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这些夏季喂养建议,让0~3岁宝宝胃口大开! 7—12月龄

这些夏季喂养建议,让0~3岁宝宝胃口大开! 7—12月龄

对于7~12月龄的宝宝,家长们在坚持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基础上,夏季喂养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少给宝宝添加新的辅食种类,但如果一定要添加,就应该在给宝宝每添加一种辅食后,至少让他适应3天左右,如果他没有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才可考虑继续添加其他辅食种类。

2、每添加一种新辅食,都要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3、对于这一阶段的宝宝,制作辅食时不要添加盐和糖等调味品,而是要尽量保持辅食清淡的原汁原味,以便培养宝宝对不同天然口味食物的接受度,并降低宝宝挑食、偏食的风险。

4、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宝妈要给宝宝将辅食煮透、煮烂。

5、给宝宝喝适量的水,在保证7~12月龄的宝宝每喝≥600ml奶量的基础上,可以额外给宝宝喂适量的水,水量可按照宝宝的意愿而定(当宝宝出现尿黄,口腔有异味,口干,大便有硬结时可适当增加喂水次数)。

6、除此之外,小俪要提醒宝妈们的是,即使天气再热,也坚决不要给1岁以内的宝宝喂冷饮、果汁和饮料。

孩子偏瘦怎么办

1、喂养建议

(1)母乳喂养是首选。母乳含有6个月内宝宝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特别含有其他乳类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质,有利于宝宝健康防病,所以应纯母乳喂养4-6个月,添加辅食后仍可继续母乳喂养至宝宝1-2岁。

(2)满月后应逐渐变为每2.5—3个小时喂一次奶,而且每次喂奶时间要控制在15—20分钟以内,随着宝宝月龄增长,可减少夜间喂哺次数。

(3)根据母乳量的多少以及宝宝体格发育情况,在4-6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并遵循从少量到多量、从一种到多种、由细到粗、由软到硬、少盐不甜、禁油腻的原则。

(4)在宝宝7个月之后,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方式,在喂养中都要加上一些颗粒状、质地稍硬的食物,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萌出。

2、防病建议

(1)妈妈们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为宝宝接种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1针、乙肝疫苗3针、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3次、百白破疫苗3针、流脑2针、麻疹疫苗1针、乙脑1针。

(2)宝宝居住的房间要经常保持在通风的状态下,不能整天关闭着门窗,导致空气不流通。要确保室内空气新鲜,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3)若是家中有人感冒生病了,要尽量远离宝宝;如果不得不照顾宝宝的,要戴上口罩,并勤洗手。

3、起居建议

(1)保证宝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睡觉是宝宝每天必要的“功课”,如果这“功课”没有完成,便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2)宝宝清醒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多和宝宝交流,如说话、玩耍等,让宝宝在温馨欢乐的环境中成长。

(3)每天给宝宝洗澡,更换干净柔软的衣物,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爽,可使用宝宝专用的沐浴液和洗发水。

4、运动建议

(1)多做运动,最好每天坚持两小时,可分次进行。

(2)户外活动最好从夏季开始,一直坚持到冬季,这样可以让宝宝逐渐适应冷空气,有助于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3)除了让宝宝做耐力的运动,例如跑步,最好还进行其他一些以发展平衡、敏捷、柔软为目的的活动,例如打篮球、打羽毛球。每次运动都不要进行太长时间,适当地休息下,以免体力消耗过大。

秋季断奶正当时宝宝辅食过度零负担

母乳喂养进行到一定时候,由于工作原因妈妈不能及时哺喂母乳,或者宝宝已经长大,母乳喂养影响到了辅食添加,这时候就需要给宝宝断奶了。

秋季是宝宝断奶的好时机

断奶是宝宝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妈妈母乳喂养至宝宝满周岁,甚至可以更久,妈妈可以结合宝宝身体情况和进食情况来决定断奶的时间。给宝宝断奶最好选择在秋季,这是因为立秋后,天气渐渐转凉,与炎热的夏季相比,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较好,不会因为断奶产生的食欲不振而引起消化道疾病;而与寒冷的冬季相比,秋季断奶,宝宝晚上不会因为睡眠不安而着凉感冒生病。如果按时间推算,宝宝该断奶时正好赶在夏季或冬季的话,妈妈可以适当往后推迟一两个月,让宝宝在秋季或春季断奶,这样对身体的伤害也少很多。

