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苗期
1、苗期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蓟马、粘虫和红蜘蛛
蓟马常群集在玉米心叶内进行危害,玉米被害后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进行危害,发生重时能将茎叶全部吃光。小地老虎常潜伏在苗心,叶被害后呈缺刻或仅留表皮成透明孔洞。3龄以后躲入土中,昼伏夜出,能将玉米嫩茎从基部咬断。
防治方法: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00倍、10%菊马乳油2000倍,或25%快杀灵每亩70—8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蓟马和粘虫。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将所有种子于播种前一天,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加水1.0升混均后,均匀喷洒在20公斤的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地老虎的防治可采有50%辛硫磷每亩0.2-0.25公斤,兑水400-500公斤顺垄灌根;50%辛硫磷或90%的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稀释,拌碎鲜草50公斤,于傍晚撒于玉米苗附近,连撒两个晚上。红蜘蛛发生的最根本条件就是干旱,越旱越严重。因此,要适时适度浇水。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2、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粗缩病和缺锌症
粗缩病多在玉米5-6叶时出现,病株叶色浓绿,叶片宽、短、硬、脆,且密集丛生,植株生长缓慢、矮化,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毒使其发病。灰飞虱一般生活在杂草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麦一喷三防时,要将田埂、地头、路边的杂草统一喷洒,以杀伤虫源。也可用1.5%的1605粉3-3.5公斤,加10-15公斤土,在玉米出苗前,撒到点种的玉米行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减少传染源.
玉米缺锌的典型症状是:幼叶基部和中部出现黄色条纹,这些条纹的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集中到叶片中脉两侧,叶片其它部分仍显绿色.一般在玉米幼苗20-40厘米时出现。缺锌症每亩可用0.2%-0.3%硫酸锌溶液25-30 公斤在玉米4-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
二、心叶末期和穗期
1、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蚜虫等
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杆、危害雌穗和雄穗。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采用“三指一撮”法,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公斤用量丢心,防治效果明显。也可用菊酯类农药兑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摘掉喷雾器的喷头,将药液喷入心叶丛中。对于蚜虫,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其危害,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2、主要病害有:纹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
纹枯病发病的部位主要是叶鞘和果穗,其次是茎杆。叶片发病后,初为淡褐色斑块,有时呈水渍状,病害先从基部叶鞘开始,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当病害发展到果穗后,穗苞上也形成云纹状大块病斑,不久,上部茎叶即会全部枯死,以后整个果穗干缩。
玉米大斑病发生在生长后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大而少,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玉米黑粉病在受害部位形成灰包,外包灰白色薄膜,薄膜破列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具有传染性。
防治方法:黑粉病的防治,可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加50公斤种子拌种预防。如发现田间有发生黑粉病的植株,应急时拔除。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2-3片病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和叶斑病。
(三)灌浆成熟期:以防止发生青枯病和早衰为主。主要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保证单株营养面积,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等农业栽培措施来防治。
山桔的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
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偏施氮肥。
