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麻痹怎么治
贝尔麻痹怎么治
1.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可在急性期起到消炎消肿减轻免疫反应,抑制面神经的炎性反应,使之在固定管径的面神经骨管内受压减轻,从而减轻了面神经因水肿增粗而受到面神经骨管压迫、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为该病的首要和主要的药物治疗,但不宜长期使用。注意糖尿病、结核、胃溃疡以及孕妇慎用。小儿慎用,防止影响生长发育。高血压者应注意控制血压。
(2)抗病毒药物 可干扰疱疹病毒DNA聚合酶,抑制DNA复制。常用无环鸟苷(阿昔洛韦),亦可用更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万乃洛韦。
(3)神经营养药或能量合剂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 肌肉注射或口服。ATP肌注或静脉点滴。辅酶A静脉点滴。
(4)改善面神经微循环的药物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或其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静脉注射或口服。
(5)止疼药 耳剧痛时可以适当应用止疼药。
(6)眼药膏及眼药水 夜间可以用眼药膏,如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膏涂抹患侧眼部,并用眼罩保护眼睛。泪液减少时可以采用人工泪液。
2.手术治疗
面神经减压术:当面神经电图显示面神经纤维变性数量达到90%~94%,临床上发现面神经功能无任何改善并且进行性加重时,应及时行面神经减压术。
3.其他治疗
(1)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在急性期(1~2周)不宜用强刺激如针灸等治疗,待急性期后可以采用针灸治疗。活血化瘀药物对于改善面神经微循环有辅助作用。清热解毒药物亦可用于对抗病毒。
(2)热敷、理疗、面部按摩等在急性期可采用温热疗法、磁疗或电磁疗法、超短波或微波、激光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等辅助治疗。恢复期可采用物理治疗如肌肉按摩及训练。面肌痉挛者可用镁离子导入、痉挛肌肉运动点阻滞疗法如注射苯酚溶液、肉毒杆菌毒素等。
贝尔氏麻痹症的预后
影响贝尔氏麻痹预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是否及时得当。约80%的病例可在2~3个月内恢复。轻症病例多在2~3周后即开始恢复,1~2个月内可痊愈。
神经部分变性者,需3~6个月恢复,神经变性严重者恢复缓慢或不能恢复。采用肌电图和电兴奋性测验,可明确面神经的功能状态,估计面瘫的预后。根据随意活动时瘫痪肌的电位不同,在示波器上可显示有无反应或反应强弱的变化。有电位变化,表示神经的功能尚存在,反之表示神性。
贝尔面瘫病员如在病初起1~2周内开始恢复,则最终将完全恢复,而且全部恢复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如从第二周起经治疗后病变并无起色,其预后常较差,即使恢复也不完全。一般恢复的开始,起于额部皱纹,其后是眼睑闭合,恢复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如在三个月内无任何恢复迹象,在面神经变性前,应从速进行面神经减压术。
贝尔氏麻痹的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且右侧多见,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等。
外伤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可分为早发性(损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和迟发性(伤后5~7天出现面瘫)两种。依据伤后面瘫发生的迟早、程度,电兴奋和肌电图检查,可评估面神经损伤的程度以判断预后。
面瘫是怎么引起的
常见病因为:
①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
②耳源性疾病;
③贝尔麻痹;
④肿瘤;
⑤神经源性;
⑥创伤;
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
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⑨血管机能不全;
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
分型
1.中枢型
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2.周围型
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
应该怎么预防贝尔氏麻痹症
1、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
2、平时面瘫患者需要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紫外线等。
3、需要多做功能性锻炼,如:抬眉、鼓气、双眼紧闭、张大嘴等。
4、每天需要坚持穴位按摩。坚持穴位按摩
5、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有条件的话,做些足底按摩。
6、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常听轻快音乐,心情平和愉快,保证充足睡眠。
7、面瘫患者在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
8、用毛巾热敷脸,每晚3-4次,勿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需要注意头部保暖。
9、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贝尔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区别
贝尔麻痹 系指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一般认为是经过面神经管的面神经部分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所以贝尔麻痹是一种周围面神经麻痹
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疾病很多,归纳有以下几方面:
⑴、面神经穿出脑桥后,在颅底处可由各种类型的脑膜炎、颅底骨折、基底动脉瘤及硬膜外脓肿的侵犯而发生麻痹;听神经瘤患者常伴有面神经受损,其他小脑脑桥角及颅底肿瘤(脑膜瘤、脊索瘤及转移性肿瘤等)也可损害面神经;颈静脉球肿瘤常很早侵犯面神经。
⑵、脑桥内面神经核性损害的最常见病因为血管性、肿瘤及炎症,其次为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伴有外直肌麻痹者,称Moebius氏综合征)。
⑶、在面神经管内,也可由多种病变引起面神经损害,膝状神经节的炎症,如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引起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即Ramsay hunt氏综合征),很多没有疱疹的面神经麻痹,可能系由于嗜神经病毒感染;在很多感染性病变(如腮腺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中毒和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及维生素缺乏等),以及血管机能不全等,都可损害面神经。由于面神经管与中耳及乳突等密切相邻,因此,面神经麻痹是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及颞骨化脓性炎症的并发症,统称为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⑷面神经出茎乳后的分支麻痹,可以由于腮腺的疾病,或肿瘤以及面部外伤等引起。
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是贝尔麻痹
面瘫肌肉萎缩症状
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面瘫的根源在于颈椎骨骼错位歪斜压迫神经引起神经痉挛而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贝尔氏麻痹(面瘫)的症状
1.一侧(偶为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时病侧口角漏气)。
2.病初多有耳周疼痛,有的患者出现耳后翳风穴疼痛严重,甚至会出现透皮牵扯痛。
3.可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听力过敏、听力下降等等。
面瘫的分类
根据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面瘫应分为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二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引起的面瘫。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脑下部、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即贝尔麻痹)。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瘫。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枢性面瘫时表现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贝尔氏麻痹病因
(1)炎症性
可能是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有棕色粘稠液体的空气室和非化脓性中耳炎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分泌是相当相似的。
(2)血运性
可能由于血运供给紊乱致面神经缺血,一般认为这一学说比较合理,其原因是由于受凉风吹袭引起血管神经机能紊乱,致小动脉痉挛。当面神经发生水肿,因血管被压迫,则缺血更为严重,使面神经的血液供应受到障碍,从而影响神经的传导,支配面肌运动的功能暂失。若面神经血供的侧支循环建立,则面神经的功能可以恢复。
(3)病毒性
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和风疹病毒侵入机体后,均易与面神经亲和,使之充血、水肿,影响其功能的传导,亦可能为面瘫之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