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痛的症状表现
儿童腹痛的症状表现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在幼儿中最常见。这种疼痛常一阵阵发作,没有腹肌紧张,肚子摸着是软的。这种腹痛,大都伴有舌苔厚腻、不想吃饭等症状。
2、肠痉挛症
有些婴幼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健全,一旦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肠管蠕动失去正常节律,肠壁肌肉就会发生痉挛,导致肠绞痛,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疼痛与吃东西和活动无明显关系,常骤然发作又很快消失,无规律性。腹痛部位多在脐周,腹部检查仅稍有紧张感,肠鸣音较活跃,无固定位置压痛,脐周压痛也不明显。这类小儿还常有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如流涎、夜间磨牙、多汗或遗尿等。
3、肠道蛔虫症
肠道蛔虫病可引起婴幼儿腹部隐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同时伴有消瘦、营养不良和贫血等症状。当蛔虫进入胆道时,会出现右上腹肋沿下剧烈绞痛,面色苍白,甚至休克。
4、结肠过敏
容易发生结肠过敏的婴幼儿,基本上都有便秘倾向。由于胃结肠反射可引起较强的便意感,结肠的紧张性痉挛造成结肠内的食物残渣堆积,导致结肠膨胀,从而引起腹痛发生。腹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表现为腹部不适,有的表现为钝痛,甚至绞痛。腹痛多发生在清晨醒来时或便前发生,有时在进食物后不久发生,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伴有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
5、便秘
有些婴幼儿由于长期的娇生惯养,造成严重的偏食习惯,平时只吃肉类,蔬菜几乎一点不沾。由于结肠内潴积的大量秘结粪块激惹近端肠壁肌肉,会引起强力收缩造成结肠内高压。或由于气体及粪块所致的近端结肠扩张,诱发阵发性腹痛。间歇期因肠壁肌肉松弛,故而腹痛也就随之缓解。大便经常3~5天,甚至多天才解一次。
6、上呼吸道感染
这与感染后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家长不必惊慌失措。当婴幼儿感冒发烧时,有时不仅有嗓子痛、流清鼻涕等症状,也会出现腹痛、呕吐等腹部症状。还有一种胃肠型感冒,以腹痛、腹泻、呕吐为主要,只要控制了感冒,症状就会消失。
7、胃肠生长痛
这种病的症状为阵发性腹痛,胃肠生长痛多见于3~12岁的孩子,一般认为与生长期的孩子胃肠道血液供应不足,胃肠道缺血痉挛有关。部位以脐周为主,疼痛发作时不是很厉害,十几分钟内就会缓解。此时家长摸孩子的肚子是软软的。
儿童腹痛症状
病史:
1.年龄:不同年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如肠痉挛多见于3个月以下的幼婴,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所致,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多见于两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肠道寄生虫病则相对少见,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以年长儿为多见。
2.腹痛发生的急缓:起病急缓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3.腹痛的性质: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粪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总之,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
①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
②局部压痛明显;
③有腹肌紧张;
④肠鸣音异常。
4.腹痛的部位:一般腹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相一致。
5.伴随症状:应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
6.既往史:应详细询问患儿既往有无类似腹痛发作,大便排虫和皮肤紫癜史,应了解发病前有无外伤,饮食卫生和进食何种食物等,均有助于腹痛原因的诊断。
儿童腹痛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左下腹痛、右下腹痛、急性腹痛、腹痛、阵发性腹痛
应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尽快作出早期、正确的诊断。
病史:
1.年龄:不同年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如肠痉挛多见于3个月以下的幼婴,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所致。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多见于两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肠道寄生虫病则相对少见。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以年长儿为多见。
2.腹痛发生的急缓:起病急缓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3.腹痛的性质: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粪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总之,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②局部压痛明显;③有腹肌紧张;④肠鸣音异常。
4.腹痛的部位:一般腹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相一致。
5.伴随症状:应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
6.既往史:应详细询问患儿既往有无类似腹痛发作,大便排虫和皮肤紫癜史,应了解发病前有无外伤,饮食卫生和进食何种食物等,均有助于腹痛原因的诊断。
儿童腹痛吃什么好
1、虚寒证 饮食以温热为宜,忌食生冷与烈性酒浆,可适当选用姜、葱、芥末、胡椒、大蒜、韭菜等作调料。应指导患者注意饮食调养,多选用温中益气之品,如羊肉、牛肉、南瓜、扁豆、山药、莲子、胡桃、龙眼、大枣、栗子、豆制品、乳类、蛋类等。
