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需要刷舌苔吗 舌苔是什么
刷牙需要刷舌苔吗 舌苔是什么
舌苔是舌头上面覆盖着一层淡白色的物质,主要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渗出的白细胞、食物残渣、细菌和唾液构成的。由于咀嚼和吞咽、唾液或食物的冲洗,舌头表面的物质被不断冲洗,健康人的舌苔为薄而均匀分布,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可能就形成厚重的舌苔。
刷舌苔要用专用的舌苔刷
“我最近常被口臭困扰,听说刷舌苔可以防治口臭,是这样的吗?”陈先生来电询问这个问题。
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李医师介绍,刷舌苔对预防祛除口臭确有一定的效果,因为舌头表面不是光滑的,上面会附着一些食物残渣和细菌,这两样都是可能造成口臭的因素。有统计数据显示,80%左右的口臭来自于口腔,所以,在照顾好牙齿的同时,也要定时清洁舌部。
不过,刷舌苔需要注意的细节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用日常刷牙的牙刷刷它。因为舌头表面是黏膜组织,本身就比皮肤娇嫩,同时舌黏膜内有很多味蕾,如果用刷硬牙齿的牙刷刷软软的舌头,即使不是很用力,也容易刷破黏膜、破坏味蕾、损伤舌乳头,甚至导致破溃处感染、味觉减退等不良后果。
李医生强调,刷舌苔要用专用的舌苔刷,也就是在超市或者商场中可以见到的那种胶制平板样的专用舌刷。刷时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无需使用牙膏,刷过后只用清水漱漱口就行了;二是刷舌苔不必像刷牙那么勤,一天一两次就可以了,根据个人情况,频率再低些也无妨。
李医生提醒,注重清洁舌头的观念是正确的,不过指望用刷舌苔的方式完全祛除口腔异味并不明智,因为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由于造成口腔异味的原因非常多,除牙病、消化系统出了问题之外,还可能有精神压力的因素,因此,如果口臭严重的话,还是应该去医院检查。
刷牙前刮舌苔口腔更健康
每天早晚刷牙之前,最好用小汤匙(或刮舌板)伸进口腔,从舌根处开始轻轻的向前刮,然后再开始刷牙;也可以直接用牙刷(最好是软毛牙刷),从里向外,轻扫舌头表面,将代谢物清理干净。
由于舌苔混合着大量口腔细菌代谢物、黏膜细胞剥落物和食物残渣等苔状物,如果不及时清除,充满细菌和毒素的霉苔进入体内,必然加重肝、肾的排毒解毒压力。因此,刷牙之前,务必养成刮舌苔的习惯。
刮完舌苔后,不仅口气变得清新,你的舌头也会有如释重负的全新感觉,不信你就试试看吧!
口腔的日常护理
从牙齿口腔的结构中不难看出,牙龈就像紧紧包裹牙齿的肌肉,它是牙齿稳固的基础所在。健康的牙龈与牙齿紧密相连,使细菌污垢无从下手,因此保护口腔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广为推崇的口腔护理方法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1.首先是每天的刷牙。刷牙的最好时间是进食后的半小时内。如果有可能,尽量在三餐后立即刷牙。这样,不仅可以使口气清新,还可以防止食物残渣为牙齿表面的细菌提供营养。每次刷牙时间控制在2分钟,上下刷牙方式保护牙龈,很多人采用的大力横刷法,会牙根部造成过度磨损并刺激牙龈的退缩。刷牙时应特别注意下前牙内侧和后牙的位置,避免形成牙石。刷牙后要用清水多次冲洗牙刷,并将刷毛上的 水分甩干,并倒置保存。
2. 刷牙后配合使用牙线与舌苔刷。牙缝间的食物残渣通过刷牙很难清除,会导致有害物质在牙缝深层的积存和腐败。口气的产生于此关系明显。因此,刷牙后使用牙线可以彻底清洁牙齿。对于舌苔的卫生要特别注意。舌苔不能过度刷洗,经常用力刮舌苔,会损伤舌乳头,刺激味蕾,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觉减退、食欲下降。要使用特殊的舌苔刷来清洁舌苔。普通的牙刷也会对舌苔造成损伤。
3.定期口腔检查与洁牙。口腔医生建议每半年或一年需要洁牙一次。并作全面口腔检查。这样可以使口腔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既简单有效,又不会花费很多。
口腔护理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因此长期的不懈努力才是根本之道!!
