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十种按摩方法去秋燥

十种按摩方法去秋燥

1、拍屁股

取站立位,用手掌或握拳或用拍子拍打两侧臀部,左右臀部各拍打50-100下;然后拍打骶部、尾骨两侧约2分钟。拍打时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女性月经期要慎用,孕期禁用。

2、拍手心窝

每天双手相互拍击100-200次,或用拍子相互拍击100-200次,再双手掌、手背互相搓擦至发热为止。

3、摩擦鼻翼

两手中指指腹着力,分别摩擦鼻的两侧,从鼻翼至鼻根,来回摩擦,直到鼻翼两侧发热。

4、按摩牙龈

用舌尖反复卷摩牙龈内外,直至满口生津,并将津液咽下。

5、揉搓耳朵

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整个耳廓,用力搓擦,搓至发热。

6、轻拍胸部

手掌微屈,手指自然并拢,轻轻拍击胸部,双手交替进行。

7、按揉足三里穴

用拇指着力,按揉两侧足三里穴各100次,以有酸胀感为佳。

8、按摩腹部

用单手或双手重叠放在腹部,再按摩脐部、小腹部,最后反复按摩整个腹部。

9、摩擦脚掌心

用手掌小鱼际着力,摩擦脚掌心,两脚交替进行,以发热为度。

10、摩擦小鱼际

双手掌小鱼际分别放在腰部两侧,然后上下摩擦,擦至局部发热为止。

鸭肉去秋燥

俗语说“秋高鸭肥”,鸭肉是美味佳肴的主要原料。鸭肉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比其他肉类多。根据鸭子的不同部位如何吃,我来为大家推荐四道菜。

鸭肉冬瓜汤。鸭肉蛋白质含量约为16%,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矿物质等元素含量较丰富。食欲不振时,做道鸭肉冬瓜汤,既补水又可补充优质蛋白质。鸭肉味美,但体质虚寒、感冒的人应当少食。

红白血豆腐。鸭血细嫩香滑,镁、铁含量丰富,和豆腐一起做成红白血豆腐,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再配上一两道应季蔬菜,可使营养更全面。但鸭血含钠量偏高,建议偶尔吃几块即可,切勿长期食用,以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鸭肝炒尖椒。鸭肝是理想的补血和补充维生素A的佳品,此外,还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鸭肉搭配尖椒,既可补充蛋白质、铁,又可补充维生素C。需提醒的是鸭肝胆固醇含量较高,建议一次吃50克左右为宜。

酱鸭翅。鸭翅骨多肉少,所含热量低,虽营养价值比不上鸭肝、鸭血等,其低脂口感好,酱鸭翅是不错的选择。但油盐酱料、辣椒若过量,易加重肠胃负担,因此烹制时应尽量避免过度加工。

如何食疗祛除鱼尾纹

啤酒去除鱼尾纹

啤酒中酒精含量较少,里面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糖和蛋白质。取出适量的酒精,用化妆棉浸湿,敷在鱼尾纹的地方,再加以轻柔的按摩,能够减少鱼尾纹。

去眼皱纹按摩

首先将双手搓热,然后用手掌在眼皮上一边吐气一边轻抚,注意上下左右各6次。接着按压位于眼睛外侧1厘米处的“瞳子髎”,在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者是仰卧的姿势,一边吐气一边按压6秒钟,共重复6次。坚持每天用这种按摩手法按摩眼周,坚持一段时间你就能去除眼皱纹了。

眼霜按摩去鱼尾纹

MM们不妨准备一款去皱的眼霜,在洁面之后取出适量的眼霜做按摩,去除鱼尾纹。用一只手支撑住太阳穴,另一只手则由外眼角向内里做螺旋式的按摩,一边按摩一边向内眼角移动。每日按摩两次,每次重复5次为佳。

白露如何调神 白露应收敛神气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对应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除了作物需要收获外,人体也需注意收敛神气,敛神是去秋燥的最佳选择。

10种食物降火去秋燥

1、百合理胃健脾

败火关键词:轻微干咳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经、为清补之品。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解热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

小零嘴:糯米百合甜杏粥。糯米100克,百合30克,甜杏仁20克洗净同煮为粥。

强效食补:用百合来炒青菜,百合和青菜的清香能增进食欲。(来源:太平洋女性网)

