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的使用方法 使用创可贴步骤
创可贴的使用方法 使用创可贴步骤
1、观察外包装是否完整,是否过期。
2、包扎伤口前用干净的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或者用碘伏棉签给伤口消毒。
3、撕掉创可贴一边的纸,对准创口位置,贴上去再撕另一边的纸。
3、创可贴包扎伤口不要贴太紧,否则伤口恢复得慢。如果伤口还在渗血,应及时更换新的创可贴,至少每天换一次。
创可贴过敏怎么办
“高颜值”创可贴网络热销
记者发现,目前出售卡通创可贴的主要还是网店,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一款100片包装的卡通创可贴售价才9.9元,大部分100片起售的卡通创可贴售价基本控制在20元以内。
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创可贴属于一类医疗器械,必须在具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正规药店出售;而且正规生产的创可贴有严格的保质期。但记者发现,很多卡通创可贴的产品介绍中并无医疗器械注册证,有些包装上更是连中文都没有,甚至有的生产厂家产品批号都没有。
没有医用标志能不能用?
不少买家留言说,购买这些卡通创可贴主要是“颜值”高,很多孩子就算没有伤口,也喜欢在身上贴着玩。这些卡通创可贴大部分只是一层白色的薄纱布外面装饰着可爱的卡通画,大多没有医用标志。
不少网友质疑,这样的创可贴虽然很可爱,但是究竟能不能使用,对伤口有没有影响呢?
为此,记者咨询了杨润华主任。杨主任认为,医用创可贴对材料有严格要求,必须清洁无菌,其黏合剂必须是医用黏合剂。没有清洁无菌保证的创可贴,使用后有加重伤口感染的风险。即便是伤口很小,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发炎。
杨润华介绍说,由于创可贴的结构所限,一般只能用于较为表浅、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从而起到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但应注意创可贴不能见伤就贴,否则反而会给细菌的繁殖和生长提供条件。
特别要注意的是,凡是污染的伤口、感染的伤口、挫伤、严重的皮肤擦伤、烫伤、脚癣等创面,是不能使用创可贴的。即便是正规的创可贴也要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贴在伤口上的创可贴被水浸湿,要立刻更换。虽然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了一种防水创可贴,但是效果有限。
有些创口不能使用创可贴
杨主任表示,夏季是外伤的高发期,也是使用创可贴几率比较高的时间段。大家在使用创可贴护理伤口的时候还是要选择正规的医用创可贴,如果创伤严重、伤口有污染者,应到医院进行治疗。在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以前,不可使用创可贴。
深而窄的伤口,如铁钉、刀尖扎伤等,不能用创可贴包扎。止血后应当使伤口暴露,以防破伤风菌感染伤口,如有必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破伤风血清。创面不干净或伤口内有异物时,不能直接用创可贴一贴了之,应先清洗创面或取出异物后再做消毒和包扎。
水、火、烫伤后出现的溃烂、流黄水等症状也不能用创可贴来贴,以防分泌物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创可贴过敏怎么办
创可贴过敏的话,要怎么办呢?创可贴毕竟是应急止血的方便之物,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有小伤口就需要用到。因此,首先要先清楚过敏的原因,到底是对创可贴胶带过敏还是对带药物创可贴的药物过敏。如果是对药物过敏的话,下次记得只使用不带药物的创可贴,其效果是差不多的。而如果是对创可贴的胶带过敏,那么可以尝试不同材质的创可贴,或者液体创可贴,也可以直接用纱布止血。
那么创可贴过敏的时候要怎么缓和过敏症状呢?
