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保健五大暖你知多少?
老人冬季保健五大暖你知多少?
凉爽的秋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冬天的脚步也慢慢靠近了。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老年人由于年纪较大,脏腑功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与耐寒能力下降,因此,要想健康平安度过寒冬,须注意重视“五大暖”。
身暖到了冬天,老人要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加衣服,注意身体保暖,勿让寒气进入体内。棉衣内衬宜选用分量轻、膨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羽绒、晴纶棉等材料。平时应多到室外活动,使血脉畅通,以适应外界气温变化,增强耐寒能力。
头暖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如同热水瓶不盖塞子一样。如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鼻炎、头 痛、感冒、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甚至更严重的脑血管疾患。因此,老人冬天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外出时。
脚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对头而言属阴,阳气偏少。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循环不畅,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脚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机大量繁殖,使人发生感冒或使哮喘、气管炎、胃肠病、关节炎、腰腿痛、痛经等旧病复发。因此,冬天老年人要保持鞋袜温暖干燥,经常洗晒。平时要多走动促进血流畅通。临睡前用温热水烫脚后按摩脚心10分钟,以增强养生保健功用。
室暖老年人的居室,冬天必须采用取暖设备,使室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因为如果室温过低,老人易受寒邪侵扰,诱发呼吸系统与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严重后果。
背暖祖国医学称,“背为阳中之阳”,为“阳脉之海”,是督脉循行之主干,总督人体阳气。老人如背部保暖不好,则风寒之邪通过背部经脉而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引起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所以,冬天老人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强背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
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注意以上暖就能够安然度过冷冬。
老人冬季进补更健康
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变化比较大了,温差也有很大的变化,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冬季,“寒”是此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中医认为:老人此时养生是最适宜的。
老人冬季进补 冬季进补 冬季保健 中医养生 冬季如何进补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变缓,这样虽可尽可能地保存体力,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死亡率都以冬季为最高。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段。
专家此时提醒,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进补要顺应自然,注意养阳。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冬季要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提高机体的耐寒力。狗肉、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补佳品,此外每天晨起服人参酒一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将牛肉切小块,加黄酒、葱、姜用砂锅炖烂,食肉喝汤,可益气止渴、滋养脾胃。
中医认为,“冬者,天地闭藏”,即是说冬季万物闭藏,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种动植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
老人冬季要注意保暖 以防感冒或是关节疾病
易养生网为大家带来老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六个部位 以防感冒或是关节疾病,中老年人不仅应该注意生态情志养生,同时在日常的时候也要注重身体的保健养生,培养出快乐的情绪,减轻身体的负担。老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六个部位 以防感冒或是关节疾病让你学到更多的中老年人养生知识。老人要注意保暖六个部位1、头部保暖:外出戴帽
冬天保暖头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头部是身体重要的散热部位,加上因为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因为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2、胸腹保暖:戴个围脖胸腹部是人体上呼吸系统所在处,其主要脏腑是肺。老人只要一感冒,免不了咳嗽、流鼻涕的症状,所以对肺部的保暖也不可忽视。腹部受寒会对人体的阳气有所损伤,同时还可能引发肠道病。所以平时可以戴个围脖,保护好胸腹部。3、脚保暖:保暖袜+棉鞋
脚看似是人体最下边的部位,但是它确实非常重要的,在脚步有很多身体的反射区,加上血液供应的比较慢,老人又活动少,所以很容易手脚冰凉。脚一旦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还有可能引发冻疮。所以老人平时要穿棉鞋配上保暖袜,保护好脚部。睡前用热水泡脚,加少许姜片,还可以达到驱寒助眠的功效。4、背要保暖:保暖背心肾脏就处于背部位置,做好背部的保暖可以强腰固肾,预防腰椎疾病,老年人冬天最好多穿一件背心来保护背部。5.脖子保暖:高领毛衣
