无力或懒言,神疲体倦,自汗怕风,食少纳呆等症状。治疗以益气化痰,止咳平喘为主。药方可用:黄芪、五味子、党参、北沙参、当归、百部、紫菀、款冬花、山药、满山红、白术、胡桃肉、蛤蚧、穿山龙、钟乳石。

中成药可选用消咳喘、牡荆油丸、蛤蚧定喘丸、新碧桃仙片、咳喘宁、止嗽定喘丸、海珠喘息定、止咳化痰丸、止咳枇杷露等。

2、痰湿阻肺型

常以咳嗽、痰多,稀薄色白或粘腻易咳出为特点。一般病史较长,常反复发作。可伴有咳声重浊、气喘、头身沉重、神疲乏力、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症状。治疗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为主。药方包括:半夏、化桔红、茯苓、金银花、苍白术、厚朴、枳实、香橼、天南星、苏子、车前子、莱菔子、矮地茶、虎杖。

中成药可选用二陈丸、止咳桔红丸、痰咳净、祛痰灵、焊菜素、矮地茶素片、热参片、杜鹃素片、化痰止咳糖浆等。

3、气郁犯肺型

以咳嗽痰少,质粘而不易咯出为特点,胸胁胀闷或疼痛,心情忧郁,可兼见口苦咽干,头晕目赤,心烦易怒、失眠健忘等症状。治疗以理气解郁、清肺化痰为主。药方可用:陈皮、柴胡、香附、枳实、白芍、郁金、佛手、远志、知母、南沙参、龙胆草、玉竹、川芎、炙甘草。

中成药可辅助应用解郁安神冲剂、柴胡舒肝丸、远志糖浆、焊菜素片、枣仁安神液、矮地茶素片、止咳糖浆等。

4、痰热蕴肺型

以咳嗽、咳粘腻、黄稠或脓性痰液、咳出不爽为特点。有咳嗽、咳痰史患者易继发感染而急性发作,可伴有发热气粗或喘憋,喉中痰鸣、痰量较多,咽干喉痛,口渴呕恶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为主。药方可包括:葶苈子、竹沥、竹茹、鸡矢藤、枇杷叶、桑白皮、锦灯笼、射干、马兜铃、石苇、大青叶、筋骨草、四季青、前胡、甘草。

中成药可选用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矮地茶素片、焊菜素片,其他同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

5、肺阴虚型

慢性起病,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丝为特点,口燥咽干,可伴有午后潮热、颧红面赤、手足心热、形体消瘦、失眠盗汗、声音嘶哑、咳声短促等症状。治疗以养阴清肺、止咳化痰为主。药方包括:沙参、麦冬、玉竹、冬桑叶、罗汉果、天花粉、地骨皮、川贝母、草、黄精、百合、知母、白薇、玄参。

中成药可选用沙参麦冬膏、养阴清肺丸、益气养阴口服液、百合固金丸,其他同急性支气管炎燥邪伤肺型。

6、寒饮伏肺型

以久咳不止,痰稀薄、白粘或呈泡沫状为特点,量较多,秋冬加重,兼见形寒肢冷、气喘痰鸣、胸膈满闷、身重困倦等症。治疗以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为主。药方可选用:炙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焊菜、半夏、五味子、茯苓、金沸草、天南星、白芥子、苏子、款冬花、钟乳石或热参(有毒)。

中成药可选用止咳桔红丸、止咳化痰丸、止咳糖浆、矮地茶素片、牡荆油丸、焊菜素片、满山红胶丸等。

慢性支气管炎中药配方 阴虚肺燥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遇冷加重,咽干,口渴欲饮,痰少不利,或兼呼吸无力,咽痒而咳,反复发作多年不愈,逐渐加重,而发展与季节无关,全年咳嗽不止,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润肺利痰止咳,方用润肺汤。

常用中药:桑白皮,天花粉,冬瓜子,百部,款冬花,麦冬,党参,五味子,知母。

方中以润肺止咳的款冬花,百部为主药,合以化痰降气的桑白皮,养阴止咳的麦冬,知母,以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党参,五味子补益并收敛肺气;天花粉,冬瓜子利痰,诸药配合,利痰止咳力强。尤其通过益气养阴之品,起到治本的效果,可使咳嗽缓解后不再复发。

支气管炎用中药怎么调理

风寒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气急,痰稀色白量多,恶寒无汗,或兼头痛胸闷,鼻寒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此为外感风寒,肺失宣降所致。治当发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方用止嗽散。