脚腐病
及时排水,改善园内透光通风条件,加强对天牛和其他树干害虫的防治;选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对已感病植株,可用抗病砧木接换砧。
螨类
(柑桔红蜘蛛、四斑黄蜘蛛锈壁虱)。开花前后(3-5月)和秋季(9-11月)是防治红蜘蛛的重点时期:花前虫口密度达1-2头/叶,花后和秋季达5-6头/叶即需进行防治。春梢抽发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为锈虱防治主要时期:当年生春梢叶背初现铁锈色;叶或果上虫口密度达每叶2-3头时即时防治。
蚧类
(矢尖蚧、红蜡蚧、吹棉蚧等)。药物防治重点时期:矢尖蚧为第一代若虫期,红蜡蚧为幼虫期大量上梢为害时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吹棉蚧为幼虫盛发阶段。
蚜虫
新梢被害率达25%,应即时喷药防治。应注意保护七星瓢虫、大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剪除越冬虫卵,减少害虫基数。
潜叶蛾
防治的重点时期为夏、秋梢抽发期(7月上中旬)。及时抹除零星抽发的夏秋梢,结合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发的新梢健壮整齐。药剂防治:新梢抽发至1-2cm时喷药,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天牛类
5-8月,晴天中午人工捕杀星天牛和绿桔天牛成虫,傍晚捕杀褐天牛成虫;及时削除虫卵、初孵幼虫和剪除被害枝梢;用棉花或棉纱浸湿杀虫剂原药后堵塞虫孔,再将虫孔用泥土封闭,以毒杀幼虫。
花蕾蛆
现蕾时选用甲敌粉、二嗪农颗粒等加细土混匀后撒施于树盘土面,每7天一次,连续2-3次;当花蕾直径为2-3mm时(现白时)尽早摘除受害花蕾,集中深埋或煮沸;冬季深翻园土,可消灭部分越冬害虫蛹。
黄精的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
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黑斑病
多于春夏秋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前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
蛴螬
以幼虫为害,为害根部,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l%拌种;或在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
后期管理
采收与加工
一般春、秋两季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好,栽培3~4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采收,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土,置蒸笼内蒸至呈现油润时,取出晒干或烘干,或置水中煮沸后,捞出晒干或烘干。
留种技术
黄精可采用根茎及种子繁殖,但生产上以使用根茎繁殖为佳,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选取健壮、无病的植株挖取地下根茎即可作为繁殖材料,直接种植。
西红柿病虫害防治技术
西红柿上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等。
一、播种期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抗(耐)病品种,如毛粉802、佳粉17、佳粉10号等。
2、种子处理:利用高温对种子进行处理,杀死表面附着的病原菌。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下述消毒方法。
(1)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2)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3、苗床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药8—10克与15—30公斤细土混合。播种时1/3铺在床面,其余2/3盖在种子上。
4、安装防虫网:棚室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孔径为25-40目,幅宽1-1.2米,覆盖在放风口处。
二、生长期防治
(一)灰霉病 棚室种植的番茄发病重。
1、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滴灌、膜下暗灌技术,防止大水漫灌。发病初期及时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清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
2、生态防治:以增温、排湿为目标,加强通风管理。具体做法是:晴天上午先闭棚升温,当温度达28-30摄氏度时持续1小时后开始放顶风;中午继续放风,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下午温度到18-20摄氏度时关闭通风口;夜温保持在14-16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阴天也要在中午短时通风换气。
3、药剂防治:烟剂熏蒸、粉尘法防治病虫,同常规喷雾相比具有不增加棚内湿度、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农药等优点,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不同的施药方法。
