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疲劳综合征 长期劳累
持续性疲劳综合征 长期劳累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让人精疲力竭的事情,例如搬家等麻烦事,一旦结束后,人们还是感觉精力恢复不过来,至少需要一个半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你还不能恢复体力,很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征兆,通常每10名女性中就会有1名在这种情况下检查出了例如细菌或病毒感染、糖尿病、贫血、过敏或甲状腺功能失调等病症。
如何应对:如果你必须面对一宗复杂累人的工作,你更要谨慎小心,不要劳累过度,特别是不要因此打乱你的睡眠规律,只要保证正常的睡眠,人体的疲劳还是很容易消除的。如果疲劳挥之不去,比如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你就应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过度疲劳的危害
过度疲劳大脑功能会逐渐衰退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与劳动节奏加快、紧张度增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紧张程度和所遭到的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大脑功能会逐渐衰退,这无疑是在追逐死亡。
疲劳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核心症状,一般是持续或是反复发作,病史大于6个月,而且疲劳没有医学上已知原因,这种疲劳感与长期积累下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有关系。
除了疲劳以外,CDC还制定了8条其他症状,若同时合并出现下列8项中的4项——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咽痛、颈部僵直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肌肉疼痛、多发性关节炎、反复头痛、睡眠质量不佳、醒后不轻松、劳累后肌痛——就可以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重“查”轻“治”不可取
慢性疲劳只偏重检查,而轻视治疗是不可取的。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通过调整工作、放慢生活节奏、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生活规律,是可以恢复到健康状态的。
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则仅有30%可以恢复健康状态。大多数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可减轻原有症状,但要完全恢复正常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在治疗时,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信心,并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定期随诊3-6个月。
为什么总是感觉疲倦呢
当您总是感到疲劳,且经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这种疲劳时,一种被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现代病可能已在您身上悄然发生。这种现代病在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中是较常见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
有关资料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英国、美国分别有20%、14%的男性和25%、20%的女性总感到疲劳;在我国,40岁以上的白领阶层中,身体超重者的慢性疲劳情况尤其突出。
慢性疲劳综合征多发生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年轻人群中,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拟定的诊断标准,有如下临床表现者应考虑慢性疲劳综合征:
(1)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这种疲劳多由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
(2)原因不明的肌无力。
(3)失眠或有多梦、早醒。
(4)头昏、头涨、头痛。
(5)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
(6)食欲不振。
(7)不明原因的胸部紧缩感,肩背腰不适或疼痛,不定位的肌痛、关节痛。
(8)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9)兴趣减退或丧失。
(10)性功能减退。
(11)低热。
(12)咽干、咽痛或喉部紧缩感,检查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13)颈部可触及肿大或压痛的淋巴结。
(14)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患者只要有上述症状中的8种,即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关键在预防,着重强调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乐观豁达的胸怀,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上述各种不良的因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
如果不断地出现疲劳,我们可以适当的少抽烟多喝水,平日里保持适当的休息,注意自己每天要8个小时的睡眠,睡觉之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适当的缓解自己的心情。
为什么总感觉疲劳
当您总是感到疲劳,且经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这种疲劳时,一种被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现代病可能已在您身上悄然发生。这种现代病在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中是较常见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有关资料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英国、美国分别有20%、14%的男性和25%、20%的女性总感到疲劳;在我国,40岁以上的白领阶层中,身体超重者的慢性疲劳情况尤其突出。慢性疲劳综合征多发生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年轻人群中,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拟定的诊断标准,有如下临床表现者应考虑慢性疲劳综合征:
(1)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这种疲劳多由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
(2)原因不明的肌无力。
(3)失眠或有多梦、早醒。
(4)头昏、头涨、头痛。
(5)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
(6)食欲不振。
(7)不明原因的胸部紧缩感,肩背腰不适或疼痛,不定位的肌痛、关节痛。
(8)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9)兴趣减退或丧失。
(10)性功能减退。
(11)低热。
(12)咽干、咽痛或喉部紧缩感,检查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13)颈部可触及肿大或压痛的淋巴结。
(14)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患者只要有上述症状中的8种,即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关键在预防,着重强调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乐观豁达的胸怀,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上述各种不良的因素,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指临床上出现的一种无法通过卧床休息而缓解的、长时间的全身疲乏无力现象。慢性疲劳综合症又称雅痞症、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BV)、慢性类单核白血球增多症等等。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长期存在的严重疲劳而无实际的肌肉软弱也无被证实的心理或身体方面的原因。以前,医学界对这种疲乏无力症状认识不足,常将其误诊为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症等,延误了治疗时机。慢性疲劳的隐蔽性在于让你感觉只熬了几夜就觉得很累。如果人体经常处于这种疲劳状态,身体的感知系统就会对疲劳信号的敏感度降低,等到患上某种疾病,身体再通过疲劳信号来提醒你时,往往很难引起注意,以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慢性疲劳综合症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非医保疾病