冬季保护颈椎非常关键,颈部有很多血管,还有大椎、风池等重要穴位,受凉之后会伤到背部,老人冬天最好穿高领毛衣,可以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作。6.鼻子保暖:晨起搓鼻人一受凉,一般面部最大的体现就是出现红鼻子,这也代表鼻子的保暖也很重要。鼻炎是一个非常难痊愈的疾病,而感冒是鼻炎最常见的病因。所以早起可以用冷水搓几下鼻子,促进血液循环,防治鼻炎,防止“红鼻子”的出现。老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六个部位 以防感冒或是关节疾病这些内容相信给你带来得更多的养生心得,学会更多的养生方法以及解决在养生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惑,同时大家也可以关注易养生网了解最新的热点以及解决相应的问题。
老年人冬季保健如何保健康
1、保证热能的合理供给。老年人冬季保健上应该做到的就是保证热能的合理供给,建议在日常饮食上适当多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是老人摄入脂肪不能过多,可以选择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增加人体耐寒和抗病能力,推荐食物为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
2、要保证维生素的足量摄入。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B,这些食物不仅可补充维生素,吃了之后还可以起到清内热、去瘟毒的作用。
3、要保证蔬菜的合理调配。冬季大白菜是一种常备蔬菜,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蔬菜的合理调配,像是胡萝卜、黄豆芽、白萝卜、绿豆芽、油菜等蔬菜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也就是什么蔬菜都是需要吃的。
4、早睡晚起调养精神。老年人冬季保健上应该做到的就是早睡晚起,冬季早睡养人体阳气,建议睡前洗个热水澡、热水泡脚,这样有助于祛除人体寒气、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晚起养人体阴气。
4、经常晒晒太阳。经常晒晒太阳补充骨骼中流失的钙,起到加强骨骼坚硬度,防治骨质疏松发生,晒太阳应该选择在天气好的时候,尽量在正午时分进行。
上述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就是老年人冬季保健常识?五大保健有助于身体健康。老年人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是需要重视身体保健的,尤其在冬季的时候要重视做好身体保健,保健常识包括保证热能的合理供给、要保证维生素的足量摄入、要保证蔬菜的合理调配,以及做到早睡晚起调养精神、经常晒晒太阳等。
老人冬季保健的禁忌
1、忌“小疾”不治
老年人如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2、忌日晒过长
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3、忌洗浴过长
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
4、忌活动过剧
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若运动后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要注意减少运动量,甚至暂时停止运动。
5、忌取暖失度
冬季天寒地冻,老人怕冷,喜欢用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所以只要室温达到18~25摄氏度即可。
6、忌蒙头睡觉
有些老人冬季喜欢捂头睡觉,以为这样可以暖和些,殊不知这样一来被窝内的氧气含量会逐渐减少,而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使正常的呼吸运动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因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
冬季保健暖身食谱推荐
专家介绍几个适合于目前食用的菜谱,大家不妨在家试着做一做,以起到暖身进补的功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
2、锅中放入清水,羊肉凉水下锅,待水烧开,待血沫膻味除净,捞出冲净待用。
3、锅中坐开水放入焯净的羊肉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加盐、食肉喝汤。
羊肉炖胡萝卜
原料:羊肉、枸杞、白萝卜、葱、姜、白酒、胡椒粉、盐、香菜。
做法:
1、羊肉切块,白萝卜去皮切块,姜切片。
2、锅中放入清水,羊肉凉水下锅,待水烧开,待血沫膻味除净,捞出冲净待用。
3、锅中做开水放入焯净的羊肉块,葱、姜,大火烧开烹入白酒,改中火盖盖煨一小时。
4、打开锅盖放入焯过水的白萝卜,白萝卜焯水加一点盐去臭味,改大火煮30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看到白萝卜变软透明即可出锅,放入提前烧热的石锅中撒枸杞、香菜叶保温食用。
香菇糯米饭
原料:糯米400克、猪里脊肉100克、香菇(鲜)70克、紫菜(干)10克、虾米10克、姜5克、料酒5克、盐2克、香油5克、酱油5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晚上后,控干水分,上笼蒸约40分钟;
2、紫菜和虾米泡软,并将紫菜切成细末;香菇去蒂切成丝;姜切成细末;猪肉切丝;
3、锅内放油烧热,放姜和猪肉丝炒散;放虾米、香菇和紫菜,炒出香味后,用料酒、酱油、盐调味;最后放入糯米炒匀即可。
陈皮牛骨汤
原料:牛骨、陈皮、葱、姜、茴香、桂皮、盐。
做法:
1、牛骨切断,洗净,沥水。陈皮用冷水浸泡,去除白色膜备用。姜切片,葱挽结,茴香、桂皮少量备用。
2、冷水焯牛骨,煮开后,洗净血水、浮沫。
3、把牛骨重新入锅,加满水,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牛骨浮沫比较多,要多撇几次。
4、加陈皮、姜、葱结、茴香、桂皮,小火煮3小时,加盐出锅。
老人冬季保健的禁忌适宜
忌:
1、忌“小疾”不治
老年人如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2、忌日晒过长
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3、忌洗浴过长
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
4、忌活动过剧
