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除湿健脾的中药有哪些 薏苡仁健脾利湿

除湿健脾的中药有哪些 薏苡仁健脾利湿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生用清热利湿,麸炒健脾止泻,性寒不伤胃,补脾不滋腻,渗湿不峻利,药力缓和,适宜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及脾虚泄泻等症用。

薏米这几种人需警惕

哪些人不能吃薏米?

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药食两用的常用药材之一。薏苡仁药用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认为薏苡仁擅长治疗风湿痹痛,能够下气除湿,长期服用还可以轻身益气。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但是,有些人不适合吃薏米,否则对健康不利,那么哪些人不能吃薏米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1、孕妇

薏米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中医认为其质滑利。药理实验证明,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

2、津枯便秘者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清热的效果可能会对便秘的患者有改善,但是薏米有非常强的利尿作用,可以加重便秘,并且薏米仁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要吃薏米!

3、滑精、脾虚无湿、小便多者

特别提醒的是滑精、脾虚无湿、小便多者也不宜食用。由于薏苡仁擅长利湿,因此,热病后津液耗损,或者平素阴虚、阴虚火旺的人群慎用。

要根据你的体质决定是否经常食用薏米:舌色红的为阳盛或阴虚,这样的脾虚可以用薏米;但是,若舌苔发白,就是阳虚或阴盛,很可能是肾脾两虚,虽然薏米利水渗湿和健脾止泻,但是可能会因寒凉作用,使小便清长,甚至失禁。所以长期食用薏米前最好请中医进行辨证。

中药苡仁的功效

1、中药薏苡仁甘补淡渗,又兼补脾健脾。对水湿内停之疾患,兼有脾虚者尤相适宜。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常与猪苓、茯苓、木瓜等配用,亦可与粳米煮粥食。治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如参苓白术散。

2、中药薏苡仁能祛湿除痹,兼可舒筋,适用于湿邪留滞肌肉筋脉之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因其性寒尤宜于湿热痹痛,常与苍术、黄柏、牛膝等配伍,如四妙散。亦可与防己、络石藤、桑枝等同用。《食医心镜》单用薏苡仁为末煮粥,日日食之,治久风痹痛,筋脉挛急。若偏于寒湿者,则配麻黄、杏仁、甘草等,即麻杏苡甘汤。

3、中药薏苡仁寒清淡渗,既能清热,又能排泄痈脓,对于内痈脓成者皆相适宜。用治肠痈脓成,可配附子、败酱草、牡丹皮等,如薏苡附子败酱散;用治肺痈吐脓,可配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如苇茎汤。

中药薏苡仁用法参考

中药薏苡仁有滑胎作用,孕妇慎用,孕妇慎用,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用量:10-30克。

生姜加葛根怎么吃 吃哪些食物可以祛湿

除了葛根和生姜以外,还有以下食物具有祛湿作用,如:山药、薏米、芡实、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皮、绿豆等,其中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常搭配赤小豆作为祛湿健脾的食疗方调理身体。

另外湿气重的人还可以配合中医传统的刮痧、拔罐、艾灸的方法来祛湿效果,必要时可以吃一些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来进行治疗。

薏米六种吃法健脾祛湿

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药食两用的常用药材之一。薏苡仁药用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认为薏苡仁擅长治疗风湿痹痛,能够下气除湿,长期服用还可以轻身益气。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所以,老广家里都会有薏米,用来煮粥、煲汤,健脾利湿。

专家说,薏苡仁淡渗甘补,既能利水消肿,又能健脾补中,最宜用于脾虚的腹泻、水肿、脚气浮肿等病证,可以单用熬粥、煮饭,也可以与党参、白术、黄芪、茯苓等药物一同配合制作药膳食用,比如薏苡仁茯苓粥、薏苡仁参苓瘦肉汤等。同时,薏苡仁药性偏凉,能清热利湿,是食疗佳品,可以配合冬瓜、陈皮、荷叶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薏苡仁冬瓜汤等。薏苡仁能清肺热及大肠热,对于咳嗽伴有黄痰、脓痰的患者,可以使用薏苡仁与冬瓜、杏仁等搭配食用;若腹泻伴有肛门灼热、腹痛、心烦、口渴等症状,可以将薏苡仁与扁豆、木棉花、车前草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

