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剃头的日常护理
鬼剃头的日常护理
平时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绝大部分斑秃可以自愈。但是每个人自愈的情况不同,有的人一个月就能自己长出新头发,有的则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因此,医生也无法肯定到底谁自愈的时间长,谁自愈的时间短。
专家称,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做拔毛试验和毛发结构检查,大致上能预测斑秃是否能自愈。不过有意思的是,斑秃越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反而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一定要切忌焦躁和忧虑同时一定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熬夜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自己的内分泌出现紊乱,脱发的情况,斑秃的患者最忌讳的就是碱性的洗发剂,所以在洗头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少用一些强碱性水。
鬼剃头怎么治疗
西医治疗
治疗首先要根据秃发的面积,如果面积小,只用局部用药,局部外用激素类药水,或鲜姜汁,刺激毛囊生长,一般3-6个月可以长出毛发;如果面积较大,可以口服激素,强的松15-30mg每天,逐渐减量,一般2个月内毛发生长,但由于此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医生指导下服用。此外多种维生素和一些中药如何首乌片等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中医治疗
中医对秃发早有认识,有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荣原因与肾虚、血虚有关。近年来并有血瘀学说,故大凡秃法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为主。其中医分行大致有心脾气虚型、肝肾不足型、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患者可由医生辩证以养血补血、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阴凉血、疏肝理气、固涩通络等方论治。
(1)养血补血方:如神应养真丹加减,由地熟、当归、女贞子、菟丝子、羌活等养血,补肾、去风药物组成。少数服药后如觉咽口干等反应者,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胆草泻肝丸。
(2)滋补肝肾方:熟地、当归、巴戟肉、肉苁蓉、熟女贞、桑椹子、羌活、赤勺、白勺、丹参各12克,川芎、荆芥各10克,对青少年病程短、脱发区少者效果尤佳。
(3) 健脾益气方:
(a)以异功散为主、同时配以黄芪30-60克,党参12-15克,白术、茯苓9-12克,陈皮6克,甘草12克。
(b)红参20克,黄芪50克,白勺30克,白术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枣20枚,加减共研细末,蜜蜂500克,炼蜜丸,每丸10克,含生药3.8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4)养阴凉血方:生地、女贞子、泽泻、山楂、黄岑、白芷、桑叶各9克,首乌、旱莲草各24克,龙胆草、黄柏各6克,丹皮12克。
(5)疏肝理气方:方如小柴胡汤治疗斑秃,日本亦有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本病的报道,疗效满意,特别对那些与神经因素有关的斑秃患者效尤佳
(6) 固饰通络方:如桂枝、龙骨、牡蛎、赤勺、甘草、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等
内用药 补骨脂制剂"制斑素",5毫升,肌注,1日1次,连续数月;首乌针剂注射或冲剂口服;黄芪当归针剂注射;乌须生发丸内服;金锁固精丸口服;七宝美髯丹,1 日2次,每次1丸;六味地黄丸,1日2次,每次1丸;肾气丸或八珍丸,1日2次,每次1丸;神应养珍丹,6克, 1日2次;何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生侧柏叶30克,水煎服。
外用药 鲜生姜搓擦;虫草100克加白酒400克,浸泡1周后外搽;制首乌10克,川椒5克, 白酒250克,泡后搽,1日3次。
鬼剃头怎么回事
斑秃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对于斑秃的临床表现,我们是否了解?为了让大家对斑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斑秃的临床表现,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斑秃可发生在从婴儿到老人的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人较多,性别差异不明显。
