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的情感发育
小宝宝的情感发育
婴儿用哭声来表达情感。他们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哭法,看护者很快能学会分辨。小宝宝的情感发育 发生频率最高的哭声是基本哭声。最为常见的是由饥饿引起的哭闹,另外两种则表示生气和疼痛。看护者和父母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里对孩子的哭声做出迅即反应,会使得孩子产生强烈的信任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会表现出难过、厌恶等情绪。除却生气,吃惊,难过,孩子还开始有微笑的表情。
此时的婴儿已能表达多种情感。他们通过“咯咯”声,喃语,嚎啕还有哭泣来表达愉悦,开心,害怕,失望等情绪。有时,他们会以某种举动来表示情感,例如踢腿,挥手,摇动,微笑。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渐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能在镜中认出自己,开始想要摆脱父母和看护者的帮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感情丰富。也许在一分钟之前他们还在高兴地玩着,一分钟之后却倒在地上哭了。父母应该有耐心,认识到这种行为表现对于自我意识逐步增长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 交际发展 依恋 在刚出生的两年里,孩子对照顾自己的人会特别依恋。通常,孩子主要的看护者是母亲。
如果父亲十分尽心地照顾孩子,孩子亦会同样地依恋父亲。依恋是指系于婴儿与看护者之间的牢固纽带。所谓看护者并不一定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对于父母来说,培养孩子依恋情感的最佳方法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哭是婴儿主要的表达方式,当一个孩子哭泣时,她的看护者做出回应,她便会发现世界是美好的,看护者能满足她的需要。这样,她会建立起信任感。强烈的信任感是人生的基础。
倘若这种信任感没有建立起来,那么她很难在成长过程中再信赖别人。 交流 婴儿对身边的人是有反应的。他们能认出许多人的声音,比如父母,还有那些母亲怀孕期间经常接触到的人。他们还能够以母亲特殊的气味来认出她的乳房。孩子在六周大时开始会微笑。也许在这之前你就发现他微笑过,然而一般来说,这样的脸部歪扭只是内部身体机能的一种自然反应,是一种先天性反射的结果。
三个月大的孩子开始会笑。有些孩子并未真正地笑,而有些孩子每当有笑意时总发出笑声,这因人而宜。 怕生 通常5到7个月大的婴儿会对陌生人产生“害怕”或“害羞”的情绪。这是一种极为自然的现象,是孩子对事物的永久性概念的形成所导致的。所谓事物的永久性概念,是指明确知道某种事物的存在,无论其是否能为人所见到。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有时会躲在父亲或母亲身边,不愿让陌生人抱碰她。
怕生现象会一直延续到蹒跚学步的年龄,通常在两岁后消失。帮助孩子摆脱这种情绪的最佳办法是让她在新环境中放松,不要勉强她接近他尚未熟悉的人。这段时期,父母和看护者一定要有耐心。怕生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恰恰说明了孩子对其主要看护者的深深依恋。
心理胎教的好处
每一种胎教都有它的好处,这样才有它的作用。心理胎教自然也有心理胎教的好处,它不仅能让孕妈远离孕期抑郁和其他妊娠期的疾病,还对宝宝的身心的成长有好处。
心理胎教顾名思义就是孕妈咪通过各种方法养成强大的心理素质,为胎宝宝营造一个更为稳定的环境,从而使胎宝宝的发育更完全。胎教其实是一种情感和信号的传递,是告诉还未出世的宝宝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精彩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给予宝宝无限的鼓励和锻炼,而且宝宝也会感受亲人们对他(她)的爱。
当孕妈咪心理素质较强,情绪就会相对稳定,这可以避免宝宝受到血液或者激素的影响,让宝宝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发育。因为宝妈的心理的强大,孕妈即使遇到很烦心的事情,也会马上调节到最佳状态,宝宝就避免受到波动情绪的影响,这样环境下生长的宝宝出生后,性格会更加的开朗客观,情绪也会更稳定。另外,小宝宝情商或者智商都会更高一些。除此外,心理强大的孕妈咪会分泌健康的激素和酶,这些物质能调节血液量和兴奋神经细胞,会改善胎盘的供血情况,胎宝宝自然受益多多。
三个月宝宝发育情况
1、会微笑:刚出生的宝宝笑得比较少,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还没有丰富的表情,但三个月后,妈妈能明显看到宝宝的笑容,感知宝宝的情绪。
2、眼睛会动:在光亮的地方,宝宝会观看四周,眼睛动来动去。虽然宝宝还还不能辨别物体,但却开始观察了。
3、会向上抬手:此时,宝宝偶尔会动动小手,舒展筋骨,非常可爱,让妈妈忍不住去握。
4、会朝东西伸手:如果宝宝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奶瓶、奶粉等,都会伸手去要。
5、能辨认爸爸妈妈:虽然宝宝还不能叫人,但能辨认爸爸妈妈了。有的宝宝开始认人后,就会不愿给别人抱。
6、对音响有反应:随着宝宝的耳朵逐渐发育完善,宝宝听到声音也会有反应,起初会做出惊跳反应,后来习惯了,就不寻找声音了。
分分钟识别小宝宝情绪
宝宝潜台词:“妈妈在换衣服,她就要不见了!”