2、莲子延年益寿

败火关键词:心神不宁

莲子的寿命很长,历代很多本草着作都认为莲子可以延年益寿。《神农本草经》列莲子为上品,可以颐养天命。莲子的作用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用莲子配白茯苓、淮山药、糯米、陈仓米、白砂糖等,蒸熟成糕。每日服食最能延年益寿。

小零嘴:到点心铺买些莲子糕,莲蓉夹心糕,莲蓉月饼,鲜奶椰丝莲子饼来吃。

强效食补:用莲子来蒸馒头,并将其作为可爱的馒头芯食用。

3、银耳改善面色晦暗

败火关键词:面色晦暗

银耳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5~6克,脂肪0.6克~3.1克,碳水化合物79克,粗纤维2.6克,钙380毫克,磷250毫克,铁3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2、胡萝卜素、胶质蛋白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仿衰的作用。

小零嘴:先将银耳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冰糖适量调味。

强效食补:将白木耳(银耳)和黑木耳一起,沾芥末酱油吃,味道很鲜。

4、秋梨膏润肺清痰

败火关键词:稍有痰火

“唉!秋梨膏啦!秋梨膏啦!胖子吃了能变瘦,瘦子吃了能变胖,赶考的吃了肯定能考上,不想考上的人吃了永远也考不上。”解放前,秋梨膏在南方诸省就是这么叫着卖的。秋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具有润肺清痰、降火除热、镇静安神、降低血压、消炎去痛的作用。

小零嘴:买上两瓶秋梨膏。这秋梨膏有药料却没有药味儿,梨香芬芳,甜润可口,润肺止咳。

强效食补:把梨切成小块和蜂蜜一起搅拌食用,甘甜可口。

5、西洋参抗疲劳

败火关键词:身体虚弱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他所含的皂甙有显着的抗疲劳、抗利尿、抗缺氧能力。尤其在人们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况,而在煮粥或者炖肉中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还能温和滋补。

小零嘴:市场上有一种蜜制西洋参的小食品,是用蜜糖裹了西洋参做的,吃起来香脆可口。

强效食补:在吃火锅的时候,在里面放入西洋参,可以有效进补。

6、吃苹果有效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败火关键词:体态臃肿

西方有句老话“An apple a day,keep doctors away。(一天一个苹果,一辈子不看医生)。”苹果中含有的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还具有吸附胆固醇,使之随粪便排出体外的功能,从而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适合在贴球膘的秋天食用。

小零嘴:在一些烤肉店里,专门有烤苹果串的,干干的苹果干,吃起来别有味道。

强效食补:将苹果、山药去皮均匀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调味。

7、山药能清心安神

败火关键词:筋骨疼痛

山药也属于中药。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B、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因此食用山药能摄入大量的粘液蛋白,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的脂肪沉淀,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小零嘴:将山药捣碎成粉,放入锅内蒸熟记白糖调陷儿,将山药陷与糯米粉制成汤圆食用。

强效食补:做拔丝山药,然后晾凉了放入冰箱当糖块吃。

8、芝麻可以润肠通便

败火关键词:大便干燥

芝麻可以润肠通便,保持我们大便不干燥。另外,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持血糖的稳定,有益于骨密度的提高,柔韧我们的关节,美化我们的肌肤。

小零嘴:面茶是北京的一种茶点,就是趁棒子面粥热气腾腾的时候,盛到碗里,表面撒上厚厚的芝麻,淋上一点用香油和盐调好的芝麻酱即成。

强效食补:做干拌面的时候,多加入一种佐料,就是芝麻,或者去买芝麻糖。

9、蜂蜜可以将营养物质带到身体各个部位

败火关键词:肌肤无华

营养专家认为,蜂蜜是集全部营养于一身的天然食品,富含生命活动所需的活性物质和水分,在中药中能调和白药,也就是说,它可以将营养物质带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多食用蜂蜜不仅可以外养肌肤,还可以内养脏腑。

小零嘴:蜂胶糖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养颜小食品,不妨买来食用。

强效食补:在所有用糖的地方,都改为用蜂蜜增甜。

10、乌龙茶去口干舌燥

败火关键词:口干舌燥

喝上一杯发酵适中,不寒不热,性平的乌龙茶,能够有效地消除夏天身体所淤积的余热,恢复津液,让人感到口中润泽,周身滋养。而且也可以通水利尿,对于暑热湿气的排除也非常有效。

