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儿童视力的几大误区
矫正儿童视力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假性近视也须矫正
假性近视须矫正的说法,一度流传甚广。
其实,假性近视的实质并不是近视,没有必要治疗,治疗不妥反而会影响视力。我们可以看一下临床上的两个典型病例:8岁的涵涵曾被诊断为“150度假性近视”,视力仅有0.3,经一年的所谓治疗,她摘掉了眼镜,视力恢复到1.0。但涵涵到规范的眼科医院进行彻底验光后发现:她并没有患上近视,反倒有100度的远视。14岁的辉辉被诊断为200度近视中100度为“假性近视”、100度为真性近视,经所谓治疗后假性近视减轻50度,只需戴150度眼镜即可。但经专家仔细检查后发现,所谓的治疗只是将200度球镜联合50度散光,孩子的近视问题并没有得到好转。
误区二:斜视弱视大点再治
很多斜视、弱视儿童的家长会觉得,孩子年龄再大一点,可能斜视弱视会好一些的,没有必要一发现斜视、弱视就做手术。孩子年龄小,反正对美观也没有什么要求。其实,弱视的治疗期是越早越好的,12岁以上的孩子对弱视治疗敏感度将降低很多;而斜视手术的关键在于建立双眼功能,比如立体视觉等,而非简单地为了美观。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弱视应把握最佳治疗期,切莫耽搁诊疗。
误区三:近视开刀首选激光
暑假中很多大学生会选择激光近视手术,那么中小学生是不是同样适宜呢?从临床来看,18岁以上的近视眼可考虑近视手术,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眼部结构尚未完全成熟,不建议采取激光手术。我们承认,激光近视手术的预测性、安全性、稳定性都不错,但进行激光近视手术必须要开展严格的术前检查,一切合格后方能开展手术。目前,其他可供选择的矫正视力技术还包括:不用刀的LASEK技术,它可避免角膜层间相关的并发症,对轻中度近视、老花眼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也更安全;对于超高度近视,如超过1200度以上的近视,可在适应症确凿的前提下,进行人工晶体的植入。
误区四:电脑验光直接配镜
电脑验光虽然以速度快见长,且散瞳后的电脑验光其准确性也得到了一定提高,但电脑验光仍不宜直接作为眼镜度数。孩子即便只是验光配镜,也要做相应的眼部检测,特别是首次验光配镜者,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的眼科进行全面眼部检查,排除其他异常引起的视物模糊。只有应用了综合验光仪进行医学验光,才能尽最大可能让近视眼获得清晰、舒适、持久的视力。
弱视配镜的一些错误的做法
延迟让孩子戴眼镜。有些家长在检测出孩子有斜弱视后,不太愿意让孩子过早戴眼镜,但是斜弱视是一种视觉神经发育不良,人的视觉神经发育关键期是在3—5岁,这就决定了斜弱视治疗要越早越好!