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若运动后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要注意减少运动量,甚至暂时停止运动。
5、忌取暖失度
冬季天寒地冻,老人怕冷,喜欢用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所以只要室温达到18~25摄氏度即可。
6、忌蒙头睡觉
有些老人冬季喜欢捂头睡觉,以为这样可以暖和些,殊不知这样一来被窝内的氧气含量会逐渐减少,而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使正常的呼吸运动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因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
7、忌嗜烟好酒
冬季老人喜欢边吸烟边聊天边看电视,由于冬季关门闭户,烟雾不易外散,对人体十分有害。长期烟雾蓄积对人体影响更大。有的老年人喜欢喝酒御寒,往往贪杯成瘾,经常酩酊大醉。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酒后体虚,外寒之邪乘袭,寒热错杂,给心、脑、肺造成损害。
宜:
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奶气,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脚要保暖,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总之,冬季宜养藏为本,强肾助阴,以顺应自然。御寒健身。
2、饮食调摄,科学合理
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因为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阴虚之人应适当多食些羊肉、鸡肉、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气中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锻炼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冬季老人保健之道
冬季的来临无疑是老年人最不喜欢的季节,在寒冷的冬天,很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会由于温度的下降而给身体带来很多的不适。作为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在生活中做好保健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老年人保健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保健对自身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以下是对老年人冬季保健给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对老年群体有所帮助!
冬季,老人可根据早、午、晚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保健方法。
早搓手
早晨,可采取搓手心、揉按手指等方式,通过刺激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兴奋,并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起到保健作用。
午晒背
中午晒后背,可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还可以在晒太阳时,摘了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
老人冬季保健四禁忌
一、皮肤痒了不能挠
冬天因为干燥感到浑身发痒的时候是不能用手抓挠的,否则容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的感染,防治方法是多喝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喝酒,勤洗澡,勤换内衣。
二、嘴唇干了不能舔
嘴唇干了不能用舌头来舔来增加水分,因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粘稠,舔在嘴唇上就好像摸上一层浆糊一样,因而会显得更加的干燥,嘴唇干裂的时候可以用热水洗净,抹上一层香脂。
三、手脚受冻不能烤
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如果受冻后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能力,所以说,受冻的手脚只能轻轻的揉擦慢慢恢复正常的温度。
四、天冷的时候不能不出屋
冬天一到,许多人都不愿意动了,特别是老年人,但是如果总是呆在紧闭的室内,污浊的空气容易使人患病,所以说,冬天居室也应适当的除尘通风,人们也要多到户外去走一走,晒晒太阳,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适应气候的变化。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
冬令时节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蓄养阴精,尤其要注重饮食调理。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早已证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常与天气条件及其变化有关。
冬季由于持续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同时,干燥寒冷的气候,还容易使老年人患感冒、肺气肿和支气管炎,而这些病症都会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并可诱发心绞痛。那么,老人冬季如何养生才是最好的呢?中医素有“虚则补之”、“寒则温之”之说,因此,老年人的日常膳食要注意温补肾阳,而海参正是老人冬季滋补的不二选择。
海参是名贵的滋补珍品,列为“海八珍”之首,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海参多糖有广谱抗肿瘤的功效,具有降低血粘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此外海参还有降血脂、抗衰老、美容等多种功效,堪称冠心病、高血脂等病人及老年人的滋补佳品,是冬季保健养生当之无愧的王者。老人冬季如何养生最好呢?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膳食是冬季滋补的首选。
老人冬季保健作息要规律