(1)科学喷花:喷花时,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0.1%速克灵可湿粉及少量链霉素水剂,可预防病菌从开败的花处侵染果实。
扁豆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白绢病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茎基部或葡匐于土表的枝蔓,致病部变褐腐烂,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和棕褐色近球形的小菌核。
病原形态特征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白色透明,较纤细,老菌丝粗为2~8微米,分枝不成直角,具隔膜。在PDA上菌丝体白色茂盛,呈辐射状扩展。菌核外观初呈乳白色,略带黄色,后为茶褐色或棕褐色,球形至卵圆形,大小1~2毫米,表面光滑具光泽。
菌核表层由三层细胞组成,外层棕褐色,表皮层下为假薄壁组织,中心部位为疏丝组织,后两组织都无色,肉眼看去呈白色。有性态为罗氏阿太菌(Athelia rolfsii (Cruiz)Tu.& Kimbrough.),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发育适温32~33℃,最高40℃,最低8℃,最适pH5.9。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寄主茎基部或根部侵入,潜育期3~10天,出现中心病株后,地表菌丝向四周蔓延。发病适温30℃,特别是高温及时晴时雨利于菌核萌发。连作地、酸性土或砂性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667㎡施用消石灰100~150kg调节土壤酸碱度,调到中性为宜,或大量施用腐熟有机肥。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
(3)发病初期施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可湿性粉剂1份,对细土100~200份,撤在病部根茎处,防效明显。必要时也可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4)利用木霉菌防治白绢病。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3]
虫害防治:棉铃虫
棉铃虫是一种食性杂、能危害多种蔬菜的害虫。棉铃虫以幼虫为害扁豆尖,造成无头扁豆或多头扁豆。 棉铃虫的幼虫蛀食花柱、子房花柱、子房被蛀食后,不能结扁豆。幼扁豆常被食空或蛀食而引起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1)发生特点
成虫羽化一般在夜间。它们选择生长旺盛,开花早的扁豆,将卵产在幼嫩部位或豆荚上,初孵化的幼虫取食叶片,转株危害。
2龄以后开始蛀食花蕾,3龄幼虫开始蛀食豆荚。
棉铃虫的蛹在土中越冬。长江以北地区1年发生3~4代,长江以南地区发生5~7代,翌年春天羽化。伏旱、秋旱、高温时,棉铃虫发生严重。
(2)防治重点
第二代棉铃虫是防治重点;用药护尖,第三代棉铃虫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重点用药保护蕾,喷药打全株;第四、五代棉铃虫发生在8月下旬,重点用药保护荚。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第一,秋耕冬灌,可以大量消灭土壤中越冬的蛹,结合整枝打杈摘除部分虫卵及摘除部分病荚,以减少虫源。第二,种植玉米带诱杀。蛾子发生期,每天早上在玉米心叶腋处捕杀。第三,杨树把诱杀:剪取带叶杨树枝条,每10支1把,每亩放10把,5~10天换1次,每天清晨捕杀。
②植物源农药防治
可用鲜韭菜1千克加水0.1千克,捣烂后取汁液,每千克原液加水6千克,搅匀后喷雾防治;或用大蒜1千克捣烂加水1千克,搅拌成大蒜汁液,取大蒜汁液1千克加水25千克喷雾;或用蓖麻叶浸出液,取蓖麻叶0.5千克,加水5千克,煮沸放凉。用浸出液防治。
③以肥治虫
可用2%过磷酸钙浸出液或用2%尿素;1%碳酸氢铵、0.5%氨水分别进行根外追肥,7~10天1次,连用3次。
④用生物农药及病毒防治
用BT250克喷洒或0.296阿维虫清乳油1000~2000倍液;或在棉铃虫产卵盛期初孵化期开始喷施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每毫升含0.01个活孢子,亩用0.5千克,3~4天喷1次。共喷2~3次;可用性诱集,人工合成的棉铃虫雌性诱集,平均每个诱芯诱杀成虫200头;还可用5%抑太保1000倍液或灭幼碌800倍液防治棉铃虫。
采用上述方法防治棉铃虫,不污染环境和扁豆,能够达到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⑤化学药剂防治
发虫初期可选用低毒的40%辛硫磷500~2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要求一种药在扁豆只能使用1次,采取喷雾,距采收期要间隔10天以上。
香菇虫害防治技术
1、保护接种口
接种口是病虫染菌最容易侵染的部位之一,这几年接种期间,菇蚊为害猖獗。因此,要求全部封蜡或贴纸胶保护,也可套袋保护。
香菇虫害防治方法
2、第一次刺也刺孔放气
,应将以铁钉刺孔的方法,改变为细针刺孔。刺孔部位和深度不变,但刺孔数量可适当增加
3、化学保护
在刺孔前一天及刺孔后一周内,选用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制的“农用蚊香”。杀灭堆放场所的菇蚊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非居室堆放场所也可用杀虫剂兑水喷雾。可选用3斤装的手持喷雾器,与居室相连的堆放场所,可选菊脂类低毒农药,如杀灭菊脂、溴腈菊脂、甲腈菊脂等,最好用一次性卫生杀虫剂,如雷达、枪手、灭害灵等。要注意人畜安全。
4、为害斑的治疗