选择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时断奶

秋季断奶正当时,但也要考虑宝宝的身体状况,选择宝宝身体好的时候断奶,否则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因为断了母乳,改吃牛奶和辅食后,宝宝的消化系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此时宝宝的抵抗力有可能略有下降,并会出现一些肠胃问题,因此断奶要考虑宝宝的身体状况,生病期间更不宜断奶。

给宝宝断奶要选择合适的月龄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活动量加大,对食物和营养素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这时母乳量已经减少,当主食的话远远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一般在宝宝1周岁左右可以断奶。

但断奶的月龄没有硬性规定,如果母亲奶多可多喂一段时间,吃母乳到两岁左右的宝宝也不少。母乳少,但宝宝愿意同时吃牛奶或其他食品,也可多吃一段时间;如果母乳少,而宝宝又不愿吃奶制品及其他食品的,则应早一点断奶。

小编有话:虽说秋季断奶正当时,可是妈妈需要注意,给宝宝断奶其实是指断母乳。在婴幼儿时期,宝宝的奶水一定不能少,即使不喂母乳了也可以给宝宝喂牛奶、配方奶等奶水,让宝宝吸收更多营养,更好地发育。

计划外疫苗到底要打吗

通常把计划免疫之外的疫苗俗称为二类疫苗或者自费疫苗,它们包括: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等,在考虑要不要给孩子打这些疫苗时,除去费用因素,父母更关心的是计划处疫苗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有没有副作用?什么时候打合适?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专家将为大家全面解析。

我们先来对对计划外疫苗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帮你做出正确的判断。

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 预防疾病: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有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 适用年龄:5岁以下的宝宝。

* 接种次数:6个月以下的宝宝注射3针,间隔1~2个月,1年后加强1次;6~12个月的宝宝注射2针,间隔1~2个月,18个月时加强1次;1~5岁的宝宝注射1针。

* 最佳时间: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没有比较集中的发病季节,所以只要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接种就可以。

* 专家点评:在很多欧美国家,HIB疫苗早已被列入计划免疫范围之内,因为这些国家的儿科医生发现,对抵抗力不成熟的小婴儿来说,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建议把HIB疫苗列入计划免疫之内。在中国,HIB疫苗的价格相对比较高,父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宝宝选择。

水痘疫苗

* 预防疾病:主要预防水痘这种良性传染病。

* 适用年龄:1~12岁。

* 接种次数:1~12岁的宝宝接种1针。

* 最佳时间:虽然水痘的高发季节是春季和冬季,但是因为它的传染性比较强,所以接种水痘疫苗在任何季节都可以。

* 专家点评:通常水痘的互相传染容易出现在集体生活中,比如幼儿园生活。所以,我们会建议准备上幼儿园的宝宝和已经上幼儿园的宝宝接种水痘疫苗。另外,水痘疫苗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在品质和作用上,两种疫苗没有差别,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

轮状病毒疫苗

* 预防疾病:预防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也叫秋季腹泻。

* 适用年龄:5岁以下的宝宝。

* 接种次数:2个月至3岁以内的宝宝,需要每年口服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的宝宝口服1次就可以。

* 最佳时间:通常会建议在每年9月份为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秋季腹泻高发季节来临前),但是专家们发现,秋季腹泻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出现,所以,具体的接种时间还需按照医生的建议。

* 专家点评:在美国,有些儿科医生对轮状病毒疫苗抱有疑问,因为早期的轮状病毒疫苗在注射后,有极个别的宝宝出现肠套叠的副作用,但是,2007年研制的新轮状病毒疫苗抵制了这个副作用,也得到了医生们的认可。是否为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你可以先听听医生的建议再做决定。

