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适当运动出汗对身体有益
夏季适当运动出汗对身体有益
人体汗腺是帮助机体散发热量的,可以说是“天然空调器”,当气温30℃以上或者进行运动时,汗腺开始“启动”散热,以保持人体体温恒定。总在空调房间远离热环境的人与其他人相比,对热的耐受力会逐渐降低,一旦离开空调来到外界高温环境中,汗腺因长时间不启用而运转不灵,人便会因排汗不畅,热量散发不出去而很容易中暑。
经常在空调房里的人们,走到外面就会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应,有时是头晕或没劲。医生介绍说,如果人体不能正常排汗,就会感觉憋闷。进入三伏天,人们讨厌出汗,刻意求凉,但出汗是夏天人体最有效的一种排毒方式。如果长时间不出汗,不仅会破坏皮肤的酸性环境,降低皮肤的抗菌能力,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出汗的首要功能,就是充当体温调节器的角色。如果时常待在空调房中,体内的积热散发不出去,极易发生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常因中暑引发高热、惊厥。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人,还易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另外,皮肤出不了汗,体内代谢的废物若都经尿液排出,势必增加肾脏负担。
排汗的同时也会排出一些代谢废弃物,经常让自己出出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肾脏的代谢负担。此外,出汗还有促进消化、睡眠的作用。人体若长期不出汗,气血运行慢了会影响消化,导致人吃不香。而神经活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人睡不香。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热对人体的伤害。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夏天在自然环境下做些适当的运动,出出汗,对身体有好处。
汗蒸出汗和运动出汗哪个好
运动出汗比汗蒸出汗好。
正常情况下,运动出汗比汗蒸出汗好,因为运动出汗时,人体处于一个活动的状态,身体四肢肌肉都在运动,而适当的运动出汗能够锻炼人体体质,增强人体抵抗力,但是汗蒸是一个被动出汗的情况,人体并没有经过实质的运动,对增强体质并没有很大作用,对减脂的效果也不如运动出汗那么好。
现代人出汗太被动
大家知道吗,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夏季适当出汗更有益健康。到底哪种出汗方式才正确?是被烈日晒得汗流浃背、在桑拿室里蒸到大汗淋漓还是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下面专家教你出对一身“养生汗”。
汗液有不少秘密
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美国《赫芬顿邮报》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每个人身上约有200万~400万个汗腺,正常人一天之中不知不觉会蒸发约600~700毫升汗水,高温天气里进行剧烈运动流出的汗液重量会占到体重的2%~6%。对于一个体重68公斤的成年人来说,相当于流出了4公斤的汗水。
汗液的气味是由进入皮肤的细菌对汗液进行分解后产生的,因压力而流出的汗液最难闻。这是因为发出难闻气味的汗液由大汗腺分泌而出,大汗腺通常位于有很多毛发的身体部位,比如腋窝、腹股沟和头皮。
气温高、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吃辛辣、热烫的食物都可以导致人体出汗。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高热状态时,不能发挥分泌汗液的作用,人就会发高烧,还可能造成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可见汗腺调节人体体温的重要性。
现代人出汗太被动
出汗有两种方式: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
下班等公交车时,被太阳晒得衣服都湿透了;被工作压力所困扰,烦躁焦虑,急得额头微微渗出汗珠;和朋友一起蒸桑拿,在闷热的环境中汗如雨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朱学骏表示,这些出汗方式大都非常被动。
总体来说,因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造成的出汗称为被动出汗,只有因运动而产生的排汗才是主动出汗。调查显示,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能经常运动的人,比例只占到28.2%。这说明,现代人的主要出汗方式都是被动出汗。
汗蒸出汗与运动出汗有何不同
主动性
运动出汗属于主动性流汗,而汗蒸属于被动性流汗。运动流汗是通过肌肉的来回运动,使身体内部的能量转化,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得身体内部的水分析出,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毒素、垃圾;而汗蒸是通过外部高温让体温升高从而导致身体内部产生水分代谢,对于缓解身体疲劳有着良好的作用,因为被动性出汗只需要躺着或者坐着即可,所以在出汗的同时能够很好的缓解身体疲劳,减缓身体劳累感。
减肥
汗蒸出汗是一种被动性的出汗,依靠外界温度出汗身体并不会产生大量的热或者身体并没有动起来,所以减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运动出汗是身体主动流汗的,身体的肌肉甚至是器官都会参与其中,这种全身参与其中的方式,减肥效果一定会比单独出汗的效果好,因此想要通过出汗减肥最好的方法还是运动。