2、气滞证 气滞腹痛或腹胀者,应忌食南瓜、土豆及过甜之品等易壅阻气机的食物,可用白萝卜、大蒜、韭菜、香菇、柑橘等有行气温中作用之品作为食疗。
3、血瘀证 饮食以易消化之温性食品为主,山楂、酒酿有行气活血功能,可用于食疗。
4、食滞证 鼓励患者食用萝卜、金橘、橘子、苹果、山楂等有宽中理气消食之物。
儿童腹痛如何预防
腹痛是儿童常见的病症,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肚子疼的经历,只是症状有轻有重,持续时间有长有短。腹痛分为内科疾病性腹痛及外科疾病性腹痛两大类。
因此,引起儿童腹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治疗的方法也因病而异。对于出现腹痛儿童,家长和老师不要一发病就给予服用止痛药物,而应对病情进行一定时间观察,疼痛剧烈者应及时就医。
儿童腹痛如何护理
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
疼痛时可热敷、按摩腹部,或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对解除疼痛有一定帮助。此外,儿童受凉、过食生冷食物,也常可诱发腹痛。所以家长必须严格控制儿童的饮食,特别是要少吃冷饮或者可乐,油炸食物,睡觉时注意不让肚子受凉。
儿童腹痛的危害
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
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
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
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
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粪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
总之,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
①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②局部压痛明显;③有腹肌紧张;④肠鸣音异常。
不同年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如肠痉挛多见于3个月以下的幼婴,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所致。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多见于两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肠道寄生虫病则相对少见。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以年长儿为多见。
儿童腹痛有哪些症状
应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尽快作出早期、正确的诊断。
病史:
1.年龄:不同年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如肠痉挛多见于3个月以下的幼婴,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所致。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多见于两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肠道寄生虫病则相对少见。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以年长儿为多见。
2.腹痛发生的急缓:起病急缓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3.腹痛的性质: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粪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总之,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②局部压痛明显;③有腹肌紧张;④肠鸣音异常。
4.腹痛的部位:一般腹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相一致。
5.伴随症状:应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
6.既往史:应详细询问患儿既往有无类似腹痛发作,大便排虫和皮肤紫癜史,应了解发病前有无外伤,饮食卫生和进食何种食物等,均有助于腹痛原因的诊断。
儿童腹痛食疗方
下列几种饮食疗法适合儿童应用:
1、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捞出,晾晒半日,再放锅内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调匀,冷却后装瓶,每日服3汤匙。适合于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鹌鹑蛋1只。将牛奶先煮沸,打入鹌鹑蛋,再煮数分钟后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适合胃痛、口渴、纳呆、便秘的患儿用。
3、饴糖20克,冲入豆浆250毫升内,煮沸后空腹饮用。适合胃部隐痛、手足不温,怕冷的患儿。
4、取莲子、糯米、米仁各50克,红糖15克。莲子用开水泡胀,剥皮去心,放入锅后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及米仁煮沸,小火炖至烂,放红糖后食用。适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
儿童腹痛怎么办
(一)病因治疗:根据病因作相应处理。如肠痉挛给予解痉剂。胆道蛔虫症或蛔虫性部分肠梗阻,可用解痉止痛药等治疗。炎性疾病应根据病因,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外科急腹症应及时手术治疗。
(二)对症处理:
1.有水和电解质紊乱或休克者,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抗休克治疗。
2.病因诊断未明确前,禁用吗啡、度冷丁、阿托品等药物,以免延误诊断。疑有肠穿孔、肠梗阻或阑尾炎者,禁用泻剂或灌肠。止痛可用一般镇静剂,维生素K3或针刺治疗。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陈皮6g,川芎、香附、枳壳、白芍各10g,炙甘草3g。若患儿胁痛加青皮9g;食欲不振加白术10g,云苓9g,麦芽12元,鸡内金9g;大便不通加大黄3g,槟榔6g;腹痛甚者加元胡9g,木香6g。