流感疫苗

* 预防疾病:预防某些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因为流感病毒种类众多,而且变异极快,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制备针对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现有的办法是每年根据病毒的流行和变异趋势,选择性地制造针对最有可能流行的流感病毒疫苗。

*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的宝宝。

* 接种次数:6个月至3岁的宝宝,每年注射2针,间隔1~2个月,每次注射0.25毫升。3岁以上的宝宝可直接接种成人剂型的疫苗,每年注射1针,一次注射0.5毫升。

* 最佳时间:南方宝宝接种疫苗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0月份至第二年的2月份。北方的宝宝在冬季到来前接种比较好。

* 专家点评:流感疫苗只是针对某一种流感病毒研制的,所以它不能预防普通感冒或其他类型的流感。对抵抗力不成熟的宝宝来说,流感病毒有一定危害性,所以,即使流感疫苗没有被列入计划免疫之内,但有些地区已经出台了接种流感疫苗的优惠政策,从而鼓励大家去接种流感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 预防疾病:预防由肺炎链球菌引起肺炎,以及一些并发症,比如脑膜炎、菌血症、败血症、中枢神经感染等。

* 适用年龄:3个月至5岁以内的宝宝。

* 接种次数:3~6个月的宝宝,在3、4、5月龄接种三针,每次至少间隔一个月。12~15个月龄,再加一次,共接种四次。7~11个月龄没有接种的宝宝,接种3次,每次至少间隔一个月。12~23个月龄,接种2针,至少间隔六个月。24个月至5岁的宝宝接种一针就可以了。

* 最佳时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没有季节的限制,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听从医生的建议。

* 专家点评:肺炎球菌疫苗是7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它有助于预防严重的肺炎并发症。在美国,儿科医生根据肺炎链球菌引发的肺炎以及并发症对宝宝带来的影响,建议父母为宝宝选择它。目前,在中国,肺炎球菌疫苗还需要进口, 所以价格很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

脊髓灰质炎疫苗

预防疾病: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

适用年龄:2~4个月龄基础免疫,4岁加强一剂。

接种次数:4次

最佳时间: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专家点评:国外IPV的使用比较普遍。在我国口服3次服苗后,保护率可达90%以上。血清中3型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同时抗体可阻止野病毒在肠道生存。腹泻、冷链保存情况均为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

喂养是否合理可参考身高和体重

孩子3岁以前的时期一般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婴幼儿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婴幼儿免疫系统建立和巩固起来的关键时期。

国际上的医学专家和营养专家曾提出“生命早期1000天”的理论,即从怀孕到2岁期间的营养影响人一生的健康。在生命最初的这1000天里,如果营养供应不合理,将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

专家提醒家长要重视孩子3岁前的喂养,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落后,抵抗力不够,容易生病,智力发育迟缓;如果营养供应过剩,将造成婴幼儿肥胖,研究表明婴幼儿期肥胖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肥胖,同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体型的孩子要高。

喂养孩子是否合理参考身高和体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孩子营养供给是合理的呢?专家认为可参考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身高能反映出长期的营养状况,而体重能映出短期的营养状况。

根据标准身高来看,出生时一般为50公分,3个月时为61公分,1岁时为75公分,2岁时应该是85公分,上下浮动2厘米属于正常。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在标准身高范围之外,那么就要及时查找原因。

由于身高也受遗传因素影响,父母矮小的孩子身高也会相对矮小一点。但如果父母身高正常,孩子身高不够,那么可能就是喂养不合理所致。生病也会导致发育迟缓,但是一般来说病好了身高是可以追赶的。

体重也是反映孩子营养状况的标准之一,标准的体重一般是出生时3.2公斤,3个月约6公斤,1岁约9公斤,2岁约12公斤,上下浮动10%是正常的。3岁以后一般每年长2公斤左右,如果体重突然增长过多要警惕性早熟。由于每个孩子的体重不完全一样,家长可以根据计算体重来判断孩子的体重是否合理。