初起为1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戏约1~2cm更大,脱发区的边缘处常有一些松而易脱的头发,有的已经折断,近侧端的毛往往萎缩,如将该毛发拔出,可以看到该毛发上粗下细而像惊叹号(!),且下部的毛发色素也脱失,这种现象是进展期的征象,脱发现象继续增多,每片亦扩展,可互相融合形成不规则形,如继续进展可以全秃,严重者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也都脱落,即为普秃。
脱发也可停止,此时脱发区范围不再扩大,边缘毛发也较牢固,不易拔出,经过若干大,边缘毛发也较牢固,不易拔出,经过若干月份,毛发可逐渐或迅速长出,也有的病人先长出白色茸毛,以后逐渐变粗变黑,长长,成为正常头发。
脱发的头皮正常,光滑,无炎症现象,有时看上去较薄稍凹,这是由于头发和发根消失之故,而非真正头皮变薄。
鬼剃头掉头发怎么回事
鬼剃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皮损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非瘢痕性脱发,在斑秃边缘常可见“感叹号”样毛发。头发全部或几乎全部脱落,称为全秃。全身所有的毛发(包括体毛)都脱落,称为普脱。还可见匍行性脱发。病区皮肤除无毛发外,不存在其他异常。有时可出现甲异常,最常见的是甲凹陷,还有脆甲、甲剥离、反甲等。还可并发眼白内障、Down综合征、甲状腺病和白癜风等。
鬼剃头病因不明。在毛囊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且本病有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特应性皮炎),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发病机制。遗传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与HLAⅡ型相关,25%的病例有家族史。此外,还可能和神经创伤、精神异常、感染病灶和内分泌失调有关。
大多数普通斑秃有自然痊愈倾向,少数病例反复发生,所以治疗困难。但有很多疗法可以联合治疗脱发。
鬼剃头看着吓人,治疗也很困难,尤其要防范病情反复。其实,头发的问题有很多,大家不要太过于担心自己,因为自信的人最好看,因为头发等问题其实大部分都是天生遗传因素,有些是不能改变的,大家也不要对此过于担心。
鬼剃头遗传下一代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鬼剃头是会遗传的。
引起鬼剃头,也就是斑秃的病因有:有遗传性、内分泌失调、一些疾病如免疫风湿系统疾病等。在所有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排在第一,发病是由于染色体或基因的某个点突变有关,而且遗传率很高,一般斑秃在年幼时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而且没有好的治疗办法。
没有好的办法治疗,所有平时的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
1、注重头发保健和护理,洗头不应太频繁,局部用药以去除油脂、减少皮屑、消炎止痒为主。
2、饮食宜选择补肾生发的食物及黑色食物如:核桃、何首乌、枸杞子、乌梅、杏仁、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枣、冬菇、紫菜、墨鱼、海参、发菜等。
3、不宜吃刺激性、脂糖类和脂肪类食物,如:辣椒、大蒜、咖啡、咖喱、白酒、芥末、油炸食物等。
4、空闲时就进行局部按摩,主要穴位有风池、风俯、玉枕、百会、神庭、通天、天冲、印堂、太阳、睛明穴,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利于毛发新生,也起到美容的作用。
很不幸,鬼剃头是具有遗传性的,尤其是遗传给下一代的男性的几率是非常高的,所有如果家族里有鬼剃头的,不妨让下一代早点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按摩,平时的头皮头发护理工作,这样可以减少鬼剃头的几率。
多发性斑秃的预防
斑秃的病程很不一致,斑秃会发展到什麽程度,是否会出现新的损害,是否会有复发等目前医学上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在一般情况下,多发性斑秃比单发性者重些,全秃比鬼剃头更重,最重者为普秃。多数鬼剃头经数月或更长时间后可以自愈,也有很少数斑秃包括全秃和普秃,虽经各种方法治疗也难以治好。
1、保持乐观情绪,一切导致过度思虑和恐惧的事,对于脱发来说都是不利的。
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相信鬼剃头是可能治好的,且大部分可以完全治愈。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增强体内的免疫力,就可以减少或防止鬼剃头的复发。
