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指南是怎么样的呢
慢性心力衰竭指南是怎么样的呢
相信针对很多中老年朋友来说,再多的退休费都不能让他们感到真正的开心,因为人到晚年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也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可是很多老年朋友,因为年龄不断的增长,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因此慢性心力衰竭指南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就让朋友们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
慢性心衰的流行趋势需引起重视和加强管理
对中国10个省市35~74岁的15 518例城乡居民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心衰患病率为0.9%,至少有420万心衰患者。但心衰高危人群数目庞大,其中,高血压患者居首位(2亿例),其次为糖尿病患者(9240万例)和心肌梗死患者(200万例)。对于这部分高危人群若不进行早期干预,将使心衰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
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心衰的危险因素进展成结构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可分成前心衰(A)、前临床心衰(B)、临床心衰(C)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D)4个阶段(表1)。这种阶段划分不同于NYHA心功能分级。心衰是一种慢性、自发进展性疾病,很难根治,但可预防。心衰的阶段划分正是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其中预防患者从阶段A进展至阶段B,即防止发生结构性心脏病,以及预防从阶段B进展至阶段C,即防止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尤为重要。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慢性心力衰竭指南,相信只要认真阅读了上述内容的朋友们,心中对此疑问,也已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当然我也想再提醒大家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运动锻炼的时候一定不要过激,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运动,同时也可以多做一些保护心脏的措施。
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1.急性心力衰竭
(1)早期表现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碍。
(2)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3)心源性休克
1)低血压持续30分钟以上,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
2)组织低灌注状态①皮肤湿冷、苍白和发绀伴紫色条纹;②心动过速>110次/分;③尿量明显减少(<20ml/h),甚至无尿;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mmHg,可出现抑制症状,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血流动力学障碍PCWP≥18mm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ml/s.m2(≤2.2L/min.m2)。
4)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2.慢性心力衰竭
(1)运动耐力下降引起的症状
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是由于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而就医,这些症状可在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同一病人可能存在多种疾病,因此,说清运动耐量下降的确切原因是困难的。
(2)体液潴留引起的症状
患者可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而就医,运动耐量损害是逐渐发生的,可能未引起患者注意,除非仔细寻问日常生活能力发生的变化。
(3)无症状或其他心脏病或非心脏病引起的症状
患者可能在检查其他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肺部或躯体血栓栓塞性疾病)时,发现心脏扩大或心功能不全表现。
体征:
心脏功能分为四级:
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
二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一般活动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度活动即引起上述征象。
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任何活动皆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甚而休息时也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心力衰竭出现的缓急,累及的心脏部位和不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各有差异,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代偿作用未能及时发挥,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常有明显诱因。
(2)慢性心力衰竭:呈慢性过程,心力衰竭逐渐加重,视治疗措施适当与否,病情时轻时重,大多数病人伴有钠和水潴留,内脏淤血和水肿,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3)左心衰竭:指病变单独累及左心室和(或)左心房引起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增高及肺淤血所致的征象。
(4)右心衰竭:指病变累及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或由肺血管压力增高使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所致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和器官淤血。
(5)全心衰竭:表现为双侧心力衰竭,可双侧心室同时受损,也可以由一侧发展到另一侧。
(6)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低于正常,故有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之称。但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脚气病等,代谢增高或周围小动脉扩张、周围阻力减低、血循环增快使心脏负荷增加.以致发生心力衰竭。这时心输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即使出现心力衰竭,心输出量仍可正常或高于正常。此为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
(7)泵衰竭:为晚近提出的名词,主要用于描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室衰竭,尤以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者。实际上,根据心泵的特性,凡由于心肌病变或损害,使心肌收缩力减低而导致的心力衰竭,均属于泵衰竭的范畴。
(8)顺应性减低型心力衰竭:指由于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减低,引起心室舒张期松弛受限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因而发生的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征象。
(9)难治性心力衰竭:指病情严重,经最适宜的治疗后,心力衰竭仍不能得到控制的状态。难治性心力衰竭多见于晚期或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但也可由各种心外因素或并发症所致。
心衰典型症状表现主要有哪些
心力衰竭泛指心脏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不能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以致组织血流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病理状态。处于失代偿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时感到疲倦和乏力,这是由于他们的肌肉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所致。水肿也引起许多症状。除了受到重力的影响外,水肿的部位和程度也取决于心脏受损的部位主要在哪一侧,是以右心力衰竭为主或是以左心力衰竭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体征基本同成年人,但其特征常被并存疾病所掩盖而较隐匿,故易混淆。
1、慢性心力衰竭:呈慢性过程,心力衰竭逐渐加重,视治疗措施适当与否,病情时轻时重,大多数病人伴有钠和水潴留,内脏淤血和水肿,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代偿作用未能及时发挥,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常有明显诱因。
3、右心力衰竭:指病变累及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或由肺血管压力增高使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所致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和器官淤血。
4、左心力衰竭:指病变单独累及左心室和(或)左心房引起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增高及肺淤血所致的征象。