别名: 雅痞症,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BV),慢性类单核白血球增多症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多发人群:所有群体
相关症状: 疲劳 食欲减退 精神萎靡 易激惹 情绪起伏大
并发疾病: 神经衰弱 抑郁症
持续性疲劳综合征 肝功能低迷
肝脏是人体自带的解毒器,每日人体摄入的毒素都要通过肝脏来排除,如果肝脏的排毒功能下降,人体也会疲乏无力,萎靡不振。如果你的身体持续疲劳并伴有身体浮肿,头疼等症状,很可能是肝脏功能出了问题,应该尽快到医院检查。
如何应对:及时调节肝脏功能,可以喝一些餐前酒辅助恢复肝脏功能。你会说酒精不是加重肝脏负担的吗?但是在吃饭前喝少量的开胃酒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尽管会摄入少量的酒精,但是酒精的苦味对舌头的刺激可以对人体的焦虑情绪系统产生调整的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加快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毒。多吃苦瓜,莴笋等蔬菜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什么是疲劳综合症
疲劳综合征,即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人也把它叫做肌痛性脑脊髓炎(简称ME)或者慢性疲劳免疫功能紊乱综合征(简称CFIDS),也有把慢性疲劳综合征戏称为雅痞病或者雅痞型流感。
慢性疲劳综合征由于在中高收入、有较高的教育背景的三、四十岁人群中类似症状和寻求帮助的较多,慢性疲劳综合征一度被形容为“雅皮士感冒”。
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
为什么总感觉疲劳
当您总是感到疲劳,且经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这种疲劳时,一种被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现代病可能已在您身上悄然发生。这种现代病在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中是较常见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有关资料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英国、美国分别有20%、14%的男性和25%、20%的女性总感到疲劳;在我国,40岁以上的白领阶层中,身体超重者的慢性疲劳情况尤其突出。慢性疲劳综合征多发生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年轻人群中,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拟定的诊断标准,
有如下临床表现者应考虑慢性疲劳综合征:(1)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这种疲劳多由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 (2)原因不明的肌无力。(3)失眠或有多梦、早醒。 (4)头昏、头涨、头痛。(5)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 (6)食欲不振。 (7)不明原因的胸部紧缩感,肩背腰不适或疼痛,不定位的肌痛、关节痛。 (8)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9)兴趣减退或丧失。 (10)性功能减退。 (11)低热。 (12)咽干、咽痛或喉部紧缩感,检查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13)颈部可触及肿大或压痛的淋巴结。 (14)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患者只要有上述症状中的8种,即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关键在预防,着重强调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乐观豁达的胸怀,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上述各种不良的因素,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
白领需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
“累!”“困!”似乎成了许多白领的口头禅。休息、补觉,是他们在刚刚过去的小长假里普遍的选择。
但如果你无论怎么补觉都觉得累、总是睡不醒浑身乏力,也可能是一种疾病的表现,那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疲劳挥之不去警惕“雅皮士感冒”
许多常见的疾病都会造成身体的慢性疲劳,比如脂肪肝、慢性纤维性肝炎、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抑郁症等,但如果经过检查,你并没有得上述疾病,却符合以下两项标准,就要警惕一种名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疾病:
一,难以找到原因的持续、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这种疲劳并非长期的体力劳动造成,经休息后又无法明显缓解,导致工作生活受到影响,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
二,下述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但不早于疲劳的出现:
短期记忆力及集中注意力下降;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咽喉疼痛;肌肉疼痛;不伴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出现与以往不同形式或程度的头痛;睡眠也不能缓解疲劳;运动后,劳累持续24小时以上。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简单来说,就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由于患者以中高收入者和有较高教育背景的三四十岁人群为主,因此又有“雅皮士感冒”之称。
办公族别让慢性疲劳伴你左右
你是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否总是感觉疲惫不堪呢?你是否睡眠很差,常常失眠,一走进办公室就哈欠连天、困意连绵呢?你是否患上了“伤风”却总也不见好呢?你在晚上加班后,次日起身,疲倦的感觉还是得不到缓解吗?那么你要当心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早已守候在你身边了。
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不是单纯的“累”那么简单。它是现代医学新认识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失眠多梦、耳鸣健忘、腰酸背痛、头发脱落及须发早白等。其特点是症状持续反复发作,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充分休息也不能解除。
白领——慢性疲劳的高危人群
医学统计表明,白领一族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高危人群”。由于超负荷工作和突击性任务,白领经常加班加点,饮食不规律,再加上休息不好,就会产生长期健康透支,并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此外,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诸多竞争与挑战,白领们在精神上长期保持紧迫感,压力和焦虑感与日俱增,心理疲劳和负面情绪挥之不去,从而更易受到慢性疲劳的“青睐”。
警惕——长期慢性疲劳可致命
慢性疲劳可以悄无声息地渐进性地起病。原先精力充沛的健康人会感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头痛、咽喉痛、睡眠紊乱、正常运动后极度疲惫,甚至关节不适、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也可以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过度劳累是一个足以致命的危险。日本学者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出了“过劳死”的理论,将过劳死定义为由于长期慢性疲劳而诱发的猝死。我们可以通俗理解为,在劳动过程中,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妙方——让你从此远离慢性疲劳
盛夏将至,外界侵扰身体的各种毒素更加活跃,办公一族由于生活不规律,容易上火、浮肿、精神倦怠。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慢性疲劳的纠缠呢?