小零嘴:和乌龙茶的时候里面适当加入一些蜂蜜,润燥生津的作用更明显。

推荐10种食物败火去秋燥

1、百合理胃健脾

败火关键词:轻微干咳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经、为清补之品。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解热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

小零嘴:糯米百合甜杏粥。糯米100克,百合30克,甜杏仁20克洗净同煮为粥。

强效食补:用百合来炒青菜,百合和青菜的清香能增进食欲。

2、莲子延年益寿

败火关键词:心神不宁

莲子的寿命很长,历代很多本草着作都认为莲子可以延年益寿。《神农本草经》列莲子为上品,可以颐养天命。莲子的作用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用莲子配白茯苓、淮山药、糯米、陈仓米、白砂糖等,蒸熟成糕。每日服食最能延年益寿。

小零嘴:到点心铺买些莲子糕,莲蓉夹心糕,莲蓉月饼,鲜奶椰丝莲子饼来吃。

强效食补:用莲子来蒸馒头,并将其作为可爱的馒头芯食用。

3、银耳改善面色晦暗

败火关键词:面色晦暗

银耳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5~6克,脂肪0.6克~3.1克,碳水化合物79克,粗纤维2.6克,钙380毫克,磷250毫克,铁3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2、胡萝卜素、胶质蛋白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仿衰的作用。

小零嘴:先将银耳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冰糖适量调味。

强效食补:将白木耳(银耳)和黑木耳一起,沾芥末酱油吃,味道很鲜。

4、秋梨膏润肺清痰

败火关键词:稍有痰火

“唉!秋梨膏啦!秋梨膏啦!胖子吃了能变瘦,瘦子吃了能变胖,赶考的吃了肯定能考上,不想考上的人吃了永远也考不上。”解放前,秋梨膏在南方诸省就是这么叫着卖的。秋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具有润肺清痰、降火除热、镇静安神、降低血压、消炎去痛的作用。

小零嘴:买上两瓶秋梨膏。这秋梨膏有药料却没有药味儿,梨香芬芳,甜润可口,润肺止咳。

强效食补:把梨切成小块和蜂蜜一起搅拌食用,甘甜可口。

5、西洋参抗疲劳

败火关键词:身体虚弱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他所含的皂甙有显着的抗疲劳、抗利尿、抗缺氧能力。尤其在人们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况,而在煮粥或者炖肉中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还能温和滋补。

小零嘴:市场上有一种蜜制西洋参的小食品,是用蜜糖裹了西洋参做的,吃起来香脆可口。

强效食补:在吃火锅的时候,在里面放入西洋参,可以有效进补。

6、吃苹果有效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败火关键词:体态臃肿

西方有句老话“An apple a day,keep doctors away。(一天一个苹果,一辈子不看医生)。”苹果中含有的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还具有吸附胆固醇,使之随粪便排出体外的功能,从而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适合在贴球膘的秋天食用。

小零嘴:在一些烤肉店里,专门有烤苹果串的,干干的苹果干,吃起来别有味道。

强效食补:将苹果、山药去皮均匀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调味。

7、山药能清心安神

败火关键词:筋骨疼痛

山药也属于中药。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B、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因此食用山药能摄入大量的粘液蛋白,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的脂肪沉淀,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小零嘴:将山药捣碎成粉,放入锅内蒸熟记白糖调陷儿,将山药陷与糯米粉制成汤圆食用。

强效食补:做拔丝山药,然后晾凉了放入冰箱当糖块吃。

8、芝麻可以润肠通便

败火关键词:大便干燥

芝麻可以润肠通便,保持我们大便不干燥。另外,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持血糖的稳定,有益于骨密度的提高,柔韧我们的关节,美化我们的肌肤。

小零嘴:面茶是北京的一种茶点,就是趁棒子面粥热气腾腾的时候,盛到碗里,表面撒上厚厚的芝麻,淋上一点用香油和盐调好的芝麻酱即成。

强效食补:做干拌面的时候,多加入一种佐料,就是芝麻,或者去买芝麻糖。

9、蜂蜜可以将营养物质带到身体各个部位

败火关键词:肌肤无华

营养专家认为,蜂蜜是集全部营养于一身的天然食品,富含生命活动所需的活性物质和水分,在中药中能调和白药,也就是说,它可以将营养物质带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多食用蜂蜜不仅可以外养肌肤,还可以内养脏腑。

