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增高

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增高

1、头颈部增高穴位

头颈部共6个增高穴位,它们是:印堂、上星、百会、率谷、风池、大椎。

2、胸腹部增高穴位

胸腹部共3个增高穴位,它们是:膻中、中脘、气海。

3、腿部增高穴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增高主要是使腿骨增长。所以,腿部增高穴位最多,达9个,它们是: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解溪、侠溪。

美白祛斑按摩三个穴位

平时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地机穴(阴陵泉穴下10厘米)。

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中医上有阿是穴的说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产生色斑的原因很多,如日光照射、疾病、药物、化妆品、情绪因素等。中医认为,大多数面斑产生的原因都是肝郁气滞,即由不良情绪等引发,很多长斑者还伴有某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等,所以特别是女性长色斑时要警惕身体的疾病。

胃部不舒服按摩三个穴位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对于冬季防治胃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治宝宝感冒认准三个穴位

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专家介绍说,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谢予朋表示,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按摩三个穴位教你如何补肾

对于老年人来说,肾脏随年龄增长呈现衰老、肾气亏虚。中医上,按摩三大穴位可补益肾气,固精护肾。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按摩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

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处。关元是男科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要找到关元也很简单,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按摩时,首先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此外,可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不要进食太多过度苦寒的食物,如苦瓜等。

按摩三个穴位治疗失眠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月经提前按摩哪些穴位

月经提前,这主要是脾气虚弱引起的。月经提前会引起经血稀薄,颜色淡,乳房胀痛,身体困乏,腰酸腿软,胃胀等症状。以下按摩方法是防治月经提前带来的相关症状的按摩方法。

方法1、按摩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坐在沙发上,腿部肌肉放松,依次对这三个穴位进行按摩,用拇指指肚按摩,力度可渐渐加大,每个穴位一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好。以后用相同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上的穴位。对这三个穴位进行按摩不但能够预防月经提早,还有辅助治疗胃胀,消化系统病患的治疗效果。从月经前一周开始按摩直到月经结束后三日,每日早起与晚睡时个按摩一回,按摩之前可沐浴或者是用热手巾敷腿。

方法2、按摩关元穴,期门穴,太冲穴,三阴交穴

a、躺在床上,以手掌与手指指肚分别对关元穴与期门穴进行按,揉,压,每个位置2分钟,按摩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到穴位上。

b、接下来按摩三阴交穴与太冲穴,每个穴位3分钟。

注意事项:

从月经前1周到月经后三日每日早晨和晚上各1回。

小孩感冒按什么穴位

一、小孩感冒按什么穴位

中医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突然消化不良有哪些解决方法

消化不良是胃动力不足引起的,会有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等状况发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炎症等,可以合理按摩我们的穴位帮助消化。按摩三个穴位可以助消化,胃口大开。分别是:劳宫穴,大陵穴,内关穴。经常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提升胃部功能,好胃口就来了。

丰隆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吃多了感觉胃胀不舒服,打嗝,没有食欲的话,可以用大拇指点按丰隆穴3分钟。

大横穴和天枢穴也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必选穴位。两个穴位都位于中腹部。天枢穴在肚脐正中旁开约两模指(拇指)处,大横穴为肚脐向左右六指宽处。每天饭前一小时揉搓两穴3~5分钟,然后将掌心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摩腹部100次。要注意的是按摩时间要离吃饭时间久一点

相关推荐

增高穴位按摩的方法

1、脑垂体穴 位置:脚底拇趾第二跖骨体正中,即拇趾指腹的中央(图2-26)。 操作手法: 轻手法:以拇指指端点按法施力点按(图2-27)。 重手法:以食指指尖关节点按法顶点施力、定点深按(图2-28)。 2、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两率谷穴上,按压约36秒,也可以心里默数36下。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再重复一遍,共36次。以下所有穴位都用此方法进行点按、揉。 3、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 方法:先用两手中指摸到两耳尖,然

什么穴位提高新陈代谢

1、按摩天柱穴提高新陈代谢 天柱穴位于颈部后侧,颈椎两侧天柱穴,可以消除上半身的寒症,刺激颈部后方的深层肌肉。 2、按摩三阴交穴提高新陈代谢 三阴交穴位于脚腕内侧,脚踝往上4根手指的地方有一个三阴交穴,按压此处能促进下身血液循环,令血液快速回流至心脏,全身都能温热起来。 3、按摩肾俞穴提高新陈代谢 双臂自然下垂,手肘的高度对着的后背,背骨左右两侧2根手指的地方就是肾俞穴,能提高腰腹周围的代谢机能。 4、按摩肱中穴提高新陈代谢 肱中穴在大臂内侧,腋窝下与手肘中间点。按摩这个穴位能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帮助代谢