此外,薏苡仁还具有舒筋脉、除痹痛的功效,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及食疗佳品,可以单用,也可与苍术、木瓜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薏仁木瓜饮等。

值得注意的是,脾虚腹泻的人群可把薏苡仁先炒熟后再食用,其效果更佳。由于薏苡仁擅长利湿,因此,热病后津液耗损,或者平素阴虚、阴虚火旺的人群慎用。

食疗方:

1、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15克,粳米50克,二者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腹泻、脾虚水肿、关节疼痛。

2、薏苡仁冬瓜猪肉汤

材料: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陈皮5克,冬瓜(连皮)500克,猪肉400克,生姜适量。猪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备用。薏苡仁、扁豆、陈皮洗净,冬瓜(连皮)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3、薏苡仁八宝粥

材料:薏苡仁10克,红枣5枚,白扁豆10克,莲子肉10克,核桃仁10克,桂圆肉1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调入红糖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虚体质或脾胃虚弱、食纳不香、心烦失眠的人群食用。

4、薏苡仁赤豆鲫鱼汤

材料: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生姜3片,鲫鱼1条(约400克)。鲫鱼去鳞及肠肚,洗净,入油锅煎熟备用。薏苡仁、赤小豆、陈皮、生姜洗净,与鲫鱼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1.5小时,加入适量料酒,煮沸片刻后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水肿、脚气浮肿的人群食用。

5、薏苡仁车前草饮

材料:薏苡仁10克,车前草15克(鲜品30克)。上2味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20分钟,去渣留汁,当茶饮用。

功效:适用于湿热腹泻、泌尿系感染等人群食用

6、芡实莲子薏米汤

原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薏米30克,陈皮5克,姜1小块。

做法:1、先把芡实、莲子和薏米等,用清水洗净,然后,隔夜浸泡备用;2、小排洗净后,剁成小块,再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3、陈皮用温水洗净并泡软后,切成丝备用;姜洗尽切成丝备用;4、把处理干净的排骨,以及事先浸泡一夜的芡实、莲子和薏米一起放入炖锅中,同时放入陈皮丝和姜丝,大火煮沸,改成小火炖两个小时左右。最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食谱 防己桑枝煨母鸡

食材:防己12克.桑枝30克,赤小豆肋克,意孩广60克,老母鸡1只

做法:将老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故人药袋,塞入鸡膛,故人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烂。食肉喝汤

功效:清热除湿,祛风止痛,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作用;赤小豆甘平,健脾利湿解毒;薏苡仁健脾渗湿,清热除痹;老母鸡可治病后、产后体弱身虚。此食疗适用于风湿热痹,症见关节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累及多个关节,得凉痛减的患者。

哪些人不能吃薏米

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药食两用的常用药材之一。薏苡仁药用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认为薏苡仁擅长治疗风湿痹痛,能够下气除湿,长期服用还可以轻身益气。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但是,有些人不适合吃薏米,否则对健康不利,那么哪些人不能吃薏米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1、孕妇

薏米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中医认为其质滑利。药理实验证明,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

2、津枯便秘者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清热的效果可能会对便秘的患者有改善,但是薏米有非常强的利尿作用,可以加重便秘,并且薏米仁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要吃薏米!

3、滑精、脾虚无湿、小便多者

特别提醒的是滑精、脾虚无湿、小便多者也不宜食用。由于薏苡仁擅长利湿,因此,热病后津液耗损,或者平素阴虚、阴虚火旺的人群慎用。

要根据你的体质决定是否经常食用薏米:舌色红的为阳盛或阴虚,这样的脾虚可以用薏米;但是,若舌苔发白,就是阳虚或阴盛,很可能是肾脾两虚,虽然薏米利水渗湿和健脾止泻,但是可能会因寒凉作用,使小便清长,甚至失禁。所以长期食用薏米前最好请中医进行辨证。