从理论上讲,8岁儿童视力及各种视力功能可以达到成人水平,而通过视力表检查,常发现3岁以上儿童就基本可以达到正常,也就是说3岁以上儿童如果发现有屈光不正并影响视力,就因当及早验光配镜、进行矫正,切勿因为家长的误解,延误了孩子的最佳矫正时机。
孩子眼镜时摘时戴。这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他们错误认为小孩子戴眼镜会影响其发育,其实对于弱视儿童而言,恰恰相反,配好的眼镜要坚持戴着,戴眼镜本身就是一种矫正,时戴时摘反而会影响矫正效果。有些家长擅自鼓励孩子在训练时少戴或不戴眼镜,结果在复查时发现小孩子视力无明显提高,经追问才查明问题就在于此,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半年矫正时机。
视力改善后,未及时更换眼镜度数。对于因近视、远视及散光等屈光不正引起的斜弱视,应准确眼光,配镜矫正视力。
不少因屈光不正引起的斜弱视者戴镜半年就可以看到改善的效果,斜弱视程度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但此时部分家长却错误地理解为“配完眼镜就好了”或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未及时更换小孩眼镜的度数,导致矫正效果不佳,所以戴眼镜后每隔半年就要验光一次,根据屈光度数是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儿童视力多少属于正常范围
儿童视力多少属于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随着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不断发育,视力逐步提高。4岁儿童视力在0.4-0.6;5岁儿童视力在0.6-0.8;而在学龄前基本上能达到正常视力1.0。需要明确的是,有的儿童视力稍低于同龄水平,但屈光度在正常范围,其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达到正常,属于视功能发育稍迟缓;有的儿童屈光度存在问题,以后的视力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孩子的视力低于正常范围时,应及时去医院咨询就诊。
儿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配戴眼镜
弱视儿童,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范围的,应该尽早配戴眼镜,这样有利于治疗弱视、促进视功能的发育。视功能的发育主要在儿童期,尤其是5-6岁时,超过12岁以后,视功能就很难恢复正常了。
一些斜视儿童也应早期配戴眼镜,尽量通过眼镜的光学原理来矫正斜视。有一部分儿童通过眼镜能矫正斜视,对配戴一段时间仍没有效果的儿童,再考虑手术矫正。
矫正视力能达到正常范围的儿童,需根据用眼情况来决定配戴与否,影响学习、有视疲劳表现、歪头看东西的,则需要配戴。
配戴眼镜其实是一种防治手段,家长应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必顾虑重重,这样才有利于儿童近视眼的治疗。
矫正牙齿的误区
儿童牙齿正畸的错误观念,牙齿正畸有什么错误观念呢?家长想为孩子牙齿正畸,意识到牙齿健康的重要性,但在正畸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误区,我们来看详细介绍儿童正畸误区:
误区一:外在的美观重于实用
“美观只是儿童正畸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恢复牙齿的正常功能。
正畸的目的就是将排列紊乱的牙齿矫治整齐,保证牙齿的正常功能,使牙齿、牙龈等恢复正常。如果孩子牙齿畸形不及时矫治的话还能影响面部发育,出现”地包天“。牙齿错位还会使孩子的咀嚼功能降低,不能将食物充分嚼碎,大块的食物吞咽下去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时间长了会引起胃肠病及消化不良。另外,牙齿排列不整齐或牙缝较大,会造成说话不清影响孩子说话。
误区二: 牙齿越早矫治越好
正畸的孩子年龄大多数偏小,很多人以为牙齿矫治越早越好,其实不然。
”正畸治疗需要把握时机,不同类型的畸形牙齿有不同的正畸时间,并不是所有的正畸都是越早越好。
“一般来说,儿童正畸的最佳年龄是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如果只是牙齿排列不齐,一般情况下男孩在12~14岁,女孩在11~13岁就要进行正畸了,这是儿童正畸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最佳年龄,18岁以后再做正畸会增加难度和时间。但是一些牙颌畸形如”地包天“或由咬唇、吮指等不良习惯引起的畸形,孩子在3~5岁时就要进行治疗,越早将错误的不良习惯改正越好。
要提醒家长的是正畸不能盲目,并不是所有的牙齿不整齐或者牙颌畸形都需要矫治。如果孩子是”个别正常颌“,也就是牙齿有些畸形或者不整齐,但是不影响牙齿正常功能,那么,就没必要进行矫治。
误区三: 戴上矫正器后可以高枕无忧
”给孩子做了正畸,只要定期带孩子去找医生就可以了,一年半载之后,孩子的牙齿就会整齐了。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觉得只要给孩子戴上矫正器,正畸就大功告成了,其实并非如此。
“儿童正畸和成人正畸的区别就在于儿童的自制能力较差,戴上矫正器后,自己不知道如何保持,需要家长的督促,否则,正畸的效果就会打折。
孩子戴上矫正器后,还要养成吃东西后立即刷牙的习惯,若有食物塞在难以触及的部位,可以用冲洗器清除。因为牙菌斑积聚于牙箍周围会侵蚀牙齿,导致牙齿表面出现斑点和条纹。此外戴矫正器期间千万不要让孩子吃黏性食物,如糖类等食品。
