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更要注意防寒
夏天更要注意防寒
夏天高温来袭,我们都想着要如何防暑降温,洗冷水澡、吃冷饮、吹空调,这些行为可以让你得到一时的凉快,但是会导致外邪入侵,身体阳气受损,寒邪入侵会危害身体健康,夏天防寒比防暑还重要。
外界的寒凉之气,都属于风寒邪气。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说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阳。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气温低,万物凋敝,阳气活动迟缓,内收封藏。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爱贪凉,阳气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夏至以后,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此外,夏季寒邪还是慢慢累积病根的过程。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很多在夏天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感冒、发烧,大多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不仅如此,寒邪还可能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可能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因此,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秋天要防晒吗 秋天要怎样防晒好
防晒产品主要包括防晒霜、防晒乳、防晒喷雾等,可根据个人的肤质及喜好程度,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依旧是出门前30分钟就开始涂抹,阳光不是很大,基本在室内活动的话,中午补涂一次就够了。
另外秋天的防晒产品SPF系数可以不用太高,日常出行基本上在20SPF-30SPF左右即可。
水分和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的必要元素之一,身体内的水分和维生素充足了,皮肤自然水润光滑、白皙年轻,要摄取水分和维生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喝水,以及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不仅含水分,还含丰富的维生素。想要不被晒黑的话,可以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送走炎炎夏日,到了秋高气爽的秋天,在皮肤保养上也不能放松,秋天是气候逐渐转变的一个过程,空气会跟着变干燥,皮肤也会变得比较缺水,要想皮肤的防晒能力强,基本的补水保湿工作还是得做足。
每天早晚使用水乳霜等一些基础保养品,一周可以来2-3片的补水面膜,固定一周一次的美白面膜,搭配交替使用美容效果会更好。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有哪些 怎么预防坐骨神经痛
1、防止持续性过久的风吹
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出汗过多。如果汗后,在风扇下或阴凉通风处,在肩部外露情况下,吹风过久,很容易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发生。所以,在温暖或炎热的季节,要防止持续性过久的风吹。
2、防寒
加强冬季保暖,晚上睡觉时防止肩关节外露。
3、劳动保护措施
常居寒湿之地或从事煤矿井下工作,要采取劳动保护措施,防寒防湿,避免过度劳伤肩关节。
4、避免外伤
在日常生活中,应小心谨慎,避免外伤。如受外伤,应立即治疗。
5、坚持锻炼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坐骨神经痛的发病均与静、老、伤、寒有关。静,指少动。老,指退变,是该病的主要内因。所以,要防止该病的发生,就必须从年轻时代起坚持体育锻炼,防止或延缓退行性变的发生。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注意冷热护理
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五类老人冬天更要防寒
心脏不好的老人。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1月份的心脏病发病率是7月份的两倍,寒冷使人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心脏不好的老人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窝,先在被窝中活动一下身体;夜间起夜一定要披衣服;适当减少晨练时间,可改为室内有氧运动;出门前一定要穿着保暖,可在房门口“预冷”一会,以免到户外后温度差异过大,并且不宜长时间逆风行走。
胃不好的老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会使原有的胃病再次发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三九以后要注意胃部的保暖,最好穿件马甲或肚兜,以保护胃脘部。平时要注意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多吃炖菜、炒菜,少吃凉拌菜,胃寒者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胡辣汤等。
脑血管疾病者。低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部负荷加重,所以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者脑血栓形成。因此脑血管病患者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严寒的时候应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出门一定要戴好围巾、帽子。
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者。寒冷空气会对患者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痉挛,使得上述疾病复发或加重。对于这类人群,防寒保暖重点部位在背部,因为肩背部的风门穴是“风”出入胸腔的“门户”,应穿棉马甲“挡风”,平时也要适当按摩。此外,呼吸疾病患者还应同时进行耐寒锻炼,包括室内定时开窗通风,无风有阳光的天气到室外活动10~30分钟,每天早晨练习冷水洗脸。
关节炎患者。一旦受寒,老人们会觉得腿部酸麻胀疼或有沉重感,上下楼或蹲立都觉得困难。为了给关节“保暖”,建议三九以后要穿加厚棉裤,或者穿护膝,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下站立。每晚睡前多用热水泡脚,保证关节部位血液循环和活动自如。平时应避免关节过分活动或持重物造成关节劳累再损伤,急性发作期剧烈疼痛时应限制活动。
冠心病史越长寿命越长
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冠心病人的病史愈长,越是能长寿,这一方面与患者自身保健意识有着中药的关系。这是因冠状动脉循环有着很大的潜力,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各分支之间犹似纵横交错的河流,有许多分支。
平时血液流动主要走“主航道”,而一旦冠状动脉一个较大的血管支被阻塞后,血液还可通过“小河”流动。保证被阻塞血管远端的心肌血液供应。这就叫做冠状动脉的侧枝循环。刚发生冠心痛时,这种侧枝循环不完善,所以常易引起相应心肌缺血,出现症状;严重缺血时就会发生心肌梗死。或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随着病程延长,侧枝循环日趋发展,“小河”增宽,数量也增多,这就使相应心肌的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冠心痛的病情也日趋好转。
得了冠心病后,为促进侧枝循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建立侧枝循环。但如果运动时感到头昏、胸闷、心荒、气短,运动后感到疲劳、睡眠不好、食欲减退,则表示活动量过大,应适当减少。
此外,要避免紧张、劳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情绪乐观稳定;戒烟酒,少吃动物脂肪与高胆固醇食物,少吃甜食及限制食盐;适当多吃海鱼、黑木耳、洋葱、大蒜等降血脂、抗血凝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粗纤雏素多的食物。冬天要防寒。夏天要多饮水、少吃冷饮,洗浴的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同时,要定期去医院复查,按医嘱服药。这样,冠心病人同样也能长寿。
孕妇可以养宠物吗 注意宠物的清洁卫生
注意宠物的饮食卫生,提高宠物的抵抗力。宠物粮尽量做到营养均衡,一些腐败、坏掉的食物也不要给宠物吃。宠物要勤洗澡,特别注意清洗它的眼耳口鼻和脚趾甲。
夏天的时候,要防范被宠物抓伤咬伤,尤其是孕妇,一般家养宠物不会传染疾病,但是在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避免伤口感染。
还要注意家里的消毒,尤其是宠物生活的地方,即使清理宠物的便便,保持干净。家里干净的话,一些跳蚤、蚊子、苍蝇也会少很多,就会减少孕妇被叮咬的几率,从而生出一个健康活泼的下宝宝。
6大方法教你预防坐骨神经痛!
