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能生吃吗 吃牡蛎的注意事项
牡蛎能生吃吗 吃牡蛎的注意事项
牡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分,所以在吃牡蛎的时候尽量不要吃含鞣酸的食物,因为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这样就会影响机体会营养成分的吸收。
牡蛎虽然美味又营养,但是在食用牡蛎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切忌不可过量食用,否则食用过多的话会增加肠胃负担,且还会造成机体不适。
吃牡蛎的禁忌 不宜生吃牡蛎
牡蛎体内常有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生吃容易将这些致病微生物吃进体内而感染疾病。高温加热可以杀死这些细菌、病毒,所以牡蛎需烹熟再吃。
牡蛎怎么吃 牡蛎哪些部位不能吃
外壳不宜吃。
牡蛎外壳坚硬,一般用于烧石灰或入药,不建议直接食用,而牡蛎中间的肉都可以食用,若不想吃肠腺,可以将黑色部分去除。另外,牡蛎不宜生吃,以免导致肠胃不适,鲜活牡蛎也需清洗干净后才可食用,将牡蛎放入水中,刷去泥沙,加面粉与牡蛎拌匀,再用清水、盐水洗净。
牡蛎怎样做好吃 黄金牡蛎
材料:牡蛎肉300克,鸡蛋2个,香菜2颗,地瓜粉3勺,韩式辣酱3勺,酱油、白糖、玉米粉、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牡蛎加盐抓洗,用清水冲净,捞出,沥干水分。
2、香菜洗净,切段,鸡蛋冲洗干净外壳,备用。
3、将所有调料混合搅匀,搅成糊状。
4、煎锅烧热,放入牡蛎,煎至牡蛎快熟时,入搅拌好的淀粉糊。
5、再将鸡蛋液倒入,煎至鸡蛋液两面熟透,盛出,装盘。
6、将辣酱倒在锅中,翻炒片刻淋入牡蛎煎蛋上。
7、最好将香菜段撒在牡蛎煎蛋上即可。
煅牡蛎和生牡蛎区别
煅牡蛎是牡蛎的其中一种炮制方式,牡蛎除了包括煅牡蛎之外,还有生牡蛎。煅牡蛎在生牡蛎的功效上加强了收敛固涩的效用,所以收敛固涩用煅牡蛎,其余生用。以上就是煅牡蛎和牡蛎的区别所在!
其实煅牡蛎是将原药除去壳外附着物等杂质。洗净,干燥。置烈火上缎至灰褐色。本品呈灰白色,间有青灰色或淡灰黄色,质松,略具焦臭。煅牡蛎长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更适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等病症的治疗。
牡蛎又称蛎蛤、牡蛤、蛎黄、海蛎子、蚝子等。在不同的海域生活着多个牡蛎品种,牡蛎为牡蜘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砺或近江牡蛎的干燥贝壳。其味咸,性微寒,入肾肝经。功能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牡蛎主治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等病症。常用量9~30克,生品应先煎。但因牡蛎加工炮制的不同,而有生牡蛎、煅牡蛎之分,二者在功能主治上有所区别,处方用药时应写清楚,用到位,以免影响疗效。
牡蛎哪些部位不能吃 牡蛎蒸蛋
原料
牡蛎、鸡蛋、盐、水。
做法
1、牡蛎洗净后,剁碎备用;
2、鸡蛋打入碗内,加适量温水,用筷子打散;
3、加入剁碎的牡蛎和食盐,搅拌均匀;
4、冷水入锅,蒸熟,即可食用。
牡蛎能生吃吗
可以,不建议生吃。
牡蛎是可以生吃的,生吃牡蛎的口感十分的鲜嫩可口。但一般不建议将牡蛎生吃,因为牡蛎为海产品,而现在的海水污染比较严重,所以生的牡蛎中或多或少会含有一定细菌微生物,甚至是寄生虫。所以建议在吃牡蛎前要将其先烹饪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牡蛎哪些部位不能吃 牡蛎汤
原料
牡蛎、盐、生姜、盐、香菜、白胡椒。
做法
1、牡蛎吐沙洗净,生姜切丝,香菜切碎;
2、锅内放入适量水,放入牡蛎及姜丝;
3、大火煮至牡蛎开口,下入适量盐;
4、下入香菜及白胡椒关火,即可。
牡蛎怎么吃最好 牡蛎煲豆腐
牡蛎洗净,豆腐切块,猪肉切丝,香菇,冬笋切菱形,荠菜取梗,青蒜去根,锅放于大火上,放油,取蒜片煸一下,出香味后放入肉丝,香菇,冬笋,下清水和豆腐块,烧沸几分钟后调味,下牡蛎,芹菜,青蒜,用湿淀粉枸杞,最后淋麻油即可。