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0.7×月龄);

7-12个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6×0.7+(月龄-6)×0.4;

2岁-青春期前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举例:宝宝出生体重为3公斤,那么5个月的体重应该是3+0.7×5=6.5公斤

婴幼儿合理喂养的关键

0-4个月的喂养:务必要喂饱孩子

护士长建议4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进行纯母乳喂养。妈妈务必坚持喂母乳,只有自身因素导致确实无法母乳喂养才考虑配方奶。

进行母乳喂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浪费初乳,出生后5天内的乳汁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乳清蛋白、矿物质、免疫蛋白,早产儿或病患儿尤其需要初乳;二是哺乳时要尽量让宝宝吃一侧乳房,这样能保证吃到热量丰富的后乳;三是要喂饱宝宝,如果宝宝总是不到1小时又需要喝奶,说明可能没吃饱,若哺乳时宝宝没吃饱就睡着了,要弄醒他继续哺乳。

宝宝吃饱了一般可以连续睡3小时左右,大便是金黄色糊状的,满月时体重可增加2斤,以后每个月增加600克左右。

4-12月的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尽管WHO建议6个月之内不添加任何辅食,但很多儿科专家认为4个月以后可根据孩子的表现来添加辅食,如果孩子吃奶吃不饱,对辅食有非常感兴趣时可以尝试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的原则为,食物从单一到复杂,一种到多种,稀到稠,小到大,少到多,如果宝宝不适应,暂时停止增加。建议4-6个月添加米糊,7个月以后添加稀粥、鱼蓉、蛋黄、蔬菜汁或泥,10个月开始可以吃较干的食物如软干饭。

1岁以后的喂养:安全、营养、愉快

1岁以后应开始多尝试一些较硬的食物,不能长期吃半固体或流质的食物,不利于口腔和肠胃的正常生长发育。喂养宝宝要遵循“安全、营养、愉快”的原则,不仅食物要营养,家长也要把食物做得漂亮一点,引起宝宝的食欲,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进餐,让孩子感觉吃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注意不要给孩子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以免肥胖。

春秋季断奶最好

·断奶时间不必硬性限定

宝宝逐渐长大,母乳所供给的各种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在9~12个月时可以断奶。在奶制品或其他代乳品缺乏的地区,断奶可适当延迟至1岁半左右。

·春秋季节都适宜

断奶最好选择春秋两季,冬夏季不宜断奶。冬季天气寒冷,宝宝抵抗力差,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夏季天气炎热,宝宝胃肠功能减弱,更换食物容易消化不良,同时夏季还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根据母乳状况定

断奶的月龄没有硬性规定,如果母乳多就多喂一段时间,一般到1 岁左右断奶。母乳少,宝宝愿意同时吃牛奶或其他食品,则多吃一段时间。如果宝宝不愿吃奶制品及其他食品的,则应早一点断奶,可提前到7~8个月时。

·选择宝宝身体健康状况

完全断奶时,宝宝的身体必须健康。断奶前,先带宝宝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只有当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消化能力正常时,才可以考虑断奶。如果宝宝体弱患病,应等病好后再断奶。若赶上宝宝正在长牙,也应推迟2周再开始断奶。

环境剧烈变迁阶段,如搬迁、打工、长途旅游等,不应成为中断哺乳的理由。在这些情况下,突然改变饮食结构容易使宝宝生病。

给宝宝添加7种蔬菜要看月龄

夏天到,菜市场上会出现很多蔬菜,再加上夏天宝宝容易烦躁上火,胃口不好,这时准妈妈可以给宝宝添加蔬菜作为辅食,可以给宝宝开开胃,但是不是所有的蔬菜都适合作为辅食的,具体添加也得看宝宝的月龄。

1、西红柿(生)

小编这里说的西红柿指生的吃西红柿。一般来说,5个月以后的宝宝可以吃煮熟的西红柿,不过生的西红柿最好等到7个月大以后再吃。宝宝1岁以后,吃整个西红柿之前,妈妈最好帮宝宝去籽,这样有利于他们消化,而且口感更好。

