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饮食注意什么 口腔:喝酒太多、嗜好槟榔
防癌饮食注意什么 口腔:喝酒太多、嗜好槟榔
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常嚼槟榔的人是口腔癌的高发群体;预防口腔癌,除了戒烟限酒、少吃槟榔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也很重要。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高糖、高能量的饮食模式还会加大食管癌、胰腺癌、胆囊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在饮食中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
吃槟榔会得口腔癌吗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嚼槟榔史,世界上某些地区,如斯里兰卡、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的居民,有嚼槟榔或“那斯”的习惯。咀嚼槟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
嚼了两年槟榔 差点“嚼”出口腔癌
张先生家住江汉路,多年来一直跑长途货运。担心晚上开车疲乏出事故,他总换着方法提神:抽烟、听音乐、喝浓茶等,可用久了也没什么效果。前年一次朋友聚会,有朋友嚼槟榔,顺便给了他一颗,没想到吃后很提神。之后,张先生出车前都会买几包槟榔,犯困时就嚼。半年后,他感觉口腔内壁有些粗糙,吃东西时有点不适,但不太严重,也未在意。一年后,他越吃越上瘾,即使不出车,他也随身带着槟榔。
前日,张先生发现无法进食,连水都不能沾,舌头碰到都会痛,便到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检查。接诊医生发现张先生的口腔粘膜发黄,已大面积纤维化,粗糙得就像一张满是裂纹的树皮,再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发生癌变。
医生介绍,槟榔中含大量槟榔素,口腔粘膜和槟榔中所含生物碱等物发生反应,会导致口腔粘膜纤维化或白斑病,临床表现为张口困难、有麻木感、发生溃疡,这些都是口腔癌前期病变,如果患者还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会增加癌变几率。提醒喜欢吃槟榔的市民如出现口腔粘膜有白斑、口腔内溃疡久治不愈等征兆,应及时就医。
哪些人易患口腔癌?
口腔癌在全世界是居第六位的常肿瘤,可发生于舌、颊、颌骨、牙周组织任何部位。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1至5倍。
在发展中国家,口腔癌是一大问题。口腔癌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增加有关。40岁后发生率急剧上升。随着世界老龄人口的增加,将有更多的老年人处于发生口腔癌的高度危险之中。其危险随年龄增长急剧上升,由30岁男性的7/10万升至60岁时80/10万。
吸烟和饮酒是导致口腔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患口腔癌的危险随着每天吸烟的支数和吸烟的年数而增加。口腔癌发生率的增加与酒的消耗量呈正比。例如:日本男性的消费量比女性高60%,其口腔癌死亡率也更高。不论是男性或是女性,患口腔癌的危险与饮用葡萄酒的相关性是最低的。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含漱剂中的酒精含量超过25%,则患口腔癌的危险增加;使用时间长且使用次数多,则危险性增加,尤其使用含高浓度酒精的含漱剂治疗口腔白斑,更易使其发生癌变。
槟榔的危害
虽然槟榔有很多的作用,也有很多好处,但是槟榔存在的危害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嚼食槟榔,除了因为时常咀嚼使牙齿变黑、动摇、磨损及牙龈退缩,而形成牙周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口腔黏 膜白斑症外,还会导致口腔癌。并经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嚼食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关系。从国内医疗院所数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口腔癌之患者中约有88%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如果嚼槟榔合并吸烟者,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且嚼槟榔、吸烟又合并喝酒,则更有加乘的致癌效果。吸菸者,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且嚼槟榔、吸菸又合并喝酒,则更有加乘的致癌效果。
槟榔诱发的癌症前期病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症:常见于颊黏膜,其次为颚部。口腔黏膜会有烧灼感、溃疡、变白、渐失弹性,最后造成张口及吞咽困难。其中有部分患者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病变,会转变成口腔癌。口腔黏膜白斑症:常见于颊黏膜、舌、牙龈、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会慢慢由清白变混白,其中亦有一部分患者的白斑症会转变成口腔癌。
