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丙肝的方法
远离丙肝的方法
1、不共用牙刷
专家表示,牙刷可能会受到血液的污染。口腔溃疡与牙龈出血的人,其牙刷上很容易沾上血液。大多数人不会与别人共用牙刷,但有些人却不在乎。给自己定一个规则吧:忠于自己的牙刷。
2、禁止毒品
预防丙肝,还要注意禁止毒品。如果静脉注射毒品,要注意不共享针头或其他工具。如果需要静脉注射或其他医疗用途,要使用无菌注射器。静脉注射与一半以上的新发丙型肝炎病例有关,不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是制止丙型肝炎扩散的最好办法之一。
3、使用安全套
通常来说,性传播丙型肝炎的几率很低。但是当有多个性伴侣时,感染的机会随之增加。同样,感染艾滋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最好使用安全套。
4、不共用剃须刀
比起共用注射器,用自己的物品,像剃须刀、牙刷、指甲剪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是,只要存在血液,就有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因此,日常还是不要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才好。
如何远离酒精肝
预防酒精性肝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饮酒量,尽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
2、饮酒后要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尤其应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 A、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等。
3、大量饮酒或长期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4、绝对忌酒。若能彻底戒酒,消除病因,则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酒精性肝病的康复,防止其复发、恶化或癌变。
酒精性肝病的预后:
通常认为酒精性脂肪肝为良性病变,尽管急性脂肪肝可导致门脉高压,但戒酒后其病变可逆转。如果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继续饮酒,连续肝活检证实可发生更严重的肝损伤。
目前认为,酒精性肝炎具有较高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较非活动性肝硬化更易导致死亡。根据肝活检组织学,一组调查研究了酒精性肝病的自然史,发现脂肪肝患者的预后最好,4~5年的生存率是70%~80%;酒精性肝硬化伴有酒精性肝炎患者的预后最差,4~5年的生存率是 30%~50%;而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介于两者之间,4~5年的生存率是50%~75%。将所有酒精性肝病患者合并统计,其1年和5年的平均生存率分别是80%和50%。 除饮酒是影响酒精性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外,性别对酒精性肝病的预后也有影响,女性较男性对酒精敏感,即使初期肝损害轻微且戒酒,但发生肝硬化总难免除。在预后判断中,还必须考虑到合并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或其他病毒感染的问题。酒精中毒者免疫功能减低,对感染的抵抗力可能降低。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甚高,因此对酒精性肝病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乙肝患者离肝癌有多远
人感染 HBV 后,病毒持续 6 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 HBV 感染。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 (产) 期感染 HBV 者中,有 90% 将发展成慢性感染;婴幼儿时期感染 HBV 者中,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其 HBV 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分为 3 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儿童和成人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于 5 和 10 年后发展为非活动或低 复制期的比例分别为 50%和 70%;在我国和亚太地区对非活动或低 (非) 复制期慢性 HBV 感染者自然史的研究尚不充分,但有资料表明,这些患者可有肝炎反复发作。
对一项 684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估计年发生率为 2.1%。另一项对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平均 9 年 (1~18.4 年) 随访,进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分别为 23%和 4.4%。
肝癌离你有多远
肝主疏泄,主要作用如下:
(一)节情志活动:肝喜条达,抑郁、暴怒则伤肝。
1、 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畅,会出现胸胁、两乳的胀闷疼痛,同时还可出现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多疑善虑等病理现象,中医称之为肝郁,或肝气郁结。
2、肝的疏泄功能太过,情志亢奋,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则不能卧寐等症状,为肝火盛。
(二)消化吸收
1、是肝能促进胆汁的生成和排泄;
胆附于右肝叶之后,胆内储藏胆汁,具有较强的消化饮食的作用。胆汁的生成、排泄都依靠肝之余气,通过疏泄作用,溢入于胆,聚合而成。肝疏泄正常,气机调畅,胆道畅通,胆汁方能顺利排入消化道,以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若疏泄失职,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出现口苦,呕吐黄水,胁肋胀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这说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代表了肝疏泄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2、是维持脾胃气机的正常升降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肝闭则血液运行不畅水分停留,导致肝湿,不但影响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而且还会导致脾胃的机能紊乱。如脾不升清,在上发为眩晕,在下发为泻泄;如胃不降浊,在上则发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对此,临床常采用疏肝理气、调和脾胃的方法予以治疗
