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的诊断方法
疱疹的诊断方法
1、细胞学诊断:取病损基底处细胞作涂片用瑞特姬姆萨或帕氏(Papanicolaou)染色,寻找大的多核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核内嗜酸包涵体有助于诊断。
2、疱疹病毒的细胞学检查:取细胞作涂片,加荧光标记的HSV-1及HSV-2型单克隆抗体,荧光显微镜下查到多核巨细胞内发苹果绿色荧光的病毒包涵体可作出诊断。
3、疱疹病毒组织培养:用人胚成纤维细胞、人羊膜细胞、肾细胞等作病毒分离培养,用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可以确认,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
4、电镜检查:有确诊价值但不易普及。
5、疱疹病毒的血清学诊断:检测HSV特异性抗体,在诊断上实用价值不大。
鉴别方法:
生殖器疱疹是误诊率较高的疾病。有很多患者仅仅有一点轻度的包皮龟头炎,即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所谓医生们诊断为生殖器疱疹,笔者就遇到数位这样的患者。有一些小门诊部受金钱的驱使,常常误导患者。下面介绍几个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温馨提示: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中可分为原发和复发两种。原发指首次感染病毒,一般从接触到发病约2-10 天,也就是潜伏期。患病部位先有烧灼感,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3-10个成群的红色丘疹,伴有瘙痒,丘疹很快变成小水疱,3-5天后变为脓疱,破溃后形成大片的糜烂和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愈合。整个病程可持续20天左右。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尿道口、阴茎、阴囊、大腿和臂部等处。女性好发于阴唇、阴阜、阴蒂、肛周或阴道。约90%的病人,病毒可同时侵犯子宫颈,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或下腹痛,并可并发宫颈炎和子宫炎。大多数男女病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后期炎症波及尿道、膀胱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痛、尿频、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等现象。此外,还可能有其它症状同时出现,如发热、全身不适、头痛、颈项强直、脑膜炎和骶部神经系统功能不全。
疱疹诊断鉴别
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
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唯一可靠的方法。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疱疹病毒的细胞学检查、疱疹病毒组织培养、疱疹病毒的血清学诊断、细胞学诊断等。
1、疱疹病毒的细胞学检查:取细胞作涂片,加荧光标记的HSV-1及HSV-2型单克隆抗体,荧光显微镜下查到多核巨细胞内发苹果绿色荧光的病毒包涵体可作出诊断。
2、细胞学诊断:取病损基底处细胞作涂片用瑞特姬姆萨或帕氏(Papanicolaou)染色,寻找大的多核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核内嗜酸包涵体有助于诊断。
3、电镜检查:有确诊价值但不易普及。
4、疱疹病毒组织培养:用人胚成纤维细胞、人羊膜细胞、肾细胞等作病毒分离培养,用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可以确认,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
5、疱疹病毒的血清学诊断:检测HSV特异性抗体,在诊断上实用价值不大。
由于生殖器疱疹的危害较大,因此发病后应积极到专业医院进行详细的诊断,并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
水痘的诊断检查
1.疱疹刮片诊断:新形成的水痘,刮取基底组织碎屑涂片,以吉姆萨或瑞氏染色后,镜下可查见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
2.免疫学诊断:可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诊断水痘或疱疹液中的疱疹病毒抗原;亦可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带状疱疹抗体,若病程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则有诊断意义。