当然是停用创可贴,然后可以使用氧化锌软膏或赛庚啶软膏治疗,平时注意卫生,不要吃辛辣食物,症状严重可以口服赛庚啶等抗过敏药治疗。
创可贴过敏的症状创可贴过敏,有可能是对创可贴的胶布过敏,也有可能是对带药物的创可贴中的药物过敏。但是过敏的症状基本类似。都是在贴了创可贴的部位起小水泡、小疙瘩,范围或大或小,症状是红肿瘙痒,如果把水泡弄破还会流出脓水。
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首先停掉引起的过敏的创可贴,尽量不要弄破水泡。建议可口服抗过敏的药物:西替利嗪片,维生素C,外用炉甘石洗剂和派瑞松。
创可贴多久换一次比较好
创可贴使用时间过长的话也是会容易导致伤口细菌滋生,最后导致感染的情况出现,所以使用创可贴的时候建议及时的更换,也不用太过频繁,一般一天一次即可。
创可贴的常见使用误区
误区1:创可贴是万能药
创可贴并非万能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创伤。一般情况下,创可贴主要用于一些小而浅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如刀切伤、割伤、玻璃划伤等。
正确做法: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较大、较深且有异物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如较重的皮肤擦伤、烧烫伤等,不宜使用创可贴。至于毛囊炎、疖肿、化脓性感染的伤口以及各种皮肤病,更不宜使用创可贴。
误区2:创可贴能随便贴
使用创可贴时,总是图方便,随便一贴了事,这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使用创可贴前,首先要检查一下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如有不洁物,须用消毒的生理盐水先将伤口清洗干净,然后再贴上创可贴。若伤口是被铁钉等物刺破且比较深,则应立即去医院处理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次,打开创可贴后,应避免污染药面。敷贴时, 药面一定要对准伤口,贴好后在伤口的两侧稍微加压。
误区3:创可贴可长久贴
伤口贴上创可贴并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也不能长久贴着,置之不理。
正确做法:一是要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如果使用创可贴24小时后,伤口处自觉有类似脉搏跳动的“搏动性疼痛”,或有分泌物溢出,要及时打开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的情况。若有,说明伤口已经发生感染,应立即请医生处理。二是要注意保护伤口。使用创可贴后, 不要经常用手捏压伤口,伤口局部尽可能少活动,防止碰撞,以免伤口裂开。三是创可贴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应一天一换。
误区4:防水创可贴不怕水
并不是使用了防水创可贴就能长时间与水接触。如果创可贴与伤口周围的皮肤黏得不严密,尤其是特殊部位,如指尖、膝盖和肘部等,防水也变得不“防水”了。
正确做法:在使用防水创可贴时,尽量少与水接触,要注意观察和保护伤口,要及时更换被水浸湿的创可贴。
创可贴最多贴两天
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外科药品。创可贴又名苯扎氯铵贴,有压迫止血、保护创面作用,具有体积小、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疗效可靠等优点。不过,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必备品,人们却存在着不少使用的误区。
人们最容易犯的使用创可贴的错误,就是将其使用范围扩大。创可贴仅适用于创伤较为表浅,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对于较深伤口,有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以及疑有异物的伤口,不能使用创可贴;至于疖肿、烫伤、化脓感染和各种皮肤疾病,也不宜使用创可贴。如果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大可不必使用创可贴。只须用碘酒或酒精涂抹一下,就能起到防止感染的目的。在大伤口、出血量大,以及伤口不干净或伤口内有异物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创可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还应及时打破伤风针。
其次,使用创可贴,要注意方法。使用创可贴前,应先仔细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如有污染,需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擦干、涂上碘甘油,然后再贴上创可贴。此外,创可贴包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好不要超过两天。如果过久地使用,创可贴外层的胶布不透气,就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继发细菌感染,导致伤口的恶化。使用创可贴后,还要注意观察伤口变化情况,定期更换,防止伤口感染化脓。如果贴上创可贴24小时后,伤口疼痛加重,或有分泌物渗出,应及时打开检查,必要时应当及时去医院诊治。最后注意创可贴不能沾水,避免污染,创可贴吸水后应及时更换。
滥用创可贴小心患破伤风
日常生活中,在做家务或工作当中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受伤,很多人一受伤就习惯用创可贴。创可贴虽然可以避免伤口被空气中的细菌感染,但是创可贴使用不当也有可能导致破伤风。
在正常情况下,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粪便当中,不会发生感染。但是一旦有外伤出现伤口,当伤口触碰到这些环境的时候,就很容易引起破伤风,在这是使用创可贴不断不会预防破伤风,反而在其中起着催化的作用。由于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都比较差,不利于伤口内的分泌物和脓液排出,容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引发或加重感染。此外,创可贴有着透气性很差,不利于脓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也就是说,一旦被破伤风杆菌进入到伤口,创可贴相当于封闭了这个细菌的出口,让其肆意破坏我们的健康,这种情况下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专家建议,大家对于小伤口最好进行其他处理。
