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热射病理疗

热射病理疗

1 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泽、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 退汗出,诸症消失。

2 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毫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3 擦药疗法

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4.食疗对预防中暑也有一定作用。

什么是热射病

重症中暑可以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通常是受热导致虚脱的第一次警告,过度劳累后,胳膊、腿和腹部等处的肌肉都会发生这种痉挛,一般由于身体盐分缺乏而引起(因为流汗过多,特别是食盐不足时)。

在炎热的天气下做体力劳动或长跑,都可能引致热衰竭。

而中暑中,最严重的就是热射病。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它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

男子因热射病身亡 热射病的死亡率

热射病的死亡率很高,通常情况下介于 20%~70% 之间,50 岁以上的患者可高达 80%。因此发现热射病必须第一时间呼叫救护车,火速送往医院抢救。

热射病是什么病 热射病的病因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

易发因素包括:

1、环境温度过高 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

2、人体产热增加 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苯丙胺)。

3、散热障碍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

4、汗腺功能障碍 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高温天气肆虐如何预防热射病

据了解,热射病又称重症中暑,主要是持续闷热环境下,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汗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如果病人患上热射病,持续高热不退,或长时间昏迷,一旦发生器官功能衰竭,长时间没有恢复的话,会导致患者死亡。

专家指出,热射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等在户外进行长时间作业的人群,年老体弱者,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病人以及儿童和孕妇等。

预防热射病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室内保持通风,把室温降至26摄氏度至28摄氏度,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时外出;二是回家多用温水洗澡,若身体仍发热发烫,可使用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三是户外工作者应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工作,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充分饮水。

中暑后会有哪些不适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

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1.劳力性热射病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2.非劳力性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

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表现皮肤干热和发红,84%~100%病例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达46.5℃。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中暑的表现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四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中暑有后遗症吗 中暑什么情况下会有后遗症

重症中暑是中枢情况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可能会有后遗症,还可能危及生命。重症中暑一般分为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

日射病是指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

热射病一般表现为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

热衰竭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继以晕厥,通常昏厥片刻即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躲在家里也会遭遇热射病

为什么在室内也会中暑,甚至引发可能致死的热射病?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中暑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在闷热的房间里容易出现的热射病;另一种是人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出现的日射病;还有一种是人在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导致钠含量过低的热痉挛。黎小姐的中暑属于第一种情况。

热射病的症状为患者体温高于40℃,伴有皮肤干燥灼热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谵妄、惊厥或昏迷等。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该病发病急骤、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以超高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横纹肌溶解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引起急性系统性全身炎症反应、血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高达5%~30%,最严重的热射病死亡率高达70%以上。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患者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

在炎热的季节,中暑的发病率很高,针对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对于轻度中暑患者,可嘱其喝一些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等解暑;中度中暑患者应马上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尽快散热,并在患者头上经常更换凉毛巾,以及用冷水淋浴或酒精擦身;对于重度中暑者,则要立即送医院救治。在闷热的房间内午休时间过长是诱发热射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人们在睡眠或者午休的时候,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热射病为什么不能喝水 热射病时如何急救

1.一旦出现热射病说明已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立即降温的同时,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发现热射病患者要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然后给予降温,例如:将病人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病人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病人身上;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气干燥时,将病人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3.随时监测病人体温,努力帮助患者将体温降至38摄氏度。

4.热射病急救时还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患者症状,其主要按摩穴位包括:人中、十宣、太阳穴、内关、百汇、涌泉等。这几个穴位具有清泄暑热、醒脑安神的作用。

热射病的典型表现 热射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除了轻症中暑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之外,热射病还可能呈现出以下特征性临床表现:

1.产生意识障碍、肌肉痉挛、手脚运动障碍,出现幻觉谵妄;

2.突然出现爆发性的高热,可达40摄氏度甚至以上;

同时病人被送往医院抽血化验后,可查出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紊乱等,如果没及时得到抢救治疗,病情可迅速恶化而死亡。

中暑有什么临床上的表现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临床表现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热射病为啥不能喝水 热射病为什么不能喝水

人体在热射病时,因为大量分泌的汗液带走人体的很多盐分,造成了人体内部电解质紊乱,如果这个时候再大量饮水,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所以热射病患者不能喝水。