小零嘴:蜂胶糖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养颜小食品,不妨买来食用。

强效食补:在所有用糖的地方,都改为用蜂蜜增甜。

10、乌龙茶去口干舌燥

败火关键词:口干舌燥

喝上一杯发酵适中,不寒不热,性平的乌龙茶,能够有效地消除夏天身体所淤积的余热,恢复津液,让人感到口中润泽,周身滋养。而且也可以通水利尿,对于暑热湿气的排除也非常有效。

小零嘴:和乌龙茶的时候里面适当加入一些蜂蜜,润燥生津的作用更明显。

去秋燥首选梨和甘蔗

根据传统的养生原则,在秋天要多吃些水果,可增加肝脏的功能,可抵御过盛肺气之侵袭。但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人们食用。各种水果该怎么吃才是健康之道呢?

北京医院中医针灸科的刘书坤医师从中医的角度,对秋季的吃水果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刘书坤医师表示,从传统养生的角度看,秋季的主要特点是“燥”和“干”,因此人体常常会出现如皮肤干燥、口干唇燥、咽喉肿痛等症状。所以在秋季一定要少吃一些如葱、姜、蒜、韭、椒等辛味的食品,以防肺气过胜。而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就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最适合在秋季吃的水果,就数梨和甘蔗了。”刘医师强调。

梨和甘蔗虽好有人不适宜

●梨

功能:中医认为,梨性味甘寒而润,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

最适宜人群: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等症较为适宜。对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大有好处。肝炎病人吃梨能起到保肝、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

不适宜人群:因梨性寒,故有胃寒呕吐、寒咳、脾虚泄泻、便溏、妇人产后、小儿痘后、金疮等患者,宜慎食或忌食。

●甘蔗

功能:性味甘凉,有清热润肠、化痰充液的作用。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最适宜人群:对于大便干结、小便不利、反胃呕吐、虚热咳嗽和高热烦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劳累过度或饥饿头晕的人,只要吃上两节甘蔗就会使精神重新振作起来。

不适宜人群:甘蔗性寒,不适合胃寒、呕吐、腹泻、咳嗽、痰多等症的病人。

去秋燥不妨吃点百合

百合粥:取百合30克,洗净切碎,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适量,早晚温热服食。此粥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的作用,可治秋季肺燥。

玉合苹果汤:玉竹、百合各30克,陈皮6克,大枣10枚,苹果3个。将前4味洗净,苹果去皮核切片,共煮汤,加冰糖适量,饮汤食百合、苹果、大枣等。此汤具有补阴润燥、生津止渴、清心安神等功效,主治秋季皮肤干燥、口干咽燥、便秘等症状。

玉合沙参饮:取玉竹、沙参、百合各3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加冰糖适量调服。此汤适用于秋季咽干口燥、皮肤干燥、干咳咽痛等症状。

百合莲子粥:取干百合、莲子、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清洗干净,置于水中泡发。干百合、粳米分别淘洗干净后,与莲子一同放于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熬煮,待快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成。用此法制作的百合莲子粥,稠且香甜,味美爽口,具有滋阴润肺、养心安神等功效。

百玉二冬粥:百合25克,玉竹、天冬、麦冬各1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百玉二冬洗净(若是鲜品应加倍),加适量清水,小火煮沸30分钟(鲜品煮20分钟)后取汁。药汁同粳米共入锅中,再加适量水,旺火5分钟改用小火,煮至米烂即可。加适量蜂蜜温热食用,对肺燥干咳、口干津伤、皮肤粗糙干燥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秋季护手有诀窍

秋季护手一:多脂香皂

通常情况下,女性一般洗手都会用清水或者是专用的洗手液,但是这两种方法不是不干净就是去脂太强大。而在干燥的秋季里,女性想要进行手部清洁,那么必须用多脂香皂,并且时刻护理手部肌肤。洗手之后,要立即将残留的水分用干毛巾吸附,避免造成手部干燥。

秋季护手二:食醋

醋对于女性的手部护理有很大的功效,假如你洗完手然后擦干,那么不妨让双手进入到醋里,会起到保护双手的作用。当然时间不要太久,手部的皮肤和脸上的皮肤都需要酸性来保护,恰恰食醋就是十分符合这一点的物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食醋很便宜,不会有很高的成本,用食醋来进行秋季护手工作的话,效果更好。

