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如何防暑降温 夏季防暑我们该注意什么
高温天气如何防暑降温 夏季防暑我们该注意什么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外出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准备充足的水。外出时的衣服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
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黄瓜、番茄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西瓜、等水份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情绪中暑”的表现有:特别粗心;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等。
高温天气该注意什么
一、采取防嗮措施、防止皮肤晒伤。
二、室内外温差较大,空调不要直接对着头部吹,容易引起夏季感冒。
三、高温天气适合穿着吸汗、宽松的衣服。
四、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五、出现头晕、意识不清楚、恶心、胸闷的症状是,应立即休息、喝凉水降温,如怀疑是中暑情况、应立即赶往医院治疗。
六、大汗淋漓时不能马上冲洗凉水,应休息等待汗水干后在开始。
高温天气下需要做到的事情
多喝水、适当的补充盐分;婴幼儿不食隔夜食物,防止细菌的滋生;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高温炎热天气下外出,可携带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常用药。
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1、喝水
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2、多吃苦味菜
对我们的身体有利的一些清热降暑的食物,像是苦瓜、苦菜以及苦丁茶和苦笋等等的这些都是夏季防暑的佳食品哦。
3、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4、多吃凉性蔬菜
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5、多吃各种瓜类
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6、留意体重变化
中暑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我们的身体连续好几天都是出现虚脱的症状你的,所以,如果我们发现现在自己的体重正在逐渐的下降的话那么就应该要留心了哦,可能是中暑了哦。
7、外出不要打赤膊
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外出戴帽子
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老年人夏季应该注意的事项
①晚睡早起午睡。顺应夏季阳光的充盈和晨起清新的空气,每天晚睡早起,适当活动。夏日午睡是养生健身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不足,更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
②精神调养。炎热的夏天,易使人烦躁不安,要注意精神调养,保持心情愉快,胸怀宽阔,切忌发怒,以免损伤心气。
③饮食调养。夏季气候炎热,老年人的食欲减低,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适当吃些含蛋白质、维生素较多的食品,同时,要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品。此外,还须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人”。
④勤换衣。夏季汗多,衣衫宜勤洗勤换,还应勤洗澡,每天用温水洗一次,以免发生皮肤病。
⑤防暑降温。夏日阳光强烈,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奔走。居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采取适当的防暑降温措施,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另外,多食些新鲜瓜果、绿豆汤、菊花茶等消暑降温食品。
⑥防病保健。夏季酷热,如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胸闷、大量出汗、四肢发麻、口渴等症状,是中暑先兆,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专家表示夏天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人们在饮食起居方面喜欢贪图凉快,往往不顾后果。特别是老年人,夏季保健有五不宜,希望能引起老年朋友注意。
夏季高温注意事项是什么
6月中旬开始,我国遭遇今年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重庆部分中小学因高温天气而放假半天,西安免费开放防空洞纳凉,武汉1460个社区开放纳凉点。
高温热浪不断来袭,我国重庆、湖南、江西等地甚至温度可达到37至39摄氏度。火车网提醒,老人、小孩、体弱者,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很容易造成中暑,也会使人们生理、心里不能适应,没有食欲,甚至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注意力、反应能力降低,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夏季高温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人的体感在28℃左右比较舒适,所以白天尽量不要在烈日下外出活动。
一、采取防嗮措施、防止皮肤晒伤。
二、室内外温差较大,空调不要直接对着头部吹,容易引起夏季感冒。
三、高温天气适合穿着吸汗、宽松的衣服。
四、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五、出现头晕、意识不清楚、恶心、胸闷的症状是,应立即休息、喝凉水降温,如怀疑是中暑情况、应立即赶往医院治疗。
夏季防暑降温
1、洗温水浴散热更快
很多人认为用冷水“冲凉”让人更舒服,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但事实上,大汗淋漓时用冷水“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温水浴,因为洗温水浴散热更快,而且浴后会让人感觉通体清爽。
2、口渴后不宜狂饮
夏天喝水要及时,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科学的做法是每日清晨醒来喝一杯凉开水(约200毫升),上午2杯-3杯,下午3杯-4杯,晚上临睡前最好再喝一杯,老年人半夜醒来上厕所后,再喝点水。饮水最好分多次饮,慢慢地喝,不要暴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小暑是入伏吗 小暑节气后要注意防暑降温
由于“三伏天”刚好在小暑节气前后开始,天气酷热异常,所以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户外劳动;外出活动要打伞戴帽子并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
端午节天气热吗
我国大部地区假期前期适宜出游,后期有雨返程需注意关注交通和路况信息。其中,中东部大部地区假日前两天需防范可能出现的高温天气,后期南方注意防雨;
新疆可能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当地注意防暑降温;东北地区可能有小雨或阵性降水、西南地区假日期间持续降水,建议公众出行注意携带雨具、驾车减速慢行。
工厂里如何预防夏季中暑
1、工厂从管理角度预防中暑
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抓好生产现场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切实加强和完善防暑降温工作,还要制定应急预案,以防高温引发员工中暑以及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严格控制操作人员的室外作业时间,避免在高温段进行作业,以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工作中加强轮换休息,可以采取勤倒班的方式,从而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并加强现场巡查,加大对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从而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要配备常用的防暑药品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夏季因天气变化、室内空调过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等症。即是说,藿香正气水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另外有条件的工厂还可设置专门的防暑开水房,准备酸梅汤、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的饮品。
3、预防夏季中暑工厂工人不要赤膊作业
炎热夏天不能打赤膊,应该穿着排汗透气的轻薄工作服,而不要打赤膊,因为流汗后直接吹风,会让毛细孔迅速收缩,湿气与热气会闷在身体里无法排出。男生总喜欢在酷暑打赤膊图凉快,不过依中医的观点,打赤膊吹风容易受寒,毛细孔急速收缩,反而让湿热都闷在体内,更容易中暑。觉得很热时,可以用冷水轻轻拍在手腕内侧动脉经过的地方、降低血液温度,或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不要直接用冰块冰敷或打赤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