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对发烧有效果吗 发烧反射区按摩退烧
按摩对发烧有效果吗 发烧反射区按摩退烧
用扣指法推压鼻子48次;用单食指扣拳法推压头部,支气管和肺各72次;用单食指刮压法刮压胸部淋巴36次;用扣指法刺激气管,咽喉和扁桃体各72次;用双拇指捏指法按揉上下身淋巴各48次;用单食指扣拳法推压甲状腺36次;用单食指扣拳法按揉脾脏36次。
宝宝发烧按摩什么穴位退烧快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6、推坎宫
位置:坎宫就是指眉弓,从眉心其沿着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条线。操作方法:用双的拇指指腹从小儿的眉心向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功效: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烧、惊风等病症的治疗。
宝宝发烧按摩退烧图解 宝宝发烧常用按摩方法
开天门:按摩者两拇指交替自两眉中至前堂发际一直线处自下向上推,为“开天门”。
推坎宫:按摩者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即推坎宫。
揉太阳:太阳为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按摩者用中指指端揉或运,为揉太阳。
运耳后高骨: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中,与翳风,风池成等腰三角形。
清肺经:肺经在无名指掌面,按摩时用拇指在小儿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为清肺经。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掌侧中央,腕至肘的正中直线上,按摩时食指,中指并拢,放于小儿腕部正中,自腕向肘反复直推。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拇指侧)的腕至肘的连线上。按摩时拇指,食指张开,食指放于患儿肘横纹拇指侧,拇指放于腕横纹拇指侧,拇指向肘部直推。
掐揉二扇门:按摩者一手托患儿的手,掌心朝下,用拇指指甲掐按二扇门3-5下后,再用拇指指端按顺时针方向按揉100-300次。
拿风池:风池位于后发际下大筋外侧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食指用力提拿,有节奏的一松一放,为拿风池。
清胃经: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用拇指直推称清胃经。
清大肠:按摩者拇指在患儿食指外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称清大肠。
揉板门:板门位于拇指根下方的大鱼际处,拇指端在患儿大鱼际的中点处,先顺时针揉按,再逆时针揉按。
运内八卦:用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运内八卦,以患儿感觉酸胀发热为度。
揉天枢:按摩者中指与食指分开,按于患儿脐左右旁开2寸处,即天枢,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补脾经:脾经在拇指桡侧外侧缘,按摩者用拇指在小儿拇指外侧缘,自指尖向掌侧直推,为补脾经。
补肾经:肾经位于小指掌面,按摩者用拇指在患儿小指掌面,自指尖向指根直推2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掌面。按摩者拇指在患儿中指末节掌面,自掌侧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的腕至肘的连线上,按摩时拇指,食指张开,拇指放于患儿肘部尺侧,食指放于腕部小指侧,拇指反复向肘部直推100-300次。
揉小天心:中指端放于患儿大小鱼际交接处,顺时针方向揉按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按100次。
小孩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小孩发烧按摩解析
按摩上述穴位,有清热解表,泻火除烦等作用,早晚各按摩一次有助于缓解发烧,头痛等不适。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穴位
定位:位于内脚踝往上约7指幅宽,在脚后方边缘约大拇指横宽距离的地方,左右各一。
按摩功效:退烧,舒缓宿醉,失眠,头晕,腰部疼痛,恶心呕吐和膝盖疼痛等症。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定位:位于脚背隆起处,大脚趾与第二趾结合处的连接线上,左右脚各一。
按摩功效:治疗发烧和食欲不振,舒缓坐骨神经痛,腹泻和脚麻。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定位:人的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的时候,脚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即为涌泉。
按摩功效:散热生气,有助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烧,身体乏力,口干,鼻塞等症状。
小孩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小孩发烧常用按摩部位
定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搓热掌心,手掌成中空状,有节奏的拍打曲池30-50次。
定位:位于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下而上推摩天河水30-50次,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度。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推30-5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
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1-2分钟,力度由轻至重。
小孩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推摩天河水
定位:位于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下而上推摩天河水30-50次,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度。
退六腑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推30-5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
点揉风池
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1-2分钟,力度由轻至重。
按摩五穴位有效退烧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按摩退烧的正确方法图解 按摩退烧效果怎么样
人体的皮肤和汗腺可以通过分泌汗液,皮脂的功能来起到散热或保温作用,对皮肤进行有益调节,按摩可以增强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利于汗液或皮脂排出,在揉擦,拿捏,拍打,弹拨等手法作用下,产生生热效应;再者按摩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预防和治疗发烧现象。
发烧怎么按摩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按摩退烧效果怎么样 喷酒按摩法退烧
酒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具有刺激皮肤,扩张血管,舒筋活血,消肿 止痛,降低体温,增加血液流量和流速等作用,发烧的时候,把酒含在嘴里憋足气喷在患处或学位,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按摩,酒精在皮肤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冷热,能起到退烧作用。
按摩方法:
1.在患者的太阳穴风池穴连续喷酒按摩,揉捏,在风池按摩的手法稍加重,按摩约3分钟。
2.在患者整个颈部和两肩部连续喷酒后,用力按揉约2分钟。
3.在患者整个前胸,后背连续喷酒后用两手掌上下,左右,由里向外按摩,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状况掌握按摩手法的轻重缓急,按摩约10分钟。
4.在患者的胃脘和脐部连续猛喷酒后连续用单手掌旋转按摩约5分钟。
5.在患者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分别喷酒用力按摩,揉捏五分钟;然后向患者的两脚心连续喷酒用两手按揉,抓捏约6分钟。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宝宝发烧按摩退烧图解 肺胃实热型发烧按摩图解
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按摩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帮助清除肺胃的湿热;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排便,以退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重在清热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