老年人坚持早起锻炼虽好,但必须严格分清时节、气候,现在正值冬季,清晨往往寒气过重且空气阴霾、污浊,并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清晨空气最清新。过早起床锻炼很有可能引起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多种病变,如果本身就有慢性基础病,这一习惯还可能导致慢性病病情加重。
因此,老年人应该学会根据气候状况合理调整自身的作息时间,在冬季应该稍稍早睡晚起一些,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专家指出,冬季适当早睡晚起可养藏体内精气。体质较弱人群、老年人冬季太早晨练或可诱发哮喘、感冒、风寒,引发基础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疾病。 太早晨练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十分讲究冬季养生,《黄帝内经》上记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另外,由于清早室内外温差较大,过早外出有可能引起心血管温度突变,造成心血管内皮收缩,出现血压升高,心脏负担过重的情况,而这对于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过往病史的老人来说尤其危险。
冬季应适当“早睡晚起” 在冬季,老年人应该适当早睡晚起,但所谓“早睡晚起”绝不是提倡早晨睡懒觉。睡眠时间过长和睡眠不足,都会导致精神疲劳和人体疲倦,致使代谢功能下降而危害身心健康。老年人只需要比平时早1~2个小时睡、晚1~2个小时起床就已足够。 适当早睡是保证睡眠充足的关键。
冬季入夜后气温陡降,经常“开夜车”的加班一族应适当调节睡眠时间,尽量早睡。早睡可以避开夜生活过度疲劳和劳累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预防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发生。
晨练前可喝杯温开水暖身 冬季应尽量选择早晨阳光出现、气温升高后再外出运动。对于体内已经养成早起生物钟、天未亮自然醒又一时调整不过来的人群而言,可以在起床之后,先喝一杯温开水,然后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幅度运动,让身体气血运转、完全暖透,然后等气温稳定后再外出运动。
而对于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来说,还可以在所饮的温开水中加入6~10克晒干之后的老干姜,泡水同服。既可暖身养胃,也可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老年人外出还一定要注意保暖,尽量少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地方去,早上如果出现阴霾天气,也不宜外出,最好等雾散去后再外出。
老人冬季保健要掌握小诀窍
到了冬季,人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抵御寒冷,保暖健身。下面的三步走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让老人安然健康的度过冬天。
一摩:一按摩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搓揉100余下。接着搓揉各脚趾100余下。
二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的下边,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此法俗称“放血法”,对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很有益处。根据“动则生阳”的观点,通过按摩这两个穴位,可加强对手脚的锻炼,增强手脚的御寒功能。
二暖:即暖头、暖足、暖背。暖头。人在静止状态下,当环境温度为15℃,人从头部散去占人体总产热的1/3热量,4℃时为1/2,-15℃时可达3/4。寒冷会使血管紧缩,全身肌肉紧张,引发头痛、偏头痛、伤风感冒、肠胃不适、失眠等症。“冬天戴棉帽,胜过穿棉袄”是很有道理的。
暖足。“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所以,脚的温度最低,脚受凉可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活动缓慢,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行经腹痛。暖背。人背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行之处。督脉为一身之阳经,太阳经在一身之表,风寒之邪气入侵肌体,太阳经首当其冲。倘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邪气极易经过人体背部入侵,损伤人体阳气而致病,或者旧病复发加重。
尤以老慢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对患有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老人而言,背暖尤为重要。如冬日晒太阳,应多晒背部;或穿一件羽绒背心、皮背心,对暖背大有好处。三拍:拍打足三里穴,以中等速度稍用力,每日早晚各拍打300余下。接着稍用力分别拍打小腿各300余下。然后,拍打膝盖各300余下。再就是左右转膝各10余下。最后左腿向前跨一步,双手用力压膝盖,做100余下,换右腿同法操作。
寒冷冬季老人保健要做到五“防”
现在正值寒冷的冬季,因此冬季保健成了人们关注的一大话题,尤其是冬季老人保健,专家提醒:老人冬季保健须注意五防。
防中风:
据资料报道,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为什么冬季好发生中风呢?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中风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防胃病:
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防瘙痒:
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因此,老年人寒冬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亦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防心梗: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18℃,以防寒邪侵袭,诱发新病。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防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说起来该症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
