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法可以检查小儿厌食症
哪些方法可以检查小儿厌食症
1.胃肠道出血时胃管内抽出咖啡样物质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2.血清电解质、血糖、血气、血浆渗透压反映机体内环境是否平衡;
3.腹胀者肝肾功能、血清心肌酶谱等监测观察全身各脏器功能损伤程度;
4.纤维胃镜检查是早期确诊应激性溃疡的主要方法,选择性血管造影可见造影剂外溢成一团积聚在血管旁而久不消散,X线平片见腹腔内有游离气体时提示溃疡穿孔,超声图像可有胃壁增厚、粘膜皱襞肥大等。
小儿厌食症原因
1.小儿有某些胃肠道疾病
如患儿有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以及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可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应具体排查找到原疾病。
2.药物的副作用
某些药物会引起小儿消化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患儿恶心、呕吐、厌食等。常见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药物。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3.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及内分泌素不足
也是引起厌食的一大原因。如缺锌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4.全身性疾病
小儿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均可引起小儿厌食症。此外,小儿如果有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等疾病也会引起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中药良方来帮忙
厌食症属于中医所说的脾胃病(也就是消化系统病)。常常表现为宝宝几个月,甚或更永劫间不爱用膳。一到用膳时父母发愁,想方设法追着喂、逗着喂、骗着喂也吃不了几口饭。在小儿童园虽然比在家好一些,但也是总剩饭。有的孩子是因为慢性疾病引起厌食,比如贫血、佝偻病、肝炎等慢性病,有可能造成永劫间厌食,这时候应该检查清晰,把慢性病疗治好了以后,食欲才可以得到改善。
1.山楂陈皮治疗小儿厌食
[配 方] 山楂6克,陈皮5克,白术4克。
[制用法] 将上述3味共研细粉,米汤调糊,敷于脐窝,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3~5日为1疗程。
[功 效] 治疗小儿厌食。
2.白术茯苓饮治疗小儿脾虚厌食
[配 方] 白术6克,茯苓6克,党参6克,陈皮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健脾和胃。治疗脾虚型厌食。症状表现为面色苍黄,形体消瘦,不思饮食,好卧懒动,疲倦少语,大便稀不成形,舌质淡,苔少,脉象细弱无力。
3.韭菜籽治疗小儿厌食
[配 方] 韭菜籽9克,面粉适量。
[制用法] 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 3次服用,连服3-5日。
[功 效] 适用于兼见自汗、面白等症的小儿食欲不振症。
4.木香治小儿厌食
[配 方] 木香15克,砂仁15克,六曲60克,炒麦芽60克, 焦山楂60克,炒槟榔40克,炒莱菔子40克,炒青皮30克,胡连 20克,黄芪90克。
[制用法] 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4克,每服1丸,每日 2次,奶水各半送服。如服药面亦可,每次服2克,日2次。
[功 效] 用治小儿厌食,症见见食则烦,体弱发稀。
5.党参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党参3~6克,白术3-6克,茯苓6—10克,陈皮3—6 克,苍术3-6克,山楂6—10克,鸡内金3-6克,枳壳3~6克,甘草 2~3克。
[制用法] 药物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15~20分钟,上药 可研细末,6克空腹服,日服两次。
[功 效] 健脾开胃。用治小儿厌食。
6.大黄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大黄3克,槟榔6克,陈皮6克,砂仁5克,焦山楂 10克,建曲10克,炒麦芽10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 效] 理气醒脾,消食开胃。用治小儿厌食症。
7.山药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山药200克,神曲150克,茯苓100克,丁香20克。
[制用法] 为细末,每次冲服15克,日3次。
[功 效] 治小儿厌食。
8.香薷治小儿厌食。
[配 方] 香薷、砂仁、草果、陈皮、五味子、甘草各10克。
[制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冲服3克,日2—3次。
[功 效] 治小儿厌食。
9.苍术治小儿厌食
[配 方] 苍术1份,陈皮1份,鸡内金1份。
[制用法] 共研细末,以适量蜂蜜调和后开水冲服即可。1日3 次,2岁以下每次1克,3-5岁每次1.5克。
[功 效] 治小儿不思饮食,腹胀,泄泻,舌苔白腻。
10.山药山楂治小儿厌食
[配方] 山药10克,山楂、鸡内金、白扁豆各5克,甘草4克。
[制用法] 用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日1剂。
[功 效] 治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的表现
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在宝宝3-6岁时很常见,小儿厌食症是指宝宝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小儿厌食症并非一种疾病,只是一种症状表现。患了厌食症的宝宝常常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