积食吃什么好

1、薏苡仁

《本草纲目》谓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对于小宝宝来说,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非常有利于宝宝较弱的肠胃吸收。

2、鸡内金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3、山药

山药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药含有可溶性纤维,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4、白扁豆

一种农作物,可晒干,炒后可食用。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

5、麦芽

麦芽功主要具备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功能。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

6、陈皮

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薏苡仁菖蒲粳米粥

痰湿体质若有头痛、胸闷烦躁、腹部胀满、痰多、头昏等现象时,可每日食用一次薏苡仁菖蒲粳米粥,能够有效的改善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薏苡仁能够健脾利湿,清热排脓;菖蒲则可以行气利湿,化痰开窍,健脾养胃,二者与粳米结合,则可达到开窍通络、理气去燥、养心安神,祛痰除湿的食疗作用。

具体做法:将菖蒲15克用纱布包裹好,取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二者分别洗净,与菖蒲包一同入锅,加水煮成粥,粥将熟时放入冰糖即可。

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好 马齿苋薏苡仁粥

材料:新鲜马齿觅100克,薏苡仁60克,粳米60克。

制法:将新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切成小段。薏苡仁、粳米淘净,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加入马齿苋小段,改用小火煮成稠粘粥。早晚分食。

功效:该方中的马齿苋清肠化湿,清热解毒;薏苡仁健脾利湿,燥湿止泻;粳米补中气健脾胃,本方主治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

薏苡仁有效利尿祛湿

薏苡仁,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果仁,因其可以像大米一样当主食食用,故人们又叫它薏米。薏苡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候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及种皮,生用或者炒用。

薏苡仁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认为它性甘,微寒,无毒。《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等功效,常用于久病体虚及病后恢复期,是老人儿童较好的药用食物。

现代研究发现,薏苡仁中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酯、植物固醇等多种成分,薏苡仁油能阻止或降低横纹肌挛缩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其脂肪油能使血清钙、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热、镇静、镇痛的作用。现在,薏苡仁常用来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风湿性关节痛、尿路感染等症。另外,薏苡仁还有抗癌的作用,煮粥食用,可作防治癌症的辅助性治疗食方。

但应注意的是,大便干燥者,滑精、精液不足、小便多者,孕妇等人群不宜服用。除治腹泻用炒薏米外,其他均用生薏米入药。

淋病怎么治疗最快 四妙散治疗

方药: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土茯苓、金银花、车前子、木通、萆薢、甘草梢。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次100ml,每天2次。

功效:黄柏清热燥湿;苍术燥湿健脾;牛膝利尿通淋;薏苡仁清热解毒;土茯苓清热解毒之功。此方药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对于治疗淋病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去湿热的中药哪些 茯苓猪苓粥除湿热清宿便

原料:茯苓,猪苓各15克,薏苡仁50克。 做法:薏苡仁洗净,再用少许冷水浸泡1晚上或5-6小时后如果,加水约800毫升,大货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茯苓,猪苓用少许清水浸泡15分钟后放入粥中同煮,待薏苡仁开花,粥成即可,每天一剂,可分1-3次服用。 薏苡仁最能清除湿热,茯苓也是健脾利水的药材。猪苓味甘,淡,性平,能入心,脾,胃,肺,肾及大肠经,也以利水渗湿为主要功能,而且是治疗大小便不利等病的常用药材,所以三种药材同用,能快速效的涤净人体三焦中的湿热之气,起到调理肠道,通大便的作用。

芒种养生吃什么

芒种时节饮食调理一般集中在:养阴生津、防湿热困脾、清热祛湿、健脾养肝、健脾益气。芒种季节养生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那么芒种养生吃什么呢? 1、养阴生津:“瓜族”当家 饮食调养:宜进食养阴生津食物如白茅根、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 2、药膳推荐:丝瓜粥 鲜丝瓜1条,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鲜丝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鲜丝瓜切成长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鲜丝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块做粥,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喝薏米粉可以除湿

