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的功效 心俞穴穴位解剖
心俞的功效 心俞穴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5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5或第6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5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三伏贴贴哪里治失眠
建议贴心俞穴。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三伏贴贴在不同穴位,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失眠的人来说,建议贴心俞穴,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贴三伏贴时要注意可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可以帮助治疗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梦遗、胸痛、心悸亢进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调理气血、疏通心脉、宁心安神作用。
脾俞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脾俞穴穴位解剖
在背阔肌,竖脊肌和髂肋肌之间;第11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1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后支外侧支。
心脏对应的穴位是什么
1、心脏对应的穴位是什么
心脏对应的穴位是心俞穴。心俞穴是心脏的“后门”,所以要保证心脏的正常运行,心脏的“后门”就必须是畅通无阻的,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心俞穴的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悸亢进、胸痛、晕车、恶心想吐、头痛、神经官能症等。
心脏对应的穴位是什么
2、心俞穴的穴位解剖
心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着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四、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该穴深部为第五肋间隙。肋间隙内的血管和神经走行的规律为:在肋间隙后部,即肋角内侧,血管、神经位于每一肋间中间,其排列次序不定;在肋角前方,肋间动、静脉和神经进入肋间内肌和最内肌之间,紧贴肋沟前行,为肋骨下缘所保护,其排列顺序自上而下是动脉、静脉和神经。所以针经肋间结构时,应注意避开肋间血管和神经,但不能伤及其胸腔内相对应的胸膜腔、肺及肝。
3、心俞穴的主治病症
心俞穴主治惊悸,健忘,心烦,癫痫,癫狂,失眠,咳嗽,吐血;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等。
心俞穴主治心神及局部等疾患:如心痛、胸闷、惊悸、癫狂痫、卧不得安、失音不语、咳嗽唾血、咯血、便血、肩背痛、痈疽发背、手足心热、遗精等。
心俞位置疼是怎么回事 心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较胸部皮肤厚,该穴部位的感觉由第5胸神经后支的皮神经传入,针刺时阻力较胸部皮肤大。
2.皮下组织:较项部和腰部薄。内有皮神经及皮下静脉,感觉传入同皮肤。
3.斜方肌:位于背部浅层,为三角肌,针刺通过该肌腱性部分和肌性部分的移行处,较薄,但阻力较皮下组织为大。斜方肌的运动受副神经支配,为第11对脑神经。
4.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分布到该肌的神经为肩胛背神经,其神经纤维来自第4,第5,第6颈神经,针刺通过该肌的下缘。
5.竖脊肌(骶棘肌):位于脊柱的两侧,为背部的深层肌,其神经支配来自相应的脊神经。该肌由外侧的髂肋肌和内侧的棘肌以及两肌之间的最长肌组成。针刺通过最长肌,该部位最厚。由于肌肉收缩,有一定阻力。针刺心俞穴以不穿透该肌较为安全。
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的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浅层布有第1,2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哪些拔火罐方法可以养生
一、培补元气法,取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关元与气海穴皆为任脉之要穴,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自古以来就是保健强身的要穴。命门,顾名思义为“生命之门户也”,为真气出入之所,肾俞为肾之要穴,经常拔这四个穴位,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预防胃肠道疾病,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这是拔火罐养生的常用方法之一。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三、增加活力法,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振奋阳气,清心泻火,宽胸利气,增加活力的功能,配合涌泉、三阴交、足三里,效果更加明显,经常在此拔罐可使人解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竞争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活。
四、预防心血管疾病,取穴,内关、心俞、肝俞、肾俞。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宽胸利气的作用。心包乃心之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心俞为心脏之要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二者都和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联系。这也是拔火罐养生的常用方法,经常在内关、心俞、肝俞、肾俞上拔罐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五、预防呼吸道疾病,取穴,天突、肺俞、风门。呼吸系统疾病多是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而致,肺为娇脏,最易受邪。天突位于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现代医学报道刺激天突穴可以明显降低呼吸道阻力;肺俞为肺之要穴,风门为外邪出入之门户,故这三个穴位有着理肺止咳,祛风除邪,调畅气机的作用,经常拔罐能够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膈俞怎么找 膈俞穴位解剖
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竖脊肌;第7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后支外侧支。
肓俞位置图和作用 肓俞穴穴位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内部位小肠。
督俞的准确位置图 督俞穴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布有第6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降支;有肩胛背神经,第6或第7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臑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臑俞穴穴位解剖
在肩胛关节窝后方三角肌中,深层为冈下肌;有旋肱后动,静脉,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布有臂外侧皮神经,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气海俞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俞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3,4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为第3,4腰神经的肌支。
月经期间艾灸灸哪里
艾灸疗法:灸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气虚者加灸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穴;肝俞者,与仰卧位加灸期门,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次髎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血分实寒者,与仰卧位加灸天枢,归来穴,于俯卧位加灸次髎穴;血分虚寒者,于仰卧位加灸神阙,地机,太溪穴,于俯卧位加灸明目穴,灸法同时;血虚者,于仰卧位加灸神门,足三里穴,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气滞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四满,中极,蠡沟穴。
取气海,归来穴理气活血,调和冲任。太冲为肝经原穴,有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的作用。三阴交调气行血,痛经可止。胁肋痛加阳陵泉理气消胀止痛。中极温通胞宫,调理冲任。归来穴温经活血,理气上痛。地机穴乃脾经之郄穴,散寒通经以止痛。取肝俞,肾俞以补肝肾,养冲任。关元补益肝肾。太溪滋阴补肾;足三里以促气血生化之源,充养胞宫。
艾灸什么穴位治疗失眠 心俞穴
方法: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
功效:心俞穴的主治病征为: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想吐、神经官能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