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和雾有什么区别 垂直厚度不一样
雾霾和雾有什么区别 垂直厚度不一样
雾霾:雾霾中的粒子质量轻,分布较均匀,厚度一般可达1-3千米。
雾:雾的小水滴质量较大,受重力作用,云会贴近地面,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到二百米。
雾霾天气的介绍
霾,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霾和雾怎么分辨 能见度不一样
雾霾:雾霾在空中均匀分布,颗粒较小,密度较低,对光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没有雾大,能见度较低,一般在十公里之内。
雾:由于雾越接近地面的地方密度越大,对光线的影响也越大,能见度很低,一般在1公里之内。
雾霾的基本含义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怎样区分雾霾和雾 边界清晰度不一样
雾霾:雾霾的范围广,密度小,颗粒较小,与晴空区有一定的过渡效果,边界不明显。
雾:雾的范围小,密度大,对光线影响大,因此雾的边界明显。
雾霾防护措施
又是雾霾天,早晨出门有一种很呛的味道,这次雾霾又要持续很长的时间,看来不做好防护就出门可不是明智的选择,面对这雾霾笼罩的天气,还是要及时做好防护的哦。
1、口罩
口罩是必不可少的,早晨出门的时候最好要戴上口罩,口罩最好选择较厚的,而且还要注意清洁,最好每天都要进行清洗,否则灰尘太多,对你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2、关闭门窗
早晨出门之前一定要关好门窗,北方雾霾较重的时候,没有及时关好门窗,室内的空气会很糟糕,甚至你都能看到、摸到细小的灰尘,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中怎么能舒服呢?
3、室内空气净化器
雾霾天气室内空气能好得了吗?空气净化器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如果你不想被雾霾折磨得患上各种呼吸道疾病,那就用室内净化器来缓解一下吧。
4、减少晨练
很多老年人喜欢晨练,但是雾霾天请一定要减少出门,尤其是晨练,雾霾天可能会让您带来很多的疾病隐患,老年人年纪比较大,身体抵抗能力较差,患病之后可不容易恢复哦。
5、勤洗手、勤洗脸
细小的灰尘无孔不入,雾霾天更是严重,雾霾天出门之后一定要勤洗脸,勤洗手,尽量选择温水清洗,这样才能把脸上的灰尘清洗掉。
6、多吃水果多喝茶
吃水果、喝茶会加快身体的代谢功能,当被雾霾天伤害的时候,水果、茶能最大程度上让您把身体的废物代谢掉,保障身体的健康。
雾霾天不戴口罩的危害
霾和雾相似,常人不易分辨。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水分达到90%以上,较潮湿。霾的水分含量一般低于80%,相对干燥。水分含量界于80%—90%之间,称为“雾霾天气”。雾颜色较白,霾颜色发暗,或呈灰黄色。
雾霾天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混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霾天还会使人们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人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对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它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如果不戴口罩,雾霾中的有害颗粒物和一些有害气体会直接经由气管进入肺部,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容易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本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长期处于雾霾环境中,容易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炎病或哮喘的加重,对肺部造成不良影响;雾霾也会让健康人群出现咳嗽等病症。此外,雾霾也会引发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对人体造成恶劣影响。
目前没有任何措施能完全抵御雾霾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戴口罩可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应选取封闭较好,隔绝颗粒细小的高质量口罩来戴,如3M口罩,能抵挡90%以上的污浊空气。但此类口罩材质较厚,长时间佩戴会使人感到憋闷,呼吸不畅。所以专家建议 雾霾天气可以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经济实用且不会加重呼吸负担。
雾霾的鉴别方法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大,可达1~3公里左右。
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
霾在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是由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如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