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阴都的功效与作用 阴都穴配伍应用方法

阴都的功效与作用 阴都穴配伍应用方法

治便秘,配天枢,支沟,以理下焦,通大肠;治胸胁胀痛,配期门,足三里,以理气健脾;治疟疾,配大椎,间使,陶道,以清泄邪热,和解少阳。

阴都的准确位置图 阴都穴的功效与作用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属足少阴与冲脉之会所,为阴气之聚,有调和肠胃,调理冲任之功效。

此穴属肾经,内应胃腑,可起到条中气,升清降浊的作用,用于治疗肠胃气机逆乱,功能失调所致的胀满疼痛,泄泻,便秘等。由于该穴与冲脉相通,加之肾主生殖,故本穴有调理生气,调和冲任二脉的作用,以治疗月经不调和不孕症等。

龈交的功效 龈交穴配伍应用疗法

龈交穴有清热开窍醒神的作用,配上关,大迎,迎风可行气通经,主治口噤不开;配承浆,有养阴清热的作用,主治口臭难近。

冲脉的作用和功能 冲脉不通怎么调理

建议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刺激冲脉穴位,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来打通冲脉,调理改善身体不适:

会阴穴: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中指腹点揉、按揉会阴穴。

气冲穴: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大拇指或中指腹按压气冲穴。

按摩横骨穴: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大拇指或中指腹按压横骨穴。

大赫穴: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拇指或中指腹按压大赫穴。

气穴: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0.5寸处,大拇指或中指腹按压气穴。

四满穴: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双手拇指点揉四满穴。

中注穴: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大拇指或中指腹按中注穴。

阴交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仰卧在床上,大拇指按揉阴交穴。

肓俞穴:人体的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大拇指按揉肓俞穴。

商曲穴:仰卧位,在腹白线与肚脐水平线的交叉处,旁开0.5寸处(半横指),再向上量约2横指处,在肓俞上2寸,下脘(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大拇指按揉商曲穴。

石关穴:人体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拇指、或中指腹按摩石关穴。

阴都穴: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拇指腹按摩阴都穴。

通谷穴: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双手拇指按摩通谷穴。

幽门穴: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拇指或者食指点按幽门穴,点按穴位处力度以有胀痛与微酸感为佳。

阴市的功效 阴市穴常用配伍

下肢痿痹可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腹痛可配天枢,公孙;疝气可配大敦,归来,维道。

络却的功效与作用 络却穴配伍应用

络却能清头明目而治疗脑病和眼病。治疗眩晕耳鸣配风池,听会,潜阳从而;治眼病配睛明,太阳,和血明目;治痫证配大椎,长强,调和阴阳气机;治癫狂配风府,水沟醒脑开窍。

四渎的功效与作用 四渎穴配伍应用

临床上常配廉泉治失音;配天牗以达清咽利耳之功,治耳暴聋;配液门,以调补肾气,治呼吸气短,使上有主而能纳,气机得以升降;配曲池治疗肘关节疼痛,以疏通经络气血,调和营卫,配合谷,颊车,下关,疏泄足阳明经气,治疗下齿痛。

中枢的作用 中枢穴配伍应用方法

中枢穴有强腰补肾,和胃止痛的作用,配中脘,足三里可理气和中,散寒止痛,主治胃痛;配脾俞,胃俞,可健脾和胃,主治腹满,饮食不振;配委中,肾俞,可补肾强腰,通经止痛,治腰痛,脊强。

相关推荐

刮痧对妇科病有好处吗

刮痧对包括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产后恶露不觉在内的妇科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调经止带刮蠡沟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刮拭功效:调经止带,疏肝理气。适宜于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小腹痛。 配伍:配百虫窝,阴陵泉,三阴交治滴虫性阴道炎;配中都,地机,中极,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带下;配大敦,气冲治赤白带下。 崩漏恶露刮中都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刮拭功效:调经止血,疏肝理气。适宜于治疗胁痛,足软无力,腹胀,

四满的作用功效 四满穴配伍应用方法

治月经不调,配太冲,膈俞,以疏肝调经活血;治积聚肿块,配膈俞,三焦俞,痞根,三阴交,以理气活血消积;治脏有恶血,气逆满痛,配石门,散瘀消积,通畅三焦;治肠壁切痛,配天枢,大肠俞,以化湿行滞;治崩漏下血,配膈俞,肝俞,三阴交,隐白,关元,以化瘀血生新血。

天麻配什么药材煲汤比较好

天麻入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作为名贵的中药材,天麻可单用也可配伍应用。 在药材搭配上,天麻和类似功效药材搭配是比较好的,例如天麻配半夏可治痰饮上逆的眩晕头痛,天麻配钩藤一般用于肝风内动、眩晕头痛、四肢麻木、皮肤瘙痒症等,如果要用来煲汤喝的话,和枸杞、红枣、山药等药食两用的食材一起吃是不错的搭配,当然如果体质特殊的话可以咨询医生的意见。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期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

腹通谷的意思是什么

腹通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名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穴义,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后漏落腹内。 别名:通骨穴。 腹通谷:腹,指本穴位于腹部。通,通道、通孔也。谷,两山间的凹陷处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散热冷降为经水后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阴都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故名。 通骨穴:通,通孔、通道也。骨,肾主之水也。通骨名意指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为经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肾脏的水液聚集之地。理同腹通谷名解

肝俞的功效作用 肝俞穴的配伍功效

肝俞穴配百会穴、太冲穴主治眩晕、头昏头痛,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肝俞穴配支沟穴、阳陵泉穴主治胁痛。 肝俞穴配太冲穴治目眩、胁肋疼痛。 肝俞穴配肾俞穴、太溪穴主治健忘、失眠,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 肝俞穴配大椎穴、曲池穴,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肝俞穴配期门穴,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 肝俞穴配光明穴主治目昏。

关冲的功效作用 关冲穴配伍应用方法

配天柱,商阳,液门治疗热病汗不出,以发汗泄热;配窍阴,少泽,治喉痹,舌卷口干,以泄热生津;配哑门,治舌缓不语,以利舌活络通言;配颊车,翳风,合谷,治晕厥,休克,中风昏迷及中暑,以泻热开窍醒脑。

王不留行和通草可以一起吃吗

可以一起吃。 王不留行和通草并没有配伍禁忌,而且根据各自的功效作用来看,放在一起使用还可以起到协同和辅助作用,使达到的功效更强,因此王不留行和通草是可以放在一起吃的。 但需注意的是,中药配伍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及病症、病情程度来进行搭配,因此王不留行和通草虽然可以放在一起吃,但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紫宫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紫宫穴配伍应用

配天突,廉泉,降气通络,治喉痹咽塞;配内关,膻中,宽胸理气,治胸痛;配肺俞,风门,天突,宣肺止咳平喘,治疗咳喘。

天牗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天牗穴配伍应用

配太冲,听会,疏导经气,清泄肝火,治耳聋;配四渎,清泄肝胆之火,治暴聋;配风池,昆仑,祛风散邪,疏通经络,治目眩头痛;配廉泉,合谷,疏泄郁热,治喉痹;配心俞,祛风泄热,治目泣出;配太阳,承泣,清泄风热,消肿止痛,治目痛;配后溪,昆仑,肩外俞,祛风通络,治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