秋季护手三:磨砂膏

磨砂膏是一种去角质效果奇佳的护肤品,不仅可以去除秋季护手的问题,还能够滋润你的皮肤,起到去角质的目的。正确使用磨砂膏的步骤就是先利用温水将手部泡软,然后挤出适量的磨砂膏,当角质被充分去除之后,只需要及时的对手部进行保养,让营养液充分渗入手部肌肤里,干燥的手部肌肤得到滋养后,就可以慢慢额恢复正常的生活,摆脱老树皮似的双手。

秋季护手四:适当的敲打

要想进行秋季护手工作,那么怎么能少得了按摩呢?其实,这里所说的按摩就是简单地敲打,不论你平常是打字也好,还是弹琴也罢,只要能够适当的拍拍手就可以。拍手可以促进手部血液的循环,更好的保护我们女性的手。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 不少人走路时间长了或者晚上睡前喝水,第二天都会出现身体水肿的现象,怎么能去除水肿呢?中医频道中医专家介绍-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中医按摩祛雀斑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水肿臂

举起一边手臂,另一边合起手指由下往上揉按,有助加速血液循环,舒缓水肿情况。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大象腿

坐下,屈曲小腿,双手握成拳头,于腿部由下而上推按,此动作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的情况。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水分穴

在肚脐上方1指宽处按摩,慢慢按摩20次,对改善水肿及拉肚子特别有效。

如果出现身体上的水肿症状不妨试试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吧。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水肿臂

举起一边手臂,另一边合起手指由下往上揉按,有助加速血液循环,舒缓水肿情况。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大象腿

坐下,屈曲小腿,双手握成拳头,于腿部由下而上推按,此动作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的情况。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水分穴

在肚脐上方1指宽处按摩,慢慢按摩20次,对改善水肿及拉肚子特别有效。

如果出现身体上的水肿症状不妨试试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吧。

相关推荐

入秋必做的10个美容功课

1.每周两次发膜 秀发经过夏日的暴晒,渐渐失水分,变得发黄、干燥,容易断裂,这是紫外线的强力破坏作用。进入多风而干燥的秋季之前,一定要将秀发调养过来。可以每周做两次发膜,用蒸汽浴帽或者毛巾将头发紧紧包起来,3分钟后再冲洗。坚持两周以上就会有明显效果。 2.按摩头皮缓解换季压力 换季时节,秀发*容易发生问题。油性发质容易更油腻,干性发质则容易出现头皮屑。经常按摩头皮,可以更好地避免因换季给秀发带来的压力。手指朝向发线开始的地方,以手指轻拍整个头部,利用两只手的平坦部分及多肉的指腹拂过头皮。 3. 美白加减

润燥养肺四要穴

中医学里将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初秋多发生温燥,深秋多见凉燥,因此在选择养生穴时是有所区别的。 初秋温燥宜选鱼际、曲池、迎香穴 初秋主要以温燥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寒、头痛、干咳痰黏稠、咳痰困难、鼻咽干燥、咽喉疼痛、口渴喜欢喝冷饮、咳嗽时胸闷痛或痰中带血,舌红苔白津少,脉浮数。这时可以选择双侧的鱼际穴、曲池穴、迎香穴来按摩,以滋养肺气。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端凹陷中便是此穴。一切外感病均可应用此穴,具有很好的清热泄火作用。宜在每天阳气最盛的中午1~3点按揉两侧曲池穴2分钟。

自我按摩熊猫眼

自我按摩“熊猫眼”--片状按摩手法 1、将眼霜轻点于眼周肌肤,利用指腹均匀的推开。 2、以无名指由眼头平行按摩到眼尾,再轻轻用无名指从上眼皮带到太阳穴。 自我按摩“熊猫眼”--点状按摩手法 1、用指腹定点按压眉头处攒竹穴,按三到六下。以此方法接着按睛明穴、承泣穴。 2、接着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太阳穴,稍微带点螺旋式按压。 3、以指腹定点按压眉骨下方的丝竹空穴,再回到太阳穴,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太阳穴。

