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贝的原形态
白贝的原形态
1.货贝,贝壳略呈卵圆形,质坚固,一般壳长24-28mm,宽20mm左右,高10-14mm。壳背部中央隆起,两侧坚厚而低平,在壳后方相当于壳长1/3处,两侧突然扩张,形成瘤状突起。壳表被光泽的珐琅质,呈淡黄色、鲜黄色或稍带灰绿色,两侧缘色较淡,背部有2-3条灰绿色横带及不太明显的橘黄色细环纹。螺层完全被珐琅质所遮盖,无任何肋纹。壳基部平,黄白色。壳基部平,黄白色。壳口狭长,附近白色。两唇缘的齿各12-13枚,较疏,白色。无厣。壳内面紫色,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外套膜自两侧伸展向背面卷转包住贝壳,上有许多分枝触手。头宽,吻短,触角长而尖,眼突出,位于触角的外侧,足部发达。
2.环纹货贝,贝壳卵圆形,质坚固,一般壳长25-28mm,宽19mm左右,高13mm左右。壳背部中央隆起, 周围比较低平。壳背部周围有一明显的橘黄色的环纹,环纹内通常为淡灰蓝色或淡褐色;环纹外常为灰白色或略灰褐色。基部白色。壳口狭长,几与壳等长,壳内面紫色。前端稍宽,前、后沟短,两唇缘的齿粗壮,稀疏,延伸到基部,齿数各12枚左右。
沉香原形态
①沉香常绿乔木,高达30米。幼枝被绢状毛。叶互生,稍带革质,椭圆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5~9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下面叶脉有时被亚绢状毛;具短柄,长约3毫米。伞形花序;无梗,或有短的总花梗,被绢状毛;花白色,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花被钟形,5裂,裂片卵形,长0.7~1厘米,喉部密被白色绒毛的鳞片10枚,外被绢状毛,内密被长柔毛,花冠管与花被裂片略等长;雄蕊10,着生于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较长;子房上位,长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极短,柱头大,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4.6~5.2厘米,密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有略为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通常1枚,卵圆形,基部具有角状附属物,长约为种子的2倍。花期3~4月。果期5~6月。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我国台湾、广东、广西有栽培;国外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 ②白木香(《南越笔记》),又名:土沉香(《桂海虞衡志》),女儿香(《纲目拾遗》),牙香树、莞香、六麻树。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小枝和花序被柔毛。叶互生,革质,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后渐脱落,光滑而亮;叶柄长约5毫米,被柔毛。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总花梗被灰白色绒毛,小花梗长0.5~1.2厘米,被灰白色绒毛;花黄绿色,被绒毛;花被钟形,5裂,矩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钝圆,花被管喉部有鳞片10枚,密被白色绒毛,长约5毫米,基部连合成一环;雄蕊 10,花丝粗壮;子房卵形,密被绒毛。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2.5~3厘米,密被灰白色毛,基部具稍带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棕黑色,卵形,长约1 厘米,先端渐尖,种子基部延长为角状附属物,红棕色,长达2厘米,上部扩大。花期3~5月。果期5~6月。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
甘蓝的原形态
甘蓝 二年生草本。一年生茎肉质,无分枝;基生叶多数,纸质而柔嫩,叶片长圆状倒卵形或近圆形,层层包裹,成球状体、心状体或扁圆形,重可达2-2.5kg,外层叶片淡蓝绿色,被白粉,肉质叶片乳白色,长和宽达30cm,基部骤窄。
二年生茎有分枝,具茎生叶,基生叶蓝绿色,具白粉,质厚,叶片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缘或边缘具浅锯齿,基部具浅耳;茎上部叶有明显锯齿,基部抱茎;最上部叶线形。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大;萼片4,黄绿色,光滑无毛,基部成囊状;花瓣4,乳黄色,瓣片为宽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8-19mm,先端钝圆,基部具细长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蓝长10-11mm,短雄蕊长9-10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略细,柱头膨大,具喙。长角果圆柱形,长6-9cm,具短喙。种子圆球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白鲞的原形态
1.大黄鱼,体侧扁,一般体长为40-50cm,大者长达75cm。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吻钝尖,有4个吻孔。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圆凸。口前位,宽阔而斜,下颌稍突出牙细尖,上凳牙多行,外行牙稍扩大;下颌牙2行,内行牙较大。颏部具4个不明显小孔。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耙(8-9)+(16-18),细张。头部和体的前部被圆鳞;后部被栉鳞。侧线鳞56-58(8-9/8)。背鳍鳍条部及臀鳍鳍膜上被小圆鳞。体侧下部各鳞片均有一金黄色皮腺体。背鳍Ⅷ-Ⅸ,Ⅰ-31-34,连续,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臀鳍Ⅱ-8,第2鳍棘较长。胸鳍15-17。尾鳍楔形。鳔大,前端圆形,两侧具侧枝31-33对,每一侧枝最后分出的前后两小支等长,且互相平行。耳石梨形。体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唇橘红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腹面金黄色。 2.小黄色,体侧扁,一般体长23-26cm,大者可长达50cm。外形与大黄鱼近似。主要差别如:鳃耙10+(8-20)。侧线鳞50-62(5-6/8),背鳍Ⅸ-Ⅹ,Ⅰ-31-36。臀鳍II-9-10。鳔大,前部圆,两侧具侧枝26-32对,每一侧枝最后分出的前、后两小支不等长;后小支短,前小枝细长。耳石梨形,较小。体黄褐色,唇橘色,各鳍灰黄色,腹面金黄色。
