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营养不良怎么办

婴儿营养不良怎么办

改变喂养方法,婴儿因为认知和语言系统都没有发展好,所以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向,这时需要喂养者认真观察婴儿的需求,及时改变不良的喂养方法。

检查是否由疾病引起,有时候营养不良,可能是因为孩子本身有其他疾病影响他对食物的摄入及吸收。发现疾病应尽快治疗,然后结合其他方法恢复孩子身体的营养。

促进孩子肠胃功能,肠胃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建议给孩子吃点健胃的食品或药品,如果肠胃疾病比较严重需尽快去医院就医。肠胃不好的孩子,不要逼他一下吃太多,这样反而会加重他肠胃的负担,可以让他少食多餐。

正确认识孩子厌食,孩子厌食很多时候不是口味的问题,而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有些孩子厌食是被家长逼出来的,例如孩子偶尔一次不想吃大葱,家长就会强迫他吃,这就加重了孩子对洋葱的反感,而且在吃饭时由于受到家长的威逼,孩子会把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与吃饭相联系,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孩子厌食。当孩子厌食时,家长要切实引导,从另一个角度让他喜欢上吃饭。

有针对性的补充营养,检查下孩子到底缺什么,比如严重缺铁,就可以买些补铁的药品或者补铁的蔬菜给他吃。

适时断奶,母乳虽好,但营养比较单一,所以婴儿到了一定年龄需要及时断奶,要不然会影响他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刚开始断奶的婴儿饮食会比较差,这时家长要结合母乳、奶粉逐渐增加辅食的数量,慢慢的使他对辅食感兴趣。

增加孩子的愉快情绪,人抑郁时,胃口就会不好,婴儿虽然小,但是已具有基本的情绪,所以要让孩子心情愉快,提高他对各方面的兴趣。

提高食物质量,孩子营养不良还可能是因为家长所喂的食物营养单一,或者味道不和孩子胃口,家长在准备食物时不能以自己的口味来定,要关注到孩子,因为婴儿没有能力告诉你他想吃什么,家长要通过孩子的表情,主动感觉孩子对食物的喜好,及时调整食物以适合孩子的胃口,而且家长因为年龄大,相比孩子来说有些感觉功能有所退化,例如年长者的咸淡感及对温度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孩子感觉水很烫,而家长因自己感觉不烫而强迫孩子去喝,就会使孩子对吃饭等产生厌烦感。

婴儿营养不良食谱推荐

蒸鱼泥豆腐

原料:豆腐1/10块,鱼泥1/2勺,葱末少许,盐少许

制法:将豆腐碾碎;加入鱼泥,葱末,盐拌匀;倒入小碗蒸15分钟。

胡萝卜肉末

原料:胡萝卜20g,牛肉10g,鸡蛋半个,姜葱少许,植物油、细盐少许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成丝,在锅内放入植物油烧热后将胡萝卜丝炒熟,盛出后用刀剁成泥状。将牛肉洗净剁成肉末,盛入碗内并加入少许植物油、葱姜水、细盐及鸡蛋,然后加入胡萝卜泥和淀粉浆搅拌均匀,用蒸笼蒸熟后即可。

肝末蛋羹

原料:猪肝20g,鸡蛋半个,细盐少许,香油少许

制法:将猪肝洗净切成片,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后去筋、去包膜后剁成泥,放入碗中。将鸡蛋磕入肝泥碗中,加入少量水调匀,放一点细盐,用蒸锅蒸熟,再加几滴香油即可。

婴儿营养不良怎么办

一、提倡母乳喂养

预防婴儿时期的消瘦,最妥当的办法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最合婴儿营养。

早产婴儿由于发育不足,喂哺困难,另一方面营养的需要又相对较高,更应强调母乳喂养。如无母乳,可用牛奶等替代品,还要按时增加辅食。

二、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对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及时纠正合并症。此外,可采用中药、针刺、捏积、推拿、口服助消化药品,千方百计地提高病儿的消化能,增进食欲。

患胃肠疾病时,必须给相当营养,补充代谢的损失。患兔唇、腭裂及幽门痉挛时,也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患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时,同样要注意营养,使抵抗力增加,疾病得以早日康复,才不致因久病产生营养不良。

三、饮食调节

饮食调节是治疗营养不良的基本措施。轻度营养不良以调节饮食为主,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小儿吃饱为度。

中、重度营养不良遵循序渐进的方法,热能由低度开始,逐渐增加饮食;食物种类也逐渐增多。

增加食量以患儿的食欲和大便情况而定,进食顺利者热量可增加到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40千卡。营养不良治疗后其热量再调整到正常需要量。

