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体重是胖还是瘦
糖尿病人体重是胖还是瘦
据有关专家解释,糖尿病的根本是代谢异常,而代谢直接影响着人的胖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变化是病情变化的晴雨表。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糖尿病这样,对体重有如此明显的影响。有的人忽然变得能吃能喝,体重却不增反降,自以为是减肥成功了,可一体检就傻眼了,原来是得了糖尿病。有的瘦人查出血脂高、血压高,担心自己得糖尿病时,旁边却有人宽慰他:“没事,得糖尿病的都是胖子,你得不了的,放心吧。”可见,在与体重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第一类型:糖尿病“胖瘦皆有”
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则胖瘦皆有。一般来说,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医院查一下血糖。1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因此,1型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岛素抵抗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但这类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体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认为,1型糖尿病患者变瘦,就是转成2型了,这是不对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和遗传,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不良方式引发的,所以,二者并不会互相转化。
第二类型:糖尿爱“瘦”
我们所说的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饭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减轻),主要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这类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多为胰岛素“绝对” 不足。胰岛素缺乏,人体就不容易储存能量,于是就会消瘦。这类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发病后体重明显下降。
外瘦内胖更要警惕糖尿病
中国及所有亚裔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并不高,但为何糖尿病的发病率却一路走高呢?这涉及到一个问题——腹部脂肪。有些人看起来不胖,但其内脏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肪容积却很高,表现“外瘦内胖”。这类人的一个特点就是腰围较大或腰、臀比较大,因此也被称为“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他们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如果不采取限制饮食或增加运动等措施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则可能使胰岛素细胞受到损伤,从而促发糖尿病。
骨架越大人就越胖吗
骨架大的人体重会比较重么?桂林市中医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唐刚健表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一般来说,骨头可以占人体1/10~1/5的重量,因此骨架大的人的确要比骨架小的人重那么一点。
那么,骨架大的人天生就会胖么?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人的胖瘦仅看体重是不科学的,更何况骨架大的人只会比骨架小的人略重一点点。如果认为自己的骨架太大,怎么减肥都瘦不下来,真实原因很可能是因为骨架外面包裹了一层厚厚的脂肪。即便你真的是大骨架,也未必就会看起来胖。例如西方人多比东方人骨架大,但依然可以做到窈窕动人。
糖尿病人吃什么蔬菜好降糖 春笋糖尿病人吃多少合适
150-200克。
春笋是一种健康蔬菜,虽然没有严格的食用量规定,但是也不宜过多食用,一般建议糖尿病人一次吃150-200克即可,因为春笋性味甘凉,如果一次食用过多,其寒凉之性容易刺激肠胃,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而且糖尿病会使人体的代谢紊乱,内分泌异常,体内营养物质流失严重,是缺钙的高峰人群,春笋中又含有草酸,它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糖尿病人多吃春笋会影响到钙质的摄入量。
春笋糖尿病人能吃吗 糖尿病人能多吃春笋吗
糖尿病人不能吃太多的春笋。
糖尿病会使人体的代谢紊乱,内分泌异常,体内营养物质流失严重,是缺钙的高峰人群,而春笋中含有草酸,它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糖尿病人多吃春笋会影响到钙质的摄入量。
孕期增加多少体重较合适
那么妊娠9月,体重应该如果增加才较为合适呢?这个问题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对于不同体型的人,需要区别对待。总体而言,瘦人体重增加可以多些,而胖人体重增加则相对来说要控制得严格些。区分胖瘦,在医学上是以体重指数(BMI)来表示的,BMI=体重/身高2(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其中体重是以公斤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BMI正常值为20~24(kg/m2)。因此要了解孕期你需要增加多少体重,首先是要了解你孕前的BMI。
· 体型极瘦者(BMI小于18),整个孕期体重增加20kg为宜。
· 体型偏瘦者(BMI在18~20之间),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3~17kg为宜。
· 正常体型者(BMI在20~23之间),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2kg是正常的。
· 肥胖体型者(BMI大于23),整个孕期体重可增加8~11kg,可利用一些体内的能量贮备。
· 如果是双胎或多胎妊娠,应咨询你的医生。体重增加与胎儿数量有关。