早期受害的菌棒,为害斑将以菌虫混发的形成不断扩展,往往造成整段毁坏。因此,早检查、早治疗是降低损失的重要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结合翻堆或平时操作,认真检查菌棒,接种口或刺孔单位如果发现局部变黑色,应及时选出处理。处理方法是将变黑部分(即为害斑)彻底挖除,用相同品种的菌块填补,再用塑料宽胶带封绑。用于填补的菌块,可从废弃的菌筒中选取,但要求菌块完好、无感染。
5、其他防治措施
除以上方法外,有条件的农户可以装纱门、纱窗防虫,还可以用潮湿的废菌棒加农药诱杀。
6、改善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的恶化也是近年菇蚊及其他病虫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栽培环境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老旧菇棚及时拆迁,推广使用遮阳网;
②菌棒进棚前应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杀虫灭菌;
③废菌糠集中处理,可成堆沤制后作肥料使用,堆面泼浇5%的石灰水,沤制时间为两个月;
④菇棚或堆放场所周边环境要求保持清洁,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污泥浊水或废弃菌棒等。
玉兰的病虫害防治
玉兰病害:炭疽病
玉兰的叶片最易收到此病的危害。
初期表现为叶尖或叶缘会冒出形状不规则的病斑,或者在叶子表面出现近似圆形的病斑。病斑最初是褐色的水渍状,表面还长有黑色的小颗粒,边缘有隆起的深褐色细线,和正常的部位有明显的界限。
高温高湿的天气使夏季成为此病发生的高峰期。对植株水肥的用量控制不到位,通风工作做不好,也会使植株易被此病侵染。
防治方法
把握好水肥的用量,使植株健康生长以增强抗病的能力。
病叶要及时摘除,秋末的落叶也要及时地扫除与销毁。
若已被病害侵染,则可喷施百分之七十五浓度的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百分之七十浓度的炭疽福美5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持续3-4次便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
病虫害防治
1 农业防治 :
韭菜苔和葱蒜类蔬菜发生的病虫害相似,容易相互侵染。因此种植韭菜苔的田块前茬不宜是葱、蒜类蔬菜,否则地下害虫特别是韭蛆发生严重,同时也容易使菌源累积,加重病害发生。通过倒茬、清理病株残体等措施,改变田间生长环境,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2]
2 物理防治 :
顺垄条施或撒施草木灰 225~300 kg/hm2,保持韭菜苔根际土表干燥,减轻韭蛆为害,同时对防止灰霉病和疫病的发生也有显著效果。
浸种灭菌。韭菜苔移栽前将种苗放入 48 %毒死蜱乳油 800 倍液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中浸泡 15 min,有效杀灭种苗表面的病菌和韭蛆虫卵,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化学防治:
韭蛆的防治:1在成虫盛发期,淋施 40 %的辛硫磷乳油 1 500 倍液,也可结合覆土,把沙土中拌入 5 %阿维·辛或 3 %阿维·毒颗粒剂,制成毒土撒施。2用48 %的毒死蜱乳油 7.5 L/hm2,或 40 %的辛硫磷乳油 +48 %毒死蜱乳油(1∶1)12 L/hm2,稀释成 100 倍液,去掉喷雾器喷头,对准韭菜苔根部喷药,然后浇水。
罗汉果的生产要求
有机罗汉果是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确保无污染环境,严格控制化学肥料及化学农药的使用。在成长过程中,病虫害是罗汉果的一大难题,但通过合理选择栽培环境、有效采用农业措施及物理措施、对害虫监测、合理使用有机农药等是可以预防病虫害的。种植有机罗汉果的具体生产技术如下:一、环境技术要求1、对大气要求:周围无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无污染源;无有害气体排放。2、对水环境要求:生产用水有保证,水质量符合有机食品水质质量标准。3、对土壤要求: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无金属或非金属矿石,无农药残留污染。二、有机罗汉果生产资料使用技术1、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农药、有机化肥;2、一有机肥为主,底肥应用堆肥、沤肥、厩肥、沼气、绿肥、作物秸秆、饼肥;3、种植以地养地的豆科植物与农作物合理搭配,利用固氮菌增加土壤氮素的含量;4、利用自然降雨满足有机罗汉果生长需要,如连续晴天15天以上灌水1次,采果前往0天不灌溉;5、以种植坑表层30cm湿润为准山坡地每株灌水10-20千克,以表层30-40cm土壤湿润为准平地沿行间浅灌;三、病虫害防治技术1、病虫害防治以生态调控为主要手段;2、农业措施: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冬季深翻晒土,清洁农田;3、物理防治:灯光诱杀、色彩诱杀、人工机械铺捉、人工和机械除草;4、生物防治:立足于自然界天敌的保护、增殖、利用;5、药物防治:生物源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常春藤病虫害防治
灰霉病
温室湿度大引起的。初于茎、叶缘产生水渍状褐色斑,逐渐扩展以致枝、叶腐烂。空气湿度较大时,病部常出现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①保持栽培介质半干状态,不要过度浇水,并加强栽培场所通风。②栽培介质彻底消毒。③栽培前,场地以百菌清烟剂消毒,剂量0.3g/m2,栽培后需持续进行,每10天一次。④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喷施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灰霉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叶斑病