因嚼食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造成牙齿咬耗(磨损),以及牙床动摇。
槟榔可以戒烟吗 吃槟榔同样会上瘾
槟榔嚼食后,人往往感到精神兴奋,面颊酡红,身上微微发汗,就像喝过酒一般。过去住高山地带的民众常以吃槟榔来御寒,和消除紧张劳动后的疲劳。长时间咀嚼槟榔和吸烟一样,都会让人上瘾。为了戒掉会使人得肺癌的香烟的瘾,而去咀嚼槟榔,最终患上会使人得口腔癌的槟榔的瘾就太得不偿失了。
槟榔能诱发口腔癌是真的吗
只吃槟榔,罹患口腔癌机率是一般人之28倍,喝酒+吃槟榔是54倍,抽烟+吃槟榔是89倍,喝酒+抽烟+吃槟榔是123倍。槟榔除了已知会引起口腔癌、食道癌、咽癌外,槟榔的粗纤维会不断伤害牙龈,牙齿。牙齿会磨损,牙床不断下移。最终将导致牙床无法继续提供养份给牙齿,形成牙周病,所以「吃槟榔可以顾牙齿,不会得蛀牙.」实为迷思,吃槟榔反而会提高牙周病发生机率。
吃槟榔还会使有气喘者气喘恶化、造成免疫功能降低,也会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上升,最新研究中发现,吃槟榔可能会引起肝癌(增加9.8倍)、肝硬化(增加5.5倍)、糖尿病等,孕妇嚼食槟榔,可能会使新生儿体重过轻或是有早产、流产、死产现象,除此之外,孕妇嚼食槟榔,其子女容易得代谢症候群,若是糖尿病患者嚼槟榔则会使肾脏受损。
认识槟榔的危害、体验口腔癌的可怕、并学习如何拒吃槟榔的技巧,不仅已帮助许多红唇族戒槟、减槟,也在社区中埋下拒槟的种子。
吃槟榔能导致阳痿吗
核心提示: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 人体所需的 营养元素,有驱虫和抗病毒的作用 。但它的副作用也不少 ,研究发现咀嚼槟榔令口腔癌的风险上升,槟榔到底会不会引起阳痿病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槟榔作为一种产自热带的水果,的确对人的身体没有太多好处,也许这是间接造成男性阳痿的一种食物。
不少人对吃槟榔会不会引起阳痿感到困惑,首先,我们说吃槟榔到底会不会引起阳痿病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槟榔作为一种产自热带的水果,的确对人的身体没有太多好处,也许这是间接造成男性阳痿的一种食物。为了是阳痿患者有益深入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相关的医疗知识吧。
其实,我们说经常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溃疡、牙龈退变、黏膜下纤维化,进而导致口腔癌变,研究发现咀嚼槟榔令口腔癌的风险上升,槟榔果中的槟榔素和槟榔碱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槟榔的花、藤都含有致癌物质,医学界已发现槟榔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有明显相关。所以说男性在生活当中不要过多的食用槟榔,以防疾病的发生。吃槟榔会不会患阳痿,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但是常吃槟榔会给男性的健康带来影响
我们说引起阳痿的原因有以下,血运不足动脉粥样硬化;其他血管病变均可导致血运不足。动脉粥样硬化,如发生于供给阴/茎的动脉或支配营养的血管,亦可使病人发生阳痿;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神经障碍也是引起男性阳痿的原因。 阳痿也是可以治愈的,到正规医院治疗,还有注意饮食,在饮食上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多吃些蔬菜水果,驴肉,海鲜类,大虾,泥鳅鱼等,对阳痿的恢复都很有好处的,每天要有一个好的心情吃槟榔是不会阳痿的,但是为了健康尽量少吃。
人们非常喜欢咀嚼槟榔,随着人们对槟榔的认识,人们会合理使用。只要不过量食用,对生体会有一定的好处。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吃槟榔会不会引起阳痿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我们说对口腔黏膜不好,轻则可能引起粘膜病变,重则演变为口腔癌。吃槟榔不会直接导致阳萎,但是却会间接的会导致阳萎的产生男性在生活当中不要过多的食用槟榔,以防疾病的发生。
长期嚼槟榔小心患口腔癌
槟榔是一种天然植物口香糖,在南方一带有很多人喜欢吃,然而吃多了槟榔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尤其是槟榔对口腔的刺激性,很容易诱发口腔疾病并且导致口腔癌,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长期嚼槟榔小心患口腔癌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多加强养生预防意识,保持身体健康。
长期嚼槟榔
口腔黏膜变“橡皮”
槟榔是一种很特别的食品,这种类似橄榄的果子,不仅在台湾盛行,如今在湖南、福建、海南等地也较为普遍,不少男性整天以嚼槟榔为乐,跟抽烟一样上瘾。