孕期体重增加并非是匀速的,对于正常体重者,在妊娠的前三个月中,体重增加1~2kg较为合适。孕早期由于妊娠反应,食欲可能受影响,但是此期保证营养对于胎儿发育非常重要,在丹麦的一个研究发现,早期营养不良,胎儿出生后后晚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机会更高。因此若是早孕反应较重影响进食,宜采取少吃多餐,吐了再吃的办法,并多吃一些对孩子脑部发育有裨益的食品。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糖等均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需成分,因此孕妇食物应多样化,不应忌口过多。
不少孕妇在过了妊娠反应阶段后,食欲好转就开始大量进食,似为弥补在前期的不足,这也是错误的,胎儿生长发育有自己的规律,过剩的营养只会被母体吸收了,造成肥胖。最佳的体重增加方式是缓慢而又稳定地增加。
正常体型者在怀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加控制在0.5kg左右为宜。体重增加过于缓慢或停滞不生长,可能提示存在着胎儿生长落后,容易分娩低体重儿,这些孩子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孕期增重过多或过快,成为一个胖胖的妈妈,对于母亲和胎儿来说并非是件好事,增加过多的体重,可能提示着存在着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母亲来说,体重增加过多,在产后容易出现肥胖和糖尿病,对于胎儿来说,增重过多过快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胎儿巨大的情况(出生体重大于4kg)的情况,巨大儿分娩的时候不太容易通过产道,医生选择剖腹产手术分娩的机会大,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产、产伤,产后也容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因此在孕期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应该注重饮食的质而非量。必要的时候可能需要咨询营养师来调整孕期的饮食。
肥胖的孕妇孕期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妊高征、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几率较大,因此若是准备怀孕,最好是先将体重减下来。但是若是已经发现妊娠,在孕期不宜减肥,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地控制体重的增加。
糖尿病人体重是胖还是瘦?
糖尿病人,胖好还是瘦好
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糖尿病这样,对体重有如此明显的影响。有的人忽然变得能吃能喝,体重却不增反降,自以为是减肥成功了,可一体检就傻眼了,原来是得了糖尿病。有的瘦人查出血脂高、血压高,担心自己得糖尿病时,旁边却有人宽慰他:“没事,得糖尿病的都是胖子,你得不了的,放心吧。”可见,在糖尿病与体重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2型糖尿病“有胖有瘦”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则胖瘦皆有。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胖的“历史”,发病后体重也会有所减轻,但由于体重基数大,因此不那么明显。一般来说,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医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体质指数BMI大于28)或超重(BMI大于25)。2型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及恶化与脂肪代谢密切关联,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在欧美等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没有那么高。不少糖尿病患者的BMI都在25、26左右。所以,即使轻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岛素抵抗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但这类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体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变瘦,就是转成1型了,这是不对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和遗传,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所以,二者并不会互相转化。
糖尿病人群如何选择主食
对于常见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往往伴随着超重和肥胖,这会加大血液循环、心脏病的危险性,因此积极控制体重是促进治疗的有效措施,对这类患者而言,以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正常体重为宜,肥胖者要减少热能摄入,降低体重。
以目前衡量体重是否适宜的标准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说,BMI18.5~22.9为正常,BMI 23.0~24.9为超重,BMI≥25为肥胖,对于男性来说,适宜的BMI值是19.2~21.2之间;而对于女性来说,适宜的BMI值是19.4~20.7之间。有研究显示,当BMI值超过25以后,男性和女性的死亡危险性都增加。向心性肥胖与人群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危险性增加有一定相关性,建议男性腰围<94cm,女性腰围<80cm为宜。
人们对糖尿病人群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的认识,是逐步在变化的。早年对糖尿病的饮食,强调低能量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膳食。以美国为例,在1930年代,美国推荐糖尿病人(以每天摄入2000kcal为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每天摄入量仅为70克,碳水化合物供能占全天总热量的比仅为14%,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影响脂肪代谢,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随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对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认识在逐渐改变,1955年、1970年和1990年代,美国推荐糖尿病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每天摄入量分别达到176、225克和290克,碳水化合物供能占全天总热量的比分别达到35%、45%和58%,合理控制能量,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比例,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强调因人而异的糖尿病个体化膳食是现在对糖尿病人群的膳食指导原则之一。