西红柿是应季的好蔬菜,妈妈们可以发挥小宇宙为宝宝做出各种多样的食物。

2、扁豆

扁豆本身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很适合做辅食,宝宝接受也容易,但是要做成泥状却有点难度,所以五六个月大的宝宝最好暂时别吃扁豆。等到宝宝7个月时,可以把扁豆煮软,切碎了给他们吃,提醒各位妈妈:烹调扁豆之前千万别忘记去掉上面的筋。

3、彩椒

宝宝7个月就可以吃彩椒或者青椒了。相比之下,彩椒的味道比较甜,而且口感比较软,宝宝可能会更喜欢。有些宝宝如果不喜欢彩椒皮的味道,妈妈们可以用火烤一下然后泡冷水,这样操作很容易就能将皮剥掉。

玉米比较不容易消化,所以刚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在尝试玉米的时候,妈妈们最好能把玉米磨碎,一点点地喂食。如果妈妈们想让宝宝更容易接受玉米,可以选用甜玉米。

4、茄子

茄子有很弱的苦味,所以可以等到宝宝7个月大之后再开始尝试。妈妈们可以将茄子蒸软后,捣成泥给宝宝喂食。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直接尝试一点大人吃的茄子。

无论从口感还是味道上来说,西葫芦和茄子都是非常相像的,虽然加热后也会变软,但是西葫芦不容易磨碎,所以最后等宝宝长到7个月的时候再尝试西葫芦。西葫芦可以用来炖菜或者煲汤,变换着煮法宝宝也喜欢。

5、黄瓜(生)

黄瓜生吃香脆爽口,是夏季消暑美食。那么宝宝可以吃生的青瓜吗?宝宝7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尝试吃一点,但是黄瓜皮有些苦,妈妈们可以把削皮后再给宝宝尝试。等到9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带皮一起食用了。麻麻们不妨借助一下工具将黄瓜做成细条状的,这样宝宝吃起来更方便。

6、苦瓜

虽然苦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是消暑去热的佳品,但是由于味苦,所以并不适合做辅食,而且很难将苦瓜煮软到烂的程度,所以如果宝宝不喜欢,不用勉强。

7、冬瓜

冬瓜含有丰富的水分,而且段时间加热之后就可以变软,所以是很好的辅食食材。但是冬瓜不容易完全磨碎,所以建议7个月后再让宝宝尝试。

秋季宝宝断奶要讲究方法

宝宝多大该断奶

断奶有开始断奶和完全断奶的年龄。开始的年龄是出生4~6个月。这时单纯的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需要逐渐添加牛奶、谷类、蛋类、菜类等食品。宝宝完全断奶以1岁半至2岁为宜。

什么季节断奶比较好

断奶时期最好选择春秋两季,冬夏季不宜断奶。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宝宝抵抗力差,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夏季天气炎热,宝宝胃肠功能减弱,更换食物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同时因为气温高,细菌易繁殖,稍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断奶方法有讲究

一般说来,宝宝出生4~6个月就应从小量开始逐渐添加牛奶、谷类、蛋类、菜类等食品,让宝宝渐渐吃习惯了,胃也会逐渐习惯消化这些食物。

在断奶期间,妈妈应给婴儿更多的关心,和婴儿玩游戏,逗婴儿开心。要避免在乳头上涂清凉油、紫药水,或把宝宝送到别处去,强迫断奶不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发育。

瘦弱宝宝怎样科学喂养

喂养建议

1.尽量母乳喂养。母乳含有6个月内宝贝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特别含有其他乳类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质,有利于宝贝健康防病,所以应纯母乳喂养4-6个月,添加辅食后仍可继续中国喂母乳至宝贝1-2岁。

2.满月后应逐渐变为每2.5-3个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哺喂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随宝贝月龄增长,可逐渐减少夜间哺喂次数。