水肿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会有水肿的情况,而对于去除身体的水肿最好的方法就是汗蒸,因为汗蒸可以大量的排出身体内部多余的水分;而运动流汗更多的是用来锻炼身体,因此消除水肿的效果要相对弱一些。
排除异味
汗蒸出汗很高的温度能够轻松的消灭身体中的废物以及细菌等物质,这一点是运动出汗难以比拟的,但是运动出汗不同,运动出汗没有高温的辅助,所以必须要冲洗身体,这样才可以将黏着在身体表面的汗液冲洗干净,否则就容易让排出体外的有害物质再一次敬如身体之中,让流汗做白工。
治疗疾病效果好
汗蒸对于很多疾病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如:偏头痛、失眠、哮喘、神经功能失调、风湿等骨关节疼痛。不过高血压患者禁止汗蒸,因为汗蒸会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流速加快,让血压增高。但运动对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运动可以很好的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管内壁的弹性,让血液的压力不是太大,因此在生活中运动流汗对于辅助治疗高血压有着十分良好的作用。
刮痧后可以运动吗
刮痧后建议在5-8小时内不要运动,超过三小时之后就可以适当运动了。
因为刚刮完痧后,身体刮痧部位的毛孔打开,如果再立即进行运动,也会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导致身体发热、出汗,汗液可能会刺激刮痧部位出现疼痛、刺痒的情况。另外,运动出汗之后很多人都会想要洗澡,但是洗澡就比较容易造成寒气入侵。因此建议在刮痧后的5-8小时后再运动。
老人根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艾草
将艾草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平日饮食尽量清淡一些
平常饮食要尽量清淡一些,少放盐。
适当午睡
有条件的话,尽量要午睡,而且最好是躺在床上,而不是趴在桌子上。
戒烟戒酒
祛除身体的湿气一定要戒烟戒酒,烟酒本身对身体就不好。
运动出汗能去除体内的湿气吗
运动出汗当然可以去除体内湿气。
体内湿气重的大多都是缺乏运动的人,所以才会感头晕乏力、四肢沉重等。而适当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慢跑、快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都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注意:夏天体内湿气更重,运动出汗后千万不要开空调、风扇,最好让身体里面的汗发散出来,否则体内郁积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适当出汗祛湿大汗反伤身
适当运动出汗可以加速体内湿气排出,可是,并不是出汗越多对祛湿越有利,大汗反而会伤身。
出汗的过程要散热,如果出大量的汗还会丢失很多电解质,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这个时候就不一定排湿气了。而且,运动中大量的出汗,会使人感觉已经充分的锻炼了,但是就因为大量的出汗,让身体的水量不足,从而伤害健康,而且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另外,有些人在高温的环境中运动,认为那样可以减轻体重,但实际上他们的做法只是让自己脱水。出汗过多同时也会导致抽筋和其他运动伤害。
夏天出汗多可以减肥吗
夏天出汗量一般都是比较多的,平时不想运动的人在夏季即便不运动身体也会出很多汗,身体适当出汗就可以让一些毒素有效排出,能达到一定减肥作用,但是很多人整天待在空调房间里面并不会出很多汗,所以在夏季想要让身体健康,让减肥的效果更好的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要整天待在空调房间里面,应该让身体微微出汗,这样才能让健康情况变得更好。
溃疡性结肠炎多运动好吗
俗话有说“常锻炼,多出汗,身体好”,锻炼身体能强身健体,有利于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如果过度锻炼、带病锻炼,往往适得其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多数体质比较瘦弱,如果进行剧烈运动,需要耗费大量养料,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及身体的恢复。
所以运动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需掌握几个原则,运动后不觉得疲倦,出汗不太多,最好躯干上微微汗出,运动后不会觉得非常口渴,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在运动方式上可选用太极拳、八段锦、慢步走等相对温和的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在急性期是不能活动的建议在热退和腹泻停止后可以逐渐恢复活动。慢性持续性轻型患者不能完全缓解时,也可从事力所能及的适度活动。可以去健身房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但注意适度!如有不适清及时就医。溃疡性结肠炎是免疫性疾病,容易复发,所以要正确饮食、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减少复发机会。
冬季三个月如何养生 适当运动出汗
冬季属阴,所以养生关键就是要防止外来寒邪入侵到体内,一定要祛寒就温,但是暖并不是把空调温度调高,也不是穿的越多越暧。如果穿得过多则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出汗过多则更能泄气,所以在锻炼身体时要动静结合,所有运动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