对于单纯用饮食治疗的患者来说,开始每天可给予200克左右的主食,以帮助控制稳定血糖;血糖、尿糖控制稳定后,可给予每天300克左右的主食;对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每天的主食量不宜超过半斤,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增加,以每天250~350克为宜,年老者不超过每天300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主食摄入量的时候,也要注意防止因糖类摄入过低引起的低血糖,所以主食摄入量最低也要在150~200克,否则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人群选择主食应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少甜食糖果,增加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多用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如荞麦、玉米、燕麦、小米和苡仁等食物。同时要注意主食在能量上的差异,如同样都摄入90Kcal能量,对于大米或面粉就大约摄入25克,小米面25克,生面条30克,凉粉400克,土豆125克,银耳25克,绿豆25克等。所以在每天主食的摄入中,要注意不同食物能量的差别,保持能量平衡。
同时在蔬菜的选择上,可多选用含糖量在3%以下的绿叶蔬菜,含糖量小于1%的蔬菜,如红苋菜、菠菜、大叶芥菜、生菜;含糖量在2%以下的绿叶蔬菜,如蘑菇(鲜)、海带、韭菜、香菜、鸡毛菜、大白菜、芥菜、佛手瓜、番茄、茄子、西兰花、豌豆苗、枸杞菜等;含糖量在3%左右以下的绿叶蔬菜,如雪里红、白长萝卜、花菜、苦瓜、荷兰豆、卷心菜、青椒、茭白、金针菇等。
糖尿病人群可适量多选用豆类及制品、奶制品和禽肉鱼虾蛋等;少食各种油脂、酱油、腌制品等含盐的调味品,限制食用各种糖类、含糖的甜饮品、各种高脂肪及油炸食品;米酒、啤酒、黄酒及各种白酒等酒类。
糖尿病人可补充蛋白质
糖尿病人服用蛋白粉后,蛋白质总量增加,会引起血糖的升高。特别是对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的增加,会导致肾脏代谢紊乱,加重肾脏负担,对肾脏产生损害;原本肾脏损害的患者,服用过多的蛋白质会导致肾脏损害加重,引发糖尿病肾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平时很注意饮食,而且饮食方式很健康,这时候也没有出现什么糖尿病并发症时,是不需要再去补充蛋白粉等保健品,来控制病情,有时候却会起反作用,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像I型糖尿病患者,平时接触到的动物蛋白比较多,可以不用服用蛋白粉。
糖尿病人吃多少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把蛋白质这些营养元素控制在多少比较好呢?许多糖友都会担心食用过多引发糖尿病病情加重,过少又会引发一些其他疾病。蛋白质的总量应该控制在每天每公斤0.8~1.2克,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体重是50公斤,那么蛋白质的摄入总量就该在50克左右。
糖尿病人能吃奶酪吗
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难题。虽然糖尿病是常见病,大家也知道饮食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但是糖尿病是老年性疾病,也就是说老年人的患病概率大,所以让很多人会忽视糖尿病。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糖尿病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在糖尿病的饮食禁忌当中,大家比较熟知的是不能吃甜食,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其实,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还有很多细节的方面,而这些方面往往非常的重要。那么,糖尿病人能吃奶酪吗?
1.糖尿病不宜多吃奶酪。奶酪(其中的一类也叫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所有人群均可食用奶酪。因为奶酪属于高营养高热量食品,容易发胖,食用时应适量。并且奶酪吃多了不容易消化,不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特别是糖尿病人应该少吃。
2.无糖糕点也要控制。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糖尿病病人须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 蜂蜜)、糖类制品(蜜饯、 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还包括儿童,尤其是肥胖的儿童患糖尿病的概率更大。所以,让孩子控制体重是非常的重要,而体重过重的孩子,健康的减肥也是势在必行。健康的减肥应该从饮食和运动开始,饮食的话需要少吃多餐,不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运动则需要每天坚持。
亚健康的饮食
一、平衡膳食:在进食质量上必须全面、完全,因为人要适应环境,要与天相应(天人合一),那么人体内的元素也必须要样样齐全。缺少就完不成人体的生理运转,就会发生生理障碍。因此必须样样都吃,杜绝挑食、偏食。
二、控制总热量、保持标准体重:人的胖瘦与饮食有极大的关系。瘦了没有力气,完不成艰巨的任务;肥胖同样是个负担,还会滋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所以吃多少数量和品种,同样也有讲究。
三、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的方式必须适应人类长期来已经养成的习惯和方式,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均衡、平衡。
四、三低一高的饮食结构:低糖、低脂肪、低盐、高纤维、适量蛋白质的饮食结构,防止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形成。
糖尿病人能吃奶酪吗
在糖尿病的饮食禁忌当中,大家比较熟知的是不能吃甜食,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其实,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还有很多细节的方面,而这些方面往往非常的重要。那么,糖尿病人能吃奶酪吗?