为何他们爱嚼槟榔呢?这源于槟榔的特殊滋味。有人说像喝酒,有人说像吃芥末,很兴奋、很 舒畅 的感觉。
司机小刘特爱槟榔,他说,槟榔一入口会感觉苦涩,但嚼着嚼着味道就变化了,似美酒似甘露 ,跟着人就high起来了,心跳加速、面颊潮红发热、咽喉发紧。就是这种快感,让小刘对槟榔爱不释手,一天能嚼上三四包,结果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的腮帮 子越来越大,甚至连张口都变得困难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 颌面外科 副主任侯劲松说,小刘来就诊的时候,检查发现其口腔黏膜失去了应有的弹性(这是其嘴巴张不开的主要原因),跟橡皮一样硬,出现了纤维化的迹象,这是口腔癌 的癌前病变。
槟榔素有毒性
可致黏膜病变
据报道,全球每年新发30万-40万例口腔癌症(口腔癌或口咽癌)患者,其中22.8万例发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占到58%,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可见,嚼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的关系。
这个小小果实为何会致癌呢?原来,在槟榔中含大量槟榔素、生物碱,其具有细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槟榔中所含生物碱等发生反应,会导致 口腔黏膜纤维化 ,在临床表现为 张口困难 、麻木感、发生溃疡等。侯主任指出,除槟榔外,烟酒等刺激也与口腔癌密不可分,同时嚼槟榔、吸烟及饮酒者,患口腔癌危险大增。
据统计,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一年收治1000多例肿瘤患者,其中有60%左右是口腔癌。“这几年来,口腔癌还有增多的趋势,尤其 是 30-40岁的年轻人。”侯主任称,“这种现象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更为普遍有关,比如烟酒刺激,特别是酒精可导致血管扩张,有害物质更易被口腔吸收,或者 经常熬夜( 免疫力下降 ),导致口腔癌更易发生。”
口疮 两周不愈
宜筛查口腔癌
口腔癌不被人熟悉,更不被人重视,不少人舌头上、牙龈上、口腔黏膜上有溃疡(烂了一小块)或者长菜花,大多数人以为是上火,喝点凉茶清热解毒,结果几个月下来都不好,越长越大,越来越痛,到口腔医院时,往往被确诊为口腔癌的中晚期(溃疡直径大于2厘米)。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说明市民对口腔癌不是很了解。其实,普通的口疮和口腔癌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第一,从手感上看,普通溃疡 发生在舌头的表浅,摸上去较为柔软,但口腔癌则比正常组织硬;第二,从病程上看,普通溃疡7-10天会自愈,一般会遵从“ 疼痛 →疼痛减轻→溃疡愈合”的过程,而口腔癌即便服用消炎药也不能缓解其疼痛,常常超过两周都不愈合。
通常,如果出现以上这种特殊的口疮, 医生会高度怀疑口腔癌。侯主任说,一般来说,只要切一小块组织,在显微镜下做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口腔癌的最可靠的办法。溃疡直径小于2厘米的早期口腔癌, 只需 局部切除,不用做放化疗,而如果拖到中晚期才来就诊的话,不仅要切除舌头,还要做颈部淋巴结清扫,不仅对面部外形影响大,更为严重的是,其5年生存率仅为 60%。所以,口疮两周不愈,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早到口腔医院或口腔科就诊。
长期嚼槟榔小心患口腔癌的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对于槟榔我们要适量食用,过分食用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这样做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远离疾病的困扰。
少嚼槟榔预防口腔粘膜病
大多数的口腔粘膜病患者有长期烟草接触史,“打边炉”、嚼槟榔、饮酒也会为癌变推波助澜,口腔粘膜病早期发现,多数可以治愈。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就越好。
少吸烟、饮酒、嚼槟榔预防口腔粘膜病,所谓“病从口入”,暂不论肠胃、食管等其他器官、部位,最首当其冲的门户——口腔,本身就很容易因为乱吃东西而导致生病、患癌。“它的发生与吸烟饮酒、病毒感染、局部刺激及作息习惯等密切相关,这一点非常值得大家重视。”
槟榔以往只在湖南、海南、台湾等地区较为畅销,但近年来,逐渐“遍地开花”。五元一袋的腌制槟榔大多摆在显眼位置,且品种繁多,不少年轻人往往在购买香烟时会顺手买上一包。
“长期咀嚼槟榔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不仅造成口腔黏膜板结硬化,影响正常口腔功能,而且还是一种癌前状态。”槟榔滋味特殊,吃完容易产生兴奋、舒畅感,但槟榔中含大量槟榔素、生物碱,其具有细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槟榔中所含生物碱等发生反应,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在临床表现为张口困难、麻木感、发生溃疡等,久而久之就可能刺激癌变发生。