功效:牡蛎和豆腐一起吃能补充优质蛋白,有益智健脑,清热解毒,滋润肌肤的功效。
生牡蛎和煅牡蛎有什么区别 吃生牡蛎要注意什么
牡蛎肉腻滞,有消化不良症状的人,肠胃衰弱人群吃太多牡蛎往往会容易感到胃胀或发生腹泻;同时吃牡蛎也要注意,如果没有洗干净的话,牡蛎中会有大量寄生虫存在,容易衣服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先将牡蛎放在4°C的环境下冷冻一到两个小时,然后在淡盐水中浸泡之后再食用。
牡蛎怎么吃营养最好 牡蛎汤
原材:牡蛎、盐、生姜、香菜、白胡椒各适量。
做法
先把牡蛎用盐水泡一下,让它充分的把沙吐出来,然后生姜切丝、香菜切成小碎段备用。然后热锅下一点油,油热以后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牡蛎和生姜丝一起放进去,大火煮沸然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直到牡蛎煮熟以后再加入点鸡精调味即可起锅,最后加入香菜碎就可以开吃了。
牡蛎食用禁忌 宜吃新鲜牡蛎
如果牡蛎不新鲜,吃了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牡蛎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一旦放得过久,这些营养物质就会成为细菌的养料,加速腐坏变质,使人吃了引起不适反应。
牡蛎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广东称蚝,福建称蚵,江浙一带称蛎黄,山东以北称蛎子或海蛎子。
牡蛎营养价值较高,其干肉中含蛋白质量为45%~57%,脂肪为7%~11%,肝糖为19%~38%。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1、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其含碘量比牛乳或蛋黄高200倍。蛎肉可鲜食或制成千品——“蚝鼓”,也可加工成罐头。蛎汤可浓缩成“蚝油”,为美味调味品。牡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牡蛎壳粉可做畜禽的饲料,但另一方面,牡蛎又能固着在沿海工厂的排水管、舰船、码头设施以及其他贝类养殖器材上,所以又有一定的危害性。
牡蛎为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养殖历史。早在宋朝就有插竹养殖的记载。解放后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人工育苗的成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总产量直线上升。
一、分类与分布
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
牡蛎分布很广,几乎遍布全世界。褶牡蛎、近江牡蛎、太平洋牡蛎及密鳞牡蛎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褶牡蛎多集中在潮间带的中下区,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主要分布于低潮线附近至10余米深的浅海区,密鳞牡蛎主要分布于低潮线下2~30米深处,大连湾牡蛎仅分布于黄、渤海的低潮线附近至10余米深处。
二、生物学与生态学
(一)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
1.主要种类的外部形态 牡蛎具有左右两个贝壳,以韧带和闭壳肌相连。左右两壳不等,右壳较扁平,又称上壳,左壳凸而稍大,又称下壳,并以左壳固着在岩礁、竹木等物体上。贝壳的表面生有鳞片。牡蛎无水管,铰合齿、前闭壳肌、足与足丝均退化。
牡蛎由于其固着生活的结果,贝壳的形态多种多样。即使同一种牡蛎,其贝壳的形状也常因栖息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一些变异。现将我国几种主要的养殖对象的外部形态介绍如下(图14—1)。
