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脱水口服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有用吗
腹泻脱水口服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有用吗
可以口服,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M3A是一种体液与电解质补充药。在经口摄取不可能或不充分时,补充并维持水分和电解质。成人,一次500~1000ml静脉点滴。给药速度为每小时300~500ml(每分钟约80~130滴)。
宝宝拉肚子要怎么补水
1、米汤
医生推荐,宝宝腹泻脱水时,可用米汤补充体液。米汤为低渗性溶液,可减少发生渗透性腹泻的危险。这种传统补液疗法方便简单,经济实惠,补液的口味也不错,病儿乐意接受。常用的米汤电解质溶液有两种。
米汤电解质溶液的具体用量是根据小儿脱水程度和体重来计算,一般轻、中度脱水,每公斤体重应补充50~100毫升,开始时每次喝5~10毫升(相当于2~4小匙)为宜,每隔3~5分钟喂一次,少量每次口服可防止发生呕吐。
2、苹果汁
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构成大脑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对于轻度腹泻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做法是,将苹果去除皮、核,捣烂食用,每日4次,每次约100克。周岁以下婴儿可服苹果汁,每次半汤匙,每日3次。较大的孩子按需,小量多次服用。
3、放掉气的可乐
育儿专家崔玉涛推荐,放掉气的可乐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可以预防宝宝因腹泻而引起的脱水,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饮用。
4、口服补液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种口服补液盐(即ORS),这是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一种有效药物。ORS内含的钾、钠离子能补充人体在腹泻中损失的主要离子,葡萄糖不但补充能量,且有助于钠在小肠部位的吸收,枸橼酸或碳酸氢根可纠正腹泻和脱水时的酸中毒症状。口服补液盐剂型呈粉状,应按使用说明配成水溶液,分几次喝下,中间可再喝一定量的白开水。具体的量应以说明书的介绍为准或请教医生、药师后使用。
上吐下泻要挂水吗 上吐下泻输什么液体
上吐下泻严重时,体内的水分、电解质会大量流失,输液通常是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为主,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
如果是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引起的上吐下泻,有时候还会根据情况适当添加抗生素或者输葡萄糖注射液,当然一切需要遵医嘱进行。
中医如何治肾功能不全
1.控制液体入量
少尿期应以量出为人的原则控制液体入量,每天入量应少于1000m1/天,严格限制食物及药物中钾的摄入量,积极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高血钾时可用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静脉滴注,并配合10%葡萄糖酸钙。有条件者争取尽早透析治疗。
2.防止脱水
多尿期要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当血尿素氮、肌擀接近正常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可逐渐增加,恢复期应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输液的类别
1.电解质输液 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2.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
3.胶体输液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甲肝引起的食欲下降怎么办
概 述小刘最近总感觉全身乏力、食欲下降,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得了甲肝,医生建议休息和支持疗法,这让他很紧张。今天甲肝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跟大家分享!
步骤/方法:甲肝的注意事项1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食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不能进食者,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的葡萄糖、盐、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
3中药治疗甲肝效果明显,如口服复方双花颗粒剂,静脉点滴复方茵陈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也不错,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等。
注意事项:得过一次甲肝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肝,感染过甲肝后,甲肝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至少5~7年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如果再度感染甲肝病毒,可以激发反应,使已经下降的抗体滴度再度上升,从而使感染者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使免疫力长久保持,甚至终身。
十个小妙招去腿毛 盐糖水有什么作用
盐糖水在医学上被叫做口服补液盐,是临床上用于急性腹泻患者补液使用的复方制剂,对于急性患者而言,服用盐糖水不仅能补充流失的水分,还能起到辅助治疗止泻的目的。
盐糖水的主要分为无水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食用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有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的作用,日常可用它来补充水分、补充钠和钾,适宜高温、运动过度、腹泻脱水的人群饮用。
宝宝腹泻脱水注意事项
腹泻脱水时忌仅喝白水
上述已经解释,急慢性腹泻合并脱水时,肠道丢失的除了水,还有电解质,主要是钠、钾等,肠道液体呈碱性,丢失多了会引起酸碱平衡紊乱。因此,比较严重的腹泻容易出现脱水、低钠、低钾以及酸中毒。临床上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肌无力、肠麻痹、惊厥甚至严重心律失常,可危及生命。
一些家长见孩子口渴,不断地给孩子喝白水或矿泉水。殊不知,这些水里含的电解质微乎其微,无法弥补通过肠道液体的大量电解质丢失。孩子送到医院时外观上脱水症状并不明显,哭起来眼泪汪汪,尿量也不错,很具有迷惑性,极易漏诊。
这时候查电解质往往会吓一跳:严重低钠、低钾、酸中毒。因为大量补水血液被稀释,这些指标往往比未补液者更加严重。羊大夫在急诊室曾救治过多例这样的孩子,有的送来时已经因电解质紊乱出现惊厥、心律失常或昏迷,非常危险。
所以,腹泻脱水时不要给孩子光喝白水或矿泉水,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是更安全的选择。
口服补液盐有很多种 该怎么选择?