老人冬季保健原则和误区
精神:宁静为本,保精养神
冬季主蛰伏闭藏,所以冬季养生的核心就是“伏藏”二字。为了保证人体阴阳精气之伏藏,就需要保持精神的安宁和情绪的稳定,以保护人体的精气和精神。冬季之时,寒风凛冽,万物凋零,易引起人的悲伤之感。所以,人们应该尽量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刺激,多到室外晒晒太阳和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使自己的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并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让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和喜悦。
起居:早睡晚起,避寒保暖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在寒冷的冬季,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晚起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寒保暖。冬季天气寒冷,室内温度要适宜,室温应以18℃~25℃较合适,切忌温度过高或过低。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外出所穿的棉衣应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特别要注意背部的保暖,因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疾病。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改善睡眠和消除疲劳。
冬季还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严寒的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紧闭门窗,使得室内的空气不能及时地流通而污浊不堪,影响健康。所以,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特别是在天气晴朗时要及时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
饮食:多温少寒,补肾助阳
传统养生学将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3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应该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桂圆、荔枝、木瓜、石榴、乌梅、鳝鱼、鳙鱼、鲢鱼、鳟鱼、虾、海参、鸡肉、羊肉、狗肉、肉桂、辣椒、花椒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选择具有补肾助阳作用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在冬季时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增强,以促进机体产生热量抵御寒冷,应适量增强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
运动:适度锻炼,持之以恒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有研究资料表明,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耐寒力强,不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冻疮等病,还能够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
药物:益气助阳,滋阴补肾
有民谚称:“冬天进补,春天打虎”,意思是说在冬季适当进补,来年春季身体可以强壮得像武松一样。如今虎是不让打了,但根据自身的状况,适应冬令季节,通过进补以增强体质还是可取的。
传统养生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冬季养阴补肾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而滋补肾阴也应注意选择偏于温性的补益中药,如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等。最好用药膳等药食结合的方式。
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成药,具有携带和服用方便的特点,也是冬季进补的较好选择。如肾阴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服用肾气丸、鹿茸膏,气血两虚者服用十全大补丸等都有较好的进补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中药养生保健要遵循中医药的理论原则,首先要辨证论治,再根据具体的证候进行调补,所以各种保健活动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保健误区
误区一:患者不愿意配合医生做必要的检查,自己点名要药。
这类多为一些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他们自认为久病成医,当医生提出根据病情需做必要的检查时,他们常常觉得麻烦,没有必要。哪里不舒服,拿点药吃,症状减轻了也就算了。
误区二:略懂一点医学知识,盲目地为自己下结论,跟着广告走。
这类人多为一些有文化、懂一点医学常识的中老年患者。他们比较注重收集信息,了解情况,往往会因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了异常或是长了什么东西而整日不思茶饭。还有一些中老年患者,把药品广告中的适应症硬往自己身上套,一味跟着广告走,千方百计要求医生多用“好药”、“贵药”、“新药”。有的患者更是一种药还没用完一个疗程,就要求医生另换一种药。
误区三:依赖和滥用保健品。
众所周知,保健品只能对疾病治疗起辅助作用,况且有的保健品只是“食”字号。而有些中老年患者明明患有某方面的疾病却不遵医嘱,一味依赖和滥用保健药品。
误区四:很少关注自己。
他们即使有病去看医生,也不愿详细述说病情。有的患者甚至在初诊中已发现有点疑问,需做复查确诊的,也视作儿戏。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认为身体一向很好,没有什么不适感觉,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其结果是小疾酿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