5、全心力衰竭:表现为双侧心力衰竭,可双侧心室同时受损,也可以由一侧发展到另一侧。
心力衰竭是怎样分型的
第一种是根据受累的心室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其中左心衰竭较为常见。
第二种是根据心衰发生的速度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慢性心力衰竭为最常见。急性左心衰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是因为急性的严重心肌损害或突然加重的负荷,使原本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或使慢性心衰急剧恶化。慢性心衰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参与。
第三种是根据心衰发生时是否保存正常的射血功能分为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心肌没有足够的力量收缩,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并有慢性充血的表现就称为收缩性心力衰竭,也是临床上所常见的心衰类型。单纯的舒张性(舒张期)心衰可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某一阶段,也就是心肌的收缩功能尚未下降,但心脏的弹性下降,不能够很好地舒张,左室的充盈压力增高,肺循环的血液不能很好地回流到心脏,引起肺的慢性充血。严重的舒张期心衰见于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原发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等。
第四种是根据心力衰竭发生时间的长短对心力衰竭进行分类:新发心力衰竭、暂时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新发心力衰竭是指首次出现并且有明显病因的心力衰竭,可以是急性心力衰竭,也可以是慢性心力衰竭。暂时性心力衰竭指心力衰竭症状持续了一定时间,可以是再次发生或者间断发生,这其中可能涉及长时间的治疗。例如即将痊愈的病情较轻的心肌炎患者,以及在冠心病监护室需利尿药治疗但不需经长期治疗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患者,或由局部心肌缺血引起的短暂性心力衰竭,经血流再通可以解决。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的恶化是住院心力衰竭中最普遍的形式,占住院心力衰竭病例的80%,其特点为持续的、稳定的及进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应根据临床表现(如肺水肿、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死)给予特殊治疗。
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胸闷、气短
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1.急性心力衰竭
(1)早期表现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碍。
(2)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3)心源性休克
1)低血压持续30分钟以上,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
2)组织低灌注状态①皮肤湿冷、苍白和发绀伴紫色条纹;②心动过速>110次/分;③尿量明显减少(<20ml/h),甚至无尿;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mmHg,可出现抑制症状,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血流动力学障碍PCWP≥18mm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ml/s.m2(≤2.2L/min.m2)。
4)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2.慢性心力衰竭
(1)运动耐力下降引起的症状
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是由于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而就医,这些症状可在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同一病人可能存在多种疾病,因此,说清运动耐量下降的确切原因是困难的。
(2)体液潴留引起的症状
患者可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而就医,运动耐量损害是逐渐发生的,可能未引起患者注意,除非仔细寻问日常生活能力发生的变化。
(3)无症状或其他心脏病或非心脏病引起的症状
患者可能在检查其他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肺部或躯体血栓栓塞性疾病)时,发现心脏扩大或心功能不全表现。
体征:
心脏功能分为四级:
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
二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一般活动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度活动即引起上述征象。
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任何活动皆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甚而休息时也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心力衰竭出现的缓急,累及的心脏部位和不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各有差异,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代偿作用未能及时发挥,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常有明显诱因。
(2)慢性心力衰竭:呈慢性过程,心力衰竭逐渐加重,视治疗措施适当与否,病情时轻时重,大多数病人伴有钠和水潴留,内脏淤血和水肿,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3)左心衰竭:指病变单独累及左心室和(或)左心房引起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增高及肺淤血所致的征象。
(4)右心衰竭:指病变累及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或由肺血管压力增高使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所致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和器官淤血。
(5)全心衰竭:表现为双侧心力衰竭,可双侧心室同时受损,也可以由一侧发展到另一侧。
(6)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低于正常,故有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之称。但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脚气病等,代谢增高或周围小动脉扩张、周围阻力减低、血循环增快使心脏负荷增加.以致发生心力衰竭。这时心输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即使出现心力衰竭,心输出量仍可正常或高于正常。此为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
(7)泵衰竭:为晚近提出的名词,主要用于描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室衰竭,尤以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者。实际上,根据心泵的特性,凡由于心肌病变或损害,使心肌收缩力减低而导致的心力衰竭,均属于泵衰竭的范畴。
(8)顺应性减低型心力衰竭:指由于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减低,引起心室舒张期松弛受限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因而发生的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征象。
(9)难治性心力衰竭:指病情严重,经最适宜的治疗后,心力衰竭仍不能得到控制的状态。难治性心力衰竭多见于晚期或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但也可由各种心外因素或并发症所致。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诱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因素有哪些呢
慢性心力衰竭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心脏血液不能正常的排出,无法满足全身器官的供血需求,产生缺血、淤血,甚至是器官功能失调,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那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主因是什么呢,常见的有:
临床上诱发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心脏的负荷过重、心肌代谢异常或障碍、心肌病。