儿童牙齿正畸的错误观念: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牙齿正畸的三点误区,家长在为孩子牙齿正畸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误区,千万不要踏入这些误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弱视是什么
弱视是双眼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视力减退矫正视力低于0.8者均为弱视。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性眼病,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8岁以上儿童视觉发育已近成熟,一般不会发生弱视。
矫正视力的误区
1、真正近视才去矫正
部分家长坚持认为孩子要等到真正近视才可以矫正视力。通常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此前孩子的眼睛生长发育尚未完成。但有时这种坚持也会成为误区,导致孩子的视力不断下降。黄医生表示,每个青少年的用眼情况不同,所以每个人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矫正视力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如果青少年的裸眼视力在0.8以下,看东西有疲劳感、且看东西会出现模糊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矫正视力。
2、矫正后视力一定会保持或提升
黄医生认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矫正视力后,视力就会保持原有水平或会提升。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是如果孩子佩戴矫正工具后,还是不注意防护眼睛或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视力会出现继续下降的可能。所以,佩戴矫正工具后,孩子更要注意防护眼睛。最好每隔3个月的时间,就去医院检测视力。根据视力的变化来适时地调整矫正工具。
儿童配眼镜前要了解六点事项
一、重视配镜,轻视验光及眼部检查。
儿童配眼镜的误区之一是,许多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不好,往往为了省事,带孩子到街上的眼镜店用电脑验光后,就为孩子草率配了眼镜。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配眼镜就是配眼镜,不需要专业的验光和医学检查。
儿童视力不好、视力下降的原因有许多种,有时并不一定是由于近视和近视散光引起的,一些眼底病变也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在儿童配眼镜前应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看是否存在弱视、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底病、先天性眼球震颤等。另外,建议家长每年都应到正规眼科医院为孩子进行视力检查、眼科检查等,这可以提早发现孩子的眼部问题,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二、草率配镜,不做散瞳检查直接配镜。
在发现儿童近视时,不要急于给孩子配带眼镜,要区分孩子是属于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有些家长在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时就自作主张,前往眼镜店为孩子直接选择了配镜。
1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一定要散瞳验光,这样才能反映孩子眼睛的真实视力情况,并防止假性近视在电脑验光时“欺骗电脑”造成的误配眼镜。
另外,因为儿童眼睛的调节力较强,不通过散瞳验光麻痹睫状肌,让紧张调节的肌肉放松,就会由于眼睛的调节过度,影响最终验光结果,屈光度数的误差会很大。
三、挑选眼镜时一味的求贵,但忽视了是否合适儿童。
市面上眼镜架眼镜片品种很多,价格相差很大。不少家长在为儿童配镜时,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认为只有贵的眼镜才是最好的,最贵的眼镜才适合孩子的眼睛发育。
儿童配眼镜最主要是适合自己,不要一味追求最贵最好,或者注重时尚去挑选无框镜架或者打孔镜架等。10岁以下的儿童配眼镜时可以选择软边有保护鼻托的眼镜架子,10岁以上基本可以选择全框镜架。镜架要以轻易为主,在考虑儿童脸庞宽窄的前提下,镜架尺寸越接近眼睛的实际瞳距越好。这样可以避免因镜架尺寸过大,造成过量的镜片光心内移,从而产生佩戴不适的棱镜效应。
四、配镜强调双眼度数一致,忽视孩子的双眼视觉发育。
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配眼镜时为达到美观的矫正效果,盲目追求双眼度数一样。
每个孩子双眼的屈光度数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把孩子双眼屈光度超过100度-150度的称之为屈光参差,其中100度以上的散光和150以上的球镜参差,都可能会造成孩子双眼影像不等,导致视觉质量下降。验光师为孩子验光后,还要根据孩子眼睛的具体情况试戴眼镜,因为每个孩子耐受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五、为了单纯美观,选择佩戴隐形眼镜
部分家长认为一旦给孩子戴上框架眼镜,孩子的眼球就会突出,影响孩子的眼睛的美观,因此给孩子佩戴了隐形眼镜。
儿童完全没有必要选择配戴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的安全性在使用时要求比较高,一些不科学的使用方法都会给角膜带来严重损伤。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不能佩戴隐形眼镜。由于不会很好的养护,国内佩戴隐形眼镜导致重度角膜炎的病例屡见不鲜。