慈菇的原形态
1.慈姑,多年生直立水生草本。有纤匐枝,枝端膨大成球茎。叶具长柄,长20-40cm;叶形变化极大,通常为戟形,宽大,连基部裂片长5-40cm,宽0.4-13cm,先端圆钝,基部裂片短,与叶片等长或较长,多少向两侧开展。花葶同圆锥花序长20-60cm;花3-5朵为1轮,单性,下部3-4轮为雌花,具短梗,上部多轮为雄花,具细长花梗;苞片披针形;外轮花被片3,萼片状,卵形,先端钝;内轮花被片3,花瓣状,白色,基部常有紫斑;雄蕊多枚;心皮多数,密集成球形。瘦果斜倒卵形,直径4-5mm,背腹两面有翅;种子褐色,具小凸起。花期8-10月。
2.野慈姑,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茎横生,末端膨大或否。叶柄基部渐宽,鞘状,边缘膜质;挺水叶箭形,叶片长短、宽窄变异很大,通常顶裂片短于侧裂片,比值为1:1.2-1:1.5,有时侧裂片更长,顶裂片与侧裂片之间缢缩,或否。花葶直立,挺水,高(15-)20-70cm。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长5-20cm,分枝1-2枚,具花多轮,每轮2-3花,苞片3枚;花单性;花被片反折,外轮花被片椭圆形或广卵形,内轮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雌花1-3轮,心皮多数,两侧压扁;雄花多轮,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一,通常外轮短,向里渐长。瘦果倒卵形,具翅,背翅多少不整齐。种子褐色。花、果期5-10月。
马乳的原形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川贝母的形态
植株长15-50厘米。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1.5厘米。叶通常对生,少数在中部兼有散生或3-4枚轮生的,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3-5(-10)毫米,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通常单朵,极少2-3朵,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狭长,宽2-4毫米;花被片长3-4厘米,外三片宽1-1.4厘米,内三片宽可达1.8厘米,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3/5,花药近基着,花丝稍具或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3-5毫米。蒴果长宽各约1.6厘米,棱上只有宽1-1.5毫米的狭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2]
川贝母种子具有后成熟特性,湿度和温度保持在5~25℃,胚胎继续分化。播种出苗的第一年,植株纤细,仅1匹叶;叶大如针,称针叶。第2年具单叶1-3片,叶面展开,称飘带叶。第3年抽茎不开花,称树兜子。第4年抽茎开花,花期称灯笼,果期称果实为八卦锤。
在幼苗期即开始生长鳞茎,但仅仅有米粒大,以后每年随植株发育而增大。川贝母植株年生长期约90~120天左右。
白菖的原形态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白菖蒲 的 根茎 。全年可采,但以8~9月采挖者为良。挖得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亦有在新鲜时切成0.5~1厘米的小段晒干者。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肥厚,白色带紫。叶根生,长剑形,长50~80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叶脉平行,中脉显着。花茎扁平,佛焰苞叶状,极延长,长约与叶等;肉穗花序柱状,无柄,长约4~7厘米,宽约1厘米,淡黄绿色,密生细花;花两性,花被6,广线形,膜质透明,先端淡褐色,长约2毫米;雄蕊6,与花被片等长,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扁线形;雌蕊1,子房长椭圆形。浆果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水边及潮湿地。分布几遍全国。
【性状】干燥根茎略呈圆柱形,少数分枝,长5~20厘米,直径至2.5厘米,外表棕色,有细的纵皱纹,上面节部有三角状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在节的脊线上通常残留棕色的鳞状毛,下部有细根或根痕;去皮的生药则叶和根的痕迹都不显着。折断面灰褐色或暗褐色,组织松软。香气特异而显着,味苦而辣。以根茎粗大、表面黄白色、去尽鳞叶及须根者为佳。主产湖北、湖南、辽宁、四川等地。此外,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苏、广东、广西等地亦产。
扁豆的原形态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米。3出复叶;小叶片阔卵形,长5~9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缘,两面被疏毛,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叶柄长4~12厘米;托叶细小,披针形。
总状花序腋生,通常2~4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2,早落;花萼钟状,萼齿5,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卵状椭圆形,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并下延为2耳,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舟状;雄蕊10,2束;子房线形,被柔毛,基部有腺体,柱头头状,疏生白色短毛。
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长5~8厘米,先端具弯曲的喙。种子2~5粒,长方状扁圆形,白色、黑色或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羊肺的原形态
山羊
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绵羊
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 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