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脾俞的作用与好处 脾俞穴穴位层次解剖

脾俞的作用与好处 脾俞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11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背阔肌:该肌由胸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第8颈神经组成。

4.下后锯肌腱膜:下后锯肌由第9,第10,第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支配。

5.竖脊肌(骶棘肌):该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竖脊肌的深面有横突棘肌等背部小肌肉,腹腔内对应肾上腺,肝(右侧),脾(左侧)等。

中膂俞的功能主治及作用 中膂俞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骶结节韧带。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布有臀上,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及臀下神经的属支。

糖尿病拔罐示意图

肺俞穴

肺俞

1.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脾俞穴

1.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处。

3.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等作用。

三焦俞穴

1.位置:

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焦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悬枢(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外散三焦腑之热。三焦俞有调理三焦,利水强腰的作用。

食欲不振的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当以疏肝行气、开胃健脾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平卧,取中脘穴,以拇指指腹按摩3-5分钟,向头面部方向用力,动作宜轻柔;嘱其俯卧,取肝俞、胃俞二穴,以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肝俞向头部方向用力,胃俞向脚部方向用力。

中脘属任脉,乃胃之募穴,解剖位置位于胃体中部,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肝行气的功效,肝与胃是邻居,中医认为肝属木,脾胃属土,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论,木是克土的,只有肝气条达,才能与胃和谐相处;

胃俞也属足太阳膀胱经,与肝俞配伍属于同名经取穴,与中脘配伍属于前后配穴,三穴合并,如同铁三角一般呵护胃气,促进胃肠正常蠕动,家中也就不用再备什么消食片了。

针灸大肠俞有什么作用 大肠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支配。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胸腰筋膜浅层:该筋膜在此处比较强厚。

4.骶髂及:针在该肌的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穿过,它由脊神经后支的肌支支配。

针灸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浅层布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肺俞针刺手法 肺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斜方肌:该肌由副神经和第3,第4颈神经支配。

4.菱形肌:该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第5颈神经组成。

5.上后锯肌腱膜:上后锯肌由第1,第2,第3,第4肋间神经支配。

6.竖脊肌(骶棘肌):该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3,第4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竖脊肌的深面有横突棘肌等背深部小肌肉。

膀胱俞的作用与功效 膀胱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臀中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是第1,第2骶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臀大肌:由臀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第2骶神经。

4.骶棘肌:由脊神经后支肌支支配。

5.针的深面是骶骨的后面。

胃俞的作用与功效 胃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和下后锯肌腱膜:胸腰筋膜浅层为腰背部的深筋膜,在腰部特别发达增厚,位于竖脊肌前面,也是背阔肌的起始肌膜,此层筋膜易受劳损,常成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该筋膜由背阔肌的支配神经(见前)和相应的腰神经后支分布。

针刺脾俞的作用 脾俞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11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背阔肌:该肌由胸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第8颈神经组成。

4.下后锯肌腱膜:下后锯肌由第9,第10,第11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支配。

5.竖脊肌(骶棘肌):该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竖脊肌的深面有横突棘肌等背部小肌肉,腹腔内对应肾上腺,肝(右侧),脾(左侧)等。

肓俞位置图和作用 肓俞穴穴位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内部位小肠。

针刺肾俞注意事项 肾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2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此层筋膜为腰背部的深筋膜,在腰部特别发达增厚,位于竖脊肌浅面,也是背阔肌的起始腱膜。此层筋膜易受劳损,常成为腰腿痛原因之一。该筋膜由背阔肌的支配神经和相应的腰神经后支分布。

此层筋膜深面有由第1,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构成的臀上皮神经通过;若刺及该神经丛,可产生向臀部及大腿前内侧放射的触电感,腹腔内对应的器官为肾。

相关推荐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小儿泄泻推拿常用穴位

1.神阙: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缓匀速回旋按揉穴位。 2.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 3.劳宫:劳宫位于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4.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5.脾俞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搓热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揉按患儿脾俞穴,以透热为度。 6.胃俞:胃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二