此外,烫口食物最好尽量避免,口腔黏膜“身娇肉贵”,如果长期经受高温反复考验,容易诱发癌变。
调查还发现,半数以上口腔粘膜病患者口腔卫生较差,近1/5的口腔粘膜病患者口内存在长期的机械刺激,包括残根、残冠、牙结石和不良修复体等,锐利的边缘或粗糙的表面割伤黏膜造成反复溃疡迁延不愈,最终可能诱发恶性增生。此外,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藓、红斑、慢性光化性唇炎等癌前病变或状态,会是导致口腔癌。
六成口腔癌是来源于嚼槟榔
说起口腔癌也会让人们非常的害怕,因为它毕竟也是癌的一种,给人们带来恐惧,口腔癌给人们的日常饮食带来了困难,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所以我们必须预防口腔癌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说,咀嚼槟榔或槟榔子将会致癌。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指出,加入烟草的槟榔可以导致口腔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不加入烟草的槟榔也会导致口腔癌。各种槟榔制品中含有的槟榔子会导致一种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随时可能会转化成癌症。
据报道,全球每年发生39万例口腔癌症(口腔癌或咽癌),其中22.8万例发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占58%,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
如何才能够有效预防口腔癌
口腔癌是我们很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现在的发病率也在逐渐的增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如何预防口腔癌成为我们大部分人所关心的问题,让我们看一下专家对这一问题是怎么回答的。
1.避免吸烟、饮酒和嚼槟榔 大量研究表明,在致癌因素中,烟草是最大的癌症诱发物,故吸烟是最危险的不良习惯。因此我国口腔癌的一级预防应着重从吸烟与饮酒的危害性方面进行教育,改变吸烟、饮酒的习惯,鼓励公众不要染上吸烟习惯,已吸烟者最好戒烟,已吸烟而不能戒烟者,起码要减少用量。
2.注意对光辐射的防护 防止长时间直接日照。下唇光照机会比上唇多,95%唇红部癌在下唇。
3.平衡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提高维生素A、B、E和微量元素硒的摄入量。
4.不饮过热的饮料不食过热食品,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组织。
5.避免不良刺激及时调磨义齿锐利边缘,防止对软组织摩擦、压迫和创伤。
6.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拔除残根、残冠,及时调磨牙的锐利牙尖,以免反复咬颊、咬舌。
7.提高公众对口腔癌警告标志的认识提高其认识以便加以警惕,及早就医。口腔癌的警告标志如下:
A口腔内的溃疡,2周以上尚未愈合,
B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和发暗的斑,
C口腔与颈部有不正常的肿胀和淋巴结肿大,
D口腔反复出血,出血原因不明,⑤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
8.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检查是为了早期发现并提高早期治疗率,一般有较长的存活期和较好的生命质量。如果癌瘤在2cm,同时无转移,就大大增加5年生存率,如果癌瘤在2cm或以下,5年生存率提高2倍,1cm或以下,5年生存率提高3倍,故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口腔癌的死亡率是十分有意义的。
槟榔是癌症隐患
长期嚼槟榔,口腔黏膜变“橡皮”。槟榔是一种很特别的食品,这种类似橄榄的果子,不仅在台湾盛行,如今在湖南、福建、海南等地也较为普遍,不少男性整天以嚼槟榔为乐,跟抽烟一样上瘾。为何他们爱嚼槟榔呢?这源于槟榔的特殊滋味。有人说像喝酒,有人说像吃芥末,很兴奋、很舒畅的感觉。
司机小刘特爱槟榔,他说,槟榔一入口会感觉苦涩,但嚼着嚼着味道就变化了,似美酒似甘露 ,跟着人就high起来了,心跳加速、面颊潮红发热、咽喉发紧。就是这种快感,让小刘对槟榔爱不释手,一天能嚼上三四包,结果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的腮帮子越来越大,甚至连张口都变得困难了。 专家介绍,小刘来就诊的时候,检查发现其口腔黏膜失去了应有的弹性(这是其嘴巴张不开的主要原因),跟橡皮一样硬,出现了纤维化的迹象,这是口腔癌的癌前病变。
槟榔素有毒性,可致黏膜病变。据报道,全球每年新发30万-40万例口腔癌症(口腔癌或口咽癌)患者,其中22.8万例发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占到58%,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可见,嚼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的关系。