3、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镇静类药物,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注意防止全身性疾病,因为许多全身性疾病可以导致鬼剃头,所以,有全身性疾病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鬼剃头复发。
鬼剃头的饮食
1、日常护理
(1)消除患者对斑秃的紧张心理,可控制疾病的发展,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防止患者烦躁、悲观或动怒,要调节情绪,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
(3)外用药后,应适当按摩局部头皮,可改善局部供血,以促进斑秃处毛发生长。
2、饮食调养原则
(1)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或不喝浓茶与咖啡,以免影响休息与睡眠,使脱发加重。
(2)补充富含维生素食物,以促进毛发再生。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有各种粗粮、花生、黄豆及豆制品、猪瘦肉、蛋黄及动物内脏如肝、心、肾等;含维生亲B2丰富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肝心肾)、蛋黄、豆制品、花生、葵花子、核桃仁、新鲜蔬菜、蘑菇类、粗粮等。
(3)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毛发再生。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蛋类、乳类、鱼类、鸡肉、猪瘦肉、牛肉、免肉、豆制品、芝麻、花生等。
3、生活起居要点
(1)夏季、要戴好遮阳帽或撑遮阳伞,以防紫外线直接照射头皮,于斑秃防治不利。
(2)洗头、洗澡不宜过勤,应根据季节不同,每周以洗1—2次为宜。没头时,可以双手指指胺摩擦头皮,避免用指甲搔抓,以免损伤发根。不要用碱性强的洗发用品、洗头完毕时,一定不要让头发残留洗发液。
(3)理发时,尽量少染发、烫发及使用电吹风吹头发,如确有必实性用电吹风时,一般将头发吹至八分干即可。
(4)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小要经常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对斑秃防治有利。
关于鬼剃头有什么常识
有一位中年妇女,因家庭琐事与丈夫争吵,事后忧心忡忡,连续几液失眠,一天突然发现后枕部有一五分硬币大小的秃发区。邻居老太太告诉他这是鬼剃头。这位中年妇女更是惊恐万分,几天之内秃发区逐渐扩大,头发几乎全脱光了。
世上没有鬼,自然就谈不上给人剃头的鬼了,那为什麽叫鬼剃头呢?这无非是说明,头发是在不知不觉中突然脱落的,患者本人也不清楚头发是什麽时候掉的,脱发过程短暂、神奇罢了。
这种在无病、无痛、无痒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成撮块的脱发,医学上称为斑秃。中医古籍中曾有油风、毛拔、发落、发坠、鬼添头的称谓。祖国医学经典著作《诸病源候论》中写到:“人有风邪,有于头,在偏虚处,则发失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为之鬼舔头。”古人所云鬼舔头系指块状脱发而言,其脱落处或如同钱大小,或如指肚大小,患处不痛不痒。同时,古人也知道,鬼舔头非鬼所为,而是风邪侵袭正气虚弱的人体而发病的,一旦风邪侵入头部,而头部阳气不足便致脱发。
斑秃是一种暂时性脱发,相当于中医所称的油风,俗称鬼舐头、鬼剃头。多发生于青壮年,表现为头部局限性斑片状脱发,呈圆形、椭圆形或地图状,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脱发处头皮光滑无炎症,而其周围头发易拔除。少数患者数天或数月内头发全部脱落,称之为全秃;严重者可兼出现眉毛、腋毛、阴毛、毳毛脱落,称之为普秃。一般脱发区无自觉症状,少数可出现局部头皮微痒或麻木感等。一般来说,恢复过程多是先有细小软白的毛发生长出,有时可随长随脱,渐渐变粗变黑恢复正常。发生较突然,有时在早晨起床后发现头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形脱发斑。斑秃的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可能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影响了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直接或间接损坏了毛囊,引起脱发。
鬼剃头怎么治
全身用药
内服或注射V-B1,内服溴剂或其他镇静药。皮质激素可用于病变范围广、全秃及普秃的患者,须长期共存口服至头发完全恢复正常。然不宜大量长期共存使用,因停药后头发常又脱落,而激素副作用已很明显。