秋分节气防秋乏秋燥最关键

秋分节气秋乏产生的原因 时令进入秋分,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朗心怡神。随着天气的转凉,人体的能量消耗较夏暑季节明显减少,机体的各生理系统随自然界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凉爽宜人的自然环境很容易使人入睡,睡眠质量较酷热夏季改善了很多,正是这良好的睡眠,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一种欠倦、慵懒的感觉便油然而生,这是“秋乏”产生的另一种原因。 防秋乏宜进补甘淡温润的食物 为了适应“秋乏”的出现,一方面要加强营养,进补一些甘淡温润的食物,如山药粥、大枣粥、茯苓芡实粥、小米栗子粥、鲜奶、鲜豆浆、鲜藕、荸荠、韭菜、

按摩三穴位滋阴补肾防秋燥

“补水穴”之一: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时,按揉的时间宜长一些。按摩此穴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尤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补水穴”之二: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尤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和肾阴虚的人。 “补水穴”之三:照海穴 按摩照海穴可补一身之阴。照海穴位于人体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孙思邈《千金要方》载,照海穴“漏阴”,意思是说如果这

女性秋季皮肤干燥的保养方法

1.乳霜 养成用乳霜的好习惯,可以封存水分及养分,缓解皮肤干燥现象。 2.面膜 秋季干燥的空气,致使肌肤水分大量流失,显得更加干燥、水油不平衡,在睡前可以敷上一片保湿面膜,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为肌肤补水,让肌肤享受滋润,一周做2-3次即可。 3.补水 补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喝水。及时适量大喝水可以增加机体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废物。正常人每天需要喝2000毫升以上,如果以250毫升/杯为标准,每天要饮水8杯。而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4.防晒 很多的妹妹只有在夏天的时候才会擦防晒霜,其实秋冬季节依然要注重防晒的工作

秋季吃南瓜可秋燥防感冒

南瓜是夏秋季节的瓜菜之一,因为个头大色彩金黄,非常具有丰收的喜悦感,其果肉黄色,微微发甜,是老幼皆宜的食物。 秋季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出现感冒等症状,我们应该适当地吃点南瓜。首先,南瓜含有我们所需的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改善我们的秋燥症状。其次,南瓜也可用于儿童蛔虫、涤虫、糖尿病的治疗,还能减少麻疹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再次,多吃南瓜还有美容的作用,可以使肌肤更加细腻。最主要的,南瓜还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它的营养价值可不容小觑。 那如何挑选出满意的南瓜呢?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用手指甲在南瓜上掐一

秋季脱发怎么办才好

1、学会缓解压力 压力太大也是导致短时间内大量掉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减少掉头发,首先就要学会缓解压力,懂得及时释放,减少生活、工作的压力。 2、头部按摩 头部按摩可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帮助缓解压力,促进睡眠,为头皮提供养分,这样掉头发的现象就会就慢慢好转。也可以用梳子或是用手指地体梳子对头皮进行按摩。这样做其实就跟利用生姜擦拭头皮,帮助治疗秃发一样。 3、滋养修复洗发水 秋季不像夏季那样油脂分泌旺盛,需要深层清洁油配方的洗发水,秋季气候干燥,头皮更需要滋养和保湿。清爽油的洗发水,会使得头皮变

秋季润燥喝什么汤 十款养生汤燥热

雪梨猪肺汤 原料: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做法: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切块,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煲,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效:此膳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痰稠黄浓、喉痛、声音嘶哑、唇舌干燥、便秘。又适宜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饮用。 银雪耳蜜柑汤 原料:本汤取银雪耳20克,鲜蜜柑200克,冰糖100克,水淀粉适量。 做法:先将银雪耳放清水中浸发,然后隔水蒸一小时,取出备

按摩膝盖巧治头疼

秋燥冬寒让很多人都会患上头晕头疼的疾病,有时候医院也查不出什么问题,大夫只会开些缓解神经的药物,短暂能缓解症状,但是不治本,况且是药三分毒,吃了对身体还是会造成负担的,现在小编特意找来专家教大家用按摩的方式就能缓解症状。 中医认为,秋季燥邪当令,消耗肝肾精血,不能充养头目便容易引起头晕。膝盖内侧的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合穴,按摩该穴具有补益肾脏、填精补髓、清利头目的功效。 按摩时屈膝,在膝内侧部膝横纹尽头,股骨内上髁后缘凹陷处寻找压痛点。用力按揉5分钟,以有酸麻胀痛感觉为好。两侧交替进行,每天早晚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