一度营养不良患儿可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热能120千卡,蛋白质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23克。三种营养素的重量比为1:0.6:7.6。可采用的食物:半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乳、豆浆、米汤、稀米粥、代藕粉、鱼泥汤等。

二度患儿要从热能61千卡,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1克开始,其重量比为1:0.5:5.5,可食食物: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代乳粉、豆浆、鱼汤、米汤、稀面糊等。约5~7天渐进到第三步。

如此缓慢增加致第四第五步:热能每日每公斤174千卡、蛋白质4.5克、脂肪7克、碳水化物24克、其重量比1:1.5:5.2。开始恢复健康,进入第六步巩固治疗。

三度患儿递加食物进度应更缓慢。从第一步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能35千卡,蛋白质1.3克、脂肪0.4克、碳水化物6.5克、其重量比1:0.3:5开始。

按部就班,逐步充实。总之,营养素的供给与增加,要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切忌贪多求快求全而出现反复。具体措施应视患儿食欲及消化情况而定,不宜统一硬性规定。

婴儿营养不良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出生以后,头围迅速增大,尤其是出生后的两年内,这说明,他们的脑在迅速发育,如果这个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有人曾经对营养不良的宝宝进行随访观察,在出生后6个月内有营养不良的宝宝,不仅体重不增长或者增长速度缓慢,智能与动作发展也落后于一般宝宝,即使以后纠正了营养不良,体重上升,但是智能发展上的落后却无法弥补。

而2—3岁以后患营养不良,即使宝宝体重轻、智力落后,但只要纠正了营养不良,两者都可以恢复正常。这说明,在脑迅速发育阶段,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可能对智力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脑的功能,而且会影响脑的形态发生变化,例如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营养的供给首先要满足热能及蛋白质的需要,蛋白质中的优质蛋白质要占1/2—2/3。牛磺酸和脑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它在母乳中含量丰富,而在牛乳中含量却较少,所以牛乳喂养的宝宝应注意补充牛磺酸。必需脂肪酸应占热能的1%—3%,对脑的发育及神经髓鞘的形成有利。

缺乏微量元素也会对宝宝的智力产生影响。缺铁会引起贫血,而在贫血症状出现之前,宝宝已表现出容易发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补充铁剂后这类症状就会消失。

膳食中缺锌,可造成宝宝血锌下降,影响体格发育及智能的发展。

缺碘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而甲状腺素可以促进脑的发育。维生素B1、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抽搐,并影响宝宝将来的智力。因此,宝宝要聪明,营养要均衡。

婴儿营养不良病因有哪些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

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

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宝宝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宝宝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

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

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

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

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

婴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一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二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三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判断方法

婴儿的营养不良,首先体重的增长很慢。不过,有的宝宝吃得不少,摄取了很多营养,仍长得很瘦。但这种宝宝虽长得瘦,却健康活泼。因此,判断营养好坏的第二个依据是宝宝健康与否、精神好不好。如营养不良,则肤色灰暗无光泽,捏起来缺乏弹性,肌肉松弛,人呆呆的没有一点精神等。大便也是腹泻居多营养不良性腹泻,同时还容易感冒或患其他疾病。

婴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一、长期饮食不当,热量不足,人工喂养以粮谷类食物为主,质差量少,母乳不足,添加辅食不当,仓促断奶,婴儿不适应。

二、疾病导致婴儿营养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先天畸形,唇裂,颚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哺喂困难,消化功能不健全,吸收不良,肠炎,痢疾,寄生虫,肝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反复发作的肺炎,结核等。还由于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摄入减少,消耗多而导致营养不良。

其它情况如早产,双胎等均是营养不良的先天条件。较重的营养不良,为多种原因所致。

小儿营养不良护理

疾病分级:

按轻重可分三度:Ⅰ度为轻型,Ⅱ,Ⅲ度为重型。

Ⅰ度营养不良

精神状态正常。体重

低于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厘米-0.4厘米,皮肤干燥,身高不影响。

Ⅱ度营养不良

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肌张力减弱,肌肉松弛,体重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厘米,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较正常减低。

Ⅲ 度营养不良

精神萎糜,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婴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婴儿营养不良,指的就是“发育缓慢体重降,营养不良肌肉萎”的情况。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

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角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相关推荐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防治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防治: 1.喂养方法不当:人工喂养时,配奶方法不对,放入水分过多,热量、蛋白质、脂肪长期供应不足。母乳喂养的婴儿,没有及时增添辅食,都可使小儿发生营养不良。 2.疾病因素:孩子体质差,反复发生感冒、消化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寄生虫、长期腹泻、慢性痢疾),会增加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作为父母的又不懂得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3.孩子生长发育过快,而各种营养物质又不能供应上,造成供不应求。 婴儿营养不良时,常表现面色、睑结膜苍白,厌食、消瘦,皮下脂肪少,肌肉松弛,头发干枯,体重不增,智力发育迟缓