容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多因通风不良、环境闷热潮湿引起。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同时喷洒1%波尔多液,每7天喷1次,连喷4次一5次。
介壳虫
防治方法:人工刮除。发生面积大时,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荆800倍液。
萄马
防治方法温室内湿度不要过高,保持绝对湿度在50%~60%之间,并时常通风。虫害严重时,可用20%的丁硫可百威稀释800倍~1000倍进行叶片喷洒防治。(作者:杨俊杰 刘华峰 郭中顺)
矢车菊病虫害防治
矢车菊菌核病
症状:这种病主要损害矢车菊的茎基部,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矢车菊茎部会出现浅褐色的斑点,等到严重后,就会变为灰白色,之后部分就会发生腐烂,茎和叶慢慢枯萎枯萎,这种病在春秋两季,温度为15℃左右的潮湿条件下最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植株不能栽植过密,加强水肥管理,若发现有生病的植株,要立即拔掉;当病情严重时,可喷洒药剂于植株中下部。
矢车菊霜霉病
症状:感染此病的叶子表面会出现不规则形浅灰绿至浅红色的病斑,最终导致矢车菊的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①平时多观察,一旦发现生病植株,就要及时拔除,集中处理掉。
②矢车菊植株栽植的不能过密,经常通风,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③药剂防治:若发病严重,可适当喷洒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矢车菊曲缩病
症状:感染此病的矢车菊叶片会慢慢扭曲,然后萎缩,最终导致叶脉坏死。
防治:
①平时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通气透风,加强光照。
②多观察,若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集中销毁。
茄子病虫害防治技术
茄子绵疫病
【为害症状】茄子绵疫病又叫“烂茄子”“掉蛋”等。除为害茄子外,还为害番茄、黄瓜、马铃薯等。在茄子上主要为害果实、茎叶,花器也能受害。果实上最初发生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小斑,迅速扩大并凹陷,常全果腐烂,潮湿时生白色稀松绵霉,内部果肉变黑腐烂,易与花萼脱离。嫩枝上产生水浸状暗褐色斑点,溢缩并凋萎枯死,幼苗感病则发生猝倒症状。
【发病条件】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可直接侵染幼苗的茎或根,或经雨水喷溅到近地面的果实上引起果实发病。病斑上的孢子襄,经风雨、浇水进行再侵染。一般7-8月份,阴雨连绵,天气闷热,低洼窝风,排水不良,生长衰弱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九叶茄、六叶茄、天津大苠、辽茄3号、丰研1号、济南早小长茄等。
②农业防治:切忌与茄科作物连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高畦或小高垄定植或宽垄密植,施足底肥,及时摘除病老叶并集中处理,不能用来沤肥,雨后及时采收并及时清理病果。
③药剂防治:发病前或雨季来临前喷药预防一次,发病后,摘除病果病叶,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药剂有1∶1∶160的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发病高峰时喷72%的杜邦克露可湿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茄子褐纹病(又叫干腐病)
【为害症状】幼苗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形成近似梭形水渍状病斑,以后变为暗褐色,凹陷并收缩。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环绕茎部,幼苗猝倒。叶片受害,先从底部叶发病,逐渐向上部发展,开始产生水渍状褐色,中间呈灰白或浅褐色,中央轮生许多小黑点。
干燥时病斑易开裂,阴雨天易形成穿孔。茎部受害,病斑为不确定形,有时为水渍状梭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逐渐凹陷干腐,并连接成较长的坏死区。果实受害最严重,病初在果面上产生黄褐色病斑,稍凹陷,圆形或椭圆形,扩展很快,果实呈半软腐状,后期轮生许多小黑点,最后病果腐烂脱落或在枝上干缩成僵果。
【发病条件】茄子褐纹病是真菌性病害,该菌只侵染茄子。病菌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在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是幼苗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远距离传播病菌的途径。田间主要靠雨水、昆虫、田间作业传播蔓延。发病适宜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85%以上。华北地区7-8月份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发病严重。栽培密度过大时也易引起发病。另外,连作、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氮肥过多及早春茄子定植过晚,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①种子处理: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15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也可用升汞水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②农业防治:与其它科蔬菜实行轮作2-3年。进行苗床消毒,五代合剂每平方米8-10克,或50%多菌灵10克,加细土20克拌匀,播前1/3撒在畦面上,播后用2/3药土覆盖。加强栽培管理即N、P、K肥要配合使用,施足基肥,发现病株、病叶,病果要及时清除。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猝倒病