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在心脏所承受的阻力增大的情况下,会出现心脏负荷加重或过度,而心脏负荷过度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例如高血压时间久了之后也可以引起慢性心力衰竭,包括饮酒、慢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这些都是因为加重心脏负担而引起的,一般这种情况是先发生心肌的肥厚,进而代偿不能满足供氧时就产生了慢性心力衰竭。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心肌代谢障碍,也会加大慢性心力衰竭出现的概率。这种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长期缺血、缺氧会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这是由于冠脉血流量减少病变部位心肌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其中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梗死也是造成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心力衰竭的分类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缓急,临床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还有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之分。
1、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因急性的心肌损害或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有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也可以在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上突然起病。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常见于急性心肌炎、广泛性心肌梗死、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梗塞等。可表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表现为舒张性心衰。急性心衰常危及生命,必须紧急抢救。
2、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呼吸困难、水肿、乏力,但上述表现并非同时出现。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参与,常伴有静脉压增高导致的器官充血性病理改变,可有心房、心室附壁血栓和静脉血栓形成。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和扩张型心肌病。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中临床表现是什么
1.病史和表现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为老年人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常为年轻人的主要病因。
2.诱发因素
常见的诱因有慢性心衰治疗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严重感染、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大手术后、肾功能减退,急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发作、肺栓塞、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心肌缺血、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吸毒、酗酒、嗜铬细胞瘤等。
心力衰竭典型症状表现主要有哪些
心力衰竭典型症状表现如下:
心力衰竭泛指心脏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不能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以致组织血流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病理状态。处于失代偿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时感到疲倦和乏力,这是由于他们的肌肉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所致。水肿也引起许多症状。除了受到重力的影响外,水肿的部位和程度也取决于心脏受损的部位主要在哪一侧,是以右心力衰竭为主或是以左心力衰竭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体征基本同成年人,但其特征常被并存疾病所掩盖而较隐匿,故易混淆。
1、慢性心力衰竭:呈慢性过程,心力衰竭逐渐加重,视治疗措施适当与否,病情时轻时重,大多数病人伴有钠和水潴留,内脏淤血和水肿,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代偿作用未能及时发挥,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常有明显诱因。
3、右心力衰竭:指病变累及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或由肺血管压力增高使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所致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和器官淤血。
4、左心力衰竭:指病变单独累及左心室和(或)左心房引起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增高及肺淤血所致的征象。
5、全心力衰竭:表现为双侧心力衰竭,可双侧心室同时受损,也可以由一侧发展到另一侧。
心力衰竭如何检查
心力衰竭判定
心脏射血分数值在40%-49%之间(二级)的患者中,罕见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分数值在25%-39%(三级)的患者中可能会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体征的严重程度和分级通常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相关。
慢性左室心力衰竭
常见症状包括气促、慢性咳嗽等,但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如发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利尿剂治疗后啰音能消失或改善,或X线胸片有间质性肺水肿,则表明这些体征和辅助检查和左室心力衰竭有关。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基于肝脏增大、颈静脉压升高、双侧踝部水肿、体液潴留引起的体重增加(至少3kg)等,这些体征常在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发生,适当使用利尿剂治疗后,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可消失或改善,体重也可下降。
Tips:心力衰竭分级
ⅡB: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静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时有乏力、心悸或呼吸困难,利尿剂治疗后无心力衰竭体征。
ⅢA: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尽管静息时无症状,但稍微活动即产生症状,利尿剂治疗后无心力衰竭体征。
ⅢB: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尽管静息时无症状,但稍微活动即产生症状,利尿剂治疗后心力衰竭体征持续存在。
Ⅳ: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甚至静息时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区别
1.急性心力衰竭(1)早期表现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
(2)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3)心源性休克
1)低血压 持续30分钟以上,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
2)组织低灌注状态 ①皮肤湿冷、苍白和发绀伴紫色条纹;②心动过速>110次/分;③尿量明显减少(<20ml/h),甚至无尿;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mmHg,可出现抑制症状,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血流动力学障碍 PCWP≥18mm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ml/s·m(≤2.2L/min·m)。
4)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2.慢性心力衰竭
(1)左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大多数左心衰患者是由于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而就医,这些症状可在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同一患者可能存在多种疾病。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多种形式。运动耐力下降、乏力为骨骼肌血供不足的表现。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陈-施呼吸,提示预后不良。查体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还可发现左心室增大、脉搏强弱交替,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
(2)右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淤血引起的各脏器功能改变,患者可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而就医,运动耐量损害是逐渐发生的,可能未引起患者注意,除非仔细寻问日常生活能力发生的变化。查体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还可发现心脏增大、颈静脉充盈、肝大和压痛、发绀、下垂性水肿和胸腹水等。
(3)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LVEF>40%~50%),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运动耐力下降、气促、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