六、对矫正视力要求过高,希望越清楚越好。
儿童配镜,家长不能以越清楚越好为标准,一味的要求过高的矫正视力。过高的矫正视力常会使眼睛感到憋胀、酸困、疲劳和疼痛,甚至导致头胀、头闷、头痛,少数人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健忘、失眠等全身症状,犹如神经衰弱那样。所以,过矫的儿童眼镜,也被称为“有毒的透镜”。
儿童配镜,矫正视力一般不应超过1.0,而以0.8左右能看清上课时的黑板字为宜。
儿童牙齿矫正的误区
专家也指出,在牙齿矫正盛行的今天,许多人仍存在着矫正观念上的误区。而在进行牙齿矫正前,一定要对矫正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才能顺利拥有一口整齐的牙齿和美丽的笑容。
误区一
必须等到牙换完后才能矫正
我国南方人群中有不少的哨牙患者,“哨牙”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参差不齐的牙齿容易藏污纳垢,增加牙齿患龋齿、牙周病等牙病的机会,有时候更会影响到说话发音及面部美观,从而令患者的社交及自信心受到影响。严重的哨牙伴有下颌后缩和气道狭窄,不仅容易晚上打呼噜,由于血氧饱和度降低,白天更是没有精神,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专家指出,哨牙的成因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之分。先天方面包括有因为牙床太小而牙齿过大,以及没有足够的位置容纳牙齿,造成哨牙。另外,牙齿根部先天性歪斜亦会造成哨牙。后天成因包括长期吸吮手指等不良口腔习惯导致的牙齿移位等。而哨牙可以通过牙齿矫正得到治疗。除了常见的不锈钢牙套,对于因社交和职业对牙套隐形效果有要求的特殊人群,现在还有陶瓷牙套、舌侧牙套或者塑料隐形牙套的治疗提供,将治疗过程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至最低。
何时最适合开始矫正牙齿的治疗?传统观念认为,12岁开始才是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不过,医生指出,这个观念其实是片面,甚至是有害的。“不少牙颌畸形其实是一种骨性发育畸形,最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预防和矫治。”张晓洁说,一般来说,对于不良习惯以及发育性畸形,如牙齿“地包天”、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功能异常,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越好。张晓洁认为,最小的患者为3岁8个月,使用活动矫正器矫正“地包天”,3个月就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个问题因患者个体差异、症状不同而异。”彭聪建议在六七岁起前往牙齿矫正专科矫正医师处检查颚骨和牙齿的生长状况,以了解适合自己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二
成年人矫正效果不好
暑假是儿童牙齿矫正的高峰期,深圳一些医院的口腔正畸科坐满了“地包天”、“大龅牙”、“哨牙”的孩子,而成年人矫正的相对较少。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不能进行正畸治疗,矫正效果不好,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听了文小姐的想法后,张晓洁进行了纠正。她还指出,近几年来医院做牙齿矫正的人特别多,也有很多成年人。
什么是儿童弱视
儿童弱视在眼科疾病中十分高发,由于对弱视缺乏了解,儿童弱视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都做得不够。
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1.0者称为弱视。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
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常在0.3以下,且不能用镜片矫正,眼底检查正常。对单个视标的识别力比对同样大小排列成行的视标的识别力要高得多(增进2行~3行),这称为拥挤现象或分开困难。此类患者多伴有眼位偏斜或眼球震颤、注视性质异常等特征。
(1)首先家长应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视力是不一样的,正常儿童的视力发育是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步完善的。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正常视力是:2岁为0.5至0.6。3岁为0.9。4岁为0.9至1.0。5岁和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一般儿童视力发育在6-8岁趋于稳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把正常视力的儿童误认为弱视。
(2)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3)要在幼年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以免发展成弱视。
(4)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儿童近视矫正的误区
误区1:孩子太小别戴近视眼镜
经常有眯眼看人、视物的儿童。不少父母会说:“别让孩子那么小就戴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和非常有害的!