口服补液盐(ORS)的成份简单,只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配方标准,国产和进口没有差别。
从1975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正式推出标准口服补液盐(ORS)开始,它的配方经过了几次改良,所以口服补液盐有I、II、III型之分,最新的配方是III型,它的葡萄糖、钠的含量减少,配好的溶液渗透压(简单理解就是浓度)降低,研究表明,口服补液盐III可以更好的减少腹泻量和呕吐次数,提高胃肠道的耐受程度并缩短病程。
2006年WHO建议全面推广口服补液盐III,取代之前的I和II,这种配方对成人和儿童都适用,没有区别。
国外常见一些口服补液盐在III型配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水果口味以便于儿童接受,对其成份影响不大,也是不错的一种改良。
注射葡萄糖的注意事项
(1)静注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时应注意药液有无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静脉炎,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5%-10%浓度的药液时也可发生同一并发症。
(2)治疗脑水肿使用高渗溶液时如突然停药,容易发生反跳现象并致使脑水肿再度发生,故不可突然停药,而应缓缓减量直至停用。
(3)不宜做皮下注射,以免引起皮下坏死。
(4)颅内或脊髓膜内出血以及脱水病人谵妄时,均禁止使用高渗葡萄糖注射液,以免发生意外。
米汤治小儿腹泻比ORS更佳
小儿腹泻可用米汤补充体液
那么,如何给病儿补液呢近年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种口服补液盐(即ors),这是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一种有效药物。1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治疗脱水的有效率达95%以上。近年我国推广ors的同时,发现米汤电解质溶液与ors在治疗和预防小儿腹泻脱水上具有同等的效果。这种传统补液疗法方便简单,经济实惠,补液的口味也不错,病儿乐意接受。常用的米汤电解质溶液有两种。
第一种称优质ors,它是由炒米粉50克,氯化钠(食盐)3。5克,碳酸氢钠(小苏打)2。5克和氯化钾1。5克配制而成。如果没有氯化钾,可用菜水或萝卜汤代替,病儿服用前加温开水1000毫升。
第二组称方便ors,由炒米粉25克,加水500毫升,煮沸7~10分钟,冷却后加食盐2克而成,也可以在煮大米饭时用滤过米汤500毫升加食盐2克。米汤电解质溶液与ors的根本不同点是前者用50克炒米分代替了后者配方中的20克葡萄糖。经测定50克大米粉含蛋白质4。35克,水解后产生 35克葡萄糖,超过了ors中的20克葡萄糖所提供的营养物质。
米汤为低渗性溶液,可减少发生渗透性腹泻的危险。所以,用米汤电解质溶液治脱水比ors更佳。米汤电解质溶液的具体用量是根据小儿脱水程度和体重来计算的。一般轻、中度脱水,每公斤体重应补充50~100毫升,开始时每次喝5~10毫升(相当于2~4小匙)为宜,每隔3~5分钟喂一次,少量每次口服可防止发生呕吐。倘若病儿发生呕吐,父母也不必紧张,应继续给病儿服用,力争在6~8小时内服完。以后根据腹泻程度继续服用,直到脱水完全纠正为止。预防小儿脱水,应于腹泻开始时不补充米汤电解质溶液,每公斤体重按20~40毫升计算,在6~8小时内服完。一般而言,病儿在服用米汤电解质溶液期间不必禁食,但三餐中的进食量可适当减少,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母乳喂养儿应继续哺乳或适当缩短哺乳时间。
急性胃肠炎怎么治能痊愈
1、一般治疗:患者应当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等一类的电解质液以帮助自身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腹痛者可行局部热敷,疼痛剧烈者给予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复方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剧烈呕吐时可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由细菌引起尤其伴腹泻者,可选用小檗碱(黄连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类制剂、诺氟沙星(氟哌酸)等喹诺酮制剂、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应防止抗菌素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