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病人发病期间吃什么好
老年痴呆症病人发病期间吃什么好
老年痴呆症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坚果。医学研究经过研讨之后发现,坚果类食物当中还富含一种矿物质,叫作“硼”,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体脑部的电流活动,使得人的智力方面变得更加地活络。另外,营养专家提醒广大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吃一些鱼,尽量避免过度喝酒和抽烟,生活也需要有规律。
老年痴呆症患者还需要少吃一些蛋白质、食物纤维以及氨基酸还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B2以及B6、维生素C还有维生素E等等,对于老年人都十分重要)。除此之外,豆腐以及黄豆也都富含大量的卵磷脂,也可以作为人体健脑的食物,老年痴呆症患者可以多吃一些。
老年痴呆症多由于年老脏腑功能减弱、心肾功能衰竭、肾精亏耗不能生髓充脑,或肺脾气虚、痰湿蒙闭清窍而致。一般宜进服补肾养心、健脑益智之品,如人参、熟地黄、酸枣仁、五味子、茯苓、核桃肉、猪心等。脂肪供给控制在占总热能的20%~25%为宜,每天50~60克。应以含亚油酸丰富的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等植物油代替动物油脂。碳水化合物(米、面)应控制在总热能的60%~65%,特别要限制食糖。适当增加钙、铁、锌的供给量,减少盐的摄入。还要注意少食多餐。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1.科学进餐,坚持低脂低盐、荤素搭配的饮食原则。防止动脉硬化医学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痴呆症与脑血管硬化有关,称为血管性痴呆。因此,防止动脉硬化可减少痴呆症发生。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2.不用铝制炊具 尸检发现,痴呆症病人脑内铝的含量是一般人的4倍。人体内铝的增多,铝制炊具无疑充当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3.坚持用脑 晚年仍要坚持阅读、下棋、猜谜、吟诗作赋等脑力活动,使脑细胞始终处于活动兴奋状态,以减慢老化。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4.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B,叶酸可阻止动脉硬化;维生素B::可防止阿欠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另一类型)的发生;维生素E能直接消除人体内的氧化物,保护脑细胞免受其害。因此,维生素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又一“秘密武器”。
5.防治便秘 据专家对万余名老年人的调查证实,长期便秘可使人的智力大为下降,并查明80%以上的老年痴呆症病人与便秘呈“正相关”现象。故消除便秘有保脑作用。
6.多听音乐 日本专家发现,音乐对脑波、血流、荷尔蒙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并能刺激人的各种感觉,进而活跃脑功能。
7.多做运动 如叩齿运动可增加颜面及脑部的血流量;散步或慢跑等脚部运动可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能量”;手指运动可直接刺激脑细胞。均有利于脑保健。
8.吃点补药 单味中药有茯苓、红枣、麦冬、首乌、当归、莲子、山楂等,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等,女性更年期后可以酌情补充雌激素,但都要接受专科医生的指导,不可自行其是,以免弄巧成拙,补出毛病来。
9.戒烟忌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镉、铅等有毒物,酒中的甲醇等,都可使脑神经纤维发生颗粒空泡样变性,乃是脑细胞的一大“天敌”,故务必“敬而远之”,以保安康。
10.心情愉悦 家庭和睦、亲近,尊重、关怀老人,保持心理健康。
老人需定期做好记忆检查
发病率高就诊率低
与其他躯体疾病不同,很多人把老年人健忘、活动减少、抑郁、有幻觉等表现,看做是普通的“老糊涂”,并不在意。很多老人还会出现曾经掌握的行为技能突然丧失等。“殊不知,这些正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临床表现。”
专家说。在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症发病率达4.6%,就诊率却不到20%。很多老年痴呆患者被发现时,已处于晚期,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间。
每年做个记忆体检
老年精神科主任认为,由于目前对老年痴呆症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因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老年痴呆症发病初期对病人进行干预治疗。因此,建议6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记忆体检,尽早发现属于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记忆障碍。
专家还特别指出,家中子女应多多关注老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让老人多一些兴趣,经常陪老人出去走走,这有助于老年人的知识更新和记忆恢复。