儿童腹痛的早期症状
儿童腹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现在,外面的食物大多都不干净,而小孩又处于爱玩爱吃的时候,对于新鲜的事物他们都想要去尝试,所以吃到肚子中的的食物往往会产生疾病。
那么儿童腹痛的早期症状都有什么呢?根据什么可以判断呢?不同年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如肠痉挛多见于3个月以下的幼婴,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所致。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多见于两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肠道寄生虫病则相对少见。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以年长儿为多见。
儿童腹痛发生的急缓:起病急缓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性。
儿童腹痛的早期症状不怎么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了解儿童腹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多了解一些腹痛的常识,有助于儿童的健康。
儿童腹痛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
南瓜,山药,莲子,白萝卜
忌吃食物
桂皮,辣椒(红、尖、干),薄荷,大葱,葱白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下列几种饮食疗法适合儿童应用:
1、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捞出,晾晒半日,再放锅内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调匀,冷却后装瓶,每日服3汤匙。适合于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鹌鹑蛋1只。将牛奶先煮沸,打入鹌鹑蛋,再煮数分钟后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适合胃痛、口渴、纳呆、便秘的患儿用。
3、饴糖20克,冲入豆浆250毫升内,煮沸后空腹饮用。适合胃部隐痛、手足不温,怕冷的患儿。
4、取莲子、糯米、米仁各50克,红糖15克。莲子用开水泡胀,剥皮去心,放入锅后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及米仁煮沸,小火炖至烂,放红糖后食用。适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
患者吃什么好?
1、虚寒证 饮食以温热为宜,忌食生冷与烈性酒浆,可适当选用姜、葱、芥末、胡椒、大蒜、韭菜等作调料。应指导患者注意饮食调养,多选用温中益气之品,如羊肉、牛肉、南瓜、扁豆、山药、莲子、胡桃、龙眼、大枣、栗子、豆制品、乳类、蛋类等。
2、气滞证 气滞腹痛或腹胀者,应忌食南瓜、土豆及过甜之品等易壅阻气机的食物,可用白萝卜、大蒜、韭菜、香菇、柑橘等有行气温中作用之品作为食疗。
3、血瘀证 饮食以易消化之温性食品为主,山楂、酒酿有行气活血功能,可用于食疗。
4、食滞证 鼓励患者食用萝卜、金橘、橘子、苹果、山楂等有宽中理气消食之物。
儿童腹痛吃什么好
1、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捞出,晾晒半日,再放锅内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调匀,冷却后装瓶,每日服3汤匙。适合于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鹌鹑蛋1只。将牛奶先煮沸,打入鹌鹑蛋,再煮数分钟后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适合胃痛、口渴、纳呆、便秘的患儿用。
3、饴糖20克,冲入豆浆250毫升内,煮沸后空腹饮用。适合胃部隐痛、手足不温,怕冷的患儿。
4、取莲子、糯米、米仁各50克,红糖15克。莲子用开水泡胀,剥皮去心,放入锅后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及米仁煮沸,小火炖至烂,放红糖后食用。适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
缺钙与儿童腹痛
临床工作中,我们碰见不少腹痛儿童前来就诊,他们腹痛时无发热或腹泻症状,服驱虫药也无效,有的患儿几分钟后腹痛往往能自然缓解。这种不明原因的腹痛,可能是由于儿童体内缺钙导致肠痉挛而造成的。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人体内钙质虽多,但99%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成为这两种坚硬物的主要成分,故儿童严重缺钙时会导致骨质软化,出现生长障碍,即人们熟知的佝偻病。剩下1%的钙存在于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这部分钙数量虽少,作用却很大,它可帮助血液凝固,加强细胞间的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它能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如果血液中游离钙离子偏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增高。这时肠壁的平滑肌受到轻微的刺激就会产生强烈收缩,即肠痉挛,从而引起腹痛。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需要大量的钙质来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生长。为防止儿童缺钙,应合理安排食谱,及时让孩子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制品、鸡蛋、牛肉、虾米、黄鱼、带鱼、海带、紫菜、芝麻、豆制品等。面粉经发酵做成馒头、面包后变得松软,其中的钙易被人体吸收,可适当吃一些。此外,食物中的钙质和口服钙剂还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才能被身体吸收,所以,让孩子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就可使体内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
当然,小儿肠痉挛并非全由缺钙引起,当腹痛持续不缓解,尤其是伴有其它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