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一)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相似之处为心脏扩大,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可见心源性休克。但本病多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大量增生及心肌变性等病变累及整个心脏。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左室肥厚为主。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左心衰竭症状,心脏肥大,心音减弱,无杂音或有轻度收缩期杂音。无病毒感染的病史或症状,无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检查改变。
(二)中毒性心肌炎 有严重感染或药物中毒史。常并发于重症肺炎、伤寒、败血症、白喉、猩红热等疾病,常随原发病感染症状好转 而逐淅恢复。使用吐根碱、锑剂等可引起心肌炎,随药物的减量或停用而逐渐好转或恢复。
(三)风湿性心脏炎 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风湿活动的症候如高热,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等。有瓣膜病变时出现二尖瓣区收缩期和/或舒张期杂音。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粘蛋白增高及抗溶血性链球菌“o”,链球菌激酶效价增高与咽拭子培养阳性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四)克山病 相似点为心脏扩大、心律紊乱、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但克山病有地方性,发病常在某一流行地区,有多发季节(如东北冬春季,西南夏季为多)及年龄物点(如东北青年妇女,西南2-5岁患儿)。心电图上以st-t改变,右束支传导阻 滞、低电压者为多见;心律失常心律多变、快变,心率明显增快或减慢为特点。x线检查心脏扩大较显著,搏动显著减弱,控制心力衰竭后不能回缩至正常。急性期过后多数变为慢性。有时可因心脏中附壁血栓脱落而引起脑栓塞,发生抽搐或偏瘫。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方法是什么
1、胸闷心慌,乏力,心悸怵惕不宁,或快速或缓慢。严重者可见有喘促,倚息不得卧,或烦躁不安,四肢厥冷,脉微数疾或欲绝,或血压降低。
2、症状出现前2周内可有感冒、急性肠炎等病毒感染史。
3、体格检查,常见为心律失常,尤以期前收缩为多见。此外,少数患者有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并可能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表现。
4、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在急性期可见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增快医|学教育网整理,部分患者尚有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肌酸磷酸激酶增高。
(2)特殊检查:心电图常见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为多。此外尚有T波倒置和ST段轻度改变。部分患者见有室速、室颤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危及生命;胸部X线摄片显示心脏外形正常,部分患者心脏扩大;超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心动图可有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必要时可做病毒学检查,可从咽拭或粪便或心肌组织中分离出病毒,血清中检测特异性抗病毒抗体滴定度增加,特别是抗柯萨奇B病毒抗体。从心肌活检标本中可找到特异抗体原或在电镜下发现病毒颗粒。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风湿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肌炎是风湿热的重要表现之一,其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因此,,风湿性心肌炎患儿发病前多有链球菌感染史,如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等,本病的特点是:
(1)多发于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婴幼儿甚为少见,而病毒性心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包括新生儿,婴儿乃至成人。
(2)心脏受累包括心内膜,心肌和心包,故称全心炎,以心内膜受累最多见,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而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侵犯心肌。也可累及心包。此时称为病毒性心肌心包炎,累及心脏瓣膜者甚为少见。
(3)风湿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奔马律。心电图以P2R 间期延长。
小儿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1.常见病因
心肌炎常见病因,有感染、风湿、免疫、中毒等,小儿心肌炎中多见于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常见的为腺病毒(特别是血清型2及5)和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及B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组(CVB)最为常见。
2.其他病因
其他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及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狂犬病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等。
近年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序列,提高了心肌炎的病因诊断,曾报道疑为病毒性心肌炎58例,患儿年龄2天~13岁,用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液中人类小RNA病毒,阳性率为48%,其中4例进行斑点杂交,确定为柯萨奇B3病毒,以往由于病因诊断不明,所谓特发性心肌炎或间质性心肌炎,其中部分病例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
3.发病机制
心肌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随着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的发展,揭示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涉及到病毒对被感染的心肌细胞直接损害和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而引起心肌损害。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通过心肌细胞的相关受体侵人心肌细胞,在细胞内复制,并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变性、坏死和溶解。机体受病毒的刺激,激活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抗心肌抗体、白细胞介素—I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等诱导产生细胞粘附因子,促使细胞毒性T细胞(CD8’)有选择地向损害心肌组织粘附、浸润和攻击。加拿大学者Liu及Mason等根据近年的研究成果将心肌炎的发病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病毒感染阶段,自身免疫阶段及扩张性心肌病阶段。
小儿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常见病因(45%):
心肌炎常见病因,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常见的为腺病毒(特别是血清型2及5)和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及B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组(CVB)最为常见。