如何防止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症状很明显,一般情况下会有短暂性的神志不清,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便减缓老年痴呆症病情的发展。老年痴呆症一般没有治愈的可能,随意要尽早治疗,做好预防工作。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健脑活动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而且健脑时间不用长,10次健脑训练,大脑的反应和认知能力在今后5年中都能因此受益。
1、手指运动健脑。
手指功能的技巧锻炼可促进思维,健脑益智。
2、节欲健脑。
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推迟大脑衰老。
3、增强脑力劳动。
老年人应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参加脑力劳动,可以防病抗衰老,预防老年性痴呆症。
4、补脑益智。
常食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蜂蜜、海藻类、鱼虾、牛奶等有益大脑健康的食品。
5、按摩健脑。
两手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12次;然后两手拇指按在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顶住头顶,从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线按摩12次;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较强的力量做旋转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12次。
6、浴脑锻炼。
每日清晨起床后,宜到户外散步或做体操、打太极拳等,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各种神经和肌肉。
老年痴呆症的防止尤其重要,以上就是有关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方法,了解这些知识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很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年痴呆症是很难治愈的,一旦患上就没有治愈的可能,所以现代人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到很好的预防。
听力差的人易老年痴呆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听力差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更容易发生老年痴呆症。尽管这一研究结果没有证明听力受损是如何导致痴呆症的,但它支持了使用助听器有助于遏制老年痴呆症发生发展的观点。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00人(包括男性和女性)进行了长达12年的研究。在研究期间,有9%的人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痴呆,大多是老年痴呆症。研究发现,听力越差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越高。即使排除了年龄及其他影响因素之后,那些听力轻度减退的人,发展成为老年痴呆的几率也是听力正常者的近两倍;中度听力丧失的人,患老年痴呆的几率则高3倍;而严重听力丧失者,则会高出5倍之多。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听力受损的人就一定会发展成老年痴呆,但患痴呆症的风险肯定会增加。研究人员指出,对于这种结果可能的解释是,听力减退会使老年人更加难以应对心理功能的衰退。此外,听力减退会导致老人社交孤立及寂寞,进而发展成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会不会遗传
1、老年痴呆遗传:遗传因素
临床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疾病往往都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的特点,主要就是指痴呆阳性家族史,所以,这类人群要重视对老年痴呆症疾病的预防,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适当的进行自我调理以及保健,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病。
2、老年痴呆遗传:环境因素
生活中的诸多不良行为都可以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病,比如,较为常见的就是吸烟、脑外伤、重金属接触史等,尤其是脑外伤没有处理好的人群,发病率占据了大约20%左右,所以,在出现脑外伤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正规的治疗,这点至关重要。
3、老年痴呆遗传:一些躯体疾病
要注意警惕的是,一些长期不愈的躯体疾病也可以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病,比如,常见的就是癫痫,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尤其是癫痫,以及甲状腺疾病,最终引起老年痴呆的比例是相对比较高的,在确诊这两种类型的疾病时,患者要做到及时正规的进行治疗,以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病。
老年痴呆症会不会遗传?