每天刷牙刷舌苔好吗 经常刷舌苔好吗
舌苔厚的话可能会产生口腔异味,但是也不能经常刷。经常刷舌苔可能对刮伤舌头,容易刺激味蕾,损伤舌乳头,甚至引起舌背麻木,味觉减退,食欲下降等问题。舌苔的变化多是身体病变的预兆,若舌苔变厚且感觉身体不适,应该积极检查治疗,自行刮掉舌苔还可能影响医生的诊断。
舌头发黄口苦口臭如何护理呢
舌苔发黄是什么原因
1.舌苔厚的人可能是患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舌苔黄而厚,表明体内可能有湿热,或者消化道和呼吸道有炎症,如果咳嗽表明肺部可能有炎症;舌苔厚腻的人可能体内有寒湿;同时阴虚患者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
2.舌黄主里证和热证,颜色越深,热度越盛,浅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外感热病中,苔由黄转白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在伤寒为阳明病,在湿病为气分病。苔薄淡黄,通常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3.舌苔黄、舌质红多是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
舌苔发黄口臭怎么办
1.一般情况下要多喝水,去体内热火,禁辛辣,多锻炼身体。然后外部记得每天清理舌苔。
2.准备好牙刷、软刷、盐水、漱口水、毛巾等,最好准备热毛巾和热水。如图这样才属于正常舌苔。
3.用软刷或者牙刷轻轻的刷舌面,注意不要太用力,这样反复几次后用自来水或者盐水漱口冲干净。
4.简单清理一遍后,用牙刷轻轻涂刷舌面,记住一定要轻轻的涂刷,切记不能用硬东西使劲刮除舌苔。
5.清理后记得反复用自来水冲刷自己的嘴巴,当然顺带了要刷刷牙,最后用漱口水彻底漱口
刷牙时舌苔怎么刷
长期滞留在舌苔上的食物残渣,容易腐败变质,从而导致口腔异味。定期清洁舌苔,能起到清新口气的作用。清洁舌苔分刮和刷两种,舌苔刷的作用是刷舌苔,刷毛柔软,对舌乳头不会造成伤害。有的老年人在早晚刷牙后喜欢刮舌苔,这种习惯并不好。舌头上长有很多极小的舌乳头,舌乳头中又有很多辨别味道的味蕾,有了味蕾,才能分辨酸甜苦辣。经常刮舌苔,容易刮伤舌乳头,使舌背部发木,味觉减弱,所以最好不要刮舌苔。清洁舌苔要适当,应避免过于频繁与过度用力。刷舌不要太勤,每周一次即可。刷舌时用力不要过猛,应轻轻拂刷舌背,以不产生疼痛和不适感为宜。
长期刮舌苔会损伤舌头
舌头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功能非常奇妙,既能辨别滋味,又能搅拌食物,帮助吮吸和吞咽,舌头又是谚语的重要器官,有协助发音的作用。此外,中医常常借助舌头变化来诊断疾病。中医理论认为“辩舌质可辩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观六淫之深浅”,意思就是指通过观察舌头,可以观察心、肝、脾、肺、肾五脏的病变情况;通过看舌苔,可以看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子侵入机体的程度,由此可见中医对舌诊是极为重视的,舌头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应该认真保护自己的舌头。
舌头的表面有着许多细小的突起,这些突起就是舌乳头,根据形状、大小、部位的不同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及叶状乳头。丝状乳头及菌状乳头分布在舌的前部,而轮廓乳头及叶状乳头分布在舌根的后部。舌苔是黏膜上的丝状乳头、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食物残渣、黏液及细菌等物质形成。正常情况下,由于口腔有咀嚼、吞咽等急切摩擦,唾液的冲洗,舌苔应该是薄白苔,“淡红舌、薄白苔”是对正常人舌体的确切描述,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在全身疾病情况下,如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等因素伴有消化不良、上腹胀闷、恶心等症状,食欲减退,口腔活动功能下降,或因发热脱水、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了舌的自洁作用,使舌面渗出物堆积,舌苔便很容易堆积变厚、变腻,这个时候舌苔的厚薄和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出现白、黄、灰、黑、褐色舌苔等异常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口腔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会引起口腔内各种微生物生长、代谢、分解色素等功能的紊乱,因此也就产生了各种颜色及厚薄不一的舌苔。舌苔多了,容易出现口腔异味和口臭现象,有的人习惯在早晚刷牙的时候用牙刷刷舌头表面,有的看到舌苔比较厚时,甚至用竹片或小刀子挑刮舌苔,更有一部分养成了每天刮舌苔的不良习惯,有事没事总喜欢将舌头伸到上下门牙之间,利用上门牙刮舌背部,这些人认为常刮舌苔有利于舌头和口腔卫生,更利于进食时胃口更好,从古到今还衍生了种类不一、材质不同的刮舌苔用具。
其实不然,刮舌苔的习惯是不利于健康的,长期刮舌苔,很容易损伤舌乳头,刺激味蕾,味蕾是埋藏在舌乳头之中感受味觉的器官,可以分辨酸、甜、苦、辣、咸等各种味道。味蕾在舌背部分布的位置不同,感受味觉的功能也不一样,靠近舌尖部的味蕾对甜味最为敏感,舌背部位的味蕾对咸味比较敏感,舌头边缘的味蕾对酸味敏感,舌根部位的味蕾对苦味最为敏感。经常用力刮舌苔,会刺激味蕾,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觉功能减退、食欲下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长期挑刮舌苔,还会使舌乳头受到损伤而萎缩,严重者会引起舌背黏膜出血、感染;更为严重的是,长期挑刮舌苔对舌头来说是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以导致舌头局部组织增生、糜烂而诱发舌部组织发生癌变;同时自行刮除舌苔,还有可能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诊疗。
要想保持舌头的清洁,只要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舌头就可以保持清洁。如果发现舌苔增多变厚,饮食无味时,适当用软毛牙刷轻刷舌面,清除舌苔当中的食物残渣是可以的;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寻找病因,舌苔往往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一种表征,单纯依靠刮舌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刮舌苔并不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