其他病因(35%):
其他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及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狂犬病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等。
近年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序列,提高了心肌炎的病因诊断,曾报道疑为病毒性心肌炎58例,患儿年龄2天~13岁,用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液中人类小RNA病毒,阳性率为48%,其中4例进行斑点杂交,确定为柯萨奇B3病毒,以往由于病因诊断不明,所谓特发性心肌炎或间质性心肌炎,其中部分病例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鉴别诊断
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临床上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者屡见不鲜。如果刚好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更难以鉴别。甲亢病人心率较快,自觉心悸、胸闷,但此类病人往往多汗易怒,体重下降,手震颤阳性。临床查甲状腺功能可确诊。按甲亢治疗有效。值得一提的是甲亢病人多伴有心脏改变,临床增加误诊率。
2、β—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
临床将β—受体功能亢进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者最为常见,尤其在基层医院。本病以年轻女性多见,常因心悸气促、阵发性胸闷、胸痛就诊,心率较常人稍快,追问病史多与情绪刺激有关,与劳力无关。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伴有叹息等症状,查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发现,应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良好。
3、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临床上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甚至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可出现ST-T异常,因而易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本病心脏杂音较明显。临床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肌坏死标志物有助鉴别诊断。
4、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
临床上很多心律失常如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找不到具体原因,如果刚好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容易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对此类病人要进一步观察,检查心电图和心肌损害标志物,不要随意下病毒性心肌炎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
几乎每一组病毒都可引起特异性的嗜心性病毒疾病,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委员长病毒感染最多见,但很多呈亚临床型,目前已证实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包括:
虫媒病毒(20%)
如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白蛉热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虫媒病毒为一群节肢动物媒介病毒,分别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和沙粒病毒科的某些成员病毒。 归类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主要虫媒病毒有东部马脑炎病毒,西部马脑炎病毒和委内瑞拉脑炎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有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病毒,黄热病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西尼罗脑炎病毒等。
肝炎病毒(10%)
包括甲型,乙型,丙型和δ型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是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和丁型病毒之分。甲型肝炎病毒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单链RNA。乙型肝炎病毒呈球形,具有双层外壳结构,外层相当一般病毒的包膜,核酸为双链DNA。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狂犬病病毒(10%)
为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 (Lyssavirus) 中血清/基因1型病毒,而2~6型称“狂犬病相关病毒”,目前仅在非洲和欧洲发现。狂犬病病毒在野生动物(狼、狐狸、鼬鼠、蝙蝠等)及家养动物(狗、猫、牛等)与人之间构成狂犬病的传播环节。人主要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后感染。一旦受染,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流感病毒(20%)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狗、马、猪及禽类等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 Smith)发现的,他称为H1N1。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酶。数字代表不同类型。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等,在上述诸多病毒中,以柯萨奇病毒B组1~5型(尤其3型最常见)和柯萨奇A组病毒中的1,4,9,16和23型病毒,柯萨奇病毒的B组为人体心肌炎的首位病原体,按其分型以2,4二组最多见,5,3,1型次之;A组的1,4,9,16,23各型易侵犯婴儿,偶尔侵入成人心肌,埃可病毒中的6,11,12,16,19,22和25型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腮腺炎及脊髓灰质炎病毒最常见。
心肌炎血液化验哪些指标
孟庆智主任表示,心肌炎血液化验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原学检测及ESR、Hs-CRP、心肌酶、心肌坏死标记物等心肌损伤及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在诊断时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凡不具血液指标异常的,但临床怀疑为心肌炎,可作为“疑似心肌炎”进行长期随诊,如有系统的动态变化,亦可考虑为心肌炎,或在随诊过程中除外,不能仅仅依赖于血液或有限的实验室检查。
在考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应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及影响心肌的其他疾患如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以及克山病(克山病地区)等。如有条件必需进行上述任何一项病原学检查。
目前,在心肌炎的各种类型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比较常见。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作为患者的家属,应积极配合专业治疗,并注意生活上的护理,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预防感冒,以促进早日康复。
根据以上介绍可知,心肌炎血液化验的相关指标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病原学检测以及ESR、Hs-CRP、心肌酶、心肌坏死标记物等心肌损伤及非特异性炎症指标,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