这个小小果实为何会致癌呢?原来,在槟榔中含大量槟榔素、生物碱,其具有细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槟榔中所含生物碱等发生反应,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 ,在临床表现为张口困难 、麻木感、发生溃疡等。专家指出,除槟榔外,烟酒等刺激也与口腔癌密不可分,同时嚼槟榔、吸烟及饮酒者,患口腔癌危险大增。
若口疮两周不愈,应该筛查口腔癌。口腔癌不被人熟悉,更不被人重视,不少人舌头上、牙龈上、口腔黏膜上有溃疡(烂了一小块)或者长菜花,大多数人以为是上火,喝点凉茶清热解毒,结果几个月下来都不好,越长越大,越来越痛,到口腔医院时,往往被确诊为口腔癌的中晚期(溃疡直径大于2厘米)。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说明市民对口腔癌不是很了解。其实,普通的口疮和口腔癌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第一,从手感上看,普通溃疡发生在舌头的表浅,摸上去较为柔软,但口腔癌则比正常组织硬;第二,从病程上看,普通溃疡7-10天会自愈,一般会遵从“ 疼痛 →疼痛减轻→溃疡愈合”的过程,而口腔癌即便服用消炎药也不能缓解其疼痛,常常超过两周都不愈合。
通常,如果出现以上这种特殊的口疮,医生会高度怀疑口腔癌。专家说,一般来说,只要切一小块组织,在显微镜下做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口腔癌的最可靠的办法。溃疡直径小于2厘米的早期口腔癌,只需局部切除,不用做放化疗,而如果拖到中晚期才来就诊的话,不仅要切除舌头,还要做颈部淋巴结清扫,不仅对面部外形影响大,更为严重的是,其5年生存率仅为60%。所以,口疮两周不愈,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早到口腔医院或口腔科就诊。
吃槟榔的坏处
1、由于槟榔汁充满口腔中形成牙结石,又由于长期用力嚼食而咬耗牙质,甚至使牙齿裂开或折断。
2、对颞颚关节的影响,由于牙质咬耗以及颞颚关节面磨损形成咬合改变及颞颚关节疼痛和病变,使得开口闭口时会出现声音且关节疼痛,不仅痛苦不堪,且治疗也相当困难。
3、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由于槟榔的纤维较为粗硬,很容易会刺伤牙龈或者堵塞在牙缝里面,从而造成了牙间乳头的压迫进而发炎,由于用力的嚼食,对牙周膜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使得牙根周围发炎、浮肿、疼痛。
另方面由于槟榔残渣的堆积,使结石越结越厚实,使得牙龈受损、红肿、化脓、牙根外露等而产生牙周病变,终至牙齿一颗颗脱落或不得不拔除。
4、对口腔黏膜的影响,由于嚼食槟榔而造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白斑病,也就是口腔癌的前期病变,其临床症状为张口困难、疼痛、麻木感、口腔黏膜变白及溃疡。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槟榔汁垢污染黑唇缘齿颊,影响观瞻,且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妨碍消化机能,槟榔渣刺激胃壁,导致胃黏膜发炎甚至穿孔,影响营养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嚼食槟榔引起的病变,牙齿咀嚼的磨损、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的纤维化(嘴巴张不开)、白斑性黏膜溃疡、口腔癌、食道癌。
嚼食槟榔,除了因为时常咀嚼使牙齿变黑、动摇、磨损及牙龈退缩,而形成牙周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口腔黏 膜白斑症外,还会导致口腔癌。并经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嚼食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关系。从国内医疗院所数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口腔癌之患者中约有88%有咀嚼槟榔的习惯。
如果嚼槟榔合并吸烟者,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且嚼槟榔、吸烟又合并喝酒,则更有加乘的致癌效果。吸菸者,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且嚼槟榔、吸烟又合并喝酒,则更有加乘的致癌效果。
口腔癌日常预防
长期咀嚼槟榔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不仅造成口腔黏膜板结硬化,影响正常口腔功能,而且还是一种癌前状态。槟榔滋味特殊,吃完容易产生兴奋、舒畅感,但槟榔中含大量槟榔素、生物碱,其具有细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槟榔中所含生物碱等发生反应,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在临床表现为张口困难、麻木感、发生溃疡等,久而久之就可能刺激癌变发生。因此,槟榔也是不可多吃的食物。
专家还提醒,烫口食物最好尽量避免,口腔黏膜“身娇肉贵”,如果长期经受高温反复考验,容易诱发癌变。
日常如何预防口腔癌?