(1)褶牡蛎 贝壳小型,薄而脆,多为三角形。右壳表面具同心环状鳞片多层,多为淡黄色,间有紫褐色或黑色条纹;左壳表面凸出,顶部固着面较大,具粗壮放射肋,鳞片层较少,颜色比右壳淡些。
(2)大连湾牡蛎 壳大型,中等厚度,椭圆型,壳顶部扩张成三角形。右壳扁平,壳面具水波状鳞片;左壳坚厚,凹陷较大,放射肋粗壮(图14—1,1)。
(3)近江牡蛎 贝壳大而坚厚,体形多样,有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和延长形。两壳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黄褐色或暗紫色鳞片,随年龄增长而增厚(图14—1,2)。
(4)太平洋牡蛎 贝壳长型,壳较薄,壳长为壳高的3倍左右。右壳较平,鳞片坚厚,环生鳞片呈波纹状,排列稀疏,放射肋不明显。左壳深陷,鳞片粗大。左壳壳顶固着面小(图14—1, 3)。
(5)密鳞牡蛎 壳厚大,近圆形,壳顶前后常有耳。右壳较平,左壳稍大而凹陷。右壳表面布有薄而细密的鳞片。左壳鳞片疏而粗,放射肋粗大(图14—1,4)。
2.内部构造 外套膜是包被软体部的两片薄膜,它的作用主要是分泌贝壳的角质层,进行感觉和调节进出水流。外套膜在背部互相愈合,在鳃的末端附近还有一处相愈合,因而将整个外套腔分为鳃上腔(出水腔)和鳃腔(进水腔)两部分。海水进入鳃腔进行气体交换和滤食,然后经出水腔将排泄物和生殖细胞(繁殖时)排出体外。
牡蛎的鳃呈弧形,位于鳃腔中,左右各1对,白唇瓣末端延至背后方。其呼吸和摄食,主要是通过鳃纤毛摆动形成水流进行的。唇瓣位于身体前端,近似三角形,内、外唇瓣各1对,基部彼此相连。口位于内、外唇瓣基部之间,为一横裂。食道很大,背腹扁平,后接一袋形的胃,胃内多皱褶,胃的四周被棕色的消化盲囊所包围。肠自胃的腹后方斜伸而下,至闭壳肌腹面下方上折,在内脏团内经过弯曲,转向闭壳肌的上后方,为直肠。直肠末端游离,开口为肛门。
循环系统为开放式,由心脏、血管及血窦组成。心脏在围心腔内,有1个心室2个心耳,位于闭壳肌前方。肾脏左右各一肌腹面的泄殖孔处(图14—2)。
牡蛎大多为雌雄异体,个别也有雌雄同体。生殖腺王要分布在胃的周围,繁殖季节可以包被整个内脏囊,背面延伸到食道上方,腹面达腹嵴的末端,生殖输送管开口于腹嵴末端的泄殖孔。牡蛎的雌雄生殖腺均为乳白色,外观难以区分,但雌性生殖腺外观略粗糙,雄性生殖腺外观较光滑。
(二)生态习性
1.生活方式 牡蛎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一生只固着一次,一旦固着下来,终生不再移动,仅靠右壳的开闭进行呼吸与摄食。牡蛎具有群聚的习性,自然栖息或养殖场内的牡蛎都有不同年龄的个体群聚而生。同一代的牡蛎彼此聚在一起生长,新一代的个体又以老一代的贝壳为附着基。由于生长空间的限制,牡蛎的壳形一般是很不规则的。
2.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1)对温度的适应 我国沿海近岸水温差别悬殊,北部海区冬季常有冰冻,水温很低,而南方海区夏季潮间带水浅的地方,水温可达40℃左右,水温的差别很大,但都有牡蛎的分布。
除了一些热带、亚热带性的种类之外,一般的低温对于养殖的种类几乎不会引起死亡。如大连湾牡蛎受冰冻之后,也能恢复正常的生活。过高的温度能引起牡蛎的死亡,如福建、广东沿海潮间带养殖的牡蛎,特别是小个体的,常因夏季水温过高而致死。
牡蛎对温度的适应性与其长期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便是同一种牡蛎,生活在南方的,对温度的适应性就较强,对低温的适应性就差些;而生活在北方的就相反。褶牡蛎、近江牡蛎、长牡蛎、太平洋牡蛎都是广温性种类,在—3~32℃的范围内都能存活。长牡蛎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是5~28℃;太平洋牡蛎适应水温5~33℃,但在28℃以上时,生长缓慢或停止。
(2)对盐度的适应 各种牡蛎对盐度的不同适应性,是决定牡蛎的水平分布和选择养殖海区的主要条件之一。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生活的盐度范围很广泛,前者可在盐度为10~37,后者可在盐度为10~30的海区栖息。大连湾牡蛎和密鳞牡蛎对盐度适应范围较窄,一般在25~34的高盐度海区栖息。褶牡蛎分布在环境多变的潮间带,对盐度适应范围较广。
3.摄食习性