3.根据母乳量的多少以及宝贝体格发育情况,在4-6个月开始给宝贝添加辅食,并遵循从少量到多量、从一种到多种、由细到粗、由软到硬、少盐不甜、禁油腻的原则。

4.从7个月开始,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方式,都要加喂一些颗粒状、质地稍硬的食物,以锻炼宝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萌出。

5.随着宝贝添加辅食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吃奶量会有所下降,但7-12个月的宝贝每天仍应保证喂奶3次以上,约摄入700-8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每日吃奶量不应少于600毫升,至少也应保证600毫升。

防病建议

1.妈咪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为宝贝接种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1针、乙肝疫苗3针、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3次、百白破疫苗3针、流脑2针、麻疹疫苗1针、乙脑1针。

2.宝贝居住的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应开窗2-3次,每次15-30分钟,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3.减少家庭以外人员的探访,家中若有人患感冒或其他传染性疾病,又不得不看护宝贝,一定要戴上口罩并勤洗手。

照料建议

1.保证宝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新生宝贝每天要睡18个小时左右,2-6个月的宝贝每天睡14-17个小时,7-12个月的宝贝每天睡13-14个小时,其中夜间约10个小时,白天睡2-3次。

2.宝贝清醒的时候,妈咪和其他家人要多与宝贝交流,如说话、玩耍等。

3.定期为宝贝洗澡、每天更换干净柔软的衣物,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爽,可使用婴儿专用的洗发液和浴液。

运动建议

1.每天给宝贝做触或被动操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对于瘦弱宝贝尤其有效。

2.加强体格锻炼,每天在户外晒太阳至少2小时,但夏天防晒。

相关推荐

婴儿胃肠道护理注意事项

少吃冰棍等冷饮品。夏天生冷食物不能贪吃,妈妈不妨多安排清淡爽口、蛋白质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油腻、多糖要限制,西瓜、水果、绿豆汤、冬瓜汤等天然防暑降温食品可多吃,多喝健脾胃的小米粥,吃胡萝卜泥、蒸熟的苹果泥等。宝宝多吃一些新鲜当令的蔬菜,妈妈可以在菜中加入蒜泥,既能使凉菜更加清凉可口,又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或者在菜中加点醋,也能增加宝宝食欲、帮助消化吸收。 而还没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选择对肠胃较为温和的舒适配方的奶粉,这样促进吸收,有效增强肠道抵抗力,减少夏季腹泻发生的几率。 2、护理 如果宝宝是因为饮

宝宝缺营养怎么补充 水

要知道幼小的宝宝体内有70%-80%都是水分,如果宝宝缺水就会表现为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是尿黄味重等,宝妈可以观察,如果小宝宝的嘴唇看起来干燥起皮了,那就是已经缺水了,如果水分补充不及时,就可能会引起发热。 夏季一定要注意给孩子补水。孩子缺水时精神会很差,略有烦躁不安,尿色深黄,尿味重;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头部囟门下陷,嘴唇干燥等。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还可能会引起小儿夏季热等病症。 以下为不同年段孩子每日饮水量参照: 0~6个月: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满6个月前都不需要喂水;而对于人工喂养的孩子来说,则应

有哪些自费疫苗是孩子一定要接种的呢

我国把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免费疫苗)和二类疫苗(自费疫苗),只是因为目前还做不到像发达国家一样全部免费接种,但其实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样重要,尤其是以下6种疫苗,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主动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预防相关疾病。 1、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这种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月到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种时间:2—6月婴儿接种3剂,7—12月婴儿接种2剂,1—5岁幼

母乳什么时候断最好

目前国内大部分婴儿都会在6个月到一岁之间断母乳。这与产假的长度很有关系。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纯母乳喂哺6个月, 母乳可持续两年或以上。很多妈妈上班后, 仍然完全或部分母乳喂哺。 最好是按宝宝的需要断母乳, 这样宝宝才较容易适应。 你可以考虑在宝宝已经进食固体食物,或开始使用杯饮用时才开始断母乳。 我国平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7.42个月(±5.60),分布范围为1-40个月。随着小儿年的增长,母乳喂养率下降明显,47.75%的6-12个月婴儿仍在母乳喂养,12~18个月的婴幼儿中母乳喂养的比例为16.94