解释:安抚宝宝的有效方式,就是别把换衣服与偷着离开搅在一块儿,妈妈可以在某些时候换完衣服不走,以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另外,上班是一件堂堂正正的事,不要偷着走,然后对宝宝满怀心虚和内疚,要以宝宝听得懂的言语告诉他,妈妈上完班,很快就会回来陪宝宝玩耍,然后给宝宝挥手告别,也让宝宝跟你挥手告别。一开始,宝宝会边哭边摆手,但只要他有了挥手再见的举动,就说明他慢慢从情绪上接受了妈妈有一段时间不在的事实,而不会有“我被妈妈抛弃了”的惊惧。
盆浴变淋浴,宝宝拒绝
一向洗惯了盆浴的宝宝,改洗淋浴时总是嚎啕大哭,不管妈妈将水温调的多合适,宝宝都会抱紧妈妈的胳膊,哭得声嘶力竭。
宝宝潜台词:“呜呜呜,可怕的花洒!”
解释:妈妈总是认为不适合的水温令宝宝恐惧。但美国幼儿心理专家发现,花洒的流速也是宝宝对淋浴感到恐惧的原因,成年人用的花洒带来的水流冲击,会给宝宝带来“我要被淹死了”的惶恐。想让宝宝接受淋浴,换上一个流速柔缓的“幼儿花洒”吧,不要逼宝宝一下子接受冲淋洗头这样的事,先用花洒跟他游戏,浇浇小手小脚,再浇浇身体,等宝宝完全适应了再洗头洗澡。
见到穿白色大褂的就哭
有一回,家里来了妇幼保健院的回访医生,只是把连接听筒的“小圆盘”放在宝宝胸前,宝宝就像一条活鱼一样,边哭边扭动身体,差点从妈妈怀里栽下去。
宝宝潜台词:“看见白大褂,又要挨针了!”
解释:1岁以内,密集的防疫针注射让宝宝有了恐惧,当他看到白大褂,感觉又要挨针了,就条件反射般大哭。要消除宝宝看病打针的恐惧,有条件的话,带他去三甲儿童医院,那里做静脉注射和打针的护士都是穿粉色衣服的,而非宝宝最怕的“白大褂”。
孕期羊水污染对宝宝有多大危害
肺炎:
受羊水污染的宝宝最容易感染肺炎,胎儿胎心率会出现异常,还有可能引起窒息,污染的羊水被宝宝吸入,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宝宝开口讲话晚:
羊水污染的一些污染物质可能进入宝宝血液,在宝宝血液中循环,刺激大脑,宝宝脑部神经细胞中毒,影响脑部正常发育。大脑发育不良引起语言中枢发育缓慢,严重者伴有口吃症状。
宝宝情感交流较差:
因为羊水污染可能影响宝宝的神经中枢,所以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接受能力低于正常儿童,如宝宝的情感、行为、智商等方面,这类孩子可能比较容易形成孤独症。
通过小脚丫判断宝宝发育情况
大人逗孩子,常会挠挠他们的脚心,看到孩子咧着小嘴缩脚,就会发出会心的笑。这样一个简单动作在儿科医生眼里的价值可不一般,它是检验孩子神经发育的一种方法。
宝宝的小脚丫,可反映出很多神经系统的病症。比如脑瘫的孩子通常会脚尖发硬,脚跟不能着地,双腿交叉呈剪刀状。具体来说,可有以下几个评判指标:
托着宝宝的腋下让其光脚接触平面,这时宝宝会做迈步动作,看上去很像行走。这种反射会在宝宝长到8周后消失。
当宝宝的脚背碰到桌面边缘时,可能会做出像小猫一样的蜷缩动作。这种反射也会在8周左右消失。
用手指由脚跟至脚尖轻划宝宝的脚底外侧。脚趾应该像扇形样张开。6~9个月后,这种反射消失。此后,再触划其脚底时,脚趾就会朝里弯曲。
如果你的宝宝对多种测试都没有反应,很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应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促进宝宝脑部发育的四大秘籍
1.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但科学研究和事实证明,后天因素对宝宝的智力也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大脑的发育是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0-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3岁时宝宝的脑重约为成人的85%,因此抓住黄金期促进宝宝大脑发育对于智力的增强有很大影响。 DHA和ARA是宝宝脑部发育的重要营养,0-3岁的宝宝脑营养的供给极为重要,但妈妈们要注意,并不是补充了DHA和ARA就会有效果,妈妈更要关心的是DHA含量以及配方是否经过临床验证。 临床研究证实,婴儿期持续补充临床验证水平DHA和ARA,有助宝宝脑部全面发育。例如:卓凡临床研究发现,在婴儿期持续补充临床验证水平的DHA和ARA,9月龄时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并具有更好的规划力、记忆力和专注力1。贝兹2007研究显示,喂养含临床验证水平DHA和ARA配方奶粉的宝宝,在18月龄时智力分数更高2。这些都表明,只有补充了含有达到临床验证水平的DHA和ARA,才能够有效促进宝宝的大脑全面发育。