1、保持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2、戒烟限酒,改变咀嚼槟榔、爱吃烫食等不良嗜好。
3、注重口腔卫生,正确刷牙,预防龋齿,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调查显示,不能坚持每天刷牙的人群,发生舌癌的风险增加2.1倍,发生口腔其他部位肿瘤的风险增加2.4倍。
4、对于超过两周不愈的口腔溃疡,应该予高度重视,及时就诊。
5、及时治疗癌前病变,如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慢性光化性唇炎等。
6、及时去除不良修复体,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修复治疗。不少老年人失牙后贪图方便和廉价,在一些不具资质的场所接受镶牙,因为工艺技术不过关导致不良修复体存在。在不良修复体引起口腔溃疡的患者中,发生口腔癌的风险高于常人2.3倍。
槟榔吃多了会怎样
嚼食槟榔,除了使牙齿变黑、磨损、动摇、牙龈萎缩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还会导致口腔癌。据调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嚼食槟榔的人口急剧的在成长,在台湾估计已超过260万人;嚼食槟榔者之平均年龄层亦有逐渐下降之趋势;而嚼食槟榔之普遍性也从低社会经济地位和劳动阶级人口,扩展到白领阶级高知识分子。槟榔为「红唇族」的最爱,农民眼中的「绿色黄金」,但它却是台湾人民健康和水资源的最大杀手。
根据统计台湾5万多公顷的槟榔园(相当2个台北市大),除每年造成水资源损失约40亿公吨及严重破坏林地外,台湾人一年花费在吃槟榔的金额更高达900多亿,相当于半条高速公路之造价,相当惊人。
更可怕的是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更使得台湾人之口腔癌,跃升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之列。因此如何推动槟榔防治工作,减少人们嚼食槟榔之嗜好,亦成为卫生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
我们在平时的时候,需适量吃槟榔,这样才不会影响到身体。
吃槟榔嘴巴张不大了怎么办 吃槟榔嘴巴张不开怎么办
长久嚼槟榔,对嘴巴的张口都有轻微的影响时需尽快的戒掉槟榔,较少口腔嚼食槟榔这种机械化运动,同时还减少槟榔渣对口腔的继续伤害,先调理好口腔内的外伤。
吃槟榔太多,在出现嘴巴张不开这种症状时,除了需戒除槟榔外,还需要清淡饮食的配合,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抽烟饮酒,加速口腔内外伤的愈合速度。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口腔内的外伤基本痊愈,感觉不到疼痛时,可以适当的进行张口运动,刚开始时由于会拉伤纤维化肌肉,可能会有些疼,需要忍受坚持,慢慢增加张口的程度,差不多3~5个月就能恢复正常。
还有部分人嚼槟榔导致嘴巴张不开并不完全是口腔内肌肉的纤维化,还有口腔癌的可能,嚼槟榔是口腔癌的高发因素之一,这种患者需要先对癌症病灶进行治疗,该手术的就得尽快手术,避免癌症细胞扩散。
维生素B族对口腔黏膜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因此,嚼槟榔出现嘴巴张不开时还需要定时的吃一些维生素B片,能加快口腔内外伤的愈合,另外,若是有口腔炎症,还需要用一些口腔外用的消炎药进行消炎处理。
预防癌症的食物 3大癌症与饮食习惯有关
红肉油炸或烧烤后,会产生异环胺类化合物,导致肠癌。并且红肉纤维含量低,易引起便秘,从而影响胆汁及胆酸的中和,刺激大肠上皮细胞,导致癌变。
此外有研究显示,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也会促进致癌物质的产生。因此,久坐并且嗜吃薯条的人,是肠癌高危人群。
胃癌和肠癌是跟饮食习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癌症。专家介绍,老一代患胃癌比例高,而年轻一代患肠癌比例高。原因是老人们多吃腌制食物,而年轻人饮食习惯更加西化。
两代人饮食习惯都存在不足之处。另外,烟熏或腌制的肉类,如咸鱼、香肠、腊肉等,都易产生亚硝胺导致胃癌,应少吃。
据统计,口腔癌病人中约八成都有长期嚼槟榔的习惯,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总署更是将槟榔列为第一类致癌物质。吃槟榔、抽烟、喝酒都会刺激口腔,造成细胞变性,导致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