如何避免患上热射病

如何预防热射病第一招:躲避烈日

热射病常因被烈阳照射时间过长所引发,所以夏季出行应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出行,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如何预防热射病第二招:防晒保护

出门时,应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料等。值得提醒的是,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

如何预防热射病第三招:补充水分

夏季外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平时可多吃些西瓜、桃、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水果,具有预防中暑的功效。

如何预防热射病第四招:睡眠充足

夏季日长夜短,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如何预防热射病第五招:补充营养

夏季面对高温,营养膳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高维生素A 、B1、B2和C的食物为主。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如何预防热射病第六招:备防暑药

夏季出行,应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如何预防热射病第七招:及时检查身体

如今人们对于身体检查越来越在意,夏季是疾病的高发期,有心血管疾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在夏季应及时检查身体,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相关推荐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

中暑的病因

1.产热增加 在炎热高温季节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劳动,防暑降温措施不足等。 2.机体散热减少 环境温度、湿度高,通风不良,汗腺功能障碍等。 3.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 年老体弱、产褥期女性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热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同等环境下更易发病。 临床表现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 除上述

热射病是什么病 热射病的急救措施

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拨打120,火速前往医院治疗,同时还可以做以下几件事帮助病人迅速降温: 1.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阴凉的地方,以开着冷空调的室内环境为宜,然后迅速脱下病人的衣服,改善其通风散热情况。 2.脱去衣服后,如果现场能够找到冰袋,找不到可用冰镇矿泉水替代,然后用毛巾或者衣物缠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然后将其分别置于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根部等处,这样可以迅速为这些部位的皮下血液降温,再加用电风扇吹,加快皮肤散温。 3.患者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可按压人中,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中暑诊断及分类

中暑是人们在炎热季节易发的一种体温调节障碍的疾病,病情发展急剧,临床以高热,呼吸急促为主要特征,严重的可卧床不起,精神不佳,甚至死亡。 中暑诊断及分类标准: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

热射病是怎么回事

热射病病因 主要病因: 高气温、强烈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的环境下,机体散热障碍 热射病疾病病因 因为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而且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内深层,体内热量不能发散,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导致汗出不来,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患者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体力活动或非体力活动都可能引发这种严重中暑。

热射病死亡率 易患热射病的人群

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人群,比如车间工作者、环保工作者、户外施工人员等,特别是体质较差、年老及患有心脏病等人群,更容易患热射病。 老年人最容易中暑,因为老年人体内本来含水量就低,大约占体重的50% 左右,年轻成年人则为60%。 其次,由于体温调节能力的衰退,温度上升时老年人的出汗量与皮肤血流量的增加量都会减少,不利于散热。老年人对于炎热不太敏感,对于口渴不容易感到渴,身体可能以及缺水却没感觉,很容易中暑。

中暑的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1.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stroke) 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

热射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将过高的体温迅速予以降低。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和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降温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2、物理降温 将患者安置在常温(25℃)的安静病室中。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给患者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在物理降温初期,由于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反而影响散热甚至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上升。因此,目前多数主张用药物及物理联合降温方法。 3、药物降温 目前采用

中暑的症状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轻症中暑 病者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昏、眼花、 耳鸣、 面色潮红、 胸闷、 皮肤灼热、 体温升高在38℃以上,甚至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 呕吐、 汗多、脉搏细弱呼吸浅快等早期循环衰竭征象。 重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多且合并昏倒、痉挛或皮肤干热,体温达40℃以上。

中老年人防止中暑的六个方法

老年群体通常身体机能开始慢慢退化,免疫力抵抗力等各方面都不如年轻时候了,因此比较容易被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疾病。同时,在高温天气,也会更容易中暑,甚至是热射病。有数据表明,年龄超过50周岁,患热射病后死亡率可达到70%以上,而且热射病引发昏迷后,8小时内无法苏醒的病人,情况就更不容乐观。那么,老年群体该如何做好热射病的防范措施呢? 1、最重要的自然还是提高自己的身体强度了,平时保持心情愉快,可以听听小曲儿,看看相声。 2、在室内保持自然通风,外出带上淡绿茶水或淡盐水。盐水调制法:1公升水,放入盐1/2茶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