肝主藏血: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流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又必须随人体的机能状态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发生适应性调节。例如,人体在睡眠、休息等安静状态下,机体各部位对血液的需求量就减少,则一部分血液回归于肝而藏之。当在劳动、学习等活动量增加的情况下,人体对血液的需求量就相对增加,肝脏就把其储藏的血液排出,从而增加其有效血循环量,以适应机体对血液的需要。
藏血功能失常,主要有两种病理变化:
(一)是藏血不足,或藏血过多。血液虚少,或则分布到全身其它部位的血液减少,不能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肝闭,肝的疏泄不畅,导致血液滞留肝内,不能正常疏泄到其他部位。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不过这两种情况一种是实证一种是虚证,要注意辨别。
(二)是肝不藏血,可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等。
肝癌早期诊治
中医治癌奇人董草原先生在自己多年的临床治疗中总结出,癌症的产生原因是高营养高热量高水分的聚积(详情请看“历史消息”《癌症产生原因》),由于阴阳的失衡,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高热量、高水分、高营养的聚积,三高形成,则生癌的条件也形成。
肝癌在癌形成之初是实性病,在癌症形成之后会大量消耗人体的营养热量,使其他脏腑透支,最终导致其他脏腑的衰竭。
他将肝癌分成两类:一是肝湿热型;二是肝阴虚火旺型。
肝湿热则阴阳失衡,肝的疏泄功能受阻,会出现:乏力,口淡而干,但不想饮水,厌食、尿黄、短、臭,脸黄黑、无汗、便溏或大便时好时坏。这部分很多是有肝炎病史的人,这种癌的疼痛不明显甚至不怎么痛,甲胎蛋白很高;
肝阴虚火旺,肝的功能亢进,乏力不明显,脾气暴躁,大便干结,往往几天一次。其次是消化亢进,吃的多,消化快,易饥饿,面色红黑,有的还满脸红光,会出现阴虚肺病的状态。这种癌很痛。
肝湿热和肝阴虚是肝癌的基础,是癌症病产生发展的第一阶段。当这些症状出现长期得不到缓解,又没有意识到身体的变化进行饮食生活调整,情绪上有无法控制,日积月累“三高”形成。
“三高”是癌发展的第二阶段,“三高”形成的症状是痛和麻,其次是肝的温度比其他地方的温度高。肝癌前期痛和麻的部位有四点:胃痛,右肩背痛,肝后背麻痛,右下坐骨和腿麻或痛。有时候“三高”出现时会使的人阴阳力亢进,出现健康假象,这时人反而有精神了,不觉得累了,有的症状突然好转了甚至没有了,使人丧失警惕。
肝癌的早期症状是肝湿热和肝阴虚的症状,这个时候检查不出病灶,但这个时候是最好治的时候。但是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重视。
所以有阴虚火旺或肝湿热的人尽量素食为主,不要吃高营养高热量的补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夏天不要吹空调,多出汗,使积滞的营养热量水分散发开,这是最好的防癌办法。
丙肝如何远离
急性丙肝90%患者可获得完全应答而彻底痊愈,慢性丙肝有机会清除病毒获得痊愈。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
丙型肝炎病人的监测和随访
(一)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的随访监测
1、治疗前监测项目治疗前应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开始治疗后的第1个月应每周检查1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1次直至6个月,然后每3个月检查1次。
2、生化学检测治疗期间每月检查ALT,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每2个月检测1次。即使病人HCV未能清除,也应定期复查ALT。
3、病毒学检查治疗3个月时测定HCV-RNA;在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6个月也应检测HCV-RNA。
4、不良反应的监测所有病人要在治疗过程中每6个月、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每3~6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则应每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对于老年病人,治疗前应做心电图检查和心功能判断。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表现有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应给予停药并密切防护。
(二)对无治疗指征或存在禁忌证及不愿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的随访
1、肝活检显示无或仅为轻微损害者,肝病进展的可能性小,但仍应每24周进行1次体检并检测ALT。必要时可再做肝活检。
2、生化学检查对ALT持续正常且未进行肝活检者,每24周进行1次体检并检测ALT。
3、肝硬化病人的随访如已发展为肝硬化,应每3~6个月检测甲胎蛋白(AFP)和腹部B超(必要时CT或MR1),以早期发现HCC。对于HCC高危病人>50岁、男性、嗜酒、肝功能不全或已有AFP增高),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更应加强随访。另外,对肝硬化病人还应每1~2年行上消化道内镜或食管x线造影检查,以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影响疗效的因素有:
病程>3年、年龄>40岁、HCV为lb型、高病毒血症(>2×10^6拷贝/ml)、已有肝硬化、肝脏铁含量高、酗酒、毒瘾和伴有HIV感染等。
丙肝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由于丙肝病毒亚型众多,病毒变异现象十分突出,尚难以研究出有效的丙肝疫苗和丙肝免疫球蛋白。所以,需要输血者应采用正规血站供应的血液和血制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接受牙科治疗应到正规医院口腔科;不要随意扎耳朵眼、文身;要远离毒品,杜绝静脉吸毒;避免交叉使用注射器和针灸针;避免性乱和不洁性交,以防感染丙型肝炎。
(1)少“铁”。丙肝患者有时存在铁代谢紊乱,体内过多的铁,对于肝脏非常有害,对于干扰素治疗也有干扰作用。因此丙肝患者要限制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并避免使用铁制炊具。