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小儿长期哺育不足,如母乳不够又没有增加辅食,或人工喂养食物质量较差、较少。儿童偏食、挑食,早餐过分简单等等。 2、某些婴儿是由于产伤,先天畸形等原因,致使喂养困难、消化吸收障碍。 3、小儿曾患某些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造成小儿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差,吸收不良,或小儿长期腹泻、呕吐导致营养流失等等。 4、小儿先天不足,如双胞胎、多胞胎、早产等等。 婴儿营养不良的现象一定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婴儿时期的健康成长发育是很重要的,如果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现象就会让孩子发育的很慢,赶不上同

5种喂养方式致婴儿营养不良

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5种喂养方式 错误的喂养方式一、不给宝宝喂奶粉,喂米糊 如果母亲没有母乳喂养宝宝,那应该选择婴儿乳制品喂养宝宝。有的父母觉得奶粉不够安全,所以选择给婴儿喂养米糊,这个是很不正确的做法,常常会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不足,无法满足宝宝的身体需求,长期喂养米糊会导致婴儿的营养跟不上。其实父母只要选择品质足够好的奶粉,同样也可以确保婴儿的健康。 错误的喂养方式二、只喂养母乳,不给宝宝添加辅食 很多人觉得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只要喂养母乳就可以满足婴

新生儿营养不良的表现

1、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教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 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忽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2、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

幼儿营养不良判断法

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热量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营养不良,前者以热量缺乏为主,后者以蛋白质缺乏为主。我国儿童营养不良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80%以上属于轻度营养不良。本病患儿主要是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摄入不足,同时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专家分析认为,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一部分是因家庭贫穷造成;另一部分是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喂养不当所致;还有一部分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临床上,判断急慢性营养不良的主要指标有:①体重。若孩子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15~25%属于轻

小儿营养不良的诱因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小儿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小儿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

小儿营养不良的危害

宝宝出生以后,头围迅速增大,尤其是出生后的两年内,这说明,他们的脑在迅速发育,如果这个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有人曾经对营养不良的宝宝进行随访观察,在出生后6个月内有营养不良的宝宝,不仅体重不增长或者增长速度缓慢,智能与动作发展也落后于一般宝宝,即使以后纠正了营养不良,体重上升,但是智能发展上的落后却无法弥补. 而2—3岁以后患营养不良,即使宝宝体重轻、智力落后,但只要纠正了营养不良,两者都可以恢复正常.这说明,在脑迅速发育阶段,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可能对智力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营养不良不仅影响

小儿营养不良怎么

1、小儿营养不良的饮食治疗 0-3岁宝宝的肠道机能都比较脆弱,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在选择配方奶粉的时候,要精心选用添加β-植物油(亲和结构脂)和适度水解蛋白的配方奶粉,适度水解蛋白,将蛋白质大分子经过水解后形成的较小分子混合物,减轻胃肠消化负担,更易于宝宝吸收。 2、小儿营养不良用西药治疗 2.1、治疗期间宜予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等药物。其他辅助治疗如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时给予足量蛋白质类饮食。 2.2、一般认为婴儿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为最好的食品基础。年龄稍大可根据当地

小儿营养不良吃什么

三餐规律,少吃零食。 每餐饮食要以谷物为主,补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每星期吃三到五顿的粗粮。 做到每餐都吃蔬菜,每天都吃水果。每天最好吃一斤左右的蔬菜,而且其中的一半要是绿叶蔬菜。 孩子正在长身体,一定要每天喝牛奶,补充充足的钙质。辅以多运动,多晒太阳。这样能促进身高的生长。 每天要吃一些大豆制品,比如豆腐、干豆腐、豆浆等等。 少吃肥肉,多吃瘦肉。因为瘦肉富含蛋白质,而肥肉脂肪含量很高。 每天一个鸡蛋。至少每周吃一次鱼 别喝可乐等甜饮料,一个是能量高,另一个是添加剂太多,对孩子的代谢不好。喝白开水就好。

营养不良是什么原因引起

(一)喂养不当 长期摄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如乳类稀释过度,或单纯用淀粉类食品喂哺;突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新的食品等。 (二)饮食习惯不良 饮食不定时、偏食、反刍习惯或神经呕吐等。 (三)疾病因素 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常见疾病有: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大性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