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其实,大多数的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而是由于长时间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意饮食制度以及不佳的饮食环境造成的,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本病的病因。
如经常吃高蛋白高糖的浓缩饮食、饭前吃糖果等零食、进食不定时、生活无规律、气候过热、湿度过高都会让宝宝出现厌食症状。或者是宝宝的心理因素,导致他不愿意吃饭。
小儿厌食表现有哪些呢
爸爸妈妈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厌食的呢?其实家长们只要了解了小儿厌食症的表现,就可以了。那么,小儿厌食表现有哪些呢?
说到小儿厌食,有的妈妈深有体会,我们来看一下小儿厌食都有哪些表现?
专家: 小儿厌食可以轻、可以重,轻的则是消化功能紊乱,重的则视为小儿厌食,轻症不少于两周,重症在2个月内。小儿厌食的表现是:不想吃饭、没有食 欲,每餐吃得很少,一天下来吃得也很少,对任何食物都没兴趣,也不饿;有时有点干呕、呕吐,甚至腹泻、腹胀、大便干燥,有时大便里有血;体重在一段时间不 增加或者反而有些下降,从外表看皮肤比较干燥,头发枯黄稀少没有光泽;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不活泼,可能会有些贫血,易生病,抵抗下降。
因此,家长们可以掌握这些内容,知道该怎样判断孩子的,做好预防。
引发小儿厌食症的九大凶手
孩子为什么不吃饭还容易哭闹?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得了厌食症?小儿为什么会得厌食症呢?下面介绍了引发小儿厌食症的九大凶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大多数的厌食症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零食过多、餐前饮用大量饮料、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如边听故事、边看电视边吃饭)等等不良的习惯,可以扰乱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使患儿食欲减退。
2、家长长期强迫进食的恶果。这些家长他们常常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体重增长不快,进食量过小等,强迫小儿进食。大大影响了小儿的情绪,产生了进食等于受罪的错觉,并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性拒食,最终发展成厌食。
3、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见的原因。
4、消化道变态反应及服用易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也可导致厌食。
5、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
6、其他如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心功能不全以及消化道淤血。
7、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等。
8、情绪变化引起的厌食;进食采取不适当的溺爱态度,反而引起小儿神经性厌食。
9、缺锌也可导致厌食。若厌食的小儿找不到其它可以解释的原因时,可做血锌或发锌的浓度测定。
上述内容介绍了引发小儿厌食症的九大凶手,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这些诱发小儿厌食症的原因,做好小儿厌食症的预防工作,让孩子远离厌食症。
厌食症检查
大多数情况下厌食症是由于心理原因导致小儿不愿进食的一种症状,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小儿的进食情况,判断小儿是否患厌食症。
在确诊小儿患厌食症前,必须先排除小儿是否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疾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等疾病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等到疾病痊愈后,厌食就会跟着改善,所以必须对上述疾病进行。
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判断:
1、看年龄。若是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发现有明显食欲低下者,多为疾病所致,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由败血症、结核病、佝偻病和各种营养缺乏症等。年纪稍大的小儿要特别留意其饮食的习惯和平时的生活情况,家庭环境等等;因为家庭环境较好的家庭,小儿容易养成不好的进食习惯,喜欢吃零食等,都有可能引起厌食症;
2、看食欲不振的程度。如果是轻度的食欲不振可能是因为零食过多或者天气、心情不好等原因等所致;若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是厌食症或者其他潜在疾病;
3、有无症状出现。若小儿有轻度食欲不振,但是依然活泼、愉快,多属正常情况。若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热者,多系结核或其他感染。伴有腹疼和便血者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寄生虫等。伴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少汗和发育不良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额、颅骨软化等骨骼改变系佝偻病;
4、微量元素的检查。通过微量元素的检查,可以帮助找到是因为哪种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厌食症,也有助于判断。一般来说,缺锌容易导致小儿厌食。