(2)少“糖”、少“脂”、忌酒、少吃药。糖可以转变为脂肪在体内蓄积,吃糖过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脂肪肝。酒是肝病大忌,过多的酒精可以在体内转化为乙醛,伤害肝脏。滥用药物同样可以伤肝,各种中西药物都可以造成药物性肝炎,丙肝患者用药一定要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丙肝不治5个危害要你命
丙肝不治有5个危害
危害一:有较强的传染传染性,存在极易传染给他人的可能;
危害二:病情隐匿,容易漏诊。丙肝起病隐匿,急性感染期80%的患者无症状或者仅有乏力的感觉,往往容易造成漏诊;
危害三:发病率高。急性丙肝75%至85%会转为慢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会转为肝硬化和肝癌;
危害四:易重叠感染。乙肝、丙肝重叠感染较单纯乙肝或丙肝发生重症肝炎和病死率要高,导致肝癌的相对危险指数也更大。
危害五:更易发展成慢性或肝癌患者。丙肝病情的发展进程要快很多,若发展成肝癌患者,时间也会比乙肝发展成肝癌患者缩短一半。
5个办法让你远离丙肝
1:不共用牙刷
专家表示,牙刷可能会受到血液的污染。口腔溃疡与牙龈出血的人,其牙刷上很容易沾上血液。大多数人不会与别人共用牙刷,但有些人却不在乎。给自己定一个规则吧:忠于自己的牙刷。
2:禁止毒品
预防丙肝,还要注意禁止毒品。如果静脉注射毒品,要注意不共享针头或其他工具。如果需要静脉注射或其他医疗用途,要使用无菌注射器。静脉注射与一半以上的新发丙型肝炎病例有关,不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是制止丙型肝炎扩散的最好办法之一。
3:使用安全套
通常来说,性传播丙型肝炎的几率很低。但是当有多个性伴侣时,感染的机会随之增加。同样,感染艾滋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最好使用安全套。
4:不共用剃须刀
比起共用注射器,用自己的物品,像剃须刀、牙刷、指甲剪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是,只要存在血液,就有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因此,日常还是不要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才好。
5:去正规的地方纹身
文身与穿洞并非感染丙型肝炎的高危活动。但是,如果使用的注射器或其他的一起并未正确消毒,同时感染疾病的人使用过,就很容易患上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艾滋病。
肝癌离你还远吗
肝癌高发年龄在40 岁以后
肝癌的高发年龄在 40 岁以后,其中又以中老年人居多,五六十岁是肝癌的高发年龄段,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发病隐匿,侵袭性高,生长迅速,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不适合做手术。
九成肝癌患者有慢性肝病史
据汪国真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春节前后汪国真身体出现不适,肝区出现疼痛症状,随后入院检查。
这位工作人员证实,汪国真平时没有抽烟喝酒的嗜好,只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曾感染过肝炎,但当时已经治愈了。
可以推测:已经治好的「肝炎」,可以是隐藏很好的杀手。
关于肝癌的常见问题
1. 对于普通人而言,患肝癌的可能性有多大?
尽管我国是肝癌发病率世界之首,但是肝癌患者中 90% 以上都是有长期慢性的肝脏病史。
如果没有乙肝、丙肝、肝硬化等肝病,普通人患上肝癌的可能性非常小,不必太过担心。
临床研究发现 85%~90% 的肝癌与乙肝有关。而乙肝、丙肝和甲肝又不一样,比较容易转成慢性肝炎。
而肝炎的反复迁延发作,就有可能导致肝硬化,随着时间的迁移又转成肝癌。
2. 关于肝癌,民间有不少判断的说法,包括厌食、厌油腻、烦躁、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这些说法是否可信?
肝作为我们人体主要负责解毒、消化和合成功能比较强的一个器官,耐受能力比较强,其实可以称作十分「坚强」的器官,一般不会有典型的症状,而一旦有所表现,证明你的肝确实已经「崩溃」了。
一般来讲,肝癌除非肿瘤已经很大了,否则很少有特异性症状。
很多传说中的症状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相类似,不能简单的进行判断,还是需要进行仔细检查再下定论。
3. 我们日常在检查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对于普通人而言,建议一般一年做一次体检。但像乙肝、丙肝,还有一部分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患者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一般最长半年就要做一次体检。
如果检出高度可疑肝癌又没法确诊的,那么最长三个月左右就要做一次影像和化验,建议最好去高水平医院,做腹部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4.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的7.18%,作为肝癌的高发人群,从乙肝到肝癌的距离有多远?
这点应该要说一下,有研究称九成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乙肝从感染到发病,往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丙肝会短一点。
乙肝、丙肝主要的传染途径是血液,像一起吃饭、握手等等都不会传播。
但包括母婴传播、输血、包括去一些不正规的小牙科诊所看牙,消毒不彻底都有可能传染。
5. 所以这是不是也间接导致了肝癌更多的是在中年发病?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佳办法,我国是从 80 年代开始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现在发病率总体在呈下降的趋势,但是要见到显著的成果,估计还要几十年。因此,高危人群还是要特别重视。
另外,肝癌不一定是年纪大的人才会得,临床上有因为母婴传播的乙肝患者,十几岁的年纪,短短几年就发展成肝癌的例子。
6. 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引发肝癌?
最常见的我们都知道的像酗酒,每天喝个一两斤白酒,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本身可能就会造成肝炎、肝硬化,如果原来就有乙肝、丙肝这种疾病,就很可能会加剧。
另外有一些地方风俗习惯吃霉变的食物,被黄曲霉菌污染诱发肝癌的可能性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