1、防止持续性过久的风吹
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出汗过多。如果汗后,在风扇下或阴凉通风处,在肩部外露情况下,吹风过久,很容易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发生。
所以,在温暖或炎热的季节,要防止持续性过久的风吹。
2、防寒
加强冬季保暖,晚上睡觉时防止肩关节外露。
3、劳动保护措施
常居寒湿之地或从事煤矿井下工作,要采取劳动保护措施,防寒防湿,避免过度劳伤肩关节。
4、避免外伤
在日常生活中,应小心谨慎,避免外伤。如受外伤,应立即治疗。
5、防止或延缓退行性变的发生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坐骨神经痛的发病均与静、老、伤、寒有关。静,指少动。老,指退变,是该病的主要内因。
所以,要防止该病的发生,就必须从年轻时代起坚持体育锻炼,防止或延缓退行性变的发生。
6、运动锻炼能预防
(1)、划船运动法背靠墙端坐,下肢伸直,上体前屈,力求每次双手摸到脚部,像划船的动作。
(2)、直腿抬高法仰卧,下肢伸直,患肢主动上抬,当感觉腰、臀及下肢疼痛时,仍力求超过该限度继续上抬。
(3)、强迫锻炼法直腿站立,分别做上体前屈、侧弯、及提腿运动。如果做某一动作疼痛、运动受限时,不要中断,应继续强迫运动。
白露养生要防寒保暖
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
白露时节已经是典型的秋季气候了,不少人在这个时候会因饮食不当或外感风寒,而造成急性腹泻。由于这种腹泻常常伴随着发烧、水泻(每日大便次数超过2次)、进食减少、体力下降、浑身没劲,以及感冒等症状,因此几天下来,人便会消瘦不少。由于这种腹泻的发病原因是中焦受寒,即脾胃受寒引起的,因此预防和治疗首先应避免脾胃受寒凉侵袭。
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易使脾胃机能失常。加之立秋后,人的脾胃功能尚未从夏季的虚冷状态转变过来。此时若贪食生冷、瓜果,则会使脾胃受损而发生腹痛腹泻。
除了凉性的瓜果,苹果也不宜多吃。中医认为,苹果味酸、甘,性凉。食用得当,不仅可以生津、止渴、润肺,还能中和喝烧酒或黄酒以后的热毒。少吃一些苹果,可以止泻,但吃多了或体弱,就有导致腹泻的可能。
防治脾胃受寒,最为重要的就是腹部的保暖了。白露季节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露背装、露脐装都已不合时宜了。特别是老年人,应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衣服宜选用轻柔、松软、保暖性强的材料。还要注意夜晚保暖,不盖被子或被子过薄,也会引起腹泻。
通常来说,急性腹泻多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急性腹泻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所以,对于急性腹泻患者来说,一般拉两天肚子,把肠道里的一些寒气排空后,身体就会自行康复。但在此期间,应注意补水。可在米汤中加入少量盐分,或在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盐和一汤匙白砂糖,以补充津液的损耗。若腹泻不见好转,甚至加重,出现频繁呕吐、休克或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薄衣御寒有讲究秋冻不冻头腹足
白露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天气时冷时热,“秋八月,乱穿衣”的现象非常突出。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讲究秋冻的原因是,秋冬之后,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也就是说秋天不要太快地添加衣服。这样,就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所以秋冻要冻得合理、冻得适时、冻得健康。
秋冻要有度《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又说“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古人并不笼统地主张天热了还要“捂”,天冷了还要“冻”。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添加衣物还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
温度来考量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不冻头腹足一些身体部位如头、脚、肚脐等应被排除在秋冻之外。中医学有“头为诸阳之汇”之说,就是说人体手、足的阳经都在头部会聚,如果头部被冻住了,体内阳气便容易走散。同时中医还认为,“寒”邪是一种阴邪,最易伤人阳气。身上衣服穿得再厚,要是不戴帽子,就像暖水瓶不盖塞子,还是不能有效保暖。因此,在秋天风大、气温下降之际,一定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受风而引发头痛、发热等身体不适。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传统养生也非常重视“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的理念。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秋季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