流行病学显示5%的老年痴呆患者有明确家族史,那些遗传了突变基因的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将表现出痴呆。致病突变基因已被确定,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已知染色体1、14、19、21与老年痴呆发病有关。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早老素1(PS-l)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早老素2(PS-2)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这些基因的突变将导致家族性老年痴呆的发生。遗传性老年痴呆约占所有发病人数的5%以下,往往在40~50岁就显示出痴呆综合征。
老年痴呆的三种类型
(1)早发性老年痴呆症。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病人的10%左右。一般发病年龄在65岁之前,有些甚至出现在40岁或50岁的年龄段。目前,对于这种早期脑部功能的退化机制仍然不清楚,但与一些遗传性疾病有关,例如唐氏综合症是早发性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而肌痉挛的病人则比普通人更容易患早发性老年痴呆症。此外,在该类型的病人中,还发现了一些基因异常的现象。一些研究发现部分病人存在14号染色体的异常,但是在晚发性老年痴呆的病人则很少发现这种现象。
(2)晚发性老年痴呆症。这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人类型,约占病人总数的85%-90%。发病年龄在65岁以后。目前的观点认为,晚发性老年痴呆没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处于零星发散状态。其症状是进行性精神衰退症状,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抑郁、痴呆等。而记忆的破坏,往往使得病人连身边的亲人都忘记了名字。
(3)家族性老年痴呆症。这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疾病,约占病人总数的1%左右。在发病的家族中,至少有两代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它的发病年龄最早,往往在40岁以前。目前这种类型的预后较差,药物治疗往往没能获得有效的效果。
经常吃菠菜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
菠菜、胡萝卜等蔬果看是普通平常,它们却含有某些特殊物质,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日常生活中如果有针对性的食用这类蔬果,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据报道,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吃菠菜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吃胡萝卜和杏子也有同样功效。
研究人员对74名轻度老年痴呆症患者和158名健康参试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参试者年龄介于65—90岁之间,他们接受了神经心理测试,回答了有关其生活方式的多个问题,并进行了抽血化验,还测量了身体质量指数。结果发现,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水平偏低与老年痴呆症之间存在关联性。因此,菠菜、胡萝卜和杏子等富含抗氧化剂的蔬菜水果有助于缓解老年痴呆症症状。
新研究负责人发现,与控制组健康参试者相比,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的血清浓度明显偏低。但是两组参试者在维生素E、番茄红素和辅酶Q10等其它抗氧化剂水平方面则不存在此类差异。
虽然这项新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多纵向研究的证实,但是新研究表明,在抗击老年痴呆症方面,水果蔬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菠菜或杏子富含β-胡萝卜素。
科学家表示,老年痴呆症症状包括:健忘、缺乏方向感和认知能力下降,直接病因包括:β-淀粉样蛋白等物质在大脑内蓄积,令大脑神经细胞衰老;神经纤维退化以及神经突触丧失等。然而,氧化压力既抑制人体对氧的利用,也会加速老年痴呆症发病进程。为此,德国科学家才展开了“抗氧化剂防止神经变性(神经退化)的可行性研究”。
老人科学刷牙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经常刷牙、保持牙齿和牙龈健康的人,老年患上痴呆症的风险比较低。经常刷牙、保持牙齿和牙龈健康的人,老年患上痴呆症的风险比较低。牙周病相关细菌引发的炎症,与多种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都有关系。希尔说,有些调查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老年痴呆症病人大脑中的牙周病细菌比较多。她说,看来可能是牙周病细菌进入大脑,引起发炎和大脑损害。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员对近5500名老年人进行长达18年追踪调查发现,每天刷牙不到一次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高65%。
负责此次调查的希尔说:“不仅精神状况能预示你的口腔健康习惯,而且口腔卫生习惯可能会影响到你是否患上痴呆。”
研究发现,牙周病相关细菌引发的炎症,与多种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都有关系。
希尔说,有些调查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老年痴呆症病人大脑中的牙周病细菌比较多。她说,看来可能是牙周病细菌进入大脑,引起发炎和大脑损害。
希尔研究小组在1992年至2010年期间,追踪了加州一个退休社区的5468名居民,他们大多是白人,受教育水平良好,比较富有。
18年以后,研究人员根据访谈、医疗记录和死亡报告确定,其中1145人患上痴呆症。
在78名调查初期不按时刷牙的女性中,21人于2010年时已经痴呆,相当于3.7人发生一例;而按时刷牙女性中4.5人发生一例。男性中,六分之一不按时刷牙者患上痴呆,比按时刷牙的人风险增加了22%。
老年痴呆症为何印度少
印、日发病率低