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完整、健全的视觉,最重要的就是双眼能同时看到一个清晰的视网膜(眼底)像。近视眼如不及时矫正,长期的视网膜模糊像,一方面会诱发眼轴的进一步加长,使近视度增加,甚至引发弱、斜视;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表现为对外界新事物兴趣降低,生活范围缩窄,重者影响智力发育。
误区2:近视眼镜越换度数越高
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过重的用眼负担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身高快速发育期,往往近视度数也增长较快。因此,在科学、合理矫正的基础上,近视度数是否增加与是否更换眼镜无关。
专家建议青少年应每3~6个月做一次视光学检查,定期监测视力变化。矫正视力过低者须重新验光,并更换合理屈光度的矫正镜片。
误区3:近视眼镜不能配得太清楚
近视的完全矫正是将近视矫正为正视,用以恢复调节与集合之间固有的正常关系。长期戴低矫眼镜,眼睛看近物时不用调节或少用调节,为了维持双眼单视,两眼视轴一定要集合起来,这样调节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紊乱。如果使调节向集合靠拢就要产生过度调节,因而引起睫状痉挛,即人为地增加了近视度数;另一方面是集合向调节靠拢,即向低集合方面发展,产生眼外肌肌力不平衡,当肌力不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功能就会被破坏,只靠一眼看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外斜视。对于配镜度数的高低,验光师会根据孩子的视功能情况合理给予,家长不要盲目干预。
误区4:为不戴眼镜或少长度数而盲信各种“治疗”
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治疗近视”仪器、疗法(按摩、针灸等)已经让众多的家长上当、受骗。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治疗手段往往对舒缓眼疲劳可能有所帮助,对假性近视的恢复视力有一定作用,而对真性近视(近视眼)无任何帮助。到目前为止,近视眼最有效的矫治手段仍然是光学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
因此,如孩子视力出现下降,家长应抓紧时间到正规的眼镜验配机构让孩子接受检查,请专业人员帮助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
正常视力是多少
一般情况下,对于人们来说,正常裸视力其实是可以因此而达到1.0,或者是属于5.0。具有屈光不正的人,其实也就是指的近视,或者是远视、散光的状况也是属于一种现象。这种裸眼视力的状况会低于正常的。但是经过了配戴眼镜之后,可以矫正到正常的。可是正常视力是多少这点是十分重要的。
每年暑期都是儿童医治近视眼的高峰期。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既为深度近视埋下隐患,不利于身心健康发育,高度近视到了成年还可继发严重并发症,如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由近视眼及其并发症致盲已占致盲病因中的第三位(仅次于白内障及黄斑变性)。儿童近视的保健与防治单凭在暑假扎堆应急远远不够,必须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儿童视力多少属于正常范围一般来说,随着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不断发育,视力逐步提高。4岁儿童视力在0.4-0.6;5岁儿童视力在0.6-0.8;而在学龄前基本上能达到正常视力1.0。需要明确的是,有的儿童视力稍低于同龄水平,但屈光度在正常范围,其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达到正常,属于视功能发育稍迟缓;有的儿童屈光度存在问题,以后的视力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孩子的视力低于正常范围时,应及时去医院咨询就诊。
究竟人们正常视力是多少呢,我们必须要多加的予以了解,因为人们一些比较正常的视力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去进行甄别的。比如,学龄时期的孩子们,视力应该是在一点零,所以,我们只有对这些比较正常的视力有所认识才行的。