常用药:麻黄,杏仁,生姜,细辛,紫苑,桔梗,枳壳,甘草。

方中以麻黄,细辛,生姜祛风散寒,并宣通鼻窍;麻黄合杏仁宣肺止咳;紫苑,桔梗,枳壳祛痰,宣肺宽胸;甘草和胃。头痛,身痛者,加川芎,羌活,独活;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苍耳子。

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气促,痰液粘稠,或兼身热,咽痛,鼻流浊涕,头目不清,舌苔薄微黄,脉浮数,此为风热犯肺,肺失宣降所致。治当疏散风热,宣肺化痰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连翘,桔梗,杏仁,薄荷,牛蒡子,前胡,百部,荆芥,甘草。

方中以荆芥,薄荷,桑叶,连翘疏散风热之邪,并通鼻窍;桔梗,前胡,牛蒡子宣肺化痰;杏仁,百部止咳;菊花清头目;甘草和胃;咽痛者,加金银花,板蓝根;身热者,加生石膏;口干欲饮者,加芦根。

燥邪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干咳或呛咳,甚至胸痛,无痰或痰少不利,甚至痰中带血丝,头痛鼻塞,喉痒咽痛,身热微寒,舌干少苔,脉浮或浮数,治当疏风清热,润肺止咳,方用杏苏散或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杏仁,紫苏叶,橘皮,半夏,桔梗,茯苓,甘草,大枣配杏苏散;桑叶,杏仁,南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梨皮配桑杏汤。

方中以紫苏叶,桑叶,生姜疏风解表;前胡,浙贝母,橘皮,半夏化痰;杏仁,南沙参,梨皮润肺止咳。

肝火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呛气逆阵作,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痰难出,量少质黏,痰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舌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治当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方用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常用药: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枇杷叶,青黛,蛤壳。

方中以桑白皮,地骨皮清肺热;青黛,蛤壳化痰热;枇杷叶降逆枳壳;粳米,甘草和胃。

中医如何治疗支气管炎

1.风寒咳嗽型支气管炎

症状表现:以突然咳嗽,声咳急频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或伴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苏散加减。中医如何治疗支气管炎,中医药方:杏仁6g,苏叶3g,前胡9g,半复6g,牛蒡子6g,生姜3片。

2.风热咳嗽型支气管炎

症状表现:咳嗽不爽,痰以黄粘稠为主,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身微黄白,脉浮数。治疗方法: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中医如何治疗支气管炎,常用桑菊饮加减。

3.实热喘型支气管炎

症状表现: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顺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中医药方: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苏子6g,莱菔子9g,可随证选加其它药物1~2味:①表邪重时加菊花9g,鲜芦根 15g。②热重时加黄芩6g,银花9g,连翘9g。③咳嗽重时加前胡9g或百部9g。④喘重时选加郁金6g,银杏9g或生赭石15g。⑤痰多时加葶苈子 9g,蒌仁9g。

相关推荐

慢性支气管炎咋治效果才好呢

风寒犯肺型:该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痰白而清稀,或气喘、胸闷,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身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治疗该型慢性支气管炎应坚持祛风散寒、宣肺化痰的原则,可选用三拗杏苏汤。其方药组成是:麻黄6克,紫苏10克,荆芥10克,白前10克,桔梗6克,杏仁12克,甘草6克。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 风热犯肺型:此类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痰黄或稠,发热微恶风,头痛,或口干咽痛,胸闷气促,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治疗该型慢性支气管炎应坚持祛风清热、宣肺化痰的原则,

慢性支气管炎会有哪些不良症状呢

1、急性并发症——支气管炎患儿可出现高热、缺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出现肺不张、肺气肿、脓胸、脓气胸、肺脓肿、心包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2、支气管丧失自然防御能力——当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不当时,可转变为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炎症,破坏支气管壁使支气管壁变形扩张,管壁组织被破坏,使支气管丧失原有的自然防御能力。 3、病情出现恶性循环——小儿患者因支气管扩张降低了咳嗽效率和排痰功能,恶性循环进一步扩大,病情加重,难以治愈,患儿可出现长时间的间断性发热,咯大量脓痰或咯血,甚至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4、

支气管炎哮喘吃什么药

舒喘灵(沙丁胺醇气雾剂):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等伴有支气管痉挛(喘鸣)症状的呼吸道疾病。 氨茶碱: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哮喘(心源性哮喘)。 博利康尼:本品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分泌大量浓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肿(PE)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 百令胶囊: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