厥阴俞的作用 厥阴俞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竖脊肌;有第4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4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4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俞府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俞府穴穴位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静脉的前穿皮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反胃可以艾灸吗

反胃可以艾灸。 反胃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有恶心呕吐的现象,一般表现过程是先恶,然后干呕,最终呕吐,也有光呕不吐的现象,这些现象主要是胃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和肠胃,降逆止呕,从而缓解反胃症状。 反胃艾灸治疗方法 治则:温运脾胃,和胃降逆。 艾灸处方:胃俞,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肾俞。 取穴方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健脾化湿,和胃降逆,肾俞,关元益气温肾壮阳。 操作手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2-5个穴位,每穴灸10-30分钟,每日灸1次。 2.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

睡觉出汗拔罐加艾灸法

一般选取神阙、涌泉、大椎、肺俞、膏肓俞、脾俞。先取俯卧位暴露背腰部,将罐拔于患者的大椎、肺俞、膏肓俞、脾俞上,留罐各3至5分钟起罐后另患者翻身至仰卧位,术者右手如持笔写字状持灸用艾条将点燃端对准神阙、涌泉穴位处,艾条点燃端与施灸局部皮肤的距离以5至15厘米为佳,以局部温热但不致烫伤为度施温和灸,每穴每次灸15分钟,每日一次。涌泉、肺俞、膏肓俞、脾俞四对穴左右隔日交替施术;神阙、大椎两穴每日必取。 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其穴居通调督阳、上传下达的枢纽地位,在启动或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调节功能有关

胃疼针灸哪个位置 胃疼经验选穴治疗

主穴:足三里,中脘。 配穴:肝气犯胃加内关,公孙;脾胃虚寒加膈俞,肝俞,脾俞,胃俞。 针法:亳针直刺,留针20分钟,肝气犯胃证用泻法;脾胃虚寒证用补法;隔日治疗1次,2周为一个疗程。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弱,气滞胃痛。 主穴:胃俞,中脘,梁丘。 配穴:胁痛加阳陵泉;急性胃炎加公孙。 针法:快速进针,用泻法,每隔五分钟捻针1次,以增强针感。 作用:止痛止呕,适宜于各种类型的胃疼。 取穴:合谷,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 针法: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利于患者1侧,按上述先后顺序揉按,逐渐加压,

慢性胃炎的针灸疗法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归属于中医学之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等病证中。一般认为多由脾胃受损,气机不畅,升降失调而致。中医治疗本病方法多,疗效明显,尤其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针刺膈俞等穴治疗慢性胃炎。 选穴: 1、膈俞、脾俞、上脘、建里、足三里。 2、肝俞、胃俞、中脘、下脘、足三里。火针及毫针取穴相同。 配穴: 脾胃虚弱加章门,肝胃不和加期门,胃阴不足加三阴交,胸闷、恶心加内关。 针法: 取坐或卧位,选穴并常规消毒。然后以右手拇指持细火针针柄,左手持酒精灯并将其靠近穴位。将针于灯火烧红

阳痿拔罐位置适宜图

1.心俞穴位置: 心俞穴在背部脊柱区,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的背俞穴。 2.心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心俞穴功效: 散发心室之热。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作用。 1.肝俞穴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肝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肝俞穴功效: 散发肝脏之热。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1

如何通过拔罐治疗消化性溃疡

治法一:取穴:中脘、天枢、关元穴。操作:先闪罐后留罐,在穴位上闪 罐,每穴20 - 30次,然后留罐约10分钟, 每日1次,症状缓解后改为1-2日1次。本 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 温,大便糖薄,舌淡,苔薄白。治法一:取穴:一组大椎、肝俞、脾俞、气海穴;二组筋缩、胃俞、中脘穴。操作:每次选1组穴位,2组交替使用,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局部进行消毒 后,用消毒的三棱针点刺至微出血为度,用闪火法将大小适宜的玻璃火罐吸拔在点 刺部位,拔出血液3-5毫升。治法二:取穴:一

心俞的功效 心俞穴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5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5或第6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5胸神经后支外侧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