自我放松
仰卧床上,放松腰带,做深长缓慢的腹式呼吸,同时默念“放松”二字,让四肢、肩膀、头颈的肌肉都放松下来,约十到二十分钟即可。
持续性疲劳综合征 昏昏欲睡
动不动就犯困也是你没精神的原因。人的睡眠神经以90分钟为一个循环活动周期,如果你入睡的时候正好是你的睡眠神经关闭的时候,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睡眠。大脑皮层有一个功能可以控制你90分钟就准备醒来一次,但是如果在90分钟内你进入了深睡眠状态,就不容易醒了。在深睡眠中被唤醒人会感觉很疲乏,如同刚刚经历了一场宿醉,很难恢复体力。
如何应对:保持规律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如果你想在周末休息的时候补充睡眠,午后片刻的小睡要比早上赖床效果好得多。周末早上多躺一会儿会扰乱你睡眠神经工作的循环,让你在周一重新开始工作的时候仍旧感觉睡眠不足。
过度劳累可能影响寿命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疲劳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家常便饭”,很少有人重视。然而时间久了,难免积劳成疾。不仅如此,专家指出,过度疲劳无异于追逐死亡。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疲劳的感觉,但大多数人都不会把这当回事,认为休息一下就会好。其实,疲劳的感觉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过度疲劳大脑功能会逐渐衰退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与劳动节奏加快、紧张度增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紧张程度和所遭到的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大脑功能会逐渐衰退,这无疑是在追逐死亡。
疲劳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核心症状,一般是持续或是反复发作,病史大于6个月,而且疲劳没有医学上已知原因,这种疲劳感与长期积累下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有关系。除了疲劳以外,CDC还制定了8条其他症状,若同时合并出现下列8项中的4项——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咽痛、颈部僵直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肌肉疼痛、多发性关节炎、反复头痛、睡眠质量不佳、醒后不轻松、劳累后肌痛——就可以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重“查”轻“治”不可取
慢性疲劳只偏重检查,而轻视治疗是不可取的。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通过调整工作、放慢生活节奏、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生活规律,是可以恢复到健康状态的。
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则仅有30%可以恢复健康状态。大多数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可减轻原有症状,但要完全恢复正常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在治疗时,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信心,并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定期随诊3-6个月。
慢性疲劳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心理因素可能是某些人,许多人,甚至所有人的病因。但是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典型的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疾病显得不同。由于其产生的症状与感冒很相似,所以把发病机制可能类似于感冒或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尚不清楚其发病机制。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可归属中医学中的‘郁证’与‘虚劳’的范畴。郁证、虚劳含义甚广,包括现代医学多种精神、神经及慢性虚弱疾病。”郁证“病因多由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引起。病症的表现多为气机郁滞。虚劳有五:肺劳损气,脾劳损食,心劳损神,肝劳损血,肾劳损精。心主神明,心劳损神即是长期紧张、忧思过度、阴阳失调、神气亏虚之证候,即现代中医常指的”神劳“病证。从狭义来讲,神劳与慢性疲劳综合症最为相似。”
“疲劳综合症”多发于中年男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也偏爱女性。分析其原因如下:
1、压力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因素;
2、生理和心理原因使他们好胜心强而抗疲劳能力差;
3、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太像感冒了,所以常不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