老年痴呆症是除心脏病、癌症和中风之外,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第四大杀手。不久前,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发现印度北部是全球老年痴呆发病率最低的地方。
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是工业化国家的常见病,大约66%的老年痴呆病人生活在发达国家,在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中,大约平均有5%的男性和6%的女性患病。据了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是17.5‰,为全球之冠,日本发病率则比欧美低。而在印度北部的乡村,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只有4.7‰,是全世界最低的。而且被调查的印度人中71%都是文盲,由于以往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症,所以这样低的发病率更为惊人。
另外,同样族群的人居住在不同地方,患病的危险也不一样。比如在日本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就很低,但居住在华盛顿和夏威夷的日本人,患病危险就接近北美和欧洲的水平,比生活在本国的人高得多。科学家们因此推测,老年痴呆的发病可能跟地域和饮食有关。
跟饮食习惯有关
科学家通过对比美国宾州和印度北部人群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判断印度人老年痴呆症发病率低可能与以下特点有关:
第一,印度人爱吃鱼。通过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和健康老人的研究发现,健康老人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成分远高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鱼类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吃鱼能预防老年痴呆。在印度人的饮食中,其他动物脂肪和鱼的比例是9/11,美国人则是268/46。日本也是如此。日本是世界上非常依赖海产品的国家,人均每年吃鱼70公斤,是世界平均值的5倍,相应地,日本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也低。日本人移居美国后发病率大为升高,可能跟食用鱼类减少有关。
第二,与铝的摄入量有关。在印度,日常饮食和空气污染导致人体吸收的铝为6.4毫克/天,而美国成年女性为9毫克/天,男性为12―14毫克/天。美国等工业化国家食品中大量使用含铝的添加剂(如膨松剂)也导致人体内铝超标。
第三,印度人喜欢吃咖喱。科学试验发现,咖喱中含有的姜黄色素(curcumin)能阻止贝塔(beta)淀粉样蛋白质堆积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贝塔蛋白质具有破坏性,它们在大脑里形成斑块,能破坏人脑的思维能力,让人的大脑无法指挥身体完成基本的行为。同时,咖喱含硒,能降低铝的吸收并增加铝的排泄量。科学家们相信,印度和其他吃咖喱国家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低,姜黄色素功不可没。
第四,印度北部地处氟带。印度北部正处在纵跨东北非洲和东南亚的氟带上,氟能促进铝的排出,从而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这在加拿大的含氟水试验中得到过证实。美国科学家也发现,在南卡罗莱那州饮用水中加氟,能使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降低80%。
第五,褪黑素水平高。印度农村的夜晚不像城市的夜晚那样灯火通明,因此这里的人们大脑中褪黑素水平较高,这可能也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率低的一个因素。
老年痴呆是怎么回事
(1)老年痴呆症的原因:遗传因素。据统计,老年性痴呆者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在一个家系中有数代人均发生老年性痴呆的报道,故有家属性阿尔茨海默病之称。其中一些病人可发现染色体缺陷,故老年性痴呆与遗传有关;此外,在老年性痴呆异常的神经纤维中可见到T(tau)蛋白。它与老年性痴呆关系尚未明确。
(2)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微量元素。如铝、铁、锌、硒等,近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对微量元素与老年性痴呆的影响,又有了新的认识。据有关报道,环境中铝的含量过高与痴呆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关。在老年性痴呆者脑内含铝量(3.6士2.9微克/克干重)较正常(1.80士0.8微克/克干重)明显增高,但对铝是否为老年痴呆的原因,目前尚有分歧。
(3)老年痴呆症的原因:神经递质的改变。乙酰胆碱是与记忆有关的物质,中枢神经的胆碱能系统在合成乙酰胆碱时需要酶参与,胆碱乙酰转化酶是合成乙酰胆碱必需的酶。上述递质变化对老年性痴呆发生的意义尚待进一步阐明。
知道了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后,大家要及时的治疗老年痴呆症,选择科学的方法治疗是很重要的。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症最好的方法是细胞渗透修复技术,移植干细胞技术已经成功的治好了许多老年痴呆症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怎么样
近几年,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越来越受到重视。据聊城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在5.6%,8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高达20%。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后是一段很痛苦的过程,它消灭所有的记忆、认知、语言和可能性。据介绍,老年痴呆症状表现为记忆障碍、视空间技能障碍、语言障碍、书写困难、失用和失认、计算障碍、精神功能障碍等。而在发病的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知识水平低的人多于知识水平高的人;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受过脑外伤者、家族中数代有痴呆病人者等容易发病。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常常不易被觉察,一般性的接触很难发现其症状,通常先由配偶或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子女发现,但是在最初阶段常被误以为是正常的老龄化,所以极少有此阶段来就医者。