那么小伤口应该如何处理才正确呢?一般来说,如果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不必使用创可贴。专家建议大家,只需用碘酒或用乙醇涂抹一下就能起到防止感染的目的。有的朋友可能对伤口并不放心,其实也可以用紫药水薄薄的涂一层。这样经过两三天左右伤口就可以结痂、干燥。如果皮肤的伤口相对较深而又无条件处理,那不妨就用洁净水冲洗一下伤口,然后再用创可贴简单地包扎一下。但包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好不要超过两天。同时抓紧时间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消毒处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可见,即使是很小的伤口也不能大意,更不能随便就贴创可贴,以免加重感染,发生破伤风的可能性加大。
使用创可贴的注意事项
1、创可贴最好不要贴着过夜
它吸水性和透气性差,如果贴得时间过长、不及时更换,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伤口及周围皮肤还会发白、变软,导致感染,不利于伤口愈合。睡觉时要摘下创可贴,小伤口睡觉前用碘伏消毒即可。贴创可贴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12小时,防止伤口感染化脓。
2、创可贴不能重复用
许多人洗手时怕弄湿创可贴,会先摘下来,洗完再贴回去,这个做法也是错误的。使用创可贴时伤口千万不要沾水,可以暂时用消毒湿巾擦拭。如果洗手时摘下、创可贴沾了水或有液体渗出,就要马上扔掉,重贴新的创可贴。
3、伤口大不能用创可贴
创可贴主要用于急性小伤口的止血,适用于表浅、创面较小、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在大伤口、出血量大,以及伤口不干净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创可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疖肿、烫伤、化脓感染和各种皮肤疾病等,也不宜使用。
4、使用创可贴的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创可贴时不要捏压伤口,避免伤口裂开。连续使用两次后,如果伤口疼痛加重或红肿,应停止使用,并及时去医院诊治。
使用创可贴有3个禁忌
1、创可贴最好不要贴着过夜
当我们使用创可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贴着创可贴过夜,它吸水性和透气性差,如果贴得时间过长、不及时更换,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伤口及周围皮肤还会发白、变软,导致感染,不利于伤口愈合。睡觉时要摘下创可贴,小伤口睡觉前用碘伏消毒即可。贴创可贴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12小时,防止伤口感染化脓。
2、创可贴不能重复用
创可贴是不能重复使用的,不然可能会导致伤口出现感染的现象,许多人洗手时怕弄湿创可贴,会先摘下来,洗完再贴回去,这个做法也是错误的。使用创可贴时伤口千万不要沾水,可以暂时用消毒湿巾擦拭。如果洗手时摘下、创可贴沾了水或有液体渗出,就要马上扔掉,重贴新的创可贴。
3、伤口大不能用创可贴
创可贴一般只适用于一些小的伤口,如果我们的伤口很大的话,那么就不适合使用创可贴了,创可贴主要用于急性小伤口的止血,适用于表浅、创面较小、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在大伤口、出血量大,以及伤口不干净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创可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疖肿、烫伤、化脓感染和各种皮肤疾病等,也不宜使用。
4、使用创可贴的其他注意事项
在使用创可贴之后我们的伤口出现一些异常的话,需要及时停用,去医院治疗,使用创可贴时不要捏压伤口,避免伤口裂开。连续使用两次后,如果伤口疼痛加重或红肿,应停止使用,并及时去医院诊治。
使用创可贴的四误区
误区1:创可贴是万能药
创可贴并非万能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创伤。一般情况下,创可贴主要用于一些小而浅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如刀切伤、割伤、玻璃划伤等。
正确做法: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较大、较深且有异物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如较重的皮肤擦伤、烧烫伤等,不宜使用创可贴。至于毛囊炎、疖肿、化脓性感染的伤口以及各种皮肤病,更不宜使用创可贴。
误区2:创可贴能随便贴
我们使用创可贴时,总是图方便,随便一贴了事,这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使用创可贴前,首先要检查一下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如有不洁物,须用消毒的生理盐水先将伤口清洗干净,然后再贴上创可贴。若伤口是被铁钉等物刺破且比较深,则应立即去医院处理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次,打开创可贴后,应避免污染药面。敷贴时,药面一定要对准伤口,贴好后在伤口的两侧稍微加压。
误区3:创可贴可长久贴
伤口贴上创可贴并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也不能长久贴着,置之不理。
正确做法:一是要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如果使用创可贴24小时后,伤口处自觉有类似脉搏跳动的“搏动性疼痛”,或有分泌物溢出,要及时打开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的情况。若有,说明伤口已经发生感染,应立即请医生处理。二是要注意保护伤口。使用创可贴后,不要经常用手捏压伤口,伤口局部尽可能少活动,防止碰撞,以免伤口裂开。三是创可贴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应一天一换。
误区4:防水创可贴不怕水
并不是使用了防水创可贴就能长时间与水接触。如果创可贴与伤口周围的皮肤黏得不严密,尤其是特殊部位,如指尖、膝盖和肘部等,防水也变得不“防水”了。
正确做法:在使用防水创可贴时,尽量少与水接触,要注意观察和保护伤口,要及时更换被水浸湿的创可贴。
使用创可贴的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