1.糖尿病不宜多吃奶酪。奶酪(其中的一类也叫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所有人群均可食用奶酪。因为奶酪属于高营养高热量食品,容易发胖,食用时应适量。并且奶酪吃多了不容易消化,不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特别是糖尿病人应该少吃。
2.无糖糕点也要控制。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糖尿病病人须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 蜂蜜)、糖类制品(蜜饯、 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还包括儿童,尤其是肥胖的儿童患糖尿病的概率更大。所以,让孩子控制体重是非常的重要,而体重过重的孩子,健康的减肥也是势在必行。健康的减肥应该从饮食和运动开始,饮食的话需要少吃多餐,不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运动则需要每天坚持。
这7个都是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伤口不愈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由于局部循环和代谢障碍,导致糖尿病人的伤口比普通人难长好。特别是糖尿病人外科手术后,伤口出现恢复不佳,清洁伤口反复感染,经常变成难以愈合的溃疡,尤其在四肢部分容易出现。
眼皮下垂
糖尿病导致动脉硬化,造成供应动眼神经的小血管缺血而引起眼皮下掉。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此种眼皮下掉有两个特点:一是起病较急,仅为一侧性,在发病一侧的前额或眼眶区常先有疼痛感,随即出现下垂;二是除上睑下垂外,多伴有眼球向内或向上、向下运动不便而出现复视。
尿液黏稠
排些后如果尿点迸到便池外,脚踩上会有黏黏的感觉。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里含有糖分。
突然发福
40岁以后发病的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的患者发病时体重是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原因主要是体脂的堆积,造成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肌肉和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然后发展为糖耐量递减,直至糖尿病。
经常打鼾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据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报告,常打呼噜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5倍以上;而糖尿病患者中,有23%以上的人同时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且,睡眠呼吸暂停程度越严重患糖尿病的几率越大。
面色发红
据介绍,典型糖尿病人在发病前后,面色并无异常改变。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但有人调查过千例隐匿性糖尿病病人,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颜面色泽较红,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面色发红。
关节疼痛
有研究报道,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之间,肩周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9%和3%,这表明糖尿病与肩周炎的发生有显着的相关性。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专家认为,这是由于高血糖易损伤小血管壁,从而影响血液供应,导致局部肿胀。这种病变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尤其是肩周部易磨损、老化的肌腱和关节囊处,从而诱发肩周疾病。
老来瘦,老了很瘦真的好吗
老年人胖瘦应有度,莫盲目追求
老年人身体的机能本就在退化,身体健康的维护工程应加以重视。
老年人若是过于肥胖很容易出现“三高”、还有糖尿病等危险情况;过瘦会产生抵抗力弱、疾病多生等情况。
因此,过胖和过瘦都不好,我们选择“健康适度瘦”!
老年人是瘦是胖有“标尺”
老年人的身体体重标准较于年轻人就有所不同了,衡量胖瘦有标准,通过简单公式就能知晓。关爱祖辈健康,我们来学习学习吧。
老爷爷:身高(cm)-105=体重(kg)
老奶奶:身高(cm)-100=体重(kg)
既然get到了新的技能,赶紧给老人测一测,看看是否符合瘦纸标准。
孕妇这物过多使胎儿丧命
BMI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其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在20至25之间,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
不过,研究人员同时指出,肥胖所带来的流产、死产及婴儿死亡的绝对风险仍相对较小。比如,BMI指数为20的妇女死胎风险为0.76%,肥胖妇女为1%,而BMI指数为40的妇女达2.7%。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5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流产、死产以及婴儿死亡风险可能与超重或肥胖所导致的先兆子痫、妊娠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和先天畸形有关,因此,“给计划怀孕妇女所使用的体重管理指南应把这些发现考虑在内,从而减少胎儿死亡、死产及婴儿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