(1)食性 牡蛎是滤食性贝类。近江牡蛎在自然海区平均每天摄食16~19小时,其余时间为无规律的间歇性摄食,而且其摄食率无明显的昼夜变化。
牡蛎摄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长牡蛎为例,6月份牡蛎个体较小,摄食量很少;7月份以后水温不断升高,牡蛎生长加快、摄食量也不断增加,10~11月份达到摄食高峰;11月份以后,由于水温下降摄食量也逐渐减少,冬季摄食量则保持在一定水平。近江牡蛎在水温10~25℃时摄食旺盛,而在繁殖季节摄食较弱。
(2)食料 牡蛎对食物仅有物理性的选择能力,即只能选择食物颗粒的大小。因此,牡蛎胃含物中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海水中的食料变化。
牡蛎从面盘幼虫开始摄食,但由于幼虫阶段滤食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因此只能摄食一些较小的颗粒。牡蛎成体的食料,主要是硅藻类及有机碎屑。其中尤以直链藻、圆筛藻、海链藻和舟形藻为最多。牡蛎食料的种类因海区不同而变化,在自然分布浮游硅藻最多的海区,牡蛎摄食的食料就以硅藻为主。
(三)繁殖习性
1.繁殖季节 牡蛎1龄性成熟,其繁殖季节因种而异,因地而异。近江牡蛎在南海珠江口附近的繁殖季节为5~8月,在黄河口附近为7~8月;褶牡蛎在福建沿海繁殖季节为4~9月(5~6月为繁殖盛期),在青岛、大连沿海则为6~11月(7~8月为繁殖盛期);大连湾牡蛎的繁殖季节为6~8月;密鳞牡蛎在青岛沿海的繁殖季节为5~8月;太平洋牡蛎每年有春、秋两个繁殖季节。
2.繁殖方式 牡蛎的繁殖方式分卵生型和幼生型两种。卵生型是指亲体将精卵通过出水孔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和发育的繁殖方式,大部分牡蛎属于这种类型,如褶牡蛎、太平洋牡蛎、大连湾牡蛎和近江牡蛎等。幼生型是指亲体将精卵排到鳃腔里受精,并在此发育至面盘幼虫后才离开母体,如密鳞牡蛎和食用牡蛎等。
3.性别与性变 牡蛎的性别很不稳定,无论是卵生型或幼生型的牡蛎都有雌雄异体和雌雄同体的性状存在,而且还经常发生性转变现象。
卵生型牡蛎绝大部分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的个体只占极少比例。卵生型牡蛎都有性转变现象,可以由雌性变为雄性,或由雄性变为雌性。幼生型牡蛎中以完全雌雄同体的个体所占比例最高,在营养条件较好的海区和繁殖盛期更为明显;其次还有雌雄同体但其中一方(雌或者雄)占优势的个体,以及雌性个体但留有雄性痕迹的等。牡蛎性变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雄性先熟有营养条件的影响,在营养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往往雌性所占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雄性较多;有代谢物质的影响,在蛋白质代谢旺盛时,往往雌性占优势,而糖元或碳水化合物代谢旺盛时,雄性占优势。总之,牡蛎本身的遗传基因对性别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界环境条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性转变,而不能决定性转变。
4.产卵量 牡蛎由于繁殖方式不同,其产卵量大不相同。卵生型牡蛎由于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发育,受敌害和恶劣环境的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所以产卵量很大,一般为数千万至上亿粒。幼生型牡蛎的发生初期是在母体鳃腔中度过,幼虫受到母体保护。因此,产卵量较少,一般为十几万至300万左右。牡蛎雄体的排精数量比产卵量要大数百倍。
5.胚胎和幼虫的发生 各种牡蛎的胚胎发生过程基本相同。牡蛎的成熟卵径一般为50~60微米,精子全长约60微米,头部仅2微米。卵子受精后核消失,在动物极相
男人肾虚吃什么补肾 牡蛎
牡蛎除了含有丰富的锌元素,还含有铁,磷,钙,蛋白质,糖类等营养元素。牡蛎壳性寒,微咸,男性常吃牡蛎能力高性功能和精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