3.病毒分离或电镜诊断查:对缺乏皮疹而疑为水痘脑炎、水痘肺炎或其他严重的非典型病例,可采集脑脊液、痰液或其他相应标本,接种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等适当的培养细胞,以分离疱疹病毒;也可用电镜直接检查患者疱疹液中的疱疹病毒;但这些检测技术复杂,耗时较长,一般很少在临床上应用。近年来,已开展PCR技术,从上述标本中快速检测病毒的基因,有助于早期诊断。
4.其他辅助诊断检查:水痘并发肺炎者,X线胸片可见双肺弥漫性结节状阴影。
怎么自己诊断疱疹
成群的针头大水疱,好发与口唇周围、外生殖器,常在感冒或其他发热性疾病时伴发,有轻微痛、痒感,数日水疱偶结痂而愈,常易复发。
初起为皮肤发红,出现簇集成群的红色丘疹,1~2天内演变成圆形水疱,水疱周围有红晕,极少融合,一周内疱疹沿神经近端向远端陆续出现,到躯干中线停止发展,排列成带状,伴明显神经痛;各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数天后,疱液由澄清而变为混浊或化脓,逐渐吸收干涸结痂,或破溃糜烂继发感染,愈后遗留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好发于肋间神经分布区和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以及颈部、腰骶部、四肢等处。
发热后数小时或1~2日于躯干和头部出现直径为3~5mm的红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水疱表浅壁薄易破,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常伴有搔痒。1~2日后疱疹中心干枯,红晕消失并结痂,1~3周后脱痂;若继发感染可持续数周,一般不留痕迹。皮疹呈向心分布,以躯干为多,四肢较少,手掌及足底更少。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10日左右自愈;多在冬季流行传染于儿童。
水疱常位于足底或手掌指间,疱壁厚而不容易破,内容透明;成群或散在分布,水疱周围皮肤正常,瘙痒明显,数日后疱液吸收而干燥脱屑,如继发细菌感染则成脓疱。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依据有什么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依据一:抗体检测法
抗体检测法是检查生殖器疱疹的常见方法,不过这种检查不能作为生殖器疱疹诊断的依据,只能诊断以下情况,如判断是否曾经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但症状不典型的感染者,评估生殖器疱疹患者配偶所生新生儿的感染风险以及单纯疱疹预防接种时可能得到的成功率。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依据二:细胞学检查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可通过细胞学进行检查,挑取泡液或从疱底溃疡面刮取少量皮损进行涂片,通过不同的染色情况,寻找大的多核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核内嗜酸包涵体。但此方法不能区别单纯疱疹感染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相关疱疹病毒类疾病,只有在急性期水疱出现时才可能得出阳性结果。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依据三:基因检测法
这也是现在检查生殖器疱疹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能直接检测出生殖器溃疡性疾病患者损害部位的HSV-2病原体,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大大提高生殖器溃疡病人中疱疹病毒确诊的能力。但其费用较昂贵,且操作技术、实验室条件和设备的要求也较高。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依据四:病毒分离
生殖器疱疹发生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检查,还可通过病毒分离进行检查,通常用棉拭子从发病1-3天内的水疱底部取得标本,用人胚成纤维细胞、人羊膜细胞、肾细胞等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再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加以确认。其分离成功的前提是取材的准确和尽快接种,由于其操作复杂,费用昂贵,技术条件要求高,目前尚不能普遍使用。
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
HSV感染的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对有不洁性交史、在生殖器部位出现皮肤红斑和原发性水疱且症状易复发者不难诊断。必要时取疱液作涂片、培养、接种和免疫荧光检查,或取血清作免疫抗体测定等,均有助于诊断和确定病毒类型。 HSV的组织病理学具有以下特征:表皮内水疱,系细胞的气球变性及网状变性所致,疱内可见棘层细胞松解及多核上皮巨细胞。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血管外红细胞。真皮内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一)细胞学方法