怎么按摩防治颈椎病

颈椎病是很多上班族的烦恼,脖子僵硬,活动不便,这些都是颈椎病的典型症状,如果不积极的治疗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甚至会导致瘫痪,那么颈椎病该如何防治呢?中医介绍,穴位按摩是防治颈椎病的最好方法。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在格子间里的小白领特别容易得上颈椎病。人体的脊椎具有一定弯曲度。办公室一族长期伏案工作,盯着电脑超过10小时,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就会使脊椎曲度发生改变,就像是生了锈。相应地,颈椎会变得僵硬,腰椎会变直、反弓,引起腰痛。 风府穴 “风”,指穴内气血为风

按摩哪里能养胃

1、胃俞穴 说到胃痛,在我们的身体上有很多能够影响到胃部的穴位,胃俞穴就是其中一种。胃俞穴在身体的背部, 有人会说背部是前胸的折射区,的确,前胸的健康通过背部是能够看出来的。 在中医看来,按摩胃俞穴对于缓解消化不良、胃脘痛、反胃等常见的胃部不适症状,能够起到较好的和胃 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 在按摩的时候,好是趴在床上,全身放松,让家人两只手掌紧紧的按压这个穴位,以画圈的方式进行按 揉这个穴位,对于增强胃部功能很有效。 同时,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还可以对胃俞穴进行艾灸,对于促进胃部调节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

怎么治嗳气呢

拍打三焦经。它的位置在胳膊外侧中间线的部位。 你可以沿着肩膀经过胳膊肘,一直拍到手腕处,左右两支胳膊都要拍,反复拍打。 拍打膻中穴。膻中穴在躯干中心线与两胸连线的十字交点处。 拍打膻中穴可以促使胸腔积聚的气体排出体外,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的功能。 拍打的次数根据自身的随能力以10~20次为宜,而且要轻拍,能够刺激到穴位即可。 按摩穴位。可以重点按摩三个穴位,分别是翳风穴、内关穴和足三里。 翳风穴在耳垂根后面的凹陷处,按上去会有酸、麻的感觉。 内关穴在小臂内侧中线上,距离手腕线正下方四个手指的位置,按上去也

按摩五个穴位增强性功能

1、刺激商阳穴 商阳穴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旁。传统医学认为,刺激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性衰老。可在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电车时,用食指钩住车内的扶手或吊环;或在闲暇时两手食指相钩反复牵拉;或利用伞柄等按摩食指。 穴位按摩方法 1、单食指扣拳法(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 2、拇指推掌法(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 3、双拇指扣掌法(以双拇指重叠之处作为着力点)。 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揉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或先向左画圈20次,再向右画圈20次,重复5次。手法由轻至重,

常常失眠按摩三个穴位睡的香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

中医教你按摩三个穴位 有效预防癌症

双手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失去双手的话,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完成。如果我们的十指很灵活的话,我们的身体也不容易生病。另外,我们的手上分布着很多的经脉和穴位,如果能经常按摩这些穴位的话,就能起到强身健体和防病抗癌的效果。 按摩三个穴位可以防病抗癌 1、鱼际穴 和少府穴和劳宫穴不同,鱼际穴的位置不在手掌心,它位于第一掌骨的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属于手太阴肺经。鱼际穴所在的位置,肌肉丰隆,形状如鱼腹,故得此名。 按摩鱼际穴的好处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我们很容易患上感冒和便秘等疾病。如果我们能经常

按摩穴位增高法 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 方法:先用两手中指摸到两耳尖,然后往头顶上摸,到头顶正中点就是百会穴。用右手中指或者食指按在百会穴上,点按、揉方法同率谷穴。

白领肩颈疼痛按摩三个穴位可缓解

 风池穴: 风池穴在颈后发际的两侧凹陷处,位置在两块肌肉之间。揉压风池穴一分钟,能够缓解颈椎压力所导致的头晕等症状。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膝盖下三寸的位置。腰部的僵硬酸疼,甚至久坐导致的胃部不适,都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得到一定的调整。 合谷穴: 用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准另一只手的虎口边,然后拇指屈曲按下去,指尖指向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按压合谷穴,能够缓解久坐办公室常常会有的头疼以及眼部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