可以除湿。 薏米粉就是薏苡仁打成的粉状物。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主治功能是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毒。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症状的人群。根据薏苡仁的性味归经及主治功能来看,能够起到保健脾脏的作用,喝薏米粉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除湿效果的。但是需要注意薏米粉性味偏寒凉,在食用用量上需要一定的控制,不宜过多,一般薏米一次食用量在20g左右,薏米粉的话可以适量的减少一些。

治疗湿疹小妙招

1、外用药物治疗湿疹:根据湿疹皮损的表现选用正确的外用药剂型。如急性期湿疹红肿渗液时,予以硼酸溶液湿敷,可以很快消肿褪红、皮损干燥。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根据皮损表现和类型、皮损部位、年龄等选用合适的不同强度的外用激素类药膏。不含激素的外用药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他克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中药青鹏软膏等。湿疹感染时复方制剂或合用百多邦、夫西地酸乳膏。 2、中医中药治疗湿疹:中医治疗湿疹的瘙痒,首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总以祛湿为先,或以清热利湿,或以燥湿健脾,或以活血祛湿,或以滋阴除湿等,即使

最好的养胃方法哪些

1、薏苡仁: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具健脾益胃、利湿除痹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腹泻、水肿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薏苡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道负担的作用;所含的α单油酸甘油酯,具抗肿瘤作用;多糖葡聚糖混合物及酸性多糖具免疫活性。凡患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肠道息肉者,应经常食用薏苡仁。注意:因薏苡仁通利渗湿,津液亏虚而口干便秘者慎服。 2、白扁豆:中医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具补脾益胃、化湿祛暑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泄泻,以及

三伏天吃什么去湿

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苋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到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养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萝卜莲子猪舌汤 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痰湿体质吃什么调理呢

可以健脾、化痰、利湿的食物粳米、糯米、燕麦、荞麦、高粱、小米、玉米、薏苡仁、红小豆、绿豆、绿豆芽、蚕豆、扁豆、黄豆、豆腐、黄豆芽、绿叶蔬菜、生姜、萝卜、冬瓜、苦瓜、黄瓜、各种野菜、蘑菇、瘦肉、虾、淡水鱼、牛奶、鸡蛋等。 体形肥胖的痰湿体质者,尤应忌食肥甘厚味、滋补油腻以及酸涩苦寒之品。如肥肉、龟鳖、蒸窝、银耳、核桃、香焦、苹果、梨、醋、糕点、糖果等,可食用一些既能充饥,热量又不太高的主食和副食,如粗粮、野菜、时令鲜蔬、蘑菇、淡水鱼等。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竭、止泻、

面肌痉挛的食疗方法

1、陈皮、薏苡仁、白芷、云茯苓。先煮薏苡仁为粥,后三味水煎去渣人薏米粥中三五沸即成。每日一剂,连服数日。具除痰通络,健脾化湿。适用于脘腹胀满、脾失健运、食少纳呆、痰湿阻遏之面瞤等症。 2、山楂、薏苡仁、粳米、炒扁豆、红糖适量。共加水煮粥,食前加红糖,供早晚餐。具活血通络,健脾化湿。山楂活血化积;红糖补血活络;薏苡仁、扁豆治脾虚湿。全方使脾得健运,痰化湿除,面部络脉贯通。适于脾虚湿困,经络受阻之证。 3、健康鸽子、天麻。共炖

效的除湿食物 薏米+红豆

薏米,中药名“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又称为”赤小豆”,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薏米和红豆同用,可以利尿、除湿

面肌痉挛的饮食

1、陈皮、薏苡仁、白芷、云茯苓。先煮薏苡仁为粥,后三味水煎去渣人薏米粥中三五沸即成。每日一剂,连服数日。具除痰通络,健脾化湿。适用于脘腹胀满、脾失健运、食少纳呆、痰湿阻遏之面瞤等症。 2、山楂、薏苡仁、粳米、炒扁豆、红糖适量。共加水煮粥,食前加红糖,供早晚餐。具活血通络,健脾化湿。山楂活血化积;红糖补血活络;薏苡仁、扁豆治脾虚湿。全方使脾得健运,痰化湿除,面部络脉贯通。适于脾虚湿困,经络受阻之证。 3、健康鸽子、天麻。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