在皮损处刮片做Wright-Giemsa (Tzanck试验)或Papanicolaou染色,可检出具有HSV感染特征的巨细胞包函体,但不能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区别,其敏感性仅为病毒分离的60%。
(二)培养法
从水疱底部取材做组织培养分离病毒,为目前最敏感、最特异的检查方法,需5~10天。因其技术条件要求高,价格昂贵,故未能普遍使用。
(三)抗体检测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HSV-Ⅱ抗体检测,如蛋白印迹法,也可用gD2作抗原检测HSV-Ⅱ抗体,具有敏感且能区分HSV-I和HSV-Ⅱ的优点。
(四)基因诊断
1.用PCR分型检测单纯疱疹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方法,只要标本中含有lfg的HSV-DNA就可以将其检出。PCR在HSV感染诊断的研究中发展较快,分型检测HSV是发展的趋势。
2.套式PCR:套式PCR(nested primer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P-PCR)是通过“外侧¨和“内侧”两对引物,即一对扩增较大DNA片段的“外侧”引物和一对位于扩增产物中再扩增小片段的“内侧”引物,这样两次连续放大可以提高PCR检测的灵敏度,保证产物的特异性。该方法能100%检出HSV-I,50%检出HSV-Ⅱ,但不能对HSV进行分型,应改进HSV分型检测,更好地在临床应用和在基础研究中推广应用。
3.聚合酶链反应-酶谱法:聚合酶链反应-酶谱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ndonucleasecleavage,PCR-FC)不仅能一次性分型检测HSV-I、HSV-Ⅱ、EBV、CMV等四种病毒,而且方法本身快速、方便、无放射线损伤,易被实验室接受。PCR-EC灵敏度高,可检出3个CFU的HSV-I,能检测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第1天CSF中的HSV DNA,并可用于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由于病毒的变异性,会出现酶切点突变丢失现象,从而造成酶切阴性结果。这可以通过型特异性探针或序列分析解决。
4.RNA的聚合酶链反应:RNA的聚合酶链反应(RIA-PCR),不仅能通过检测不同期HSV的RNA来诊断HSV感染,而且有利于HSV的潜伏期感染机制的深入研究。RNA-PCR是以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反应(RT)产生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以达到检测目的。因此,RNA-PCR也可称为RT-PCR。
(五)病理组织学诊断
细胞内水肿,基底层形成大水疱,病灶周围有多核巨细胞浸润,特别是多核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充斥于病灶中间。
一般根据患者症状可疑诊该病,采集溃疡面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可以很快作出诊断。为确诊,则可将溃疡区的拭子送专门实验室进行培养,一般可在48小时内获得结果。血清试验可提示过去感染,若抗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可提示近期感染。
鉴别诊断:
(一)梅毒硬下疳
伏期为2~4周,局部硬结、溃疡,无自觉症状,苍白螺旋体和梅毒血清反应阳性。主要表现为生殖器糜烂,无继发感染时常为单个损害、不痛,暗视野可见梅毒螺旋体,但应注意双重感染可能性。
(二)软下疳
发病前2~5天有性乱史,损害为外阴部溃疡。基底软,伴疼痛与触痛,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可形成溃疡并排出脓液,可检出Ducrey嗜血杆菌。溃疡与生殖器疱疹溃疡相似,但如果见红斑基础上成群的水疱则可诊断为疱疹,取分泌物行病原体检测可确定诊断。
(三)其他皮肤病
如接触性皮炎,脓疱病、带状疱疹、白塞病,可以根据病史及检查区别。
(四)带状疱疹
外生殖器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水疱,伴疼痛及附近淋巴结肿痛。皮疹常为多处,呈带状。起病前常有前驱症状,如神经痛、感觉过敏等。无性接触史。
(五)固定性药疹
外生殖器固定性药疹表现为暗红斑、水疱、糜烂、渗液和灼痛。水疱多为大泡。糜烂、渗出明显。其他部位也常有同样的症状,有用药史而无性接触史。预后多有色素沉着。服同类药物可再发相同的症状。 皮损主要为暗红斑上有厚壁水疱或大疱。
此外,生殖器疱疹还应与龟头炎、接触性皮炎、白塞病鉴别。
(六)贝赫切特综合征
首先出现口腔或外生殖器溃疡,针刺试验阳性,以后可伴虹膜睫状体炎及四肢结节性红斑。
带状疱疹诊断鉴别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局部体格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
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唯一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