若家长经过观察发现小儿确实患厌食症,则需要带小儿到医院就诊,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积极纠正小儿不当的饮食习惯,逐步让小儿恢复正常饮食。
孩子厌食原因有哪些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小儿厌食症在1-3岁左右的小儿很常见,患儿主要的症状有食欲不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小儿厌食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小儿身体方面的原因,全身性疾病,小儿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均可引起小儿厌食症。此外,小儿如果有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等疾病也会引起小儿厌食症。小儿有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患儿有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以及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可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应具体排查找到原疾病。
药物的副作用,某些药物会引起小儿消化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患儿恶心、呕吐、厌食等。常见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药物。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及内分泌素不足,也是引起厌食的一大原因。如缺锌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第二,父母方面的原因,父母喂养不当。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市场儿童零食供应增多,小孩子容易受不了诱惑乱吃零食,高蛋白、高糖的饮食使食欲下降,两餐之间随意吃糖果、点心、花生、瓜子等零食,以及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都影响食欲;错误教育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儿童要求过高,限制其自由,阻止他们与其他儿童玩耍,或限制他想去的地方,影响其情绪,会使儿童食欲降低。此外,家长过分注意儿童进食,容易因为一次的进食不成功而对孩子发脾气,反复诱导或以威胁手段使小儿容易患上厌食症;家长的影响。有些家长本身有厌食偏食的习惯,会给孩子留下不良的印象,导致孩子模仿大人的习惯引起厌食。
第三,小儿情绪的影响,有些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采取不当的进食习惯或态度,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神经性厌食。另外,夏季气候炎热,湿度过高以及吃过多的冷饮都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而影响孩子的食欲。急性精神刺激。如小儿受到强烈惊吓之后,精神萎靡、活动受抑制,食欲降低。这种厌食,往往时间不会太长,恐吓心理过去食欲也就会恢复。亚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有些孩子离开亲人及熟悉的环境进入托儿所或其他新环境时,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食欲降低。某些家庭不幸或父母离异等情况都有可能是厌食症的原因。
小儿厌食症的中药配方有哪些
1治疗小儿厌食症这种疾病的药物是有很多的,但是如果想要给孩子采用中药治疗的话,那么建议在选择的时候先带上孩子到中医药做个这种疾病的辩证过后对症的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不同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药物。
2在中医方面,针对这种小儿厌食症的类型是有很多的,有的小儿在厌食的同时还会出现口臭,大便臭秽,夜卧不宁等方面的症状,这样的现象出现过后建议给孩子采用小儿增食丸来做及时的治疗。
3治疗小儿厌食症疾病的中药还有很多,如药物中的小儿化食丹、小儿消食至宝丹、香砂六君丸、山楂健脾丸、健儿散等方面的药物,所以在给自己孩子治疗厌食症疾病的时候必须要对症的选择药物。
小儿厌食症有原因
1.小儿有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患儿有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以及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可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应具体排查找到原疾病。
2.药物的副作用:某些药物会引起小儿消化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患儿恶心、呕吐、厌食等。常见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药物。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3.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及内分泌素不足:也是引起厌食的一大原因。如缺锌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4.全身性疾病:小儿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均可引起小儿厌食症。此外,小儿如果有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等疾病也会引起小儿厌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