婴幼儿几个月隔奶最合适

1、婴幼儿几个月隔奶最合适 宝宝在1周岁左右时断奶最合适,给宝宝断奶最好选择在春、秋两季。因为夏天气温比较高,会加重宝宝因断奶引起的食欲不振,天热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较差,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冬天天气太冷,宝宝因为断奶晚上睡眠不安,容易感冒生病。如果按时间推算,宝宝该断奶时正好赶在夏季或冬季的话,妈妈可以适当往后推迟一两个月。 2、婴幼儿隔奶注意事项 想顺利地断奶,一般情况下应在孩子4-6个月大时就开始添加辅食,此时是从母乳喂养转辅食的第一步,添加的辅食应是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等,其后在7-9

怎样才能够宝宝的食欲超好

怎样才能够宝宝的食欲超好呢?有些新生儿的胃口很不好,这不吃那也不吃,眼瞅着大小宝宝胃口一天差似一天,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宝宝多吃那么“一口”呢?看看专家怎么说。 小宝宝胃口究竟有多大? 了解宝宝食欲不佳之前,得先了解宝宝一天中的热量需求量多大?吃多少才能满足宝宝的成长发育所需?很多妈妈担心宝宝喝的奶量不够,希望医生能告知哺喂的次数或喂哺时间的长短。 事实上,只要宝宝饿了,妈妈就可以开始哺喂母乳,直到宝宝吃饱了,自然就会把头转离开,或松开嘴巴。而喝婴儿配方奶的宝宝(四个月以内),奶量

宝宝咀嚼能力差会怎样 如何预防宝宝咀嚼能力差

添加辅食的意义不仅仅是宝宝接触奶以外的味道,随着宝宝不同月,通过不同质地的食物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为以后吃“大人饭”打下好的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目的之一。 六个月左右,妈妈就要开始给予宝宝糊状或泥状等奶类之外的食物,宝宝有机会训练口腔的动作。 7~9个月妈妈可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辅食,提供宝宝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并能促进牙齿的萌发。 10~12个月可以选择成人化的食物中较软、较易咀嚼的食物。除了大人帮忙喂食之外,也可以培养宝宝自己进食的能力。 12个月以上提供给宝宝长条的水果、煮过

得了手足口病还需要打疫苗吗 建议:6种一定要打的自费疫苗

我国把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免费疫苗)和二类疫苗(自费疫苗),只是因为目前还做不到像发达国家一样全部免费接种,但其实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样重要,尤其是以下6种疫苗,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主动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预防相关疾病。 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这种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月到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种时间:2—6月婴儿接种3剂,7—12月婴儿接种2剂,1—5岁幼儿只需接种1剂。 参考价格:160元/剂 建

手足口病疫苗多久产生抗体 打手足口疫苗的最佳时间

6月开始接种,在12月前完成接种最佳。 6个月内的宝宝因为体内还有从妈妈身上带来的抗体,一般不会感染手足口病,而6月后抗体逐渐消退,一直到宝宝5岁左右,都是属于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宝宝6月开始接种第一针,可在7月时完成接种,最佳时间段内可延迟至12月完成接种。

0到12个月宝宝吃奶量和辅食

宝宝的吃奶量会随着体质以及年的增加变多,具体如下: 对于0-1个月的宝宝来说,由于其胃比较少,因此喝奶量比较少,一般每次60-80毫升左右,一天6-8次,能喝多少就喂多少,因为太小的宝宝肚子饿之后并不会反应,只会哭,只要一哭就可以喂一下,也可以根据消化能力进行判断。 对于2-3个月宝宝,随着月份不断增大,身体需要的能量更多,因此奶的需求量也会增多,这时候建议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左右。 对于4-6个月的宝宝来说,其体重不断增加,对于奶量需求会更高一些,建议每天喂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