【为害症状】猝倒病又叫卡脖子,主要在苗期侵染。种子发芽后及出土前均可发病。出土前发病即烂种或烂芽。出土后到2片真叶以前,主要发生在茎基部。病苗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水渍状斑点,随即变黄缢缩成线状,子叶没有萎蔫时,幼苗便折倒在地面上,即秧苗折倒时,叶片仍为鲜绿色,故称猝倒病。环境潮湿时,在病苗及附近土面上长出一层明显的白色绵状菌丝。
【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在腐殖质中腐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中病菌较多。病菌靠雨水或土壤中水分的流动传播。气温15-20℃时繁殖较快。因此,在春季或冬季育苗时,遇到阴雨或下雪天气,或温室的保温性差、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往往苗床温度低、湿度大,猝倒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及温度条件,选用耐低温或早熟品种,如济南小长茄、94-1早长茄耐低温品种、辽茄1号、辽茄4号耐寒品种等。
②土壤消毒:播种前2-3周,每平方米苗床用甲基托布津5克和50倍细土拌匀,撒在苗床内,或每平方米用65%的代森锌和40%的五氯硝基苯原粉等量混合7-8克,或50%的多菌灵8-10克加15千克细土拌匀制成药土,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撒在床面,再把余下的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厚约1厘米,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③农业防治:苗床要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肥沃地块。在温室内应选多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土做床土。播种前加强育苗场所的通风散湿,床土要充分暴晒。出苗后尽量少浇水,以提高地温,并及时通风透光。用无滴膜盖棚室,改善光照条件,以利于光合作用,提高幼苗抗病性。也可喷800倍绿风95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幼苗抗性。
【药剂防治】幼苗发病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00倍的敌克松溶液,或500倍的福美双溶液,或800倍的多菌灵溶液喷洒叶面。发病时用800-1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溶液灌根,然后清洗叶面。
立枯病
【为害症状】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幼苗感病后,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以后变细缢缩,茎叶萎蔫枯死。地上部白天萎蔫,晚上恢复,反复几次后才枯萎。病部有轮纹或褐色霉状物。大苗或成株受害时,茎基部呈溃疡状,地上部变黄、萎蔫,以致枯死。
【发病条件】立枯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病残体或腐殖质上越冬,借雨水、流水、土壤、肥料传播。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7-18℃,高湿有利于发病。苗床温暖多湿、通风不良、幼苗徒长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与猝倒病防治方法相近,重点是加强苗床管理,并结合药剂防治。①加强苗床管理:方法同猝倒病。②土壤消毒:用五代合剂进行土壤消毒,既可防治立枯病,又可防治猝倒病,方法同猝倒病。③药剂防治:喷施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苗期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红蜘蛛
【为害症状】常聚集在叶背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开始为白色小斑点,后退绿变为黄白色,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发红似火烧,叶片脱落。果实受害时,果皮变粗,影响品质。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20代,以成虫潜伏在杂草、土缝处越冬。第二年春,先在杂草或越冬场所繁殖,再转移到茄或其它蔬菜上侵害。开始侵害下部老叶,再向上蔓延。华北地区在5月底到7月初侵害重。高温干旱容易大量发生。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将茄子地块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清理干净,茄子拉秧后,将残枝落叶清理干净,以减少虫源。②药剂防治:在发生初期用2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25%灭螨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环丙杀螨醇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78%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7天喷一次,连喷2-3次,重点喷叶背,可轮换用药。