2.促进动作能力发展
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是脑部发育最直观的表现,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可以被妈妈们感知。宝宝动作能力发展,除了体能训练,更重要的是智能的训练,因为大脑指挥系统只有通过动作训练才能锻炼它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宝宝伸手够东西,宝宝翻身,宝宝学走路,宝宝捉迷藏……所有的动作都和脑部发育密切相关,大脑下达命令,身体才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宝宝的动作代表着他对世界的探索,这一切离不开他聪明的小脑袋,和脑部发育密切相关。 不同的年龄段都需要妈妈们针对性的训练,给宝宝发出一些指令让他去完成,来达到动作训练和脑力训练的目的。大动作上面有抬头、翻身、爬、走、跳、上下楼梯,小动作上面有拿筷子、捏东西、拼积木等等。 1. 卓凡等人临床研究报告.儿童发育,2009,80:1376-1384. 2. 贝兹等人临床研究报告.发育医学与儿童神经学,2000,42:174-181.
3.促进情感发展
越来越多的妈妈注意到情商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情商高的孩子,拥有丰富、健康的情绪,在应对各种事情都可以从容不迫。 情商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形成,宝宝的喜怒哀乐,对人际关系的对待和处理,都需要妈妈留意并正确引导的。 让宝宝成为爱笑的孩子吧,保持愉悦的心情更能够帮助小脑袋的发育,促进脑部神经元的链接。另外,不管宝宝发出何种情绪,请妈妈们不要不予理会。妈妈对宝宝的回应对于宝宝情感的发展非常重要。当你的宝贝向你展示他的小成就,也请及时给与反馈,要学会正确的赏识、鼓励。多多抱抱爱你的小宝贝。 宝宝情商的发展,和小脑袋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拥有全面发育的大脑,宝宝的情感发展和社交方面会更加自信哦!
4.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我家宝宝不到1岁就会喊人了”,“我家宝宝现在可以跟大人很好地交流”……这是妈妈圈子里常见的话题。宝宝的“好口才”可不只是靠嘴巴,小脑袋的发育才是关键。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还涵盖了听、读等领域,宝宝必须具备聆听、思考、表达等能力,才能准确地通过语言来表达。这些能力的良好运用,得依靠宝贝聪明的小脑袋。 宝宝出生后,妈妈应多和宝宝说话,虽然Ta 可能还听不懂,但妈妈温柔的声音可以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为语言发展打下基础。 随宝宝慢慢长大,Ta就能理解你的话,和你进行简单的互动,坚持给宝宝讲故事,用浅显易懂时丰富的词汇,每天进行亲子阅读,丰富宝宝的词汇量,促进大脑和语言的发育。 宝宝在智力、动作、情感、语言四方面的发展,都是小脑袋发育的表现哦,妈妈要懂得宝宝这种独特的成长“婴语”,针对性地给予营养和培育上的支持,帮助宝宝健康又聪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宝宝脑袋发育的秘密,就一起来学“婴语”吧!
训练宝宝抬头的注意事项
1.抬头练习的准备:
要挑选宝宝心情愉快的时候进行,避免宝宝吃完奶后立即进行,以防止吐奶.
2.抬头练习的过程:
让宝宝俯卧在床上,两臂弯曲放在胸前,手心向下,支撑着身体,妈妈用一个色彩明亮、鲜艳带有声音的玩具,叫着他的名字逗引着他,让宝宝抬头寻找玩具.其实不管是用什么道具,目的就是让宝宝从各个角度把头抬起来,除了趴在床上逗他,还可以在抱着他时从上方制造声音逗他.
3.必要的放松和鼓励:
宝宝每次训练的时间不需要太长,几分钟就好.宝宝情绪好时可以间隔锻炼几次,宝宝不想运动时就可以立即停止.当宝宝完成了一次练习后,妈妈可以让孩子侧身、抚摸一下他的后背,让他的肌肉放松.不要以为小宝宝看不懂妈妈的爱,其实他非常敏感,家长的爱抚和语言上的鼓励他都能感觉到.如果父母能够经常爱抚和夸奖宝宝,宝宝从小就能建立起自信心和稳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