局部治疗
(1)激素外用及损害处去炎松混浊液皮内注射,每次0.2~1ml,加等量0.5%普鲁卡因溶液,每周1~2次。有人用牛乳在局部做点状注射,方法是用当日牛奶煮沸消毒后做局部皮内点状注射,每点注射0.1ml,点间隔距离为1~2cm,每次总量不超过2ml,每周1次,10次为一疗程。
(2)刺激局部引起充血的药物如斑蝥酊、辣椒酊、浓醋酸、强氨水、芥子酊、1%敏尔啶溶液等。中医的梅花针弹刺。
(3)局部理疗:按摩、紫外线照射、共鸣火花治疗、音频电疗等。
(4)组织疗法:组织埋藏、羊肠线局部埋藏或胎盘组织液肌注等。
斑秃是怎么回事
斑秃是脱发的一沖,特征是头发呈片状脱落,民间俗称“鬼剃头”。中医认为血 虚生风,发失滋荣就会致斑秃。中医有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故大凡脱发 治疗以养肝补肾,养血,活血为主。
多发性斑秃的预防
斑秃的病程很不一致,斑秃会发展到什麽程度,是否会出现新的损害,是否会有复发等目前医学上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在一般情况下,多发性斑秃比单发性者重些,全秃比鬼剃头更重,最重者为普秃。多数鬼剃头经数月或更长时间后可以自愈,也有很少数斑秃包括全秃和普秃,虽经各种方法治疗也难以治好。
防治多发性斑秃的方法
1、保持乐观情绪,一切导致过度思虑和恐惧的事,对于脱发来说都是不利的。
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相信鬼剃头是可能治好的,且大部分可以完全治愈。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增强体内的免疫力,就可以减少或防止鬼剃头的复发。
3、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镇静类药物,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注意防止全身性疾病,因为许多全身性疾病可以导致鬼剃头,所以,有全身性疾病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鬼剃头复发。
鬼剃头的历史记载
鬼剃头一词由来甚久,《黄帝内经》有“毛拔”、“发脱”、“发坠”等病名,《难经》称“毛落”,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说:“人有风邪,有于头,在偏虚处,则发失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舐头。”《外科正宗》:“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医宗金鉴》之《外科心法·油风篇》:“此证毛发干焦,成片脱落,皮红光亮……俗名鬼剃头。”
鬼剃头遗传吗
斑秃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一但发生了斑秃不但让你大掉面子而且也严重影响你的正常身体健康,所以斑秃对于各位朋友们来讲都是非常头疼的问题,斑秃的发病原因很多。有的人是由于后天的工作劳累也会导致斑秃,
我们说斑秃的遗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非常清楚。斑秃的遗传因素肯定是发病原因之一,斑秃的遗传病人有家族史者占10%-20%。曾有过1家4代患斑秃的,也有人报告同卵孪生男孩几乎同时在同1部位发生斑秃。
有数据也能够从一程度上说明斑秃的遗传性问题,有一项调查对斑秃的遗传3年内800名门诊斑秃病人统计直系家族包括患者父母、兄弟姐妹和患者子女中,有斑秃病史者共110人,为13.7%,另外和患者有血统关系的其他亲属患斑秃的遗传者有55人,占9.6%。还有很多国内外统计数字说明斑秃的遗传发病因素之一,但是究竟属于哪一种斑秃的遗传方式还不清楚,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相关阅读:斑秃怎么治疗
斑秃的日常护理
斑秃既民间所称的“鬼剃头”,它是骤然发生在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当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全秃斑秃与免疫力失调、压力突然加大有一定关系。
斑秃的日常护理
1、斑秃患者头皮最忌碱强性洗发剂,所以洗头时尽量少用含有强碱性的洗发水。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实验表明,洗发水中的强碱性物质对毛囊有极大的损害作用,可加速毛囊的萎缩。
2、斑秃后宜尽早治疗,错失治疗的时机,不仅会增加以后治愈的难度,还会增加反复发作的概率。
3、生活作息应有大致的规律性,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忌焦躁、忧虑;同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忌疲劳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