佛山市老年痴呆症发病率
据国际老年痴呆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已达600多万,并正以每20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全球每7秒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老年痴呆已成为仅次于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
据《生命时报》报道主,当前大多数医院门诊中确实有不少50岁左右的病人,都说记忆力不好,遇事就忘,日常生活都受到影响。在随记忆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试中,其得分在24分以下,没有达到及格线。很多人很年轻就患上了老年痴呆。后来查找资料发现,权威调查数据显示,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年龄已由原来的65岁提前到55岁了,整整早了10年。
其实,老年痴呆提前现象也并非中国个例。“老年痴呆症并不仅限于老年人”,这是加拿大阿兹海默症协会1月5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被俗称为老年痴呆症的阿兹海默症发病年龄大多是65岁以上的老人,然而约50万病人中,14%年龄在65岁以下。
目前老年性痴呆有年轻化倾向,与我们对老年痴呆的认识手段提高,能发现一些早期患者也是有关的。轻度认知障碍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之一,约有15%会向老年痴呆转换。随着人们对老年痴呆症知晓率的提高,一些文化水平高的人会在父母出现记忆障碍的早期前来就诊。这些早期症状在医院被发现,无形中就让人觉得是老年痴呆发病提前了。
老年痴呆不但越来越向“年轻化”发展,而且中国的发病率也高得惊人。这些状况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同时也要全力以赴,对这个问题深度重视,早日克服老年痴呆症这个难题。
老年痴呆症怎么预防呢
1、坚持用脑
晚年仍要坚持阅读、下棋、猜谜、吟诗作赋等脑力活动,使脑细胞始终处于活动兴奋状态,以减慢老化。
2、不用铝制炊具
尸检发现,痴呆症病人脑内铝的含量是一般人的4倍。人体内铝的增多,铝制炊具无疑充当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3、科学进餐
坚持低脂低盐、荤素搭配的饮食原则。防止动脉硬化医学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痴呆症与脑血管硬化有关,称为血管性痴呆。因此,防止动脉硬化可减少痴呆症发生。
4、防治便秘
据专家对万余名老年人的调查证实,长期便秘可使人的智力大为下降,并查明80%以上的老年痴呆症病人与便秘呈“正相关”现象。故消除便秘有保脑作用。
5、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B,叶酸可阻止动脉硬化;维生素B可防止阿欠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另一类型)的发生;维生素E能直接消除人体内的氧化物,保护脑细胞免受其害。因此,维生素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又一“秘密武器”。
老年痴呆症也要分“真假”
除了真正的老年痴呆症之外,在老年人当中还有一种叫做老年期抑郁症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在某些方面也与老年痴呆症很相似,很容易被误认为老年痴呆症。
这类病人由于精神情绪抑郁而表现为活动减少,很少说话,生活显得懒散,表情呆板,貌似痴呆但并不是痴呆症,因而有“假性老年痴呆症”之说。
老年期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病症,约占65岁以上老年人的5%一10%,是一种功能性精神疾病。为了便于与老年痴呆症相区别,特在本章内予以介绍。
如系老年期抑郁症的病人表现为行动迟缓或减少,常退居屋角或整天躺在床上,平时不愿讲话,家人唤之,病人常常只以轻声细语相答。平日生活显得懒散,不愿洗澡更衣。病人的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面容憔悴,感到活着无趣,度日如年。当病情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消极的自杀行为。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还常伴有某些身体不适,而以顽固性便秘最为突出。但上述这些抑郁现象有时并不很明显。若从现象上难以判断真假痴呆,但可试用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进行治疗,如系“假性老年痴呆症”,病人在服用抗抑郁药之后其病情会见到好转。
此症虽不是脑器质性病变,但后果却较严重。病人的表现越相似于痴呆,其潜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故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警惕这种“假性老年痴呆症”的病象。
老年痴呆者的指纹特征
美国纽约大学在研究指纹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时发现,十指中多数朝向小指一侧的簸箕型指纹的存在率,3倍于未患老年性痴呆的老人。
这位名叫赫尔曼的研究者,把50名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和50名健康的人的指纹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老年性痴呆病人十个指头中有八个指头为小指侧簸箕型指纹的人占71%,而健康人对照组中只有26%,病人组中有14人的十指全部为小指侧簸箕型指纹,而对照组中只有4人。这仅是一个统计学的调查资料,它并不意味着凡是十指中有八个指头是小指侧簸箕型指纹的人,都一定是老年性痴呆者,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从指纹来判断某人是否患上了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