美洲斑潜蝇
【为害症状】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以幼虫为害叶片为主。成虫刺吸汁液,幼虫潜入叶片,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面布满虫道,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脱落。
【发生规律】美洲斑潜蝇繁殖快,世代间隔短,一般夏季15-30天繁殖1代,冬季40-60天繁殖1代。在保护地可周年发生。幼虫在叶片内生活4-7天后,老龄幼虫咬破表皮在叶外或土表化蛹。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严格检疫,防止该虫扩大蔓延,与其它科蔬菜轮作、套作、间作。及时清除受害的老叶、枯黄叶,集中销毁。发生初期集中消灭。在田间发现少数叶片受害时,可逐个叶片将幼虫捏死,再喷药防治,效果很好。用灭蝇纸诱杀成虫,因成虫具有趋黄性,可用黄板涂机油诱杀。
②药剂防治:可用1.8%的爱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或90%的万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98%的巴丹原粉1500-2000倍液,或50%的蝇蛆净粉剂2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交替轮换用药。防治成虫宜在早晨或傍晚喷药,防治幼虫宜在低龄期,即多数被害虫道长度在2厘米以下时进行。保护地可用敌敌畏熏蒸。
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
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一
珍珠吊兰病虫害较少,叶先端发黄,应加强肥水管理。珍珠吊兰主要受蜗牛、蚜虫、吹绵蚧和煤烟病、茎腐病的危害。经常检查,及时抹除叶上的介壳虫、粉虱等。可见,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细小照料。
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二
珍珠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可见,喷药防治,也成为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的一个入手点。
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三
很少有病虫害,春季蚜虫是其一,及时抹去或喷1500倍氧化乐果杀灭;夏秋季的螨虫为次,需用1000倍三氯杀螨醇杀灭。注意通风和增加叶面湿度,可减少感染螨虫。
苋菜的病虫害防治
苋菜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在苗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7%特立克可杀得1500倍液叶喷洒预防。发病初期可结合人工摘除病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77%可杀得800~1000倍液或75%特立克可湿性粉剂(生物农药)1500倍进行喷雾防治。同时,每次采收后当天不可立即喷药,以免在苋菜植株伤口处产生斑块而影响商品外观[3] 。
茎基腐烂病
(1)危害与诊断:
苋菜主要危害茎基部。病株外观呈失水萎蔫状,检视茎基部,则可见其变褐坏死,根部皮层腐烂脱落,无新根长出。
(2)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
②在无法实行轮作时收获后应认真清园,收集病残物烧毁,随即翻耕晒土。
③播前整地时进行土壤消毒(撒毒土或喷淋药液)。
④加强巡查,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随即淋喷药液封锁发病中心(病穴及附近1~2行的植株),药剂可用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 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1:1)1 000~1 500倍液,或25%喷施宝悬浮剂1 000倍液,或50%施保功乳油2 0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前密后疏,淋足淋透。但对水培苋菜茎基腐烂病防治尚无成熟经验。看来有必要采取营养水培液消毒法或降低水培液水位(相当于排水露田)一段时间(数小时或半天),随即喷药保护植株茎基部,处理2~3小时再恢复原有培养液水层。更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3] 。
根结线虫病
(1)危害与诊断:
苋菜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衰弱,叶色变浅。晴天中午或干旱时,植株呈现萎蔫症状。扒开土壤可见根上已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
(2)防治方法:
①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 ,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也可以与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或实行水旱轮作。
③严重的可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在播种或定植时,沟施或穴施10%力螨库颗粒剂,每公顷用药75kg 。在生长期间,也可用甲基异柳磷乳剂 200倍液灌根1—2次[3] 。
大棚西红柿病虫害防治技术
1.西红柿根腐病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存活5~6年。在苗床内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防治方法: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每平方米用药液量2~3公斤);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于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灌根。
2、西红柿灰霉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真菌。最适宜的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先从花序发病,后为害果实、茎秆、灰色毛层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关键。植株种植过密、通风不畅、
连阴天多、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方法:1控制温度、勤放风。2.湿度的调控:晴天中午高温短期放风阴天早晨放风半小时排雾。西红柿蘸花时加0.3%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预防灰霉效果好。也可在花期喷洒施佳乐40%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扑海因1500倍。
3、西红柿早疫病发病特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真菌。病菌发育适宜温度26~28℃,侵染快、潜育期短。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高温、高湿、田间结露利于发病。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渐向上发展。昼夜温差大、连续阴雨、通风排水不良、植株生长衰败等,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常用药剂有施佳乐40%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者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
4、西红柿晚疫病发病特点:病源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2℃。叶片边缘油烂、黑秆、果硬。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大棚种植过密、温差大、阴雨天多、光照弱、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等,均有利此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治方法:1.控制温度、勤放风。2.湿度的调控:晴天中午高温短期放风,阴天早晨放风半小时排雾。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喷药后闭棚增温,可提高防治效果。使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50~75毫升/亩均匀喷雾,可以达到保护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5、西红柿病毒病病毒特点:主要以花叶症状和条斑症状为主。(顶部叶与激素中毒相似)。花叶病毒病:叶片皱缩、黄绿相间;厥叶病毒病:叶片细长、叶脉变形、线状;卷叶病毒病:叶片扭曲、向内弯曲(区别于生理性全株卷叶);条斑型病毒病:果实表面出现青皮,逐渐形成铁锈色,不着红,用刀剖开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高温干旱、养分不足、土壤板结等有利病毒病的发生。防治方法:每亩用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3~4克对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蚜虫或者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以便切断昆虫传播的途径,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也可在感染病毒病后,喷施植病灵1000倍液或病毒清于发病初期喷酒,以减轻毒害的为害程度。
6、西红柿叶霉病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为害叶片,灰绿色毛。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病菌繁殖迅速,病情发生严重。湿度是其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种植过密、多年重茬、放风不及时、大水漫灌、湿度过大等都有利于该病发生。防治方法:控制浇小水、勤浇,勤放风,控制大棚湿度,多施有机肥、生物肥,特别冬季少施化学肥料。发病初期选用好力克43%悬浮剂30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