小儿气管炎的分型

1、风热咳嗽型小儿支气管炎:咳痰不爽,痰黄稠粘,口渴咽痛,鼻流浊涕,发热头痛,有汗,舌苔微黄,脉浮数。 2、风寒咳嗽型小儿支气管炎:咳嗽声重较急,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咽痒,发热或不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 3、阴虚燥咳型小儿支气管炎:咳嗽日久,干咳无痰或少痰,口渴咽干,或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4、热痰壅肺型小儿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稠粘难咯出,发热面赤,目赤唇红,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苔黄,脉滑数。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支气管炎也分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好”的相关

慢性支气管炎应该怎么治疗呢

1、控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很多情况是由于支气管炎症定植菌导致的结果,所以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来说,控制感染非常有必要,常见的用药有白葡奈氏菌片以及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关于抗感染,患者一定注意切忌用抗生素类,以免给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 2、镇咳祛痰平喘。对于咳嗽痰多的患者,可试用化痰类药品和镇咳类药品,缓解支气管炎不适。 3、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吸入。 4、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定要在平常注意进行适量的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这也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主要办

慢性肺炎的小偏方

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可参照风热型感冒或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随着肺炎地进一步发展,当呈现肺热壅盛症状时,可配用痰热型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肺炎恢复期出现气阴两伤者,可参照肺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下面再选介几个偏方: 1.芦根竹沥粥用芦根60克(鲜者加倍),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50克和适量水。共煮为稀粥,加入竹沥30克,冰糖15克,稍煮后即可服食,每日1--2次。肺炎证属肺热壅盛者,可服此粥。 2. 复方银菊茶取芦根30克(鲜者加倍),金银花21克,菊花、桑叶各9克,杏仁6克,水煎

怎么有效诊断支气管哮喘

由于诊断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老年支气管哮喘起病估计差异较大,医学研究老年期和青少年期有两个发病支气管哮喘高峰,而且老年期的支气管哮喘病发作很高。因为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常被误诊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1、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有多种方法鉴别,如心电图、X线胸片、心力衰竭、肺水肿、COPD、支气管肺癌以及肺栓塞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在这类病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 2、要做个详细的检查有准确额病史,那样可以正确鉴别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 3、对可疑病例可根据24h峰速仪(PEF)的

得了支气管扩张中医能治吗

专家介绍得了支气管扩张,中医是能够治疗的治疗的方法有: 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型,轻者反复咳嗽、咯吐脓痰,重者伴有肺部感染而高热,咳嗽加剧,脓痰或绿脓痰量增多,胸痛胸闷,口苦口臭,或牙龈肿痛,大便偏干。 风热或疫毒之邪犯肺或风寒袭肺日久化热,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型中医治疗方介绍如下: 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型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型方药:千金苇茎汤和桔梗汤加减。 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型方解:方中芦茅根、黄芩、鱼腥草,银花、连翘、败酱草,清热解毒,泻肺治痈;冬瓜仁、生薏仁,桃仁,祛脓排痰、清热利

间质性肺炎的食疗药膳

1、 单方 在上述感冒,支气管炎的食疗中药中,能疏散风热的菊花,淡豆豉等,均可适用于肺炎初期证属风热犯肺者;能清热化痰或养阴润肺的荸荠,百合,梨,藕,蜂蜜等,亦可用于肺炎证属肺热壅盛或肺阴耗伤者。 ① 大蒜 取5%大蒜汁。每次可服20毫升,每日4次;或服10%的大蒜糖浆,每次15--20毫升,每4小时1次。 本方中其有效成分大蒜素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故大蒜汁,大蒜糖浆均可适用于治疗肺炎。 ② 马齿苋 用粳米50克,马齿苋30克。共煮为粥,每日服食1--2次,可作为肺炎的辅助治疗。 本方中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齿

怎么有效诊断支气管哮喘

由于诊断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老年支气管哮喘起病估计差异较大,医学研究老年期和青少年期有两个发病支气管哮喘高峰,而且老年期的支气管哮喘病发作很高。因为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常被误诊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如何有效诊断支气管哮喘 1、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有多种方法鉴别,如心电图、X线胸片、心力衰竭、肺水肿、COPD、支气管肺癌以及肺栓塞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在这类病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 2、要做个详细的检查